下宫之难这个名字如果你不是很熟悉的话,那你一定对另一个名字很熟悉,那就是赵氏孤儿。赵氏孤儿的故事就取自于这一场历史事件。但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赵氏孤儿的故事更吸引人,因此对于产生这场历史事件的下宫之难的关注就没有那么高了,但这件事情却并没有那么简单,究竟下宫之难产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又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下宫之难的历史记载
下宫之难,又称下宫之役、原屏之难、庄姬之乱、孟姬之乱,据《左传》、《史记·晋世家》是指前583年晋国赵氏家族原屏两支被灭,赵武一系夺回宗主的历史事件。
此事对赵氏打击不小,直到晋悼公时期赵武才让家族复兴。
《史记·赵世家》《史记·韩世家》误记其事发生在前597年,虚构出赵氏孤儿的传奇故事,不过赵武复立确实是在前583年。
《国语·晋语九》:夫郤氏有车辕之难,赵有孟姬之谗,栾有叔祁之诉,范、中行有亟治之难,皆主之所知也。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赵氏以原、屏之难怨栾氏。
2、下宫之难的历史事件
将《左传·成公四年》、《成公五年》、《成公八年》三篇中的几处描写加以整合,便可梳理出事件脉络:
晋国大夫赵盾,是赵同、赵括、赵婴齐同父异母的兄长。孟姬下嫁于赵盾之子赵朔,赵朔死后谥为庄,故称赵庄姬。而赵氏灭门惨案的重要诱因,其实是一件发生在赵氏家族内部的丑闻--赵庄姬与赵婴齐有奸情(此事应在赵朔死后不久,属叔叔与侄媳妇乱伦),事情败露后赵婴齐被赵同、赵括兄弟逐出晋国。赵庄姬因此怀恨在心,在晋景公面前诬陷赵氏说,赵同、赵括将要作乱。与此同时,与赵氏家族早有矛盾的栾氏、郤氏家族趁机出面为赵庄姬作证。于是,晋国诛杀了赵同、赵括,并灭其族,赵氏封邑改封给大夫祁奚。当时,赵武跟着赵庄姬住在晋景公宫里。
不久,幼时曾受赵盾养育之恩的韩厥对晋景公谈起赵衰、赵盾的功绩,称如果他们这样的人都没有后人祭祀,谁还愿意为国家效力。于是晋景公复立赵武为赵氏后嗣,恢复了赵氏的爵位和封邑。
太史公老先生在他的《史记·赵世家》中说道:晋国赵氏家族在赵盾时期曾经执掌晋国朝政,就连当时的国君晋灵公都惧怕他。晋灵公年幼顽劣,宠信奸臣屠岸贾。屠岸贾为己谋利,于是与晋灵公串通一气,屡次刺杀正卿赵盾,未遂。后赵盾逃匿,但是还未出国境,赵盾的族弟赵穿弑灵公于桃园,又迎赵盾,赵盾得以继续掌权。赵盾拥立公子黑臀,是为晋成公。
晋成公即位后,完全委国政于赵盾。屠岸贾失势,心里暗中记恨赵氏,但惧于赵盾的权威,不敢作乱。赵盾死后,屠岸贾又得宠于晋景公(晋成公之子)。前597年,屠岸贾认为时机成熟,就告遍诸将:当年赵穿弑灵公,赵盾虽然不知道,但是仍是贼首。以臣子弑君主,而他的子孙在朝堂,那还怎么惩罚罪恶之人呢?请诛杀赵氏!这时曾为赵氏家臣的韩厥却反驳道:灵公遇到贼人,赵盾正在逃亡,我们的先君(即晋成公)以赵盾没有罪,所以并不诛杀。如今你们要诛杀他的后代,这是违反先君的意思而乱开杀戒。屠岸贾不听,决意要下手。
韩厥心急,亲自到下宫(赵氏的宫室)要求赵朔赶紧逃亡。赵朔不愿意,说道:如果你不让赵氏绝嗣,赵朔死而无憾。韩厥答应了,回去便称病不出(在《东周列国志》中,赵朔与夫人赵庄姬作生离死别,并告诉赵庄姬:如果生男子,他就叫赵武,当为赵氏复仇;如果生女子,她就叫文嬴,赵氏宗庙就该灭亡!)。屠岸贾不请示国君而私自带领诸将攻打赵氏于下宫,屠杀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东周列国志》还提到赵旃害怕受到牵连,逃亡了),尽灭赵宗。
3、下宫之难中的赵氏孤儿
赵朔的妻子赵庄姬是晋成公的姐姐(实际上为晋成公之女),已经怀有赵朔的孩子,逃至公宫(晋宗室的宫殿)藏起来。赵朔的一个门客叫公孙杵臼,公孙杵臼告诉挚友程婴:你为什么不死呢?程婴说:赵朔的妻子肚子里有子嗣,如果幸运得到男子,我一定照顾他,奉养他;假如是个女子,我会去死的。后赵庄姬分娩,果然生下一个男孩。屠岸贾听说了,到宫中搜索。赵庄姬将婴儿赵武藏在自己胯下,祈祷道:赵氏宗族如果绝嗣,他就会哭叫;如果不该灭亡,就不会出声。屠岸贾搜索时,赵武竟没有啼哭,屠岸贾没有搜到。赵武脱险后,程婴对公孙杵臼说:这次没有搜到,以后一定还对再来搜查,怎么办?公孙杵臼问:保卫婴儿与死,哪个更难?程婴回答:死来的容易,拥立少主难啊!公孙杵臼说:赵家的先君们曾厚待您,你来干难事,我干容易的事吧,我先死!于是两个人计划着拿别人的婴儿充数(《东周列国志》中称充数的是程婴之子),藏于山中。程婴骗诸将:我程婴不能拥立赵氏孤儿,谁能给我千两金子,我告诉赵氏孤儿的下落。诸将高兴,成交,出动军队随程婴攻打公孙杵臼。公孙杵臼骂道:程婴,你这个小人!当年下宫之难没能随主公而死,与我共谋藏匿赵氏孤儿,如今又出卖我。即使不能扶立少主,又怎么忍心出卖我们?抱住婴儿大呼:老天啊!老天啊?赵氏孤儿有什么罪啊?求你们让他活命,只杀我公孙杵臼就可以了……诸将不干,将婴儿与公孙杵臼一并杀死。诸将都以为赵武已死,很高兴,以为斩草除根。然而真正的赵氏孤儿尚在人间。之后,程婴保护赵武一起隐居于深山之中。
就这样,程婴与赵武在深山中居住了15年后的前583年,晋景公生了病,一占卜,得知是大业(大业为嬴姓,赵氏的先祖)的后代们在从中作祟。晋景公问韩厥,韩厥是知情人,于是劝诫晋景公:大业的后代在晋国绝嗣的那不是赵氏家族吗?中衍之后,都是嬴姓族人(【注】:赵衰一族为嬴姓赵氏)……如今我们的君主却独灭赵氏,国人都很痛心。只希望国君能够处理它。晋景公问道:赵氏还有后世子孙吗?韩厥顺水推舟,俱实以告。于是晋景公与韩厥谋立赵孤,召来藏于宫中。诸将入宫来给晋景公探病。晋景公公开将赵氏孤儿带入朝堂。诸将不得已,都把责任推给屠岸贾。于是让赵武、程婴拜见诸将,诸将反而与程婴、赵武攻打屠岸贾,灭掉屠氏家族,晋景公把当初的赵氏田邑还给赵武(在《东周列国志》中称是晋悼公听由韩厥之言,才为赵氏平反昭雪)。
等到赵武行弱冠礼,程婴于是向诸大夫辞行,对赵武说:当年下宫之难,赵氏家臣多殉职。我不是偷生,而是思念扶立赵氏的后代。今天你已成年,恢复了爵位,我将到九泉之下去见赵盾与公孙杵臼。赵武不愿意程婴离开他,哭泣不止想留住程婴,程婴还是选择了自杀。
下宫之难历史真相
下宫之难,又称下宫之役、原屏之难、庄姬之乱、孟姬之乱,据《左传》、《史记·晋世家》是指前583年晋国赵氏家族原屏两支被灭,赵武一系夺回宗主的历史事件。此事对赵氏打击不小,直到晋悼公时期赵武才让家族复兴。《史记·赵世家》《史记·韩世家》误记其事发生在前597年,虚构出赵氏孤儿的传奇...
下宫之难
故事继续上回,探讨历史迷雾中的《赵氏孤儿》与《史记》《左传》记载的差异——下宫之难的真相。《史记》中的版本晋国的世族赵氏曾遭遇重大打击,据《史记》记载,晋国大夫屠岸贾策划了著名的下宫之难,意图消灭赵氏家族。赵盾被诬陷为弑君者,他的儿子赵朔不幸遇难。然而,史家韩厥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保护...
下宫之难..具体是怎样的变故?
摘要:春秋中期,各诸侯国内部的政治格局悄然发生着变化,公室出现衰弱迹象,而卿大夫家族则日趋强大,公室与世族之间以及世族与世族之间的矛盾日益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各世族均致力于内部的争权与兼并,“坠命亡氏”者比比皆是。赵氏,时为晋国强卿,也在“下宫之难”中遭受灭族之祸。历史上,对“下宫...
《赵氏孤儿》及其他(三)
唐代以来,历代学者对“下宫之难”(《左传》版“赵氏孤儿”)的原因和目的有多样猜测,焦点主要集中在几个问题上:1、“下宫之难”是因为赵庄姬诬陷而发的吗? 《左传·成公·成公八年》(此处的成公是“鲁成公”)如此记载此事的端由:“晋赵庄姬为赵婴之亡故,谮之于晋侯,曰:‘原、屏将为乱。’栾、郤为征...
《赵氏孤儿》中的屠岸贾,他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吗?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历史背后的真相可能不是泰世功所记载的。实际上,在不同的历史记录中,下宫的艰难历程并不相同,甚至《史记》本身的记录也是不一致的。 《史记·晋世家》的情节不仅与《赵世家》的情节大不相同,而且《左传》的情节也与《赵世家》的情节大不相同。首先,屠安家的身份非常可疑,除了...
赵国当初就剩下一个孤儿了 赵国又是怎么成为战国七雄的儿
赵氏满门被斩,财产和封地被瓜分,史上称之为“下宫之难”。赵氏家族遭到了几乎覆灭的打击,仅有庄姬的儿子赵武幸存了下来。两个版本的《赵氏孤儿》区别非常大,《史记》中的故事更适合人们对美好人性的向往,可是《左传》中的故事却更适合真实的人性。从赵武的年龄和赵氏一族几乎满门覆灭的时间来看,《左传》似乎更加...
秦汉帝国 (45)赵氏孤儿 (下)
孤儿的成长与年龄之谜<\/ 赵氏孤儿的关键人物赵武,其出生时间至关重要。公元前573年,赵武进入晋军八卿行列,推算他至少已成年。公元前583年的"下宫之难"时,赵武已年满13至15岁,与故事中的孤儿身份有所出入。权力的纠葛<\/ 赵盾的"让贤"之举埋下了隐患。他虽让出公族之位,但保留了卿权...
嘉靖宫变之谜是什么?
明人认为宫变“妃实不知也,以宠故及于难”,这的确是事实。世宗头脑恢复清醒后,也马上意识到事情的真相,从此以后他对方皇后又恼又恨。嘉靖二十六年十一月,宫中失火,太监要冲进去救皇后,世宗不答应,皇后也就在这场大火中被活活烧死。 世宗心知肚明端妃是被冤死的,之后他常常觉得端妃就在眼前,越想越怕,认为是宫...
汉武帝玷污后宫巫乱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称之为“巫变”,成为武帝一生不可磨灭的污点。公孙瓒是当时汉朝的宰相。为了给儿子赎罪,他答应为汉武帝活捉杨陵大盗朱安时。朱安世被抓后,为了报复,给汉武帝写了一封揭发公孙贺的信,信中朱安世写了公孙贺的种种罪行,甚至说公孙贺密谋篡位;木偶埋在皇帝常去的甘泉宫路下,用来捉弄皇帝。很快...
历史上孝庄文皇后下嫁之谜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样的?
如此一来仅剩下一位,就是顺治朝的太后顺治帝的母亲一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即后世所称的孝庄太后。此事,也正是清初四大谜案之一:太后下嫁之谜。孝庄太后下嫁的可能 民间之所以盛传太后下嫁的故事,就是因为根据当时的历史情况看,孝庄太后下嫁还是有原因和动机的。不过,后人经过多方分析,得出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