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作品 千年一叹 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如题所述

本书的序言上有答案:

序言
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我亲身越野数万公里考察人类各大文明遗迹的经历。
目的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吉普车的车轮紧贴着地面一公里、一公里地碾过去,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怖故事:这里,宗教极端主义分子在几分钟内射杀了数十名外国旅行者;那里,近两个月就有三批外国人质被反政府武装绑架;再往前,三十几名警察刚刚被贩毒集团杀害……
以前我在实地考察中国现存原始文化、写作《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的时候,也曾一次次地投入过肢体历险和精神历险,但与这次相比,那时总还能转弯抹角地找到帮助和保护。而这次,小小的车队就像几只蚂蚁在荒原上蠕动,任何一种不知来由的暴力都能把它们捻得粉碎。
不仅仅是荒原。荒原深处有断壁废堡、幢幢黑影、闪闪目光。硬说自己没有恐瞑,是不真实的,但我的恐惧有一大半被震惊所掩盖,震惊人类文明的巨构崩坍得如此凄凉。它们究竟是如何崩坍的?历史书提供过一些猜测性的答案,多数也是大而化之、语焉不详。其实,一切摧残都是具体的,一切委屈都是难以表述的,因此那些答案也是值得怀疑的。不必怀疑的是结果,衰草瓦砾,承载着一个个从古到今的灾难。
我甘愿在毫无保护机制的险境中去面对这一切,就像脱去手套去抚摸老人的伤痕。
这种抚摸经常会引发苦思:作为我们的生命基座,中华文明也伤痕累累,却如何避免了整体性的崩坍?这种避免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哪些代价是正面的,哪些代价是负面的?过去的避免能否担保今后?
更重要的是,现在世界上生龙活虎的年轻文明,过多少时间,会不会重复多数古代文明的兴亡宿命?
整部日记,都贯穿着这种疑问。
在这样一个历险过程中每天写一篇日记,不太容易。
我是随香港凤凰卫视的越野车队进行这次历险考察的,起初谁也没有指望我能坚持把这些国家一个个走完。每天行车十几个小时,沿途买不到什么像样的东西下肚,找到旅馆后还是饥饿不敌困倦,倒头便睡,但伙伴们入睡前都会关切地看我一眼,大家知道我还要熬夜写作。我不会抽烟,要提神只能靠喝茶,但沿途十个国家的旅馆客房都没有开水供应,同车的赵维便每天端着自己的保温杯,满面笑容地到餐厅向侍者讨半杯剩余的红茶,讨来后就倒给我。另外一些伙伴知道我喜欢吃萝卜,每到一座城市便满街找,终于在伊朗买到一种黑萝卜送来,可惜这种黑萝卜实在太难吃了。
很多住地无法写作,我只能趴在车上写,蹲在路边写,所以多数字迹都歪歪扭扭。这些字迹当天就要通过卫星传送万里,接收者看不清,便造成海内外各家报刊发表时的很多错讹。我把原稿放在一个塑料洗衣袋里随身带着,直到进入伊拉克前几分钟才想起,那个洗衣袋上印有以色列的希伯来文,赶陕停车换下,要不然如果被伊拉克海关查到,不知会产生多么严重的后果。我怎么能够说得清,这厚厚一大堆装在敌国口袋里的象形文字,居然是什么“日记”?
在穿越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边境这个目前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段时,我把这包书稿放在离身体最近的背包里,连每天做梦也都是抱着这包书稿奔逃的狼狈隋景,而且每次奔逃的结果都一样:雪花般的纸页在荒山间片片飘落,匪徒们纷纷去抢,却不知是什么。
为此,我对这样的写作方式珍惜起来,愿意小心翼翼地保存它的原生状态和粗糙状态,只等春节那天车队进北京后就把这包书稿交给出版社,基本上不作整理修改。这种做法有点像现代的行为艺术,一切只在行为过程中完成,不再在行为之外进行涂饰;也有点像中国书法,大笔一挥总有诸多遗憾,却不宜在收笔之后东修西描。根根攀攀、泥污水渍都留着,图个真切。
这也是一种有关写作态度的边缘试验。没有资料可供查证,没有时间琢磨文句,未及修改便已经传送出去发表,比较彻底地阻断了“做学问”或“做文章”的任何企图。我早期的散文还有一点“做”的痕迹,容易碰擦到我已经离开的某些领域,这次终于可以用这种方式来表白了。与笔端相比,我更看重脚步;与文章相比,我更关注生命;与精细相比,我更倾情糙粝。荒原上的叹息总是糙粝的,如果要把它们调理成书斋里的柔声细气或沙龙里的尖声尖气,我如何对得起自己多年前就开始的辞职远行?
时间越长,越庆幸自己的选择。支持我选择的,是广大沉默的读者,因此只管安心走路,神清气爽。
这篇自序,写于二千年一月三十一日深夜,时在黄河壶口,隔窗俯视,见万千激浪全被冻住,无风无雪,无声无息,却严寒彻骨,吐气呵手,方可执笔。离“千禧之旅”结束还有五天。
二千年一月三十一日夜——二月一日晨写,二千零一年十二月三十日再版时有删节。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6
《千年一叹》是余秋雨先生的又一力作,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是一本日记。在千年之交的时候,余秋雨先生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越野车队跋涉四万公里,这本书完全记录了四万行程中的经历。在本书中,作者以感伤、厚重而平实,却不失优美的语言,记录了伊斯兰文明、两河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希伯来文明等文明的衰落,并探讨了衰落的根本原因,在对比中又逐渐找到了中华文明之所以延续的原因。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8-03
1999年,余秋雨携手凤凰卫视从希腊出发,进入中东等地区,追寻着历史与文化的足迹,探寻文明的渊源,也算为2000年,交上一份礼物,途中余秋雨写的文章都以最快的速度传到香港,后来这些文章就被整理成了我们看到的千年一叹
第3个回答  2009-07-27
千年一叹是一本日记,记录了其亲身越野数万公里考察人类各大文明遗迹的经历。

《千年一叹》的主旨是什么?主要写了什么?
1,主旨:表面上警示人们要关注古代文明,深层含义就是要维护世界和平。2,这是一本日记,主要写了作者在浏览十个国家的所看,所思,所悟。前后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你赶得话可以挑几篇看看,最近我也在重温那本书,又一次的新感觉。

〈千年一叹〉的中心主旨是什么?
余秋雨先生写“千年一叹”的真正主旨,并不只是希望读者在读完 此书之后都跟着一叹,更重要的是,在悲叹过后,要珍视文明,尤其是,我们自己的文明.

文化苦旅全书:千年一叹内容简介
余秋雨先生的力作《文化苦旅全书:千年一叹》是一部深度探索人类文明遗迹的纪实著作。这部作品诞生于2000年,记录了作者跨越数万公里的实地考察旅程,每一步都伴随着未知与惊奇,每一个章节都揭示了一幕幕令人震撼的真实故事。车轮的每一次滚动,都承载着对历史的深深思考和对文化的深切感悟。此次,我们有幸...

千年一叹读书笔记
《千年一叹》这本日记,记录了余秋雨先生对万里文明遗迹的考察,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既有叙述,更有感叹与惊悚。古老文明在历史的冰封下消逝,留给后人无尽的想象,辉煌的文明崩塌得如此凄凉,一切痛苦与摧残都显得具体而难以言述。文明的崩塌,只留下衰草瓦砾,承载着一个从古至今的灾难与文明的终结。在余...

余秋雨《千年一叹》简介
千年一叹》是余秋雨先生的又一力作,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是一本日记。在千年之交的时候,余秋雨先生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越野车队跋涉四万公里,这本书完全记录了四万行程中的经历。在本书中,作者以感伤、厚重而平实,却不失优美的语言,记录了伊斯兰文明、两河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古埃及...

急求:千年一叹主要内容
《千年一叹》是余秋雨先生的又一力作,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是一本日记。在千年之交的时候,余秋雨先生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越野车队跋涉四万公里,这本书完全记录了四万行程中的经历。在本书中,作者以感伤、厚重而平实,却不失优美的语言,记录了伊斯兰文明、两河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古...

请问余秋雨的《千年一叹》是讲什么?
《千年一叹》是2002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图书,是余秋雨先生的作品,这是一本日记。在千年之交2000的时候,余秋雨先生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越野车队跋涉四万公里,这本书完全记录了四万公里行程中的经历。在书中作者以感伤、厚重而平实,却不失优美的语言,记录了伊斯兰文明、两河文明、阿拉伯文明...

我想知道《明朝那些事》《千年一叹》《基督山伯爵》的主要内容
《明朝那些事儿》说的是自明太祖朱元璋出生起,到明朝灭亡300年的事。第一卷则从朱元璋出生开始写起,到永乐大帝夺位的靖难之役结束为止,叙述了明朝最艰苦卓绝的开国过程。《千年一叹》是一本日记。千年之交的时候,余秋雨先生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越野车队跋涉四万公里,这本书完全记录了四万行程...

千年一叹读书笔记
《千年一叹》一书,余秋雨先生以大师级的水平,以数万公里的行程,探索世界各大文明古迹,带我们走遍古文明遗迹,从国内走到国外。书中描述的恐怖与危险,真实地描绘了寻找人类古代文明路基的艰难。从希腊到山西平遥古城,作者的行程充满了危机与考验,每一步都潜藏着未知与危险。千年一叹是对新世纪的...

余秋雨的千年一叹写了一些什么
《千年一叹》是余秋雨先生的又一力作,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是一本日记。在千年之交的时候,余秋雨先生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越野车队跋涉四万公里,这本书完全记录了四万行程中的经历。在本书中,作者以感伤、厚重而平实,却不失优美的语言,记录了伊斯兰文明、两河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古...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