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坡的明月
浪淘沙
谪居黄城中,把盏临风,牵黄擎苍叹英雄。昔日汴河风光处,履履难重。
成败任西东,此恨无穷,为了豪情谁与同?一蓑烟雨平生任,踏雪飞鸿。
这首词是我特意写给贬谪之后的苏轼的,东坡的一生极尽坎坷:爱情的曲折,仕途的偃蹇,政治旋涡的挣扎,满腹冤屈的难鸣。
对他充满希望的家人,和他共历劫难的友人,受他关爱的世人,无一不期望他能才显四方,官运亨通,济世为民。但是,东坡知道,命运不济,仕途的黑暗之门永远容不下这样一个生性放达的苏东坡。
于是,他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唱“大江东去”,感“人生到处之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淡泊,他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触动,只愿“沧海寄余生”。
认识自我的苏东坡,从政治的窄门中从容地走出来,他虽与众人所望有悖,却让我们看穿了一个豪放,淡泊,豁达,开明的苏大学士——一代文豪。
认识自我就是东坡的明月,照耀他走进了东去的历史长河。
二、易安的黄花
南楼令
素月寄孤舟,只影随水流,家园破,一盏残酒。酒淡怎敌晚风疾,梧桐雨,点点愁。
晚来独登楼,恨字锁眉头,黄花瘦,雁声断秋,一溪落花漫汀洲,流离苦,几时休?
这首词是我填给历尽漂泊的李清照。
满腹感伤的奇女子,国破之凄,丧夫之痛,改适之苦。
十六岁嫁给赵家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希望她是一个生活富裕,幸福美满,相夫教子的好妻子。但是,世事的变幻,战乱的离苦,易安虽寻寻觅觅自己的'幸福,却总被黑暗的气息压得凄凄惨惨,在乱世中争渡、争渡,到头来也曾失归路,双溪上的扁舟载起了青春年少,却载不动满腔愁苦。
于是,易安挥洒愁闷,舍掉了手中易逝的黄花,看透了沧桑变幻的她,在雁字归时,勤修《金石录》,在梧桐冷雨之夜,考撰《漱玉词》,重新认识自我,易安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孤灯,蹒跚的走过。
认识自我就是易安的黄花,随风而逝,哀而不伤,愁苦之中蕴含着辛勤和美丽,它的颜色虽与世人心中的颜色不同,却总能显出奇异的光彩。
昔日汴河风光处,履履难重,成败任西东,此恨无穷,为了豪情谁与同?一蓑...
这首词出自——2004高考重庆满分作文:《诗人·明月·黄花》部分章节如下:一,东坡的明月 浪淘沙 谪居黄城中,把盏临风,牵黄擎苍叹英雄。昔日汴河风光处,履履难重。成败任西东,此恨无穷,为了豪情谁与同?一蓑烟雨平生任,踏雪飞鸿.这首词是我特意写给贬谪之后的苏轼的,东坡的一生极尽坎坷:爱情的...
明月黄花是什么意思
明月黄花应是明日黄花,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后多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明日:指重阳节后;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出自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意思是:既已相聚在一起就不要着急回去,还是趁这菊花盛开...
“明月黄花盍举觞”的出处是哪里
“明月黄花盍举觞”出自宋代曾几的《王元渤自湖楚归赠之》。“明月黄花盍举觞”全诗 《王元渤自湖楚归赠之》宋代 曾几 南池荷叶叠青钱,玉山门外君著鞭。南池荷叶成青繖,问君东游何当返。闻道湖州又楚州,旧隐故乡宜款款。清晨剥啄叩我门,我不出门非是嬾。不知何物苦相干,能令人热令人寒。...
一蓑烟雨平生任,踏雪飞鸿什么意思
“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老苏对他所处的那个风刀霜剑时代的一种乐观超迈的人生态度,表露出他旷达超逸的胸襟、清远豪放的气度,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和超然的出世精神。
谪居黄城中,把盏临风,牵黄擎苍叹英雄,是写的诗人被贬之后吗
是的!是苏轼被贬居黄州城,“无官一身轻”的郊猎情景。
以明月为主题含有古诗的作文
诗人·明月·黄花
高考话题作文在线目录
2004年作文中,"在路上"可能围绕人生旅程展开,"铜镜的觉思"则可能涉及反思与启示。"诗人·明月·黄花"则是对传统与情感的诗性描绘。"上帝是公平的"则是对生活哲理的讨论。2003年的全国卷中,"绿太阳,红太阳"可能是寓言式作文,"心中的天平"则可能探讨公正与平衡的主题。2002年,"凭心灵选择"强调...
高考满分作文或者优秀作文,我的要求比较高,把好的发过来,最好是叙事抒...
诗人·明月·黄花一、东坡的明月 浪淘沙 谪居黄城中,把盏临风,牵黄擎苍叹英雄。昔日汴河风光处,履履难重。 成败任西东,此恨无穷,为了豪情谁与同?一蓑烟雨平生任,踏雪飞鸿。 这首词是我特意写给贬谪之后的苏轼的,东坡的一生极尽坎坷:爱情的曲折,仕途的偃蹇,政治旋涡的挣扎,满腹冤屈的难鸣。 对他充满希望的家人...
跪求作文 走进苏轼的世界
走进苏轼的世界 他,才华横溢,在古今文坛上有着盛誉,他喜爱明月,将自己的感情都倾注在那一轮明月之中,他厌倦了官场上的尔虞我诈,淡泊了身后的空名••••••他—一代文豪苏轼,让人们难以忘怀他的身影••••••...
给文言文取标题
如以“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为话题的高考作文中,重庆一考生的题目拟为“诗人·明月·黄花”,初看此题,自然会产生这一个疑问———“这三者有什么关系”———正是这个疑问,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得读者自然而然地产生阅读的愿望.又如一篇名为《哀痛者·幸福者》的文章,文中正是借鲁迅先生《纪念刘和珍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