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抖空竹亦称“抖嗡”、“抖地铃”、“扯铃”。汉族民间游艺活动。流行于全国各地,天津、北京及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尤为盛行。原是庭院游戏,后经加工提高,有了竞技性质,并成为传统的杂技项目。分双轴、单;轴,轮和轮面用木制成,轮圈用竹制成,竹盒中空,有哨孔,旋转发声,中柱腰细,可缠绳抖动产生旋转。玩的人双手各拿两根两尺长的小竹棍,顶端都系一根长约五尺的棉线绳,绕线轴一圈或两圈,一手提一手送,不断抖动,加速旋转时,铃便发出鸣声。抖动时姿势多变,绳索翻花,表演出串绕、抡高、对扔、过桥等动作,称作“鸡上架”、“仙人跳”、“满天飞”、“放捻转”等。也有用壶盖、酒瓶等器具代替空竹的。
空竹,以竹木为材料制成,中空,因而得名。“抖空竹”是中国传统杂技中,以简单小巧,信手可得的物件,练出高超技艺的代表节目。它原是一项十分有趣的民间游戏,在中国北方,逢年过节,人们特别是孩子们,都喜欢抖空竹,并能耍出许多花样。
空竹俗称风葫芦,早为宫廷玩物,在古时候年轻女子玩空竹被视为高雅之举,现代年轻女子表演空竹被视为绝妙之技。抖空竹在杂技节目中代表着中国的国粹精品,演遍世界各地,占尽风流,早在86年就荣获“明日杂技艺术节法兰西共和国金奖”,为中国赢得巨大荣誉。
[编辑本段]【溯源】
抖空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三国时期,曹植写过一首诗《空竹赋》;宋朝时期,宋江写过一首七言四句诗:“一声低来一声高,嘹亮声音透碧宵,空有许多雄气力,无人提挈漫徒劳。”明代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卷二中记述了空钟(空竹)的制作方法及玩法。清代坐观老人在《清代野记》中写到:“京师儿童玩具,有所谓空钟者,即外省之地铃。两头以竹筒为之,中贯以柱,以绳拉之作声。唯京师(指北京)之空钟,其形圆而扁,加一轴,贯两车轮,其音较外省所制,清越而长。
清代(公元1644~1911年),抖空竹已发展成为受人欢迎的杂技节目。杂技艺人们在原有花样的基础上,又创作出许多新的花样和高难技巧。表演时与优美的舞姿和动听的伴奏音乐融为一体,更提高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在发展过程中,艺人们不仅表演抖传统的车轮式双头空竹,又设计出陀罗式的单头空竹,而且还可以把茶壶盖、小花瓶等器物作为抖弄的道具进行表演。
最使人称奇的是,民国(公元1912~1949)初年在中国北部的天津又出现了一位以酒葫芦为道具的民间艺人田双亮。天津是最早发明制作空竹的地方地,所产的”刘海牌“、”寿星牌“空竹驰名国内外。
[编辑本段]【艺术特色】
空竹为圆盘状,中有木轴,以竹棍系线绳缠绕木轴拽拉抖动。空竹又分为单轮(木轴一端为圆盘)和双轮(木轴两端各有一圆盘)。双轮空竹比单轮空竹容易操作。圆盘四周的哨口以一个大哨口为低音孔,若干小哨口为高音孔,以各圆盘哨口的数量而分为双响、四响、六响,直至三十六响。拽拉抖动时,各哨同时发音,高亢雄浑,声入云表。
空竹抖动时姿势多变,使绳索翻花,做出“过桥”、“对扔”、“串绕”、“抢高”等动作,也有以壶盖等器具代替单轴空竹而游戏的。抖空竹的技巧颇多,有“仙人跳”、“鸡上架”、“放捻转”、“满天飞”等诸般名目,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其中“蚂蚁上树”系将长绳一端系于树梢,一端手持,另有一人抖动一只空竹,迅速将飞转的空竹抛向长绳,持绳者用力拉动长绳,将空竹抖向五六十米高的空中,待空竹落下时,抖空竹者将其稳稳接住,令观者惊叹不已。
抖空竹的动作,看上去似乎是很简单的上肢运动,其实不然,它是全身的运动,靠四肢的巧妙配合完成的。一般玩的空竹约200~300克,也有为了练劲的把空竹做的比较大从1~几公斤的都有。一个小小的上下飞舞的空竹,玩者用上肢做提、拉、抖、盘、抛、接、下肢做走、跳、绕、骗、落、蹬、眼做瞄、追、腰做扭、随、头做俯仰、转等动作,要在最有利的一刹那间来控制它,在空中完成各种动作,过早过晚都要失败,这就需要做到反应快、时间准、动作灵敏、协调。而跳跃时,则不但要跳,腰部动作也很重要,上肢随同摆动,有时颈部也要运动。连续跳跃,心跳可以加速。
抖空竹运动量可随意控制,可视自己的体能来确定运动量。不必与人争抢冲撞。不受场地限制、占地小、器具简单投资少男女老少都可参加。其抖法多种多样,有单人抖、双人抖、多人抖;有正、反、花样抖等一百多种玩法。抖空竹寓游戏于运动之中,只要玩得开心,合理掌握运动量,不但能够达到强身之目的,还能享受到其中的乐趣,其锻炼效果堪与慢跑、游泳、骑车、划船、爬坡、越野、和徒手体操相媲美。青少年可以对高难动作进行练习,增加户外活动做为电脑游戏的补充,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可以通过不十分激烈的动作进行练习,坚持下去大有好处。尤其老年人腰腿不便是常见的慢性病,抖空竹基本在于腰和四肢,如经常适度抖空竹,对舒筋活血,益寿保健,有一定的效益。曾有许多报道,由于坚持抖空竹,恢复了健康和延缓衰老的实例。
抖空竹是我国独有的民族体育运动之一,它不仅是锻炼身体的手段也是一种优美的艺术表演,很具观赏性,它同武术一样,应该加以挖掘、整理、继承和发展。
最近20年来随着表演抖空竹演员的更新,他们又创造出不少技巧更全面、形象更优美、文化品位更高的空竹节目。仅以春节玩空竹为主题,就创作出许多不同意境不同格调的《抖空竹》来。北京杂技团的《玩空竹的小妞妞》再现了北京民间小姑娘玩空竹时爽朗、活泼、顽皮、幽默的生活情景;南京杂技团的《裙钗嬉春·抖空竹》则表现了宫廷少女抖空竹时的幽雅情致;中国杂技团的《抖空竹》则在翻越抛接上争强斗胜;广东杂技团的节目却反映了现代女孩在瑞雪迎春时玩空竹的情愫。一个小小玩具,即使是只在春节娱乐中,也能玩出千姿百态,折射出中国民俗的丰富多彩。
[编辑本段]【传承意义】
抖空竹在中国民族文化渊源中既古老又新鲜,深得人民大众喜爱的一种集娱乐性,健身性,技巧性,灵活性,表演性,同时又具有收藏价值的物品。无论作为玩具,还是作为体育器具,空竹都可称的上难得之物。
它同武术一样,应该加以挖掘、整理、继承和发展。发展抖空竹运动,还对其他体育项目如武术、体操、跑步等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辅助运动练习,特别是中小学,在体育课上增加抖空竹训练,对青少年的发育也大有陴益。
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空竹作为历史发展的见证和民俗文化的传承方式,其存续的文化空间面临萎缩,因此,有关部门有必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对其进行保护。
[编辑本段]【空竹、杆、线绳简单介绍】
空竹近几年有了很大的发展,按功能分有电子空竹、盘丝空竹和普通空竹;按材料分有竹制、木制、工程塑料、金属和橡皮空竹以及这些材料复合组成的空竹;按玩法分有单人玩的空竹和双人玩的空竹;还有一些根据个人喜好制做的多层和宝塔型(风鼓)空竹。这些空竹总的来说可分为两大类:单头空竹和双头空竹。
电子空竹是利用高科技技术在空竹的风鼓里装上电子芯片并在电子芯片里注入音乐(你喜欢的歌曲),在风鼓的周边和鼓面装上闪光灯(小型采色灯泡),再在轴心里装上干电池或充电电池(7号或5号),当空竹高速旋转时就会发出娓娓动听的歌声和梦幻般的光环使人赏心悦目,如若在舞台上表演更是令人叫绝。
盘丝空竹是为了适应盘丝动作的需要对普通空竹进行了改进,主要是对靠近风鼓端的轴和线槽连接处的半径加大而靠近轴头端的轴和线槽连接处的半径减小稍微带一点倒锥型,改进后空竹不易从线绳上脱落,俗称不离线。盘丝是抖空竹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基本技术,好多花样从中衍生。所以有了盘丝空竹对空竹爱好者发挥技艺很有好处。
橡皮空竹目前是从台湾引进的技术,多为双头。形状跟杂技演员舞台上用的一样是双碗型。橡皮空竹的出现使空竹爱好者在抖空竹场地的选择上有了非常大的空间。它的最大好处是不受场地的限制,大家都知道目前城市里土质松软的土地越来越少,而水泥地、花砖地等硬质土地越来越多,使用竹、木、塑料等材质制作的空竹在硬质土地上极易摔破,而橡皮空竹任你潇洒却不易摔破,对初学者尤为好处多多,在青岛市使用橡皮空竹者占了很大的比例。它还有一个好处是集体表演动作容易整齐划一,踩着迪斯科或踢踏舞舞曲还可以边跳舞边抖空竹真是其乐融融。
杆是抖空竹的必备器具,一般杆的直径约8~12毫米,特殊需要也有更细或更粗的,长度为450~550毫米为佳,现在发展一种长杆技艺杆长多大于1米,我在北京看到2002毫米长的一副长杆是72岁张文瑞老先生为纪念2002年特意制作的(抖起来颇为好看)也是我看到的最长的一副杆。杆的材质传统的使用竹、木而现在则多用玻璃钢棒或工程塑料棒也有用钓鱼杆改制的。为了增加表演的花样在杆上还附加了许多附件如:托碗(直径60毫米)、挂钩(横、竖两种)、支杆等。
线绳是用一般的棉线,可以买(在北京前门大街线绳店有专卖)也可自己可以搓制,(用手套线或其他棉线)无论买还是自己搓都要注意线绳拧的方向,右手抖空竹线绳向右拧,左手抖空竹线绳向左拧,反了则在抖空竹的过程中线绳会自动缠开,这一点务必注意。线绳长度是杆长加3/4臂长为易。连接方式过去把线绳栓在杆两端的线槽内,这样在盘丝时容易把线缠在杆上,而现在是把线绳穿入一个特制的螺帽内(可用自行车气门芯螺帽代替)。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北京市宣武区的张国良和李连元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200995.htm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