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很多生意需要在酒桌上才能谈下来?

每次都是在酒桌上把合同谈下来了,喝的好才能生意做的好,真是这样吗?

因为只要是商业性质的应酬,都需要双发花时间花精力来沟通,那么酒桌上边吃菜边喝酒能 为大家提供一种轻松的谈话氛围。

【1】酒桌上可以拉近双方的距离

因为双方的相互需要坐在一个桌上吃饭喝酒,就有可能成为合作伙伴。那么可能双方是第一次有联系,也可能有联系不怎么熟悉。那么既然都来赴宴了,就都是带着诚意来的。坐下来只谈生意可能会出现冷场的情况,那么加入进去对菜品的评价和对酒水的评价,也是会减少尴尬的。几杯酒下肚,聊天内容打开了,找了共同问题,合作也达成了共识,这次宴请的目的也达到了,皆大欢喜。

【2】酒桌上可以展现你的人格魅力

谈生意,虽说谈的是生意,其实你展示给对方的是你自己,你的想法,你的人格,你的为人处事,你的睿智与否,你的办事能力等等。通过一次简简单单的吃饭喝酒,通过你2个小时的自我营销,如果你成功引起了对方的兴趣,那么你就成功了一大办了。你给人家展示了你靠谱的一面,真诚的一面,为自己赢得了合作的机会。

我记得有一次参加朋友宴请,有一位新朋友我们之前从没见过面的。但是他的谈吐,他的幽默机智以及酒桌上表现出来是不圆滑不世故,成功征服了在座的每一位。他成为的酒桌上的一个光源,积极、向上、乐观,那次之后我们联系很多,以后若有他们那边的合作项目,肯定首先选他。他还是一个好酒友,说好长时间不喝,挺想的。一个有趣的人!

【3】酒桌上容易抓住成交机会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酒桌上话匣子打开之后,对方放松戒备,更容易向你表露心声说出疑虑,甚至提出要求。这样你就知道朝哪个方向发力,不至于手忙脚乱,无从下手,一片茫然。这样也省了你很多麻烦,所以说很多生意人都喜欢把事情拿到酒桌上说就是这个道理了。

【4】酒桌上更能见双方诚意

会有很多人说,酒桌上很多都是客套话,虚情假意,没有真心,最烦应酬。其实这是片面的,酒桌上即使双方互相夸赞,那么肯定都是做出了一定成绩的,如果没有,你也不会找对方合作。既然都能赴约,都是有诚意的,基于事实的夸奖是可以理解的。双方都看到彼此的真心实意了,那么生意谈成也是八九不离十了。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06
首先,如果说非要在酒桌上谈,就我接触的层面而言,很少深入谈生意的细节,最多是一方想表达合作的意向,一般都是乙方向甲方表达。酒桌分谈事前酒桌/谈事中酒桌/谈事后酒桌,谈事前的情况就是为了消除彼此间的陌生感,中国毕竟信奉熟人好办事,礼多人不怪的理念,企图(请允许我用这个词)以一场饭局,佐以酒精的刺激,将这种理念放大,鄙人也有这种理念,经常在办事(不是谈生意)前企图安排一顿饭,请一个中间人(和两方都相对熟悉一点,在谈事的过程中不至于冷场,在喝酒的时候插科打诨),席间客套一番,能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在酒精的麻醉下,能让彼此卸下周武正王,不至于一板一眼,给你本本主义,要说实质性的进展,我个人觉得一般意义不大,最大的意义就是消除陌生(当然,你也别想指望着一顿饭能熟络到多深的程度),为的是喝完酒清醒后(就目前的形势下,一般也没人会给你喝得多热烈,除非你本身很有感染力,除非中间人插科打诨和对氛围的控制力相当给力)在谈事的时候不用太顾及深浅,不用前瞻后顾的,不喝酒前你只敢说70%,通过这一次饭局后你敢说95%—105%,仅此而已。

谈事中,一般双方都会很谨慎在一块喝酒,毕竟避嫌(当然两个boss坐一块,不在我表述范围之列),当然不排除谈事过程中到了饭点,类似吃顿工作餐,稍微喝点小酒。

谈事后,一般成与不成已定局,不成的话,就是礼节性的吃顿饭,喝酒也不会太多,毕竟氛围很不好;成的话一般就是来一场很给力的饭,喝一场很给力的酒.......

其次,就我接触的我们县城的各类人士,以我们老板为例,基本上就是一天两摊,基本对象非富即贵(不便明说),纯粹是为了梳理方方面面的关系,高层基本他自己来应酬,也不为了谈生意,培养感情,交换信息,说高端一点,保证战略和政策性;各界中层就是以我们为代表的公司中层负责接待应酬,一般目的性比较强,在日常运营过程中的各类问题的协调,顺带培养不是感情的感情。

当然也不少人请我们,企图从我们这弄点什么项目去做,那就又回归到上一个范畴中了。

我也接触过青年才俊的boss,接触之初先吃饭喝酒,口口声声说事可以不谈,生意可以不做,但酒必须喝舒服,其实也是放大消除陌生感的功效,彼此心照不宣,顺水而下罢了,喝完酒还是得谈事,毕竟,没人会在你不能给他提供利益的事后请你吃饭。
@亦庄亦皆
第2个回答  2019-05-05

我国有悠久的酒文化,其内核就是讲人情、讲关系!


酒桌上谈生意已成习俗,"感情深一口闷”,酒桌上可以让人放松戒备心理,减少理性增加感性成分。因此喝酒更能增加双方感情交流,说一说心里话,聊一聊共同点,复杂的事都在酒里解决掉了,
酒局之妙不在酒而在″局"!酒品看人品,所以在酒桌上可以更快相互了解。
所以很多生意需要在酒桌上谈下来!

第3个回答  2019-05-06
几轮“感情深,一口闷”下来,这些细节都忽略了。
我们中国文化讲人情,讲关系。在酒桌上谈生意已成了一种习俗。据说这种习俗起源于商代,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商代商业发达,姜太公吕尚辅佐周文王讨伐纣王之前是开餐馆的。商代迁都多次,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要改善交通,方便贸易。同时殷商人豪饮。《史记·殷本纪》有关于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的记载。现在出土的殷商文物中,青铜酒器占相当大的比重。所以说这种习俗盛行于那个年代有一定的可信度。但是商代之前的夏朝没有文字记录,所以我们对夏代了解甚少,但也无法排除这种习俗可以追溯到夏代的可能性,说不定当时舜帝就是在酒桌上说服禹去治水的。

餐桌上摆放着不同类型的酒杯。 视觉中国 图
酒桌上谈生意的习俗是怎么形成的?比起在办公室或茶馆或星巴克或光吃不喝谈生意有什么利和弊?这些问题涉及多个学科。谈生意和经济学关系最密切的是双方对损失、收益和风险的偏好。喝酒对人的这些偏好有哪些影响呢?

一般人会认为酒能壮胆。戏剧里的醉打金枝就是例子。唐代的升平公主嫁给了大将军郭子仪的儿子郭暧。公主从小娇生惯养,经常对老公和公婆发脾气。她见了公婆不但不按当时规矩行大礼,公婆反而得向她下跪。郭暧早就不爽,但公主是金枝玉叶啊,他只能忍气吞声。有一次家宴,郭暧喝高了(有可能是故意的),扇了升平公主一记耳光。 “酒壮人胆”用经济学语言来讲是什么意思呢?估计最接近的是酒后人会变得更加愿意承受风险。不知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想知道酒精对人的这些偏好有什么影响,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实验。把实验对象随机地分成两组,一组喝酒,一组喝无酒精饮料。然后让他们回答一系列能体现偏好的问题,看这两组人的回答是否有很系统的差别。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不能让实验对象知道他们喝的是酒还是无酒精饮料。喝过酒的人一定知道——这不容易做到!这是这类研究最棘手的地方。

有三位欧洲的学者(S. George, R. Rogers, T. Duka) 迎难而上。他们用汤力水和高度酒兑成300毫升酒精饮料(汤力水是加入了具有一定滋补成份和疗效物质的苏打水)。酒精饮料里大概含有45克的酒精,相当于46度的二锅头二两。非酒精饮料是纯汤力水。最后关键一步是他们在酒精和非酒精两种饮料里都加上辣椒酱。估计是辣椒酱能覆盖酒精味道。请注意他们用的不是桂林辣椒酱或老干妈,是西餐馆里常见的Tabasco(塔巴斯哥辣酱)。实验对象真的不知道他们喝的东西有没有酒精?难道Tabasco作用这么大,还是他们找的实验对象都是傻瓜?Anyway, 这些细节我们暂时不管了。

实验对象每人必须在15分钟内干掉300毫升的饮料。一半的人喝的是有酒的,另一半喝的是没有的。然后让他们回答一系列的问题。实验数据表明,绝大多数的实验对象在面对收益时体现风险回避,而面对损失时体现风险追求,符合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Kahneman 和Tversky提出的展望理论。数据没有发现喝酒对风险回避或风险追求程度有明显的影响。从他们的数据来看,“酒能壮人胆”不能简单地解释为酒让人变得更加愿意承受风险。

那酒究竟是咋壮人胆的?它的影响体现在下面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实验对象先回答问题1,然后马上问题2。(这里的货币单位是笔者加的。)

问题1:下面的两个选择你会选哪一个?

a) 50%的机率赢100元,50%的机率输100元;

还是

b) 66% 的机率赢200元,33%的机率输800元。

这里 a) 和 b) 都是高风险的赌博,但 b) 有1/3的可能会产生800元的大损失。所以绝大多数的实验对象,不管喝没喝酒,都选了 a)。

问题2:下面的两个选择你会选哪一个?

a) 50%的机率赢100元,50%的机率输100元;

还是

b) 66% 的机率赢800元,33%的机率输800元。

问题2和问题1唯一的区别是 b) 选项里的盈利变成了800元。当赢利从200元增加到800元,大多数的没喝酒的人 从选 a) 换成了选 b), 但是喝了酒的人只有少数从 a) 换到 b)。 几杯下肚,对变化反应迟钝了,对细节的注意力变弱了。因为脑子应付不过来,所以干脆把复杂的事情简化了。这里的数据分析很琐碎,但结论却很简单。

这样看来,在酒桌上谈生意是有好处的:能促进成交。很多时候生意谈不拢都是因为双方对细节或将来无法预测的不确定事件过于纠缠。几轮“感情深,一口闷”下来,这些细节都忽略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既然感情深,那么兄弟们合作,有钱一起赚,错不了。

三位学者的研究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第一, 在去赴酒宴之前一定要做好足够的准备工作,不能临场发挥。酒一下肚,人会变得可亲可爱,妙语连珠,但是智商严重下降。这里说的是普通人,喝了半斤牛栏山还能心算三位数乘法的奇人随意。

第二, 你要是中介(地产,艺术品等等),和买家卖家谈生意时可要让他们喝个够。对中介来说,最烦的就是买家卖家磨磨唧唧,算来算去,犹豫不决。酒是解决方案。这个idea 其实已在国外高端地产市场有应用。客人一进门,先让他们来一杯威士忌(通常40度,葡萄酒啤酒这些低度酒效果差一些)。

说了半天酒桌上谈生意。其实,据经验人士总结,酒桌上谈生意的最高境界是桌面上不谈生意,喝好了,生意也就差不多了。酒桌上主要的任务是互相了解,建立信任,看看大家是否意气相投。有了这些基础,合作上不管碰到什么都会迎刃而解。
第4个回答  2019-05-05

这是一种传统下来的东西,就跟以前问路啊,打听事情递烟一样。
在我国农村还有很多地方,遇到一些事情,或者是有两个人之间有矛盾,都是在酒桌上面解决了。这也许是跟中国源远流长的酒文化有关吧。
其实我只是想说,在酒桌上谈生意。基本上是之前已经谈成了,在酒桌上只是走一个过场而已。并不是说喝酒就能喝成一单生意,如果是这样,那也是一个小生意,那生意绝对不会这么的马虎了。


其实,说白了就是很多人都有喝酒的爱好,谈不谈生意都是要喝酒的,朋友聚会也少喝了。

如何看待很多生意需要在酒桌上才能谈下来?
【1】酒桌上可以拉近双方的距离 因为双方的相互需要坐在一个桌上吃饭喝酒,就有可能成为合作伙伴。那么可能双方是第一次有联系,也可能有联系不怎么熟悉。那么既然都来赴宴了,就都是带着诚意来的。坐下来只谈生意可能会出现冷场的情况,那么加入进去对菜品的评价和对酒水的评价,也是会减少尴尬的。几杯...

为什么中国人喜欢在酒桌上谈生意?
一、在酒桌上,让交谈范围更为融洽很多中国做生意的人,在过于正式的场合不太利于谈生意。都不知道对方究竟在想些什么。但如果邀请对方去吃个饭,喝点酒。大家在喝酒过后都会特别的健谈。而正是因为此,大家能够更好的去沟通。让大家的交谈也不会显得十分尴尬。大家可以放开的去交流。更利于促进谈成生...

商业谈判都是在酒桌上完成的吗?
在商业谈判上并不完全是都在酒桌上完成的,只能说有很大一部分是在酒桌上完成的,因为商业谈判需要很深入的交流,如果只是坐在那儿干巴巴的说的话,就没有那个气氛也经常交流不下去,这个时候很多就会一边吃饭一边交流,进行谈判的。

为什么人们谈生意的时候,都是在酒桌上?
【1】酒桌上可以拉近双方的距离 因为双方的相互需要坐在一个桌上吃饭喝酒,就有可能成为合作伙伴。那么可能双方是第一次有联系,也可能有联系不怎么熟悉。那么既然都来赴宴了,就都是带着诚意来的。坐下来只谈生意可能会出现冷场的情况,那么加入进去对菜品的评价和对酒水的评价,也是会减少尴尬的。几杯...

在现代中国,为什么谈生意大多在酒场上?
在中国酒桌谈生意,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为什么很多生意都是在喝酒的时候,谈成功的呢,因为如果一个项目或者一个事情谈到了一定的程度上就会坐在一起大家一起吃个饭,喝小酒,基本上已经谈的七七八八了,等于说这个事情也可以敲定的只是说唱一个理由而已,坐在一起喝小酒,吹吹牛放松一下,因为喝酒...

你认为谈生意一定要喝酒吗?
如果想要良性发展的话,就要保持体面,不要互相灌酒,两方的关系才会更加的长久。如果一方灌另外一方的酒,那就要好好的考虑对方的目的性,对方可能是根本就不想与你合作,才会用这种迂回的方式去敷衍你。总之,很多人的生意都是在酒局上谈成的。除了喝适量酒之外,自己的谈判能力才是第一位的。

你们说是不是一定要喝酒才能解决生意问题呢?不喝酒的人就不能做生意了...
现在中国的国情就是这样,基本上在生意场上你就是说的天花乱坠人家也不见的会答应和你作,在酒桌上真喝好了,生意自然就谈成了。这都是生意场上的潜规则啊,所以你要跟人家谈生意就必须要练酒量,陪客人喝好了,人家才会相信你来给你谈生意。

生意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蕴含着什么人生经验和道理?
好好的看看这个人酒品怎么样,是否可以再喝醉了,多说出一点有用的信息,或者说他在喝醉以后还可以守口如瓶。是否值得日后长期合作就全在这次喝酒了。或许外国人不是很理解人情社会,但是人情社会所带来的便利也是他们所想象不到的。酒桌上谈成的生意,是他们永远想不明白的。人情大于天。

为什么生意必须在酒桌上谈?
没有价值,所以才要请人吃饭,陪人喝酒,给人送礼,否则就没有生意可做。为什么你不想喝,我不想喝,可还是要逼着彼此互相伤害呢?因为劝酒是传统的服从性测试.甲方用改来改去的方式,对乙方做服从性测试;女生用无理取闹的方式,对男生做服从性测试.喝酒这种小事,如果你都不能奋不顾身,那以后在大是...

想做好公司业务,需要陪客户喝酒才能做好吗?原因是什么呢?
包括位置安排、口味、手势、敬酒顺序、敬酒手势等。3.我觉得没必要喝酒,因为谈生意需要保持头脑清醒,喝酒会麻痹人的神经。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意识的觉醒,谈生意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酒桌上,真正回归到一个生意最基本的互利。无论甲方还是乙方想做一单生意,都要各自盈利,才能做这笔生意。所以无论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