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接收神经递质后,一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接收神经递质后,一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这句话哪错了

这句话,很明显是错误的。(错就错在后半句,请见分析)

分析如下:
突触后膜,不一定就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膜,所以就不是一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也有可能是效应器细胞的膜。如果是效应器细胞的膜,在接收神经递质后只会使效应细胞产生相应的效应,而不是什么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突触:两个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细胞之间相互接触、并借以传递信息的部位。
突触后膜:是邻近间隙的次一级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上的膜。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8-07
我个人觉得不一定

比如有些麻醉药是开放后膜上的离子通道,引起超极化,神经的敏感性降低。

此时后膜受体结合递质后也不会不引起动作电位

这是一类麻醉药的作用原理

具体我说不清,药物化学的知识忘得差不多了

不过,麻醉就是最好的反例
第2个回答  2010-08-07
递质的量不足也不行。

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接收神经递质后,一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分析如下:突触后膜,不一定就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膜,所以就不是一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也有可能是效应器细胞的膜。如果是效应器细胞的膜,在接收神经递质后只会使效应细胞产生相应的效应,而不是什么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突触:两个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细胞之间相互接触、并借以传递信息...

神经递质的释放一定会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
高中认为这句话是对的。1、因为神经递质从功能上分为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而突触后膜上有相应的特异性受体,所以前膜释放哪种递质就会引起突出后膜发生相应变化(兴奋或抑制)。不管突触后膜是神经元还是效应器,都会发生相应的兴奋或抑制,效应器做出的效应就是兴奋或抑制的具体体现。以神经-肌肉...

...传递中递质一旦释放,无论是否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都会迅速的被...
A、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故A错误.B、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神经递质作用后被分解,为下次传递作准备.如果不被分解或重吸收或扩散的话,就会阻挡下一次神经递质的运输.故B正确.C、神经递质由两种类型:兴奋型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和抑制型...

生物,神经递质只能使下一神经元兴奋或抑制错哪里了
其实神经递质只要作用于相应的受体上就可以被激活,并不一定是下一个。但由于神经递质作用后就被灭活了,所以存在理解性的错误。

...A.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_百度知...
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所以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故B选项正确;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单向传递,故C选项错误;D、静息电位是钾离子外流形成的,动作电位是由钠离子内流形成的,因此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动作电位的基础,而细胞膜内外...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___形式向前传导.兴奋在突触的传递
引起其中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递质到突触间隙,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导致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2)由于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所以美洲箭毒进人人体,其效应是肌细胞不能收缩或持续舒张.(3)高等动物中...

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⑤表示...
(1)淋巴因子是由T细胞释放的;在体液免疫中,淋巴因子的作用是促进B细胞的增值与分化.(2)图中的③是神经系统分泌的物质,应为神经递质,其可与突触后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这也反映出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3)当血糖升高时,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

...A.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通过突触后膜进入下_百度知...
A、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A错误;B、神经递质是一种化学信号,使得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B正确;C、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变化,C错误;D、神经递质的传递是单向的,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D错误.故选:B.

神经递质从突触小体释放后作用于受体。作用于受体这些神经递质马上就...
A、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故A错误. B、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神经递质作用后被分解,为下次传递作准备.如果不被分解或重吸收或扩散的话,就会阻挡下一次神经递质的运输.故B正确. C、神经递质由两种类型:兴奋型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和抑制...

乙酰胆碱作用于突触后膜后马上失活,为什么可以保证神经调节的灵敏...
它确实是神经递质,当它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接触后,便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而它便会在突触间隙中被水解掉,如果不被水解(失活),那么它会一直接触受体,使下一个神经元持续兴奋或抑制,神经调节就不灵敏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