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哪些影响?

之前追《都挺好》时非常心疼女主角,看剧评时发现许多人都在讨论原生家庭,那么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第1个回答  2019-03-24
家庭影响是很大的。1、影响孩子成绩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
2.如果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孩子在学校就可能会过的比较辛苦,孩子很可能会成为学校的“问题儿童”。
3.成绩好的孩子,妈妈通常是有计划而且动作利落的人。父亲越认真,越有条理,越有礼貌,孩子成绩就越好。
4.贫穷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但并非越贫穷越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做父母的,需要为孩子提供基本的文化资料,不让孩子陷入人穷志短的自卑深渊。
5.富裕是另一种更高级的教育资源,西方人的经验是:“培育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的努力。”“阶层是会遗传的。”但是,更高级的教育资源需要有更高级的教育技艺,如果没有更高级的教育技艺,富裕的家庭反而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灾难。
6.不要做有知识没文化的家长。有些人有高学历,但不见得有文化。如果家长不懂得生活,不知道善待他人,甚至不懂得善待自己的孩子,无论他拥有多高的学术水平,他也是没有文化的人。
7.父母可以把孩子作为世界的中心,但是不要忘了,父母也要过独立的生活。
如果父母完全围绕孩子转而没有了自己的生活主题,这样的父母常常会以爱的名义干扰孩子的成长。有时侯,并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孩子。
8.父母需要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不过,也不要因为教育孩子而完全取消了自己的休闲生活。“没有责任感伤害别人,太有责任感伤害自己。”(吴稼祥语)
9.如果孩子一哭闹父母就赶紧抱起孩子,那么,孩子就会利用父母的这个特点经常纠缠父母,提出更多的要求。
所以,孩子哭闹,不要着急把孩子抱起来,父母最好让自己有事情做,让孩子看着自己动作麻利地做事。
10.夫妻关系影响孩子的性格。
一个男人如果不尊重他的妻子,那么,他的儿子就学会了在学校不尊重他的女同学。一个女人如果不尊重她的丈夫,那么,她的女儿就学会了在学校瞧不起她的男同学。
11.教育就是培育人的精神长相。
12.孩子的成长有三个关键期:第一个在3岁前后,第二个在9岁前后,第三个在13岁前后。如果错过了成长的关键期,后患无穷。
13.不是“三十而立”,而是“三岁而立”。孩子三岁前后,就必须建立自食其力的勇气和习惯。凡是自己能够做的,必须自己做,凡是自己应该做的,当尽力去做。
14.如果你的孩子在13岁的时候喜欢弗罗斯特的诗句:“两条路在树林里分岔,我选择走人少的那一条”,这很正常,不要担心,他以后也许会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3-25

公司有个有个实习生姑娘,一直很温柔,所以当得知她母亲是个非常强势且情绪激烈的人时,我们都很惊讶。“我从小就一直被妈妈摧残。” 她跟我们说。

“有一次,我妈边做饭边骂我,我顶撞了一句,她转头就把菜刀甩了过来。菜刀离我的耳朵大概只有3厘米,我甚至能感受到菜刀飞过去的风。”

“那时我就想,一定要做个和她不一样的人”。


不过,在一次和男友的争执后,她却发觉自己并不是一名反抗父母的成功人士。虽然她可以对陌生的人很温柔,可是和亲密的人发脾气时同样会情绪激烈的砸桌子、扔手机——和她母亲似乎并无不同。

不论怎么反抗,原生家庭的成长环境带给我们的影响似乎都无法完全摆脱——太多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我们的认知能力、人际关系、社会功能、人格特质、做事方式、甚至交朋友的标准,可能都残存着成长环境的影子。

下面我们就具体聊聊:原生家庭的成长环境可能给我们留下了哪些“我们根本意识不到”的影响?我们有没有可能超越这些的影响?


影响的根本来源:依恋模式

想象一下你是一名婴儿,生活在遥远的远古时期,身边时刻隐藏这种种致命危险。这时,如果你想保证自己安全的活下来,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是抱紧爸妈,寸步不离。

这样,你就会因为有人保护而成功活下来,从而获得安全感。也许你之后不再需要父母的保护,但你依然会不断寻找这种“安全感”。

于是,为了生存繁衍的需要,人体形成了一套依恋行为系统。这套系统深刻地影响着我们一生。婴儿往往会形成和父母一样的依恋类型,而婴儿时期的依恋模式和我们之后一生的依恋行为有着很大关联。

这种“代际遗传性”,造就了你和父母无法避免的相似性。所以有时我们会惊奇地发现,自己在不自觉中表露出与父母相同的行为模式,会展现与父母相似的性格。由于在父母一手创造的成长环境下长大,这些性格特点等已经潜移默化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



“依恋”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模式?

第3个回答  2019-03-24

原生家庭都子女的影响是深远的,甚至影响一生。因为小时候对父母爱的缺失,长大之后他们可能会早恋,选错结婚对象。得到细微的关心就感到满足,做出错误的选择而造成严重的后果,而原生家庭是造成这个后果的根本原因。

其实原生家庭的问题一直存在,《都挺好》只是把这个问题放大了。现实生活中,高晓松,张爱玲等名人因为原生家庭,至今没能走出原生家庭的情感牢笼。他们的内心渴望得到父母的爱,而当明白事理之后,父母理所应当的忽略,给他们造成很大的伤害,以至于影响以后的生活。

第4个回答  2019-03-24
首先有一个好的家庭固然很重要,有一个好的父母环境对自己的一生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如果一味依靠家庭是不可能成功的,世上有多少伟大的成功者伟人学者那个不是通过自已的坚辛努力而成功的呢。所以不怨天不怨地。要靠自己,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第5个回答  2019-03-24
个人受原生家庭的影响是巨大的,在你未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你很可能一辈子都无法真正认识自己。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会体现在这个人生命的所有方面,最重大的影响在于对家庭和婚姻的认识,以及对幸福的定义和感知能力。
例如,如果你是个女孩,你成长在一个重男轻女十分严重的家庭,那你也许内在有很深的“不值得”的信念,并且也不敢去争取更好的生活。
或者,如果你是个男孩,当你的父亲在你的成长中缺席,你长大后也许不知道该怎么成为一个“男人”,没有力量,不知道如何去关怀伴侣等。当你还是一个小孩子,
还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时候,
你像一块海绵,
你会很轻易的接受,
你的父母给你的所有观念。
我们需要观察自己如今的一切:在我们目前的生命中,哪一些观念是从小到大父母给我的,我觉得很好,所以要留下来的;
哪一些观念是父母给我的,我觉得不好,所以我要还给他们或者放下;还有哪一些部分,是属于我们自己独立意志的,要重新形成我们自己的信念。
为什么原生家庭带给一个人的痛苦会那么深?
比如说:从小你妈妈告诉你,不要信任男人,看你爸爸喝酒吸烟,不给家里拿钱,什么都不管,妈妈的生活过得好辛苦。
那你是否要接受这个信念?如果你接受了这个信念,你就跟你妈妈一样。你会继续吸引这样的男人,并且很可能复制这个痛苦。
所有的小孩子都是在不知不觉中,
接受了父母的信念。
在你长大的过程中,你从来没有举办“深情告别式”!没有把“原生家庭”给你的观念彻底告别掉。
我们从原生家庭继承了多少观念是我们没有去改变的?你就知道你要做多少内在功夫了。
我常说:作为一个成长中的人,一定要学会“叛逆”!
这个叛逆不是让我们去抵抗、对抗父母,而是用一种属于成年人的、健康的方式来“叛逆”。
所谓健康的叛逆期,
就是你必须重新自我面对:
“父母给我的观念真的都是对的吗?
这些东西是我想要的吗?”
人过了18岁,影响你这一辈子最深的人是谁?——是你自己!
过了18岁,你已经成年了,你的心智也已发展的相对健全,且拥有发展独立思考的能力。
过了18岁,你再也没有资格说:“我的命运是我原生家庭决定的;我的性格是被我原生家庭决定的;我受原生家庭影响太深,无法改变。”
过了18岁,影响你最深的人,便是你自己。当你想往东的时候,法律没有规定你只能往东!
假设小时候你父母给你的观念是你不能吃冰,你现在能不能买一根冰棒来吃?法律没有规定不可以,也不会有警察来抓你!
小时候你爸妈告诉你不能穿露背装,否则会被人欺负。你长大了,穿不穿露背装是谁来决定的?是你自己。
当你过了18岁,
影响你这一辈子命运最深的人,
就是你自己。
记住这句话,
这句话会给你力量!
假设你过去一直很小气,你试一下拿1000元给一个过路人,你可不可以做这种决定?都是你能决定的,对吗?
一旦你做了这件事情,你就做了这一辈子从来没做过的事情。你这一辈子从来没有莫名其妙的送给一个陌生人1000元吧!
我只是想告诉你什么都是可能的,只要你去做,所有的可不可能都是你的脑袋自己说了算。
你要彻底明白,你真的可以创造自己的实相。
只是你从来都不认为你可以!
我跟一位同学说:“明天你花一天的时间,跟每一个你碰到的人说,我爱你。”你做不做得到?想不想做?有没有什么理由阻止你做不到?
唯一的理由是不好意思跟不习惯。法律没有规定不可以。
对别人说出你心里真实的想法,不犯法。当你喜欢一个人,不敢去表白;当你讨厌一个人而不敢拒绝;如果你真的做了,会怎样?前者也许会收获一段恋情,后者也许会让一个你讨厌的人离开你。
——能不能做?可以做!
在生活当中有太多是我们能做,但是我们没有去做的,其实卡在我们头脑当中。
我们小时候接受那些大人们的观念,那些既定的信念,代表了概念的心灵与精神的布料,这些都是你可以拿来塑造自己生命的原料。
我们选择父母给予的信念和教育,作为我们这一辈子性格的原料。可是成品是你决定的,你可以只用它们来做原料。
而我们很多人,一边拿着父母给我们的原料,做出跟父母同样的成品,不去创造、不去发挥自己的能力,还要去抱怨,你给我的原料只能这样。
一袋面粉,既可以成为柔软的面条,又可以成为香喷喷的馒头,你还能将它加点你喜欢的东西,变成饺子、包子。
当一个人在经历健康叛逆期的时候,
就是给自己一个重塑自己的机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