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全文翻译

如题所述

这句话的意思为: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出处:战国·子思《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白话释义:

天所赋予人的东西就是性,遵循天性就是道,遵循道来修养自身就是教。道是片刻不能离开的,可离开的就不是道。因此,君子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要小心谨慎,在无人听得到的地方也要恐惧敬畏。

隐蔽时也会被人发现,细微处也会昭著,因此君子在独处时要慎重。喜怒哀乐的情绪没有表露出来,这叫做中。表露出来但合干法度,这叫做和。中是天下最为根本的,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法度。达到了中和,天地便各归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了。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中庸》出自《礼记》,原本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三十一篇。《礼记》原名《小戴礼记》,又名《小戴记》,由汉宣帝时人戴圣根据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批佚名儒家的著作合编而成。

宋代以前,学者皆主张《中庸》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子思所作。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子思作《中庸》。”

李翱《李文公集·复性书》:“子思著《中庸》四十七篇,传于孟轲。”朱熹《中庸章句·序文》:“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

自宋代开始,有学者主张《中庸》是子思与秦汉之际的儒者杂述而成。

文章赏析:

《中庸》一书,共三千五百多字,按照朱熹的分法,分三十三章,四大部分,传的是自上古大圣以来的儒家道统心法,其内容涉及为人处世之道、德行标准及学习方式等诸多方面。第一章到第十九章的内容着重从多个角度论述中庸之道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第二十章承上启下,从鲁哀公向孔子询问处理政务的方法一事着手,通过孔子的回答指出了施行政事与加强人自身修养之间的密切关系,并进一步阐明天下通行的五项伦理关系、三种德行以及治理国家的九条原则。

在此章的最后引出全书后半部分的核心“诚”,并强调要做到“诚”的五个具体方面。第二十一章到第三十三章的内容,便是围绕“诚”来展开的。

《中庸》第一章(“天命之谓性”)是总纲,但这个总纲却是子思表述出来的,并不是孔子原话。

此下第十二章(“君子之道费而隐”)和第二十一章(“自诚明谓之性”)都是每个部分的纲领,但恰恰也都是子思说的,而引用的绝大部分孔子的原话,反而是用来解释、例证这些纲领的。

也就是说,如果援用“经—传”的结构来理解,《中庸》里具有“经”的地位的话,都是子思说的;而孔子的话反而只有“传”的地位。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9-03
译:上天所给予人的气质叫做性,依照本性去作事叫做道,修道的方法就是教化.这个道,不能离开片刻我的身心;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正道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7-05
天赋与人的禀赋叫作性,遵循天性而行叫作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作教。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第3个回答  2020-12-23
天对予人行为倾向的规定叫做人性,牵引规范人性的是道,约束人们认识尊从道便教。

谁能翻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上天所给予人的气质叫做性,依照本性去作事叫做道,修道的方法就是教化。这个道,不能离开片刻我的身心;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正道了。

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意思是:天所赋予人的东西就是性,遵循天性就是道,遵循道来修养自身就是教。出自《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

中庸节选翻译及原文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

《中庸》原文和翻译
翻译:天所赋予人的东西就是性,遵循天性就是道,遵循道来修养自身就是教。道是片刻不能离开的,可离开的就不是道。因此,君子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要小心谨慎,在无人听得到的地方也要恐惧敬畏。隐蔽时也会被人发现,细微处也会昭著,因此君子在独处时要慎重。《中庸》鉴赏 《中庸》是我国古代论述人...

中庸翻译、解析及原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液皮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答迹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翻译节选:天所赋予人的东西就是性,遵循天性就是道,遵循道来修养自身就是教。道是片刻不能离开的,可离开的就不是道。因此,君子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要小心谨慎,...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意思: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出处:《中庸》。在远古时候的殷周,已经有“天命”的说法,当时的统治者们自称“受命于天”,把自己的想法说成是上天的旨意和命令。我国儒家学派保留有“天命”的思想...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
翻译:上天所给予人的气质叫做性,依照本性去作事叫做道,修道的方法就是教化.这个道,不能离开片刻我的身心;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正道了.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翻译:所以,君子就是在别人眼睛看不到的地方,要谨慎小心;在别人听不到的地方...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中庸》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此语翻译为:“天生的性,顺着性发展为道,通过修道达到教育的境界。”“天命之谓性”表示人的学习能力与思考能力来自天性,是与生俱来的,是天命赋予的天赋本能,性本善。“率性之谓道”是指思想遵循天性发展,是道的体现。“修道之谓教”...

天命为性率性为道的翻译
《中庸》全文及翻译: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白话解:上天所赋予人的本质特性叫做本性(天性),遵循着本性以做人处事叫做道,圣人的教化,就是遵循本性,来修正过与不及的差别现象,使一切事物皆能合于正道,这称之为教化。这个正道,是...

礼记中庸原文及翻译
礼记中庸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