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喝酒有趣的故事有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09-07
1、刘邦归故里酒酣
公元前209年,刘邦平息叛乱,荣归故里,大摆酒席,宴请父老乡亲,并挑选120名儿童,教他们唱歌。
临别前,全城的人都送刘邦美酒,刘邦一见此景感动万分,便叫人搭起帐篷,又与大家痛饮了三天后,才不得不与大家辞行。
2、超级酒鬼刘伶
刘伶以嗜酒、豪饮而闻名于世的刘伶,积毕生之愿写下了著名的《酒德颂》,颂扬以饮酒为荣,酗酒为耻,唯酒是德的饮酒思想。
3、醉翁欧阳修
欧阳修,自称有藏书一万卷,琴一张,棋一盘,酒一壶,陶醉其间,怡然自乐。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每年夏天,都携客到平山堂中,派人采来荷花,插到盆中,叫歌妓取荷花相传,传到谁,谁就摘掉一片花瓣,摘到最后一片时,就饮酒一杯。这样欢宴畅饮,直到深夜而归。
4、醉翁欧阳修
欧阳修,自称有藏书一万卷,琴一张,棋一盘,酒一壶,陶醉其间,怡然自乐。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每年夏天,都携客到平山堂中,派人采来荷花,插到盆中,叫歌妓取荷花相传,传到谁,谁就摘掉一片花瓣,摘到最后一片时,就饮酒一杯。这样欢宴畅饮,直到深夜而归。
5、阮籍
阮籍跟刘伶是好朋友,都是竹林七贤这个著名饮酒组织的骨干。阮籍虽然嗜酒如命,曾因为步兵营房里有一个善于酿酒的老厨师贮藏了三百斛好酒,就主动去做了步兵军官(校尉),但是,他醉酒却从不误事。
因为他醉酒后从不乱来,以至于睡在酒吧年轻漂亮的老板娘身边,她丈夫都丝毫不介意;大醉中替人写文章,一个字都不需要修改;借着醉酒,躲过了很多次杀身之祸。醉酒不但不误事,反而成事,古往今来,凤毛麟角。阮籍代言酒文化,可以使人摒弃偏见,正确认识饮酒的积极意义。
第2个回答  2019-09-07
我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到现在,大家喝酒那是普遍现象,小喝怡情、大喝伤身,但总有人因为喝酒误事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事实上,这种事不仅现在有,古代也有不少,我们专拣皇帝的事例来说。
一般来说皇帝作为一国之主,即便要喝酒,也不能喝太多,毕竟酒后误事,除非皇帝自己想喝,其他人是很难强逼他喝的。但就算如此,喝醉的皇帝也不少,可见酒的吸引力。
1、汉高祖刘邦。

刘邦出身不高,最开始也没什么远大理想,他对秦始皇车驾发出“大丈夫当如此”的感慨,但那时候的他哪敢往皇帝这方面想啊,整天想的不过混混日子,跟自己那帮底层兄弟们收收保护费而已。不过理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刘邦后来当上了皇帝,不过他和他的一帮开国功臣没几个是文化人,大家君臣不分。刘邦每天上完朝,叫上自己的老哥们,就在大殿上喝酒吆喝,有时喝醉后还一起舞剑,大家拔出宝剑砍柱子玩。
后来那些文化人实在看不过去了,比如叔孙通就给刘邦建议要制定并实施相关礼仪条例,刘邦认为可行,就让他去做了,等实现后,刘邦看着眼前井然有序的大臣以及他们对自己的毕恭毕敬,心情大好,慨叹说现在才知道当皇帝的好处。这样一来,以前那种君臣同乐的场景就很少出现了。
2、吴大帝孙权。

孙权19岁时继承父兄基业,至71岁时去世,其间主政52年,是三国时期最长寿的统领人物,这与他善于分解压力、喜好杯中物适时放松情绪是有很大关系的。孙权喜欢喝酒,还因此闹出了不少事情。
一次,孙权大宴群臣,喝大了,把酒泼在群臣的脸上并用发硬的舌头说,今天一醉方休,不醉倒在桌子底下谁都不许走。张昭正色不言,直接走了。孙权一愣,赶忙派人追回,然后陪着笑脸问原因,张昭直接推出纣王的例子,酒宴就此不欢而散。
除此之外,孙权几次都差点在酒后误事,如差点砍了装醉的虞翻;借酒助兴让张昭和诸葛恪斗嘴等,但他也在酒后办了事,如在酒席上收买人心;还原谅砍杀辱父的上司的凌统等。孙吴能够以三国最弱之势存在那么久,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3、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拓跋焘作为少数民族出身的帝王,对酒简直痴迷,别说平时,就是在行军打仗的时候,他也要喝几口。
拓跋焘南侵受挫撤军北回时曾路过盱眙,他向守城敌军索要酒喝,但守军却给他送来一坛尿。拓跋焘一闻,就知道被骗了,大骂道:“竟敢耍老子。弟兄们,给我上,把盱眙这坛酒给我端了。”
士兵们接到命令,无不如敢死队员一般,疯狂进攻。但城内的刘宋守军拼死抵抗,直到最后拓跋焘还是没能攻下,只得撤军。
4、北燕文成帝冯跋。

冯跋可是个大酒量,据《晋书》记载,他能“饮酒一石不乱”!
一石,大约是多少呢?以当时的度量衡,折合成现在就是大约两万毫升!虽然当时还没有几十度的白酒,冯跋只能喝古代米酒,可即便是米酒,十几度总是有的,这么多喝下去,竟然还能不醉,不仅是大肚量,还是好酒量。
5、东晋孝武帝司马曜。

司马曜算是东晋的有为之君,但他却嗜酒成性,《晋书》记载他“醒日既少”,而这位皇帝,最后就栽在了酒和女人身上。
一天司马曜跟张贵妃一起喝酒,司马曜的酒量比张贵妃要好得多,所以很快张贵妃就不胜酒力,想不喝,但司马曜说不行,你必须给我喝了。张贵妃几番推辞,有点醉意上头的司马曜火了,狠声道:“行,你不喝行,反正你也老了,明天我就废了你。”(汝以年当废矣)
这下把张贵妃吓坏了,她越想越恨,干脆一不做而不休,打算弑君。而司马曜也是作死,喝醉后竟然还去张贵妃那里留宿,结果张贵妃招来宫女,用被子把司马曜给闷死了。
第二天,张贵妃对外宣称皇帝“魇崩”,也就是在梦里死了,结果,大臣们竟然信了,张贵妃毫发无伤,司马曜这皇帝死的真是......
6、闽景宗王延曦。

王延曦是个酒疯子兼酒瘾重度患者,他每饮必大醉,醉后的状态如同吸了毒一样,亢奋同时又神智不清。神志不清也就罢了,关键就是这时候他喜欢杀人。
王延曦每次举办宫廷酒宴时,让心腹之人担任酒监,席上不管是王孙贵族,还是朝中要员,酒监让喝多少就必须喝多少,喝不下就硬灌,凡是推辞不端杯者、滴漏跑冒者,一律杀头问斩。然后喝醉后就看运气了,看王延曦会不会找上你。
多行不义必自毙,终于有一次,王延曦喝醉后,还没杀人呢,就被手下人派来的大力士活活拉死了。
7、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可谓是最出名的跟酒有关的皇帝了,因为这位喜欢喝酒的皇帝还喜欢搞酒场政治,比如著名的杯酒释兵权,还有后来的雪夜定策等,都是在喝着喝着就把问题解决了,治国大策就定下了。
除了治国以外,赵匡胤也喜欢跟大臣们喝酒聊天,如赵普、王彦等。以他的酒量,都是大臣们先败下阵来,不过赵匡胤自斟自饮,还是要喝得酩酊大醉才罢休。有时候赵匡胤参加宴会,也是昼夜喝酒,直至喝醉才停。
8、辽穆宗耶律璟。

耶律璟人称“睡王”,因为他经常喝醉,总是处在睡梦中。而且耶律璟有个不好的习惯,喜欢在喝醉的时候给臣下封官许愿,今天封你为丞相,结果到明天酒醒了,把这茬忘了,你来找我要官,我肯定不能给,那都是醉话,不能作数。
但是天子无戏言,怎么办呢?耶律璟只能对臣下说:以后我喝大了,说的话都不算,等我酒醒了,再向我奏明。可是关键耶律璟没酒醒的时候,每一次打猎,必须喝酒,每一次喝酒,必定喝上七天七夜,同时也要连睡七天七夜。
并且耶律璟喝酒之后还有一项必修课。那就是杀人,第一天杀了一个养马的,第二天杀了一个养狗的,第三天杀了一个没找到皇家大鹅的……
又一次耶律璟喝多了,按理说他喝了就应该睡了,结果睡着睡着睡饿了,起来找厨师。耶律璟吵着要吃饭,厨师马上去做,但是灶里的火已经熄了,得重新引火,所以速度特别慢。
耶律璟等着等着急了,把旁边的一堆臣子一顿骂:“这么久还没做好饭,我要杀你们全家。”
于是这帮厨师近侍们一想,还真怕被杀全家,合计着先把耶律璟干掉。而耶律璟说完基本上也就忘了这茬了,回去又睡了,结果近侍们上来,轻轻松松就把耶律璟给解决了。
9、辽兴宗耶律宗真。

耶律宗真勉强算是辽国的贤君,但他也喜欢喝酒,因为皇宫里有人管着不自在,他时常要偷偷溜出皇宫,跑到大街上的酒馆里喝酒,大碗大碗地喝,根本没人管。
不过耶律宗真酒品不好,喝着喝着自然会醉,最后以后,他便开始污言秽语,大骂四方,俨然一副市井混混儿的嘴脸,毫无皇帝之威仪。但耶律宗真自己不这么想,他后来再说起此事时,还很自豪,说这样可以彰显他草原大可汗的风范。
10、元武宗海山。
元朝的皇帝基本都爱喝酒,海山是其中之最,他非常嗜酒,为此喝得身体都出了问题。大臣阿沙不花看到海山面色憔悴,就劝他少喝点,要爱惜身体。海山听后,大喜道,然后命人给他倒酒,他要干一杯庆贺有如此关心自己的大臣。
阿沙不花本来就是劝海山不要饮酒,结果适得其反,简直无语。虽然被阿沙不花劝了,但海山照样喝酒。其他大臣不断劝他,但往往是劝谏他不要酗酒的臣子刚走,身边的佞臣又拿出一坛酒。这时元武宗会挥了挥手说:“拿走,拿走,别让朕看见这东西。你们自己找个旮旯喝去,别来馋我。再馋我,我的哈喇子都要流出来了。”接着又喝起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这几个古代关于酒的小故事你都知道吗?
以酒误事误国的例子在古代不可胜数,楚恭王与晋国的军队战于鄢陵,楚国打了败战,楚恭王的眼睛也中了一箭,为准备下一次战斗,召大司马子反前来商量,子反却喝醉了酒,无法前来。楚恭王只得对天长叹,说"天败我也"。将因酒误了战事的子反杀了。只得班师回朝。帝王因酒误事有时也是好事,如...

关于酒的历史故事(关于酒的历史故事名称)
1、鲁酒薄而邯郸围+鲁酒薄而邯郸围+的故事,说的是楚宣王会见诸候, 鲁酒薄而邯郸围的故事是楚宣王会见诸候。这句话的意思是,齐国有一个地方叫“邯郸”,这个地方在历史上被称为燕赵之地。在战乱时期当地的百姓非常贫苦,但因为这种情况只能喝一点小酒,所以他们就聚集在一起喝酒庆祝一下,这就是所谓的...

有哪些关于酒的小故事?
1、王羲之任太守时收到一村民状书,说某乡绅用一小块荒地让他葬父,言明只要一“壶”酒,事后却硬要他一“湖”酒。王羲之便到乡绅家探访,乡绅久仰其名,欲求墨宝,于是盛情款待。王羲之书写了《乐毅传》给他,乡绅喜出望外,问送何礼答谢,王羲之顺口说:“只要一活鹅”。乡绅立即提一活鹅送至府衙,王羲之却把脸...

关于酒的历史故事
"鲁酒薄而邯郸围"的故事,说的是楚宣王会见诸候,鲁国恭公后到并且酒礼很淡薄,楚宣王甚怒。恭公说,我是周公之后,勋在王室,给你送酒已经是有失礼节和身份的事了,你还指责酒薄,不要太过份了。然后不辞而归。宣王于是发兵与齐国攻鲁国。齐国的梁惠王一直想进攻赵国,但却畏惧楚国会帮助赵国,...

古代经典笑话故事
古代经典笑话故事 古代经典笑话故事一:醉酒 五一那天,我们几个难得一聚,结果老王酒喝多了。他去厕所,我也跟去了。怕他出意外。他从厕所出来,我也上了一下厕所。 我出来以后没有看到老王,就又回桌子开始喝酒。他们就问我老王的下落,我说:他可能回去了。 他们说:不可能,这么短的时间,他不可能回去。 我们立即...

酒之名人轶事 关于酒的名人故事
杜康造酒醉刘伶 古代流传下来的《杜康造酒醉刘伶》一书中写道:“天下好酒数杜康,酒量最大数刘伶……饮了杜康酒三盅,醉了刘伶三年整。”传说东晋“竹林七贤”中的名士刘伶,以饮酒闻名天下,因不服杜康“不醉三年不要钱”的说法,饮杜康酒后醉酒三年。当然,这是夸张的民间传说,但杜康酒确实有“开坛...

历史上与酒有关的典故
醉打金枝是“酒壮怂人胆”的典型例子。与醉打金枝相关的酒局实际上是一次家宴。醉打金枝的故事讲的是唐朝名将郭子仪的儿子郭暧在家宴后,借酒壮胆而痛打老婆升平公主的故事。 且说升平公主嫁到郭家后,不改往日金枝玉叶的做派,动不动对丈夫和公婆发脾气。一般说来,中国传统社会里媳妇见了公婆是要行大礼的,但公主是...

与酒有关的故事是什么?
与酒有关的故事:1、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自陈桥兵变后,黄袍加身,成为了宋朝的开国皇帝。但他一直不放心兵权旁落在自己功臣的手里,于是设下酒宴,在席中规劝功臣多积金帛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进而不动声色地收回他们手中的兵权。虽然有兔死狗烹的意味,但相比于明太祖大杀功臣,已...

古代民间醉仙的故事,当年谁喝了三碗酒?一醉酒就是三年,后来成仙...
这个人就是酒仙刘伶,有一个小故事很有趣,我推荐给你,也是回答你的问题:杜康造酒刘伶醉 传说刘伶好饮酒也极能饮酒。酒量之大,举世无双。由于对当时的政治不满,他便经常出外游历,喝酒。有一次,刘伶来到洛阳南边,走到杜康酒坊门前,抬头看见门上有副对联,写道: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龙两盏海底眠...

酒的历史典故,你都知道哪几个呢?(酒的历史故事)
酒的历史故事 酒的历史故事如下:杜康造酒的传说 相传夏禹时代,仪狄做酒醪,人称“少康”。夏朝时期,大禹喝了三碗酒后觉得味道很好就命令人们去山上找一棵甘甜可口的大树,等到太阳出来的时候发现已经死了。这才想起前面有一个关于饮酒的故事,只不过是曹操给自己倒了一壶美酒而已。过了几天他又拿起酒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