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2-0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按马斯洛的理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高到低。它们是:

  自我实现

  尊 重 需 求

  社 交 需 求

  安 全 需 求

  生 理 需 求

  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等。若不满足,则有生命危险。这就是说,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

  安全的需要要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较高一级,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要保障这种需要。每一个在现实中生活的人,都会产生安全感的欲望、自由的欲望、防御的实力的欲望。

  社交的需要也叫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社交的需要比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更难捉摸。它与个人性格、经历、生活区域、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有关系,这种需要是难以察悟,无法度量的。

  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但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这是一种创造的需要。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人,似乎在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集中全力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

  马斯洛认为,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

  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

  在高层次的需要充分出现之前,低层次的需要必须得到适当的满足。

  马斯洛还认为: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这个时候是人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这时的人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销魂的感觉。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与营销战略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从企业经营消费者满意(CS)战略的角度来看,每一个需求层次上的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都不一样,即不同的产品满足不同的需求层次。将营销方法建立在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之上考虑,不同的需求也即产生不同的营销手段。

  根据五个需求层次,可以划分出五个消费者市场:

  1、 生理需求→满足最低需求层次的市场,消费者只要求产品具有一般功能即可

  2、 安全需求→满足对“安全”有要求的市场,消费者关注产品对身体的影响

  3、 社交需求→满足对“交际”有要求的市场,消费者关注产品是否有助提高自己的交际形象

  4、 尊重需求→满足对产品有与众不同要求的市场,消费者关注产品的象征意义

  5、 自我实现→满足对产品有自己判断标准的市场,消费者拥有自己固定的品牌

  需求层次越高,消费者就越不容易被满足。经济学上,“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消费者获得的满意度”,也就是说,同样的洗衣粉,满足消费者需求层次越高,消费者能接受的产品定价也越高。市场的竞争,总是越低端越激烈,价格竞争显然是将“需求层次”降到最低,消费者感觉不到其他层次的“满意”,愿意支付的价格当然也低。

  这样的划分是以产品分别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而设定的,消费者收入越高,所能达到的层次也越高,拿洗衣粉举个例子:

  1、 “生理需求”消费者关注“产品确实是洗衣粉”,选择价格最便宜的洗衣粉

  2、 “安全需求”消费者关注“洗衣粉质量好”,在价格相差不是很大的情况下,选择质量较好的洗衣粉。

  3、 “社交需求”消费者关注“产品对于交际的影响”,比如精美的包装、加香、柔顺等附加功能以及品牌的形象都能让消费者愿意付出更高的价格。

  4、 “尊重需求”消费者关注的是“获得别人认可”,把产品当作一种身份的标志,最优秀的技术、特殊的桶装、独一无二的功能,甚至包括最高的价格都他们选择理由。

  5、 “自我实现”消费者已经拥有1-4层次的各种需求,他们对洗衣粉的认识转变为某个品牌对其生活的影响,在精神上认可某个品牌。也就是洗衣粉的品牌精神内涵对于他们的选择影响很大。

  在低端市场的“生理需求”以价格作为支点,这一市场的竞争是最为激烈的,而且利润也是非常薄的。产品只需要拥有最基本的功能,特点便是便宜,由于利润很低,所以很多企业放弃了这一市场。然后,商场名言“薄利多销”证明了这一市场是可以取得成功的,华龙方便面的“农村营销战略”是个典型的成功例子。华龙简化了包装以及调料包,以0.6元的低价格立足农村市场,经过三四年的发展,这家默默无闻的小企业异军突起,创下了令人吃惊的发展速度:年生产能力由1600吨猛增到16万吨;月平均销售收入由58万元增到3400多万元;固定资产由218万元飚升到2.5亿元;紧随“康师傅”、“统一”,位居第三位。

  显然对于最低端为了满足“生理需求”的消费者而言,购买方便面是为了填饱肚子,所以“防光照”的包装、味道再好的调料包都不能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相反,华龙面便宜的价格,产品又没问题,这就很容易受到欢迎。

  在中端市场的“安全需求”以产品质量作为诉求点,福建闽梦床垫在广告中,以压路机压轧产品来证明质量,这样的产品诉求点很容易获得二、三级市场的消费者认可。而北京富亚涂料策划的“喝涂料”事件,也是出于消费者对“安全”需求的考虑,当消费者点名要购买“能喝的那个涂料”时,证明了这种营销手段的成功。由于这种营销手段满足的是消费者第二层次的需求,在经营上会导致企业在整个产业层面上不上、下不下的处境,而要改变处境则需要向高端突破,通常的出路是另立品牌。

  华龙面在大中城市推出“今麦郎”弹面,包装、口味、产品特色都在质量的基础上有所突破,而且还聘请“张卫健”为形象代言人,这些策略就上升至第三层次乃至更高。 在中高端市场的“社交需求”以“社会认可”作为诉求点,“每眨一下眼睛,全世界就卖出四部诺基亚手机”的诺基亚广告,表达的正是全世界人民对诺基亚手机的认可,也即是第三层次的营销策略。

  另外,一些厂商热衷于大力度宣传“销量第一”、“国产品牌第一”都是基于这一层次的广告策略。笔记本电脑市场,大多数国产的笔记本电脑虽然倡导个性化、时尚(第三层次交际需求),但由于质量经常有问题,又经常表现为价格战(第一层次),消费者满意度总是上不去,所以在竞争中价格越降越低,利润不断流失。但是IBM则将笔记本电脑定位为商用,IBM笔记本电脑与商务人士的身份融合,商务人士为了在交际中体现自己的身份,选择IBM笔记本电脑就成了一种共识。

  在高端市场的“尊重需求”以“价格&品质”的结合点抢占市场,要进入这一市场首先要价格高,然后是品质保证。价格高是吸引消费者关注的最直接因素,其次才是品质。宝马、奔驰的品牌价值之所以很高,因为他们都有最高端的产品,最优秀的造型、性能使得他们成为有钱人的象征。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价格高使得他产生了“敬意”。所以,但凡经营企业,如果抢得市场的最高端,就能产生极强的品牌号召力。IBM因为深蓝计算机,让全世界都认为IBM的电脑是最好的,这是最为经典的高端营销案例。――TCL在手机上镶宝石,事实上也就是在这一层次做文章。

  针对“自我实现需求”,也即对品牌忠诚的消费者,企业除了予以一定的回报,同时要完善服务,并且以品牌内涵来获得消费者的满意。品牌的内涵需要根据市场的变化而改变,比如麦当劳的“I’m love in it”品牌战略的转变,就巩固了年轻人对麦当劳的认可。通过企业与消费者长期的互动,消费者对于企业品牌就会形成一定的忠诚度,这种消费者来自于各个层面,也是企业最需要关注的群体。他们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同时他们还常常影响周围的消费者对安吉儿品牌的认知。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忽略这些忠诚的消费者,所以对于“老客户”的关注是任何一个企业都需要重视的营销环节。

  对品牌忠诚的培养,很多企业都已经开始从孩子抓起。比如NIKE,它在品牌上给孩子的印象是穿NIKE品牌标志着成熟与长大,所以孩子们长大了会非常乐意买一双NIKE鞋子。同时,NIKE还是一种运动精神,NIKE很好地结合了运动。在中国,假冒的NIKE鞋很多,但是NIKE没有去打假,因为体育精神是真的,如果消费者有支付能力,NIKE公司坚信消费者会购买真正的NIKE。

  市场竞争千变万化,但是消费者的需求是不变,只有五类。CS战略要求提高消费者满意度,企业必须根据市场的具体情况,了解其产品满足的是哪几个层次的消费者需求,然后才能有目的地制订营销策略,有效地去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

  〖实战案例〗

  某知名小家电产品,产品线以需求理论划分为五个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2004年的市场推广工作:

  1、低端产品――放弃激烈竞争的低段市场,半赠送式营销,扩大低端市场占有率,扩大品牌影响力。

  2、中端产品――发布防伪计划,炒作因为质量好而被假冒的现状

  3、中高端――社会的认可,主要以广告形式推广

  4、高端――推出市场最高端产品,在市场上保持最高价格,并炒作技术

  5、品牌――广告理念的渗透,以旧换新,消费者答谢活动

  马斯洛与"后人本心理学"

  "后人本心理学"的原文是"Transpersonal Psychology"。或译"超个人心理学"、"超越性心理学"。

  马斯洛在1968年再版的《存在心理学探索》的序言中写道:"我认为,人本主义的、第三种力量的心理学是过渡性的,是向更高的第四种心理学发展的准备阶段。第四种心理学是超越个人的、超越人类的,它超越了人性、自我同一性和自我实现等概念,是以宇宙为中心,而不是以人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李文恬译,第6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我们需要某种'大于我们的东西'作为我们敬畏和献身的对象。"(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李文恬译,第6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马斯洛并没有进一步指出第三种心理学与第四种心理学之间具体有什么关系,也没有指出"大于我们的东西"究竟是什么。但马斯洛的心理学思想具有极大的开放性,他使人本心理学成了一种具有终极关切的心理学,一种通向超越性心理学的桥梁。这种桥梁也是一种通向信仰广义上帝的桥梁。

  马斯洛在晚年还明确地提出了"超越性需要"(Metaneeds)的概念。在一些地方,他没有把这一概念与自我实现需要区分开,但是,他在去世的前一年的一篇文章中写道:

  "人性所必须的是,当我们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我们就会沿着归属需要(包括群体归属感、友爱、手足之情)、爱情与亲情的需要、取得成就带来尊严与自尊的需要、直到自我实现以及形成并表达我们独一无二的个性的需要这一阶梯上升。而再往上就是'超越性需要'(即'存在性需要')"(马斯洛:《洞察未来》,第258页,许金声译,改革出版社,1998年)这篇文章马斯洛生前没有发表,后来经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霍夫曼的我,收入了《洞察未来》一书。

  我们是否应该认为,马斯洛在晚年修改了他的需要层次论呢?关于超越性需要问题,马斯洛似乎还没有考虑成熟。他并没有明确地提出要在自我实现需要之上再增加一个层次,不过,他越来越多地研究了自我实现的不同层次问题。

  马斯洛于1969年发表了论文《Z理论--两种不同类型的自我实现者》,这篇文章提出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自我实现者的区别,后来这篇文章收入了他去世后发表的《人性能够达到的境界》一书。在这篇文章中,他一共归纳了二十四条两种不同自我实现者的区别。其中最重要的是,一种自我实现者经常有超越性体验(即高峰体验),一种自我实现者没有或者很少超越性体验。前者是"超越型的自我实现者",后者是"健康的自我实现者",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有较多的高峰体验,而后者没有。(参阅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第56页,许金声等译,三联书店,1986年)

  在这里,我们已经可以看到问题的关键,马斯洛指出,有超越性体验的自我实现者与没有超越性体验的自我实现者相比,其潜能的发挥更加充分,其自我实现的程度要更高一些,但是,马斯洛并没有提出自我实现之上还有更高的一个需要。由于在自我实现需要里面已经包含了超越的层面,我们还有必要这样做吗?

  其实,关于人的超越性追求,有不少思想家都有所论述。例如,鲁道夫·奥伊肯(Rudolf Eucken,1846--1926)认为,对生活之意义感到困惑和不安,这个事实恰好证明了在我们本性的深处有一种寻求意义的内在冲动。既然一切可能的外部生活都不能够令我们满足,那就必定是由于我们的生活具有从直接环境无法达到的深度。(奥伊肯:《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万以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

  他认为,在我们的身上存在着一种内在的精神生命,这种生命是宇宙生命在人身的显现。所以,它既是内在的,是"我们真正的自我","我们生活最内在的本质"又是超越的,是"普遍的超自然的生命"。

  鲁道夫·奥伊肯所说的这种"我们真正的自我","我们生活最内在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其实,他所说的东西,用马斯洛的语言可以得到更好的表达,这就是"超越性需要"。马斯洛认为,这种超越性需要与其他基本需要一样,具有"类本能"的性质。

  "类本能"是马斯洛需要理论的一个十分关键的概念。所谓"类本能",是指人类的基本需要既有与本能相似的一面,又有与本能不同的一面。"Instinctoid"(类本能的)这一个词,是马斯洛自己造的,由"Instinct"后面加上后缀"oid"构成。"oid"的含义是"类似的"、"相象的"、"稍弱的"等。马斯洛认为,基本需要是类本能的,它们有先天的遗传基础,但是,它们的满足与表现要取决于后天的环境。需要的层次越高,与先天遗传的联系越弱,对于后天环境的依赖越大。

  无论是从进化论还是从宗教学的角度来看,"类本能"这一概念都具有很大的思维空间。

  从进化论的角度看,从马斯洛的"类本能"这一概念作进一步推演,我们似乎就可以引出人性不断进化,人类的需要层次在不断增加的观点。我们可以认为人类的超越性需要是人类进化的产物。如果用神学语言来表达,我们的需要之所以是"类本能"而不是"本能",是上帝给了我们的意志自由,而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是人类接近上帝的基础。只有在自我实现的层次上,才能够有真正的宗教信仰状态。

  马斯洛关于年轻人的一些话

  (1)全面和准确地知觉现实。自我实现者对世界的知觉是客观的、全面的和准确的,因为他们在感知世界时,不会掺杂自己的主观愿望和成见,或带有自我防御,而是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貌去反映。与此相反,心理不健康者则是以自己的主观方式去知觉世界的,他们试图使世界与自己的主观愿望、焦虑和担心相吻合。

  (2)接纳自然、自己与他人。自我实现者能够接受自然、自身及他人的不足与缺陷,而不会为这些缺陷而忧心忡忡。当然,对于可以改造或可以调整的不足与缺陷,他们会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而对那些不可改变的不足与缺陷,他们能顺其自然,不会自己跟自己、跟他人和自然过不去。

  (3)对人自发、坦率和真实。在人际交往中,自我实现者具有流露自己真实感情的倾向,他们不会装假或做作,他们的行为坦诚、自然。一般而言,他们都有足够的自信心和安全感,这就使得他们足以真实地表现自己。

  (4)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自我实现者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献身于某种事业或使命,并能全力以赴。与常人相比,他们工作起来更刻苦、更专注。对他们来说,工作并非真正的劳苦,因为快乐恰恰寓于工作之中。

  (5)具有超然于世和独处的需要。自我实现者以自己的价值和感情指导生活,不依靠别人来求得安全和满足,他们依靠的只是自己。他们一般都喜欢安静独处.这样做并不是因为害怕别人,也不是要有意逃避现实,而是为了在减少干扰的条件下,更好地深思,更全面地比较,以便去寻求更为合理的解决问题方案。他们平静安详,保持冷静,安然地度过或顶住各种灾难和不幸。

  (6)具有自主性,在环境和文化中能保持相对的独立性。自我实现者行为的动力主要来自于自身内部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即B一驱动),而不是来自于因缺少某种物质或精神上的东西需要外部的补充(D一驱动),因而他们更多依赖自己而不是外部环境,能够抵制外部环境和文化的压力,独立自主地发挥思考的能力,自我引导和自我管理。

  (7)具有永不衰退的欣赏力。自我实现者能够对周围现实保持奇特而经久不衰的欣赏力,充分地体验自然和人生中的一切美好东西。他们不会因事物的重复出现而习以为常,失去敏感,相反,他们对每一个新生儿、每一次日出或黄昏,都像第一次见到时那样新鲜,那么美妙。

  (8)具有难以形容的高峰体验。高峰体验是人感受到的一种强烈的、心醉神迷的狂喜或敬畏的情绪体验。当它到来时,人会感觉到无限的美好,具有极大的力量、自信和决断意向,甚至连平凡的日常活动,也可以被提升为压倒一切的、妙不可言的活动。马斯洛认为所有人都具有享受高峰体验的潜在能力,但只有自我实现者更有可能、更常得到这种体验。

  (9)对人充满爱心。自我实现者所关心的不仅局限于他们的朋友、亲属,而是扩及全人类。他们把帮助穷困受苦的人视为自己的天职,具有同所有的人同甘苦、共患难的强烈意识,千方百计为他人着想。在自我实现者看来,他人的快乐就是自己的快乐,他们已经把自己从满足自身狭隘需求的牢笼中解放了出来。

  (10)具有深厚的友情。自我实现者注重与朋友间的友谊,他们交友的数目虽然不多;同伴圈子比较小,但友情深切和充实。就对爱的理解来说,他们认为爱应当是全然无私的,至少应当是给予爱和得到爱同等重要。他们能够像关心自己一样,关心所爱者的成长与发展。

  (11)具备民主的精神。自我实现者谦虚待人,尊重别人的权利和个性,善于倾听不同的意见。对他们来说,社会阶层、受教育程序、宗教信仰、种族或肤色,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他们是否掌握真理。自我实现者极少偏见,愿意向一切值得学习的人学习。

  (12)区分手段与目的。自我实现者的行为几乎总是表现出手段与目的界限。一般说来,他们强调目的,而手段必须从属于目的。自我实现者常常将普通人看成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把活动经历当作目的本身,因而比常人更能体验到活动本身的乐趣。

  (l3)富于创造性。这是马斯洛研究的所有对象共同的特征之一,他们每个人都在某个方面显示出独到之处和创造性。虽然、他们中某些人并不一定是作家、艺术家或发明家,但他们具有同儿童天真想象相类似的能力,具有独创、发明和追求创新的特点。

  (14)处事幽默、风趣。自我实现者善于观察人世间的荒诞和不协调现象,并能够以一种诙谐、风趣的方式将其恰当地表现出来。但他们绝不把这种本领用之于有缺陷的人。他们对不幸者总是寄予同情。

  (15)反对盲目遵从。自我实现者对随意应和他人的观点和行为十分反感,他们认为人必须具有自己的主见,认定的事情就应坚持去做,而不应顾及传统的力量或舆论的压力。他们这种反对盲目遵从的倾向,显然不是对文化传统或舆论的有意轻视,而是他们自立、自强的人格的反映。

  作为人本主义运动最杰出的代表人物,马斯洛对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最为系统的研究。马斯洛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兴趣起始于大学时代对其两位导师即本尼迪克特和魏特海默的爱戴。他发现这两位导师的身体外貌、文化背景等很多方面都不相同,但有许多心理特征是相同的。他们的心理都很健康,在学术上都很有成就,其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按马斯洛的话来说就是达到了自我实现。马斯洛觉得从这两位导师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心理行为模式或许可以作为一般人学习和追寻的样板。

  为此,马斯洛采用了自由联想、心理测验和人物传记等多种方法去探讨"自我实现者"的心理行为模式。他从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和身边的学生和熟人中选择出了48人作进一步研究,这些人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他称之为"案例",即基本符合他所设想的"自我实现者"要求的人,这些人包括林肯(A.Lincoln)、杰弗逊(T.Jefferson)、罗斯福(T.ROOsevelt) 、斯宾诺沙(B.SPinoza)、詹姆斯和赫胥黎(T.H.HUxley)等12人:第二类有10人,他称之为"不完全的案例",或"部分的"自我实现者,与所设想的标准有一定的距离;第三类有26人,他称之为"潜在的或可能的案例",其中既包括现实生活中朝着自我实现方向发展的年轻人;也包括历史上一些有一定贡献的人物。

  在研究中,马斯洛发现真正达到自我实现的人,一般都处于中年或老年,年轻的人通常很难达到自我实现。这是因为年轻人还有许多较低层次的需要,如安全、爱、自尊等等还没有得到适当程度的满足,没有形成持久的价值观、智慧、意志力及稳定的爱情关系,也未明确选择自己要为之终身奋斗的事业。不过,年轻人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他们通过积极努力,是可以逐渐接近这一水平或目标的。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是什么?
1.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2. 生理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包括食物、水、睡眠等。3. 安全需求涉及健康、工作保障等方面,为个体提供稳定和安全感。4. 社交需求包括亲情、友情、爱情等,以及个体对社交归属感的需求。5. 尊重...

马斯洛的五大层次需求理论分别是什么?
第一层次:生理上的需要 第二层次:安全上的需要 第三层次:情感和归属的需要 第四层次:尊重的需要 第五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

马斯洛的七个需要层次理论是什么?
一、理论解析:马斯洛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兴起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主要创始人,他提出了需要层次论。1.需要的五个层次 他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由需要引起,而需要系统又包括五种由低级到高级的不同层次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也有将需要系统分为七个...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什么
理论内容:第一个层次,生理需求,包括呼吸、水、食物、睡眠、生理平衡、分泌、性。如果这些需求中的任何一项(性除外)不能得到满足,人的生理机能就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也就是说,人的生命会受到威胁。从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求是人行动的首要动力。马斯洛认为,只有当这些最基本的需求被满足到生存所必需...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什么?
第一层,生理、生存的需求:满足基本的衣食住行,生儿育女和生存竞能的掌握,生活和生命在某种意义上说有本质区别。第二层,安全的需求:生命、财产的安全保障,如住房、医疗、健康……第三层,社交的需求:与他人和社会的交往从而体现自我在群体中的存在,涉及给予爱和接受爱。第四层,事业的需求:...

马斯诺五大层次需求理论是哪五大理论?
马斯洛的五大层次需求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的论文中提出。该理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1. 生理需求:这是最基础的需求,包括食物、水、衣物、住所和基本的生理舒适。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需求得到基本满足,才能进一步激发其他需求。2....

马斯洛理论中的五个需求层次分别是什么?
马斯洛理论中的五个需求层次如下:1. 生理需求层次:这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包括食物、水、空气、住所和睡眠等。这些需求必须得到满足,人才能继续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2. 安全需求层次:当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会关注自身的安全。这涵盖个人安全、工作安全、财务安全、健康安全等方面。3. 社交需求层次...

马斯洛需求理论的7个层次
1. 生理需要 生理需要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需要,它是用来维持我们生命的。例如:我们人对食物和水的需要属于一种生理需要。2. 安全需要 安全需要是我们希望能够安稳、有序,避免伤害的需要。例如:小明想把自己的钱放在银行里来满足安全需要。3. 归属与爱的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是个体想要和别人建立一定...

马斯洛需求五层次理论是什么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将人类需求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1、生理需求:如果此需要任何一项得不到满足,人类个人的生理机能就无法正常运转。2、安全需求: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

马斯洛的五大层次需求理论分别是什么?
1. 生理需求:这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包括食物、水、住所和睡眠等,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人类将无法生存。当这些需求得到满足后,它们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2. 安全需求:人类追求身体和情感的安全,包括就业、资源、健康和财产的安全。当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它们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3. 社交需求:这...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