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周秉德结婚,关于侄女的婚姻,周恩来:延续了我和沈老的情谊

如题所述

1963年,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已经26岁了,俨然已经是一个大姑娘,虽然自己不着急结婚,但她的母亲王世琴却非常着急。

后来,王世琴找到了周恩来的警卫秘书何谦,在何谦的介绍下,周秉德和沈钧儒的长孙沈人骅相识。

周秉德知道七妈(邓颖超)也非常关心自己的婚事,便到西花厅和七妈讲述自己和沈人骅的事情。

当邓颖超得知沈人骅的爷爷是沈钧儒时,她说: “沈钧儒老先生与我与你伯伯都熟悉,他是我们党的老朋友 ,他的四个儿子里面,大儿子沈谦是 最进 步的。”

周秉德很惊讶:“七妈(周秉德称邓颖超为七妈),你们认识?”

“岂止是认识,是很熟悉呢! ”邓颖超侃侃而谈,往事就像一幅长卷在她面前展开。

1895年,沈钧儒出生于苏州,那个时候,国家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这也激发了沈钧儒的爱国之情,他在心里萌发了一个念头: 我要为国家做贡献。

在当时,想要报效国家只有参加科举考试。于是,14岁的沈钧儒第一次参加了科举考试,由于对考试没有很了解,第一次没有中,不放弃的他,到了第二年再次参加,一下子便中了秀才。

然而,因为父母离世,沈钧儒之后便一直为父母守丧,直到28岁才 考取举人,第二年上半年考中贡士,下半年参加殿试,考中进士二甲,即为翰林。

而他也成为晚清最后一科进士,当时,中了进士可以有两种选择,做官或者公派留学,最后,沈钧儒选择到日本东京政法大学留学,1908年学成归国。

1908年,辛亥革命爆发,沈钧儒负责浙江起义的政治组织方面的工作,沈钧儒经常说的一句话是 “一身许中华” ,而他也用自己的一生来践行这句话。

1936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五周年之际,沈钧儒组织了一次游行示威,强烈谴责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当时的沈钧儒,在 社会 上有巨大的影响力,是上海最有名的大律师之一,在全国都极有威望,因此这次游行,在当时起到了非常大的轰动效果。

结果就是惹怒了蒋介石,沈钧儒和章乃器、邹韬奋、李公朴、史良、王造时、沙千里等七人被抓进了大牢。

这次事件引起了非常大的轰动,宋庆龄、蔡元培等 社会 公众人物都站了出来,呼吁蒋介石尽快释放 七人 。

这便是沈钧儒与周恩来的第一次交往,虽然当时两个人没有见面,但周恩来的做法让沈钧儒十分震撼,革命已经将他们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七君子”从苏州监狱释放不久,沈钧儒便来到南京,这时,中共中央代表团的周恩来、叶剑英正在南京同国民党政府谈判。

8月中旬,国民党立法院秘书长梁寒操以中苏文化协会的名义举行了一个茶话会,沈钧儒应邀出席。

“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 韩 荆州” 。茶话会上,沈钧儒第一次见到了他神交已久的周恩来,二人倾心相谈,并且约定下次相会。

武汉沦陷以后,沈钧儒和周恩来都到了重庆。周恩来除了与国民党政府作面对面的斗争外,还始终关怀统一战线和民主党派的工作,团结聚集在重庆的各党派爱国民主力量,在这期间,沈钧儒和周恩来两个人的接触颇多,活动也相当频繁。

当时,在重庆上清寺的“特园”,是各民主党派经常集会和活动的场所,包括许多民主人士、国民党高级将领、中共中央的代表,其中就有周恩来和沈钧儒。

这里经常是高朋满座,大 家 在一起谈笑风生,周恩来利用这块特殊的地方,创造性地执行党中央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利用沈钧儒、郭沫若等过生日时的 集会 ,与大家见面,从而更好地分析当前形势、指明方向,帮助和共产党合作的民主人士。因此,“特园”也被称为“民主之家”。

1944年11月,时隔1年5个月之后,周恩来再次回到重庆。当时的重庆,一片黑暗,周恩来 的到 来,宛如黑暗中的 一丝 亮光,给烟雾笼罩的“山城”带来了光明。

11月,周恩来参加了郭沫若的集会,集会结束后, 沈钧儒写了一首诗,在表达他对共产党的爱戴,对周恩来的爱戴:

抗战胜利后,为了实现和平、民主、团结的愿望,粉碎蒋介石的独裁,周恩来再次来到南京,此时的沈钧儒,经常往返于上海和南京与周恩来见面。

周恩来将美国的“调解”真相、以及援助蒋介石打内战的阴谋诡计,告诉了沈钧儒和郭沫若等民主人士。 在周恩来的影响和鼓舞下,沈钧儒和郭沫若勇敢地站出来,揭穿美国人的阴谋。

国共谈判破裂之后,周恩来返回延安,将办事处住房委托给了中国民主同盟代管,那时,周恩来相信自己之后还会再回来。

临走之前, 周恩来还特意将放在马斯南路中共代表团客厅里的一个配有木架、玻璃罩的淡绿色瓷如意赠给了沈钧儒,可以看出,周恩来从心底里信任沈钧儒。

新中国成立之后,沈钧儒出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还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由于工作上的关系,沈钧儒与周恩来见面的机会也便多了起来。

随着交往的逐渐深入,沈钧儒对党的忠诚和爱戴更是与日俱增、老而弥笃。

说这话的时候,沈钧儒表情,像是有点遗憾,又像引以为傲,一心向往党的事业,完全接受党的领导,一切服从革命的需要。

所以直到去世,沈钧儒仍然是党外的布尔什维克,周恩来曾评价他为: 党外民主人士左派的旗帜。

在电视剧《海棠依旧》中,有一个特殊的镜头,周恩来的父亲留给周恩来一件长袍,周恩来舍不得穿,但是他却把这件长袍送给了沈钧儒。

虽然在现实中,周恩来并没有送长袍,但他的做法,依旧让沈钧儒十分感动。

1949年12月底,在中南海西花厅,来了几位客人,他们都是刚刚参加了民盟一届五中全会的民主人士,会议结束后,周恩来请他们到西花厅,吃一顿家宴。

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周恩来第一次在西花厅举办家宴,所以服务人员和卫士都没有什么经验,加上都是大人物,紧张在所难免。

在上菜的时候,一不小心,翁锡禄手里端的栗子烧白菜倒在了沈钧儒的怀里,一瞬间,沈钧儒的衣服上撒满了白菜、栗子。

周恩来看见后,立刻从自己的兜里,拿出平时使用的手绢,亲自给沈钧儒把衣服擦干净。周恩来的这一举动,让沈钧儒非常感动,没想到堂堂一个国家总理,竟然亲自给一个民主人士擦衣服。

无论是亲自给沈钧儒擦衣服,还是电视剧中把父亲的长袍赠予沈钧儒,都可以看出周恩来对沈钧儒的尊重和重视。

而这种尊重和重视,是周恩来和沈钧儒在一次又一次的合作中建立起来的,周恩来被沈钧儒的气魄和勇敢所感动,而沈钧儒则被周恩来的儒雅和真诚所折服,几十年的革命斗争实践中,他们彼此肝胆相照,结下了极为亲密的革命友谊。

1963年元旦,在全国政协礼堂三楼大厅,到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一品红和棕榈树将这里装扮得格外热闹。

全国政协副主席周恩来在这里主持团拜会,招待在北京70岁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中央负责人以及国务院各部门领导人。同时,也为沈钧儒等各位老人集体祝寿。

宴会开始时,周恩来说:“今天,我们很高兴同70岁以上的老人和他们的夫人聚集在这里,欢度1963年的元旦。4千年政协曾拟邀60岁以上的老人举行了一个茶话会,当时我刚好61岁,也加入了老人的队伍。4年以后的今天,同70岁以上的老人在一起时,我又变成了后生。”

这番风趣又幽默的讲话,惹得大家哈哈大笑,之后,周恩来对沈钧儒说: “沈钧儒老人今年88岁,我们为他祝贺!沈老是民主人士的左派旗帜,他曾经表示为民主主义、为 社会 主义奋斗到老。”

而沈钧儒听到周恩来的祝贺词之后,十分激动地站起来举起酒杯,说道:“感谢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正确地领导中国人民胜利地走上 社会 主义道路。”

1963年,元旦宴会过后,90岁高龄的沈钧儒突患急性支气管炎,之后一直住在医院。1963年6月11日逝世,在他的悼词中,这样写道:

虽然沈钧儒已经去世了,但是他和周恩来的情谊并没有就此结束。就在这一年,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和沈钧儒的长孙沈人骅,在周恩来秘书何谦的撮合下,两个人相识。

随着两个人交往的深入,周秉德和沈人骅渐渐确定了彼此的心意。于是,在一个春天的上午,他们决定去中南海西花厅去见周恩来。

见面之前,沈人骅非常紧张,手心冒汗,甚至连鼻尖上都有细小的汗珠子。周秉德安慰说:“待会儿进家,你就想面前的是伯伯,别想是总理就行了。”

话虽然这么说,但沈人骅一见周恩来走进客厅,便“腾”地从沙发上站起来,右手紧贴着帽檐,恭恭敬敬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脱口而出:“总理好!”

周恩来点点头,握着沈人骅的手带笑地问道:“人骅,你是不是比秉德年纪小?”[

“我大,我今年34岁,她27岁,我比她大7岁!”沈人骅很认真地回答。

周恩来便开玩笑地说因为沈人骅长得英俊,所以显得年轻,也正因为这句话,刚才还紧张的沈人骅立刻就放松了许多。

闲聊中,大家问起了沈人骅为什么要去当兵,因为他是独子,按规定,独子不当兵。

沈人骅回答说:“抗美援朝开始时,我正在大连工学院读无线电专业,我只想保家卫国是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就报名参军了。当然,参军的事,我开始没敢跟父母讲,担心他们不同意, 我只给爷爷写了一封信,爷爷立即回信支持我!

听完后,周恩来眼里流露出真诚的目光,他说: “党外民主人士,左派的旗帜—沈钧儒先生确实当之无愧!” 无论是在什么时候,周恩来从来没有吝啬于对沈钧儒的夸奖。

1964年国庆节,周秉德和沈人骅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周恩来感慨地对周秉德说道: “你和人骅的婚姻,续写了我们和沈老先生的友谊。”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aolonic.com/skin/templets/default/contents.html on line 45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