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灯记观后感

红灯记观后感

第1个回答  2010-05-16
本人虽常在网上看热闹,长见识,至今却从来不敢到网上胡言乱语凑热闹,总以为那是小年轻儿们的事情,一个偶然的机会,元月四日朋友约我去徐州淮海堂看了一场由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演出的现代京剧《红灯记》,原定的日程本是“三杯两盏后搓麻闲聊”,听说有京剧可看,便赖不住心痒,想着去看两眼,实在不灵就走人。不料,一进园子满坑满谷,若没票还真没坐的地方。一段“提篮小卖拾煤渣”把我“留住”了,这位李玉和名叫韩胜存,身材魁梧浓眉大眼,嗓子又宽又亮十分“响堂”。老听戏的人仅此一段就“听”出了他的“道行”,然后坐住了看下去。李奶奶叫康静,一句“打渔的人何惧那狂风巨浪”把全场的人全“震”住了,那洪亮高亢的歌喉、从容淡定的气度、荡气回肠的声腔赢得了满场彩。紧接着李铁梅的“我家的表叔数不清”和“听奶奶说红灯”,我心里给打了98分。这个年龄不大透着机灵的小姑娘叫张馨月,嗓子扮相还真有当年刘长瑜的意思,她居然能做到“唱”时和平常“说话儿”那么松弛那么流畅自然。吐字清晰行腔俏丽,力度有节奏恰到好处,“增一分则长减一分则短”这斤劲儿和火候儿和她的年龄不相符。这三代人全亮了相,我真不想走了。然后,从“粥朋脱险”“到痛说家史”到刑场“娃娃调”一直看到完。期间,李奶奶念到“我紧紧的把你抱在怀里”我鼻子一酸流泪了,偌大年龄看戏还掉眼泪,怪不好意思的,拿出面巾擦脸时发现左右也有拿掉眼睛擦眼睛。看完戏三五知己凑在一起又聊到半夜,朋友知我自幼钟情“西皮”“二黄”,说五日还有戏票问我还去不去,我说还去,连续看了两遍,四十年前看了原版红灯记,且三代人的唱词念白都烂熟于心,万万想不到的是年近六旬,再看这出曾称为“样板戏之首”的《红灯记》竟然是一种全新体验,在国际歌旋律中对三代人携手迈向刑场时,居然有头皮发麻后背发凉、喉头发紧的感觉,怎么回事?然后,回到宾馆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千头万绪涌上心头,产生了一种心头有话非说不可的欲望。一是为梅兰芳剧团这些献身国粹,又确有灵秀之人的才人们,鼓鼓气儿打打劲儿,可千万别因为赌一口气干别的去了;二是为我们炎黄子孙独有的高雅娱乐形式(京剧艺术)说两句公道话。真不懂京剧的人该明白了,可别任什么人都敢看不起京剧,蔑视京剧,啥都不懂却敢于“破鼓乱人捶”,动不动张嘴闭嘴就褒贬几句,什么“节奏慢”啊“太陈旧”啊,其实,原来也不怨这些,真敢“开牙”的先生们,他们家大人就没见过京剧,他老子也根本没有储存这些传统文化信息,血液里更缺少华夏基因,怎么可能像张伯驹似的,终身痴迷诗词、文物、古董、和西皮二黄。更可气可笑的是cctv的编导精英们拿京剧当“口红”、“胡椒面”使了。总在杂七杂八的晚会里用京剧服饰去点缀点缀,以增加点文化含量,然后,提高点美学品位,往自己脸上贴上“爱国”“内行”的亮色,岂不知梨园行的老前辈欲哭无泪啊,拿我们当什么了,零打碎敲,把京剧大卸八块,切丁儿切丝儿卖喽——。
京剧确实“角儿”的艺术,确实是独有灵秀之气的艺术,一个人唱念做舞,美视美听作用于人之心灵的舞台表演艺术。从谭鑫培到杨小楼余叔岩、梅兰芳从“四大名旦|”四大须生“到马、谭、张、裘、李、袁、叶、杜都是凭着过人才华和技艺,给人以美感享受的表演艺术家。从孙岳、张学津、孙毓敏、刘长瑜到后来的李维康、杨淑蕊、王蓉蓉,直至今日李魁智、李胜素、韩胜存、康静、张馨月。别小看这门艺术的代代传承,这可不仅仅是某种流派后继有人,而是我们这个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血脉延续。是忠孝节义、礼义廉耻的延续,咱们几千年的文化之根从未断绝,源远流长的文化之河没有断流啊。
为什么说京剧是作用于人之心灵的舞台表演艺术,因为京剧不是杂技、武术、“二人转”,“惊险”有“哏儿”,娱人耳目感官刺激。那叫通俗娱乐。京剧堪称高雅艺术,国之瑰宝,京剧是唯美的、浪漫的、完美的、写意的,京剧的美学品质和同样可称之为古典诗词、书法、绘画、古董一样,是启迪心智、陶冶情操、养性怡神、净化心灵的艺术。用今天的话说,京剧更是联络天下华人的精神纽带,是凝聚民族精神,熔铸民族魂魄的文化瑰宝。
京剧艺术是超现实、超时空、超政治、超国界的艺术。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京剧文化,1919年征服了日本观众,1930年又迷倒了美国朋友,1935年更启发了苏联的同志们,当年聪明绝顶的布莱希特更因欣赏京剧艺术而开窍,创立了影响深远的演剧学派。当年的“国军”与“共军”,今日的海峡两岸都在传承京剧艺术。确是因为京剧艺术博大精深,知音、知友遍于四海,所谓京剧文化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啊。
《红灯记》会传演下去的,因为它凝聚着民族精神魂魄,更已经融入了传统,它集中体现了中华儿女的品格操守,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人格力量仍会震撼子孙后代的心灵。
韩胜存、康静、张馨月这“三代人”,在剧中展示的灵性与实力预示着他们未来的舞台生涯中,尚有无限发展空间。唯愿他们都能“悟”出梅兰芳先生,敬业创新的艺术精神。有所创造有所发明,为国粹艺术作用于当代人的心灵,再排几出好戏到徐州来演。
“不以物喜、不已己悲”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这些京剧新秀们,应当赢得全社会足够的、更多的尊重。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京剧红灯记观后感,急
红灯记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地下党员英勇斗争的故事。描述了李玉和、李奶奶和李铁梅祖孙三代不怕牺牲与日寇的斗争,反映了英勇的中国人民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屈不挠的精神,剧中人李玉和是共产党人为国献身的代表,李奶奶是劳苦大众老一辈对下一辈谆谆教导,使千秋大业后继有人的引路人,李铁梅...

京剧《红灯记》观后感_1500字
”这是一种预成论与不变论。即使李玉和在夸铁梅是革命火种,但这句话同时否定了其他阶级立场的有志之士追求真理的合法性。如果说艺术形象的刻画需要李玉和的语言表现出粗犷与质朴,那么正如受批判的,李玉和临刑前过长的抒情不但对这个英雄人物形象没有起到强化作用,反而使人感到有点文质彬彬。李...

写一篇《红灯记》观后感,从音乐的角度描述,800字,
今天下午,我再一次在央视11套戏曲频道观看了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虽然,都是比较年轻的演员,但是,当我看到第五场李玉和被捕李铁梅听奶奶痛说革命家史、第七场李玉和刑场之前和李铁梅相见的一场戏,我竟然被剧中的情节,感到得流泪了。边看我边想,这个戏剧在我小的时候(文革时期)不知道看了...

求《红灯记》观后感
红灯。即号志灯。以红灯记做为标题,是因为贯彻其中人物的特征是铁路工人。看完后,革命英雄的形象不由得浮现在眼帘。李玉和、铁梅、李奶奶...机智勇敢。不畏强敌。坚决斗争。这是一部成功的作品。红灯。是铁路工人的装备品,也是红灯记整个作品的明线。不能交给敌人密电码则是其中的暗线。明线,贯彻和...

红灯记观后感简写
英雄创造的历史,只是历史的骨架和轮廓;民众创造的历史,才是历史的筋脉和血肉。回望30年的改革开放,让我们留在记忆里的,不应仅仅是排列整齐的数字,也不应仅仅是庄严肃穆的大事记,更应该是一个个写满梦想与希望的人生,更应该是一段段镌刻着时代印痕的故事。1997年,这一年国家发生了很多大事,我...

永远的红灯+观后感和短评怎么写?
下面就是《永远的红灯》观后感和短评:红灯照我行 那是一抹中国红,更是一盏永远的红灯,照耀我前行的道路。“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当电影的镜头缓缓从小依和奶奶身边映入的时候,我才开始明白,一个小学生在舞蹈过程中需要付出多少的努力才能换来老师的一句关于红灯精神的认可,换来...

戏剧进校园观后感
戏剧进校园观后感1 今天,我校有幸举办了第一届“戏曲进校园”活动,我们的心情充满了期待,前往剧场观赏了精彩的戏曲表演。小时候,我总是不理解为何爷爷和奶奶会对戏曲如此着迷,觉得那是一种古老而不时尚的娱乐方式。但今天,亲自体验了戏曲的魅力后,我被深深地震撼了。特别令我着迷的是川剧中的变脸...

戏曲进校园观后感
一出《红灯记》,道尽国粹艺。但绝大多数的人对其抱有极为不屑的态度,让我对这些人反感。因为他们这是对中国的不屑。 多么动听的唱腔!我高喊。那是一个旦角儿用高细的嗓音唱着:我家的表叔数不清。令我给予了他我最响亮的掌声和呐喊声。 民族艺术进校园观后感民族艺术进校园观后感 接着川剧神秘的变脸又前来助阵...

央视纪录片观后感
央视纪录片观后感 篇1 在中国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有这样一个令人赞不绝口的地方,它是新疆地区最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城市——喀什市。喀什市是一座以维吾尔族为主要居民的古老城市,民族特色浓郁,是一个中西亚文化交融的地方。来过喀什的人,都对喀什有着别样的感情,哪里的一景一物都很值得一提,各有各的特色。 谈...

观看戏曲进校园观后感范文400字
学生们被演员们的精湛技艺所吸引,掌声和喝彩声不断,体现了对艺术的热爱和对民族文化的尊重。京剧,作为中国的国粹,其表演的每一个细节都凝聚了演员们长时间的苦练和坚持。从《红灯记》的唱腔,到《三岔口》的武打,都展示了戏曲艺术的深厚底蕴。而川剧的变脸更是让人惊叹,其背后隐藏的技巧和演员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