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生活,职场,都有很多潜知识,
用得好的人,会做的越好,
领悟不到或者明知故犯的人,不但
人际关系越来越差,还容易得罪人。
第一:把话说得太透,对方未必高兴
给自己留余地,给他人留脸面。
第二:多和优秀的人在一起。
多和比自己厉害的人在一起,自己也会变得更加厉害。
第三:不要想取悦所有人。
你终有一天会明白:你无法取悦所有人,你去喜欢别人就好了。
第四:你不需要做到十全十美,再说你也做不到。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做事情没有十全十美,做人也没有十全十美。
做好自己,让重要的人满意,让关心你的人满意,让大部分人满意就可以了。
第五:以德报德,以牙还牙。
如果别人对我们好,我们自然也要对别人好,
俗话说“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
但如果别人对我们不好,也不必委曲求全,
该反击时就反击,你的退让并不会让别人偃旗息鼓,反倒让他得寸进尺。
对待好人,值得我们用更加善良的方式回报,
对待坏人,不给他点颜色,他是不会消停的。
第六:自己的好事,别炫耀。
人们在自己遇到好事时,总是想要跟别人分享,
但是也要看对象,比如你跟家人分享,自然是好,
但跟同事分享,跟朋友分享,最好要考虑一下你的事情对别人来讲她是否在意,
若他人并不在意,你的分享对别人来讲只是打扰,
甚至,有些人会引发嫉妒,心理不平衡。
第七:自己的抱怨,少散播。
我们都知道祥林嫂,她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被狼吃了,
祥林嫂逢人便诉说自己的苦处。
别人第一次听,觉得同情;
第二次听,有点嫌她啰嗦;
第三次听,有点烦;
再说,就是讨厌啦。
没有人有义务听你倾诉,听你抱怨,
自己不顺的事情,放心里少散播,否则别人只会离你越来越远。
第八:帮助这件事,要有
边界感 无论是我们帮助别人,还是别人帮我们,都要有 边界感 。
假如你帮别人,无条件的无限奉献,帮的越多,付出越多,别人未必领情,反倒觉得是理所应当的。
而 找别人帮忙时,我们也不能无限索取 ,
别人帮我们是情分,不帮是本分 。
没有谁生下来就欠谁的,大家都是平等的。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人心很复杂,就像海底针,看不穿,
但人心也往往很简单,我对你好,你对我好,
你若以怨报德,我便再也不惯着你。
好的人际关系,可以让我们有一个好的心情,并且可以更加积极乐观的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
突发事件,当你生活中遇到了种种不好处理的事情时,也有人像一场
及时雨一般,出现在你的身边帮助你走出困境。
希望你真正的感受到因为人际交往的提升,带给我们的快乐,成为一个更受欢迎的人。
1. 不要高估你和身边任何人的关系,也不要低估你认识的每一个人 。
多数关系并不向你想象的那般坚韧,很多时候经不起哪怕一次冲击性的考验。
很多在你看来是一个小透明,很不显眼,却可能在重要的时候帮你大忙。
2. 多夸奖别人,你会更受别人的欢迎 。
当你夸奖到别人的心坎上,会让别人感觉到遇到知己的感觉,也能让聊天的氛围更加的融洽。
对方也会更乐于和你交谈,在发现你优点时,同样也会加深对你的好感和印象。
3. 克制自己不给别人贴标签,但要学会给自己贴上标签。
每个人都不想自己被别人在暗地里评头论足,评论别人只会遭到他人的反感
但是可以在一些特定的场合给自己贴上一个【小标签】,这样会让他人更加深入的了解你。
也是在向和你 拥有共同爱好和性格的人发出想要交朋友 的信号。
4. 你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和人相处,更真诚的展示自己。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 我们更加在乎的是相处过程中的感觉。
时刻展示真实的自己,不要在小处上过分的注意自己,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喜欢你的人自然会更乐意接近你。
5. 做不到的事果断拒绝,犹犹豫豫反而更惹人生厌。
无法做到的事情,要大大方方的拒绝,并且用真诚的态度和短暂的时间内说明自己的难处。
拖泥带水只会让人感觉到,你是不是故意不想帮忙,对你的好感也会不断降低。
6. 不表明自己的立场就是在站队 。
成人的世界有太多的心照不宣,要学会看穿别人的【不站队】。
当对方面露苦涩之意,那就收起自己的好奇心。
对方既然留出一段令人舒适的距离,那么就不要在把别人逼到绝境。
7. 不要插手到别人的争斗中。
当双方在起争执的时候,总有一种人跑过去站队。
而这时被针对的一方人会把对另一个人的怨恨,转到那个“好心想要帮忙的人”身上。
我们看过太多第三者插足的事情了,可却没有几个落得了好下场。
8. 遇事不慌张,不要让别人看出你的情绪。
当你的情绪波动很大的时候,会让别人轻易看到你的弱点。
生气时候不理智的话语同样会给关心你的人带来极大的伤害,也会给讨厌你的人看笑话
9. 多倾听别人说话,比只顾表达自己的观点更受欢迎。
在和人的交流中,人们往往只在意和对方说话的感觉,而不是内容。 人们更关注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对方的观点。
当别人说话时被打断,会让人产生厌烦的感觉,不给他人发言的机会更是禁忌。
想要在人群里更受人欢迎,首先要学会做一个善于倾听的人。
10. 想做一个信守诺言的人,诀窍就是不轻易做出承诺。
多数人只会记住别人承诺的事情,却时而会忘记自己允诺的话语。
因此在给予他人承诺前,要考虑说完后的结果。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次失信于人,便会毁掉之前苦心建立起的所有信任。
11. 不定期的让对方感觉到被需要,会长期稳定一段关系。
在感情世界里一个人单方面的付出是不稳定的,适时的给对方【被需要】的感觉。
在疫情来的这段时间里,我尝试自己每天做饭吃,给身边会做饭的朋友打电话,问他怎么做一些简单易上手的菜品,我能深刻感受到和我通话的朋友,对我讲的话语里面情绪的变化,平时简单的通话,可这次却足足打了一个小时的电话,之后还常常给我说做哪些菜品最好放哪些佐料提升菜品的鲜味。
不要怕麻烦别人,或许你眼里的麻烦,会是在你的亲人,朋友心里的
安全感。
12. 不要随意欺骗别人,记住,你能欺骗的人都是相信你的人 。
在每一段人际交往当中,我们都会保持一个怀疑的态度。
当然,这是一种正常的自我保护行为,大多数的人只在和亲近的人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卸下心里的防备。
所以不要去欺骗他人,这样只会让相信你的人受伤,让其他人远离你
13. 值得珍惜的友谊,不用刻意讨好。
真正要好的伙伴就是在一起奔跑时,路上会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情,但再次说起话时也不会觉得尴尬。
而那些时刻需要你去找聊天的话题,时刻需要你逗乐耍笑的关系,到最后得到的也只会是挥手告别时的一声客气的招呼和恭维式的陪笑而已。
双方之间,无任何压力的互相选择,才是一段需要好好珍惜的珍贵友谊。
它没有权利的倾斜,没有单方面的讨好式耍宝,有的只是双方简单而单纯的快乐。
14. 轻易间不要借别人东西,尤其是钱。
成年人的关系最难处理的就是钱的关系,在这个物质流动极快的世界,我们会看见很多在金钱以及利益面前,人际关系是多么的脆弱。
所以在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要把自己的友谊放到金钱的解剖场。
15. 话别说太满,人别熟太快。
做事情没到十拿九稳的地步,绝不把话说满,话说太满,容易伤人伤己。
说话留三分,给自己留条路,哪怕事情出了变故,也能有回旋的余地。
人别熟太快,上来就很热烈的情感关系,终有一天抵不过时间的考验,不管是爱情还是友情,来去都会很快。
16. 不要试图改变他人,不做强人所难的事 。
大多数人在人际交往中都会觉得自己比其他人要聪明一点,别人的想法很老土。
但是我们不会比对方更了解自己的底细,即便你是对的,对方也会因为种种 思维认知 等差距,觉得你是错误的,或者觉得这人太过于自以为是,相处起来同样会很不舒服。
这样的想法在人际交往中没有任何好处,应当预防避免。
17. 打招呼时切忌不要问“在吗”。
成年人的打招呼方式追求的是简单效率,有事情直接说出来,别人看到后自然会答复你。
如果你给一个很久没有联系的朋友留言“在吗”对方很可能会怀疑你是不是要借钱,甚至会故意选择不回复。
18. 不要过于在意别人对你的夸奖与批评。
生活是自己的,不要因为外在因素而让自己的生活受到负面影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出场机会,拿好自己的那一份剧本,努力活出自己心中所想的样子。
19. 每个人都很累,不要轻易和别人抱怨自己的事儿。
工作的艰辛,生活的苦涩,每个人的笑容背后都有很多难言的苦楚,这些并不止发生在你的身上。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如此,多讲一些开心的事情, 生活中需要更多的正能量。
20. 记住对方的名字,同样会让你收获满满。
生活中我们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和人打交道,同时也会常常遇到忘记别人名字的情况。
如果你能清楚的记得每一个人的名字,当你下次见面时友好亲切的和他打招呼,对方会更愿意和你建立良好的关系。
21. 当你想问别人一个问题时,先想好再说出口。
当你遇到一件无法解决的事情,去请教别人时,一定要在自己的脑海里思考一遍,先想好这个问题怎么提问。
如果你连自己现在的处境,事情进展到什么地步了都不清楚,就问别人“这事情怎么办”“我现在该怎么处理”这种问题会让人很无语。
问题不想清楚细节,事情出在哪里,就没有办法更好的解决,只会浪费双方的时间。
22.发文字信息更能让人了解你想说的话。
大多数人通常向别人传达信息时,会发一串很长的语音消息,可常常让人不明所以,只能反复的去听。
在生活中我们的沟通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创造问题,发语音就是创造问题。
如果是文字信息,对方便能快速理解你的意思,更便于提升解决事情的效率。
23.和任何人交往都要掌握一个度。
在人际交往中,大多数人通常都想要和亲近的人形影不离,但常常也会带给你更多的矛盾和疏离。
如果你珍惜一个人,那么就和他 适当保持距离,情侣也不例外。给彼此多一些自由的空间,珍惜每一次和彼此相处时间。
24. 从亲密无间的朋友,到无话可聊并不奇怪。
时间会证明很多事情,同时也会改变很多东西,当我们遇见不同的人和事,走向不同行的道路时。
再次相遇,你会发现一切都变了,双方都跟当初变化太大,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不得不接受一段段感情的分离和疏远。
25. 令你不开心的事情发生了,及时说出来
大多数时候,矛盾发生在一个人的失口之言中。
当你不开心时,第一时间表达你的情绪和感触是你最好的选择。
有问题及时解决,是让双方的亲密关系保鲜的最好方法,情侣间的矛盾如果经历日夜的发酵,总有一天会成为巨大的问题,水滴石穿的道理便是如此,
26. 很多时候要学会看破不说破。
成年人的世界残酷到了极点,有很多事情只要你细思就能发现,很多事情都是心照不宣的,若是情商很低,遇到什么说什么,凡事不三思,最后终究会付出一定的代价。
戳破别人善意的谎言,照片修图到自己亲妈都不认,自以为众人皆醉我独醒.....
这类行为适时的远离,并做好自己就行了。
一时的嘴欠除了图个嘴欠,最后很有可能还会图个挨揍。
27.不要把自己的脾气强行给别人。
我们总是被自己的脾气控制着,脾气好的时候心情就好,脾气不好的时候总是习惯性把气撒在别人身上。每个人都有情绪不好的时候,在人际交往中,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自我疏导,这样才能成为人际交往中真正的赢家,
28. 坚持在头脑清醒的时候做事。
无论在何时何地,我们的 头脑都要时刻保持清醒 。
大多数人会在头脑混沌时处理手头上重要的事情,而恰恰是因为一些小小的失误而导致重大事故的出现。
人际交往中也常常如是,如果你想要和他人关系更近一步,那么就要在自己清醒的时候说出合适的话语,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交往中的关系。
29.学会主动交朋友
生存的环境、和个人的性格都会对人际交往造成一定的影响,在陌生的环境里,我们会对陌生人产生距离感,甚至内向的人不喜欢和他人交朋友。在人际交往中要学会主动,不要因为一些事情而斤斤计较,保持豁达开朗的心情,主动地和他人互动,这样才能在人际交往中结交更多的朋友。
30. 坚持微笑。
在人际交往中微笑是必不可少的,他能展示你最好的一面,更会让他人感觉到温暖。
伸手不打笑脸人,时时刻刻保持微笑是社交中的一剂良药,爱笑的人运气永远不会太差。
微 笑面对街边孑然独行的老人,天真无邪的孩童,甚至是曾经辱骂过你的人,你会发现微笑让你更加自信,生活也会更加美好。
努力提升人际关系质量,每天学习一点点,时间的复利是无法想象的。
如果你从来不去学习人际交往,不去学习如何与他人沟通,对身边人的需求一无所知,那么你与他们的交际会保持在一个很平庸的阶段。
希望你在和他人的交往中收获满满,不断触碰这个无限精彩的大世界。
如何看待人生,把握人生,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 。只有时刻保持 乐观、积极的思维方式和人生态度 ,才能获取成功的果实。
希望 每一个走在成长路上 的人,都能点个「赞」给自己打打气,努力让自己强大起来,最终成为理想中的自己。
31、人际交往的心理需求
马斯洛曾经指出:人类有五大类需要, 分别是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
生理需要 :衣、食、住、行、性
安全需要 :安全感也离不开他人, 恐惧而缺乏安全感 的人有 企盼同类群体 的倾向。
归属需要 :就是个体对另一个体或群体的某种依属关系,这种关系是交往的产物。
爱的感情: 无论是爱谁和被谁爱,同样是与人交往的产物。
尊重的需要: 对他人的尊重只能在交往中产生,自尊也不可能在人际交往之外形成。
自我实现的需要: 无非是个人潜能的发挥和事业的成功,而发挥和成功的舞台是人际交往之社会。
32、心理学家研究认为,人际交往的心理需求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本能、自我肯定的需要和合群需要。
(一)本能需要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交往需要的是在个体发展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是一种通过遗传直接传递给后代的本能。
这恐怕得从人类的 祖先古猿 说起。
他们的个体自我保护能力很低,在危机四伏的自然界中,必须采取集体行动,依靠大家的力量来抵御外敌的侵害、保持种族的繁衍。
经过漫长的进化和演变过程,古猿逐渐形成了群居习性,并遗传给后代。
大量的研究表明,人类个体早期的社会性交往是以后适应社会生活的基础,也是个体的个性发展的基础。
人类个体最早形成的社会性交往是 婴儿和母亲的交往 :婴儿一出生就需要周围环境能为其提供温暖、舒适、食物和安全,以保证其健康成长;通常母亲能为其提供这些需要,于是婴儿与母亲进行了 积极交往和情感联系 。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婴儿通过和母亲的积极交往,学会和形成了团结、同情、关心、帮助他人、与人分享、合作、谦让、尊敬长辈、文明礼貌等大量的社会行为规范和许多良好的社会行为,习得了最初的社会交往技能,如学会了如何参与交往、发动交往、维持交往和解决交往中的冲突和矛盾等,并积累了社会交往经验。(这一段把我看哭了,有多少人在这里是缺失的,以后如果我有孩子,我希望能给予他这方面的经验、积极交往、联系情感)
因此可以说,母婴关系是诸多其他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婴儿以后人际关系的形成和质量。
人类天生就有与别人共处、与别人交往的本能需要:只有在与别人的正常交往中,保持情感联系 、形成亲密的人际关系,人才会有安全感:人类的这种本能需要影响和制约着个体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二)自我肯定需要
随着自身生理方面的成熟、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加深,婴儿逐渐能够区分开自已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也就产生了自我意识。
但个体对自己真正的了解,还必须依赖于与他人的交往。
20世纪初的社会学家发现,个体的自我认识开始于认识别人的评价。
个体可以从别人对待自己的评价、态度、行为方式之中了解自己、界定自己,形成相应的自我概念。
例如,如果一个孩子被他的父母所钟爱、被老师所重视被朋友、所喜欢和尊重,那么他就一定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具有某些令人喜爱的品质的人;如果个体从出生起就没有接触人类社会、没有与人正常交往的机会,那么他的 自我概念发展 就会受到抑制,尽管其各方面的生理机能可能发展正常。
个体的自我概念会引导个体塑造实际的自我。
所以,在有效的社会人际交往中了解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我们就可以 更好地了解自己、确立在群体中的地位、树立相应可行的奋斗目标。
一般地,我们不会满足于只知道自己的一些品质或某些特征。
心理学研究发现,个体总喜欢选择-些 心理 上愿意接受的群体 ,将自己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等 都与这些群体对照,并接受这些群体对自己的影响。
这个过程离不开社会人际交往。
比如,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的身高达到170厘米的时候,他一定还会产生同龄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自己在同龄群体中是高还是矮等问题,而这必须和别人去交流才会获得答案。
与他人比较,不仅限于自己生活周围的同龄人,我们有时也会与一些理想中的 人进行比较,比如自己的父母、老师、英雄人物、青春偶像等,比较之后往往就会受到他们的影响。
与他人比较并不是最理想的了解自己的方法,因为别人不一-定完全了解我们的内心世界,或者心存偏见,其评价也不一定正确、客观、公平。
过分依赖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会形成不恰当的自我概念和不良的行为方式。
正确的做法是,既要与别人相比以了解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和自己的独特之处,同时又要与自己相比以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发展。
如此这般,我们才会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三)合群需要
个体的合群需要也是产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之一。每一个人都具有合群需要,适当的人际交往是个体满足自身合群需要的手段。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项实验:将试验对象分为高恐惧组和低恐惧组。
在高恐惧组条件下,实验对象被告知,他们将参加一项电击实验,电击会很痛,但不会留下永久性伤害;在低恐惧组条件下,实验对象被告知,电击只是有些轻微的震动,不会有任何伤害性后果。
然后,在被试等待接受电击的时间里,研究者逐个询问他们是愿意独自等待还是想与其他人一起等待。
结果发现,高恐惧组个体倾向于寻求与他人在一起、倾向于寻求他人陪同;低恐惧组个体的这种倾向没有那么强烈。可见,与人交往能增加人的安全感。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何尝不是如此。
在漆黑的夜晚,当你一个人走在一条小路上时,你是不是很渴望有人来做伴呢?如果突然听到人的说话声,你是不是顿时觉得轻松了许多?
熙桓心语:总之,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绝对离不开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主要社会来源。 但是,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也不能过分依赖于某一个人的观点来 评价自己,认识自己 ,应该学会 以辩证的、全面的、发展的 观点来认识自己。
33、 《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 的作者慕颜歌,作家、翻译,心理咨询师 。她也曾受过伤,流过泪,行走在心灵深处, 却依旧选择做一个温暖的人。 她的理想是 用自己的分析帮助人们解释内心的困惑 。她长期致力于心理研究,著述和译作颇多。作品包括 《在薄情的岁月里深情地活着》《人生有多残酷,你就该有多坚强》等。
一、守住做人的底线。
人际关系有很多,如亲子关系、亲密关系、婆媳关系、上司与下级的关系、职场同事关系、同学关系、亲戚关系、陌生人关系 ……,而这些关系中, 我们比较关注的是对我们有直接关系的关系 ,而贯穿这些关系的无非是 自己怎么做人、别人怎么做人、自己怎么做事、别人怎么做事 ,而这些又会衍生出一些其他的附属品,如自己的情绪、他人的情绪等等。不论这些事情多么复杂,都离不开以下 三点 。
做一个有界限感的人,才能够对事情做出恰当的回应 。上面的例子就是在不同程度上侵犯了身体界限、物质界限、尊严界限;面对这种侵犯,必须做出恰当的回击。因为你的善良如果没有锋芒,你就失去了维护自己的机会,还会让忍气吞声的 负面能量转移到自己周围的其他人身上 。 因为能量不释放,就会转移 。
所以好好梳理下自己的界限。回想让自己受过伤的具体事例,仔细分析是自己的什么界限被侵犯了,认识到自己对自己认识的不足,完善自己的界限,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避开甚至跨过别人设置的障碍。拥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
此外,还要记住,多关注自己的情绪。
二、正义的利用本能。
人类进化这么多年,驯化了很多的本能。这里举两个常见的:“欺软怕硬”、“说谎”。
(1)欺软怕硬。
如果利用得当,这是一个非常良好的本能。当面对很强的恶势力而无法与之抗争时,人们会以满足对方的需求为原则;当面对挑衅的弱者时,人们会采取简单的处理方式。面对和自己能力差不多的挑衅者,我们会采取沟通的方式,少数会暴力还击,因为这种情况下双方都可能会受伤。
可是如果将自己当成欺软怕硬的主语时,整个词语的性质都会改变。
面对不同的人际关系,单纯的身体力量应不能成为衡量对方强弱的指标。所以面对别人的挑衅, 自己要学会综合分析对方的能力、实力、人品,确定对方的强弱后,做出恰当的反应。而不要一味的忍让或妥协。对综合实力和自己差不多的挑衅者,可以沟通;对综合实力比自己强的挑衅者,可以逃避;对综合实力比自己弱的挑衅者,可以直接还击警告。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你委屈自己 。
(2)说谎。
如果利用得当,也能够平衡事态,缓解矛盾 。我们生活在世界上,每天的生活中都充斥着不同的谎言。关键要看自己怎样理解和消化。
对大部分的人际关系,不必掏出十分的诚意,说出自己的实情 。因为遇到善解人意的人只会同情你,遇到不善解人意的人只会贬损你。所以,只有清楚对方的人品后才可以限定自己语言的真实程度。
当然对于别人说的话,也就听一半就可以了 。所有人都在平衡自己身上的问题和矛盾,所以别人的话不必太当真。别人说你长的丑,你就相信吗?
建立自己对自己的正确认知,只有当自己特别认可自己时,我们才不会因为他人的评价而随意的怀疑自己 。
三、防人之心不可无
你相信自己不伤害他人,他人就不会伤害你吗?反正我不信。 因为我能保证自己的人品,但我不能保证别人的人品 。
还记得那个送孕妇回家的高中女生吗?善良的送别人回家,结果却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和贞操。有时候, 我们不必逼自己善良。但善良的时候要注意,不是所有被帮助的人都是好人 。
再比如,同宿舍的舍友,因为你的成绩比对方高,对方就对你语言暴力,你还要费力的用自己的善良来维护所谓的人际关系吗? 善良只能给善待你的人,那些不善待你的人,凭什么得到你的善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