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简介

蒲松龄简介多一点

第1个回答  2006-11-27
蒲松龄

蒲松龄(1640~1715)清代小说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淄川(今山东淄博)人。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书香世家,但功名不显。父蒲弃学经商,然广读经史,学识渊博。蒲松龄19岁时,以县、府、道三个第一考取秀才,颇有文名,但以后屡试不中。20岁时,与同乡学友王鹿瞻、李希梅、张笃庆等人结“郢中诗社”。后家贫,应邀到李希梅家读书。31~32岁时,应同邑进士新任宝应知县、好友孙蕙邀请,到江苏扬州府宝应县做幕宾。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离乡南游,对其创作具有重要意义。南方的自然山水、风俗民情、官场的腐败、人民的痛苦,他都深有体验。还结交了一些南方下层歌女。北归后,以到缙绅家设馆为生,主人家藏书丰富,使他得以广泛涉猎。71岁撤帐归家,过了一段饮酒作诗、闲暇自娱的生活。一生热衷科举,却不得志,72岁时才补了一个岁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体验。加之自幼喜欢民间文学,广泛搜集精怪鬼魅的奇闻异事,吸取创作营养,熔铸进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出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以花妖狐魅的幻想故事,反映现实生活,寄托了作者的理想。除《聊斋志异》外,还有文集4卷,诗集6卷;杂著《省身语录》、《怀刑录》等多种;戏曲3种,通俗俚曲14种。今人搜集编定为《蒲松龄集》。
第2个回答  2012-04-16
农历四月,蒲松龄生。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   清顺治元年   蒲松龄 5岁。   李自成军陷北京,崇祯帝自缢。清兵入关;李自成军败走。清定都北京。   顺治十四年(1657年)   蒲松龄 18岁。与刘氏成婚。   顺治十五年(1658年)   蒲松龄 19岁。初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第一进学,受知山东学政施闺章。   顺治十六年(1659年)   蒲松龄 20岁。与张笃庆、李希梅结郢中三友。   顺治十七年(1660年)   蒲松龄 21岁。应乡试未中。   康熙元年(1662年)   蒲松龄 23岁。长子蒲箬生出生。   康熙二年(1663年)   蒲松龄 24岁。应乡试未中。   康熙四年(1665年)   蒲松龄 26岁。在本邑王村王永印家坐馆。   康熙九年(1670年)   蒲松龄 30岁。八月,应江苏宝应知县、同邑友人孙蕙之聘,南游做幕。   康熙十年(1671年)   蒲松龄 31岁。春、夏在宝应、高邮。秋辞幕返里。三子蒲笏生。   康熙十一年(1672年)   蒲松龄 32岁。四月,随本邑缙绅高珩、唐梦赉游崂山。秋应乡试未中。   康熙十二年(1673年)   蒲松龄 33岁。在本县丰泉乡王观正家坐馆。   康熙十四年(1675年)   蒲松龄 35岁。应乡试未中。四子蒲筠生。   康熙十八年(1679年)   蒲松龄 40岁。开始在本县西蒲村毕际有家坐馆。三月,已作成之狐鬼小说初步结集,定名《聊斋志异》。高珩为之作序。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   蒲松龄 44岁。作《婚嫁全书》。长孙蒲立德生。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   蒲松龄 45岁。作《省身语录》。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   蒲松龄 48岁。春,结识大诗人王士祯。夏,王士祯来信索阅《聊斋志异》。秋,蒲松龄应乡试,因“越幅”被黜。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   蒲松龄 51岁。秋应乡试,再次犯规被黜。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   蒲松龄54岁。春,山东按察使于成龙慕名邀请,到济南作客数日。馆东毕际有病逝,蒲松龄作《哭毕刺史》八首。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   蒲松龄58岁。选《庄列选略》。朱缃寄诗、札,续借《聊斋志异》未读到的稿本。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   蒲松龄63岁。暮春赴济南,滞留数月,应乡试未中。王观正病卒。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   蒲松龄67岁。作《药祟书》。朱缃抄录《聊斋志异》全书毕,题诗三首。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   蒲松龄70岁。岁暮,撤帐归家,结束在毕家三十年的西宾生涯。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   蒲松龄71岁。十月,与张笃庆、李尧臣同举乡饮介宾。   康熙五十年(1711年)   蒲松龄72岁。五月,王士祯病逝,蒲松龄有《五月晦日夜梦渔洋先生枉过,不知尔时已捐客数日矣》四首挽之。十月,赴青州考贡,为岁贡生,受知山东学政黄书琳。作俚曲《墙头记》。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   蒲松龄74岁。八月,刘氏病卒。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   蒲松龄76岁。正月,病逝。
第3个回答  2006-11-27
蒲松龄(公元1640——1715年),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淄川(现在山东省淄博)人,清代文学家。他早年热衰功名,但是多次参加科举不中,在家乡做了四十年的教书先生。坎坷的遭遇,贫困的生活,使蒲松龄同劳动人民有着密切的联系。他把长期积累和搜集的民间传说,经过精心地创作,写出了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被誉为中国的“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还写了很多诗歌、散文、俚曲和关于农业及医药知识的通俗读物。
第4个回答  2012-06-25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第5个回答  2006-11-27
123321123321

蒲松龄简介是哪个朝代
1、蒲松龄是清朝人,是清代著名的小说家,文学家。2、蒲松龄出生于公元1640年6月5日,逝世于公元1715年,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济南府淄川人。清代杰出文学家,优秀短篇小说家。中国清初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作者。《聊斋志异》,承袭了六朝志怪小说和唐...

蒲松龄 字留仙 号什么 别号什么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

蒲松龄(清)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淄川县(现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蒲松龄生活在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比较尖锐的时代,出身于书香门第的他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以设帐教学为生。坎坷的遭遇和长期艰辛的生活使他加深了对当时政治的黑暗、...

蒲松龄生平,简介
蒲松龄生于明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卒于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中国短篇小说之王。出身没落地主家庭,一生热衷科举,却始终不得志,71岁时才破例补为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感触。他毕生精力完成《聊斋志异》8卷、491篇,约40余万字。内容丰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

蒲松龄字什么号什么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如满意,请选为满意回答,谢谢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本回答由网友推荐 举报| 答案纠错 | 评论 130 20 阿狸是只小阿狸 采纳率:30% 擅长: 电脑装机\/选购 图像处理软件 办公软件 ...

蒲松龄简介
1、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济南府淄川(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清代杰出文学家,优秀短篇小说家。2、中国清初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

蒲松龄简介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山东省淄川县(现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19岁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考皆第一而闻名籍里,补博士弟子员。但后来却屡应省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

蒲松龄是哪一代的作家?
1、人物简介 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汉族,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自称异史氏。淄川(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城外蒲家庄人。清代著名的小说家、文学家。2、人物生平 他出身没落地主家庭,连续四次参加举人考试而全部落榜。直到72岁赴青州补为岁贡生。郭沫...

蒲松龄的简介
蒲松龄简介 蒲松龄民族有争议,(1640年—1715年,明崇祯十三年--清康熙五十四年) 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清代杰出文学家,小说家,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

蒲松龄(1640年4月25日—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_百...
蒲松龄简介。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蒲松龄生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卒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出身没落地主家庭,一生热衷科举,却始终不得志,71岁时才破例补为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感触。他毕生精力完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