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为什么有的皇帝称帝,有的皇帝称宗,有的皇帝称皇,有的皇帝称祖呢?

如题所述

您所问的全部是东亚地区古代人们对君主的不同称呼,也就是“谥号”和“庙号”两大体系。

有的皇帝称帝,比如汉武帝,那是他的谥号或是谥号的简称。中国古代乃至我国周边的越南、朝鲜、日本等国有地位的人死了以后必然用谥法来评定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得到的那个字就称为谥号。一般认为谥号始于周朝周公时期,但也有人认为是周孝王后才有的。总之有三千余年的历史了。比如齐桓公的谥号是“桓”汉武帝的谥号是“孝武皇帝”(汉朝皇帝谥号都有孝字)等。如果你想知道古人如何用谥号来评定,就去查查“谥法”吧!

有的皇帝称“祖”称“宗”,那是他的庙号。所谓庙号,就是皇帝死后在宗庙中专门用一间房子来祭祀他,这个房子的称号叫做庙号。庙号比谥号还悠久,在商朝就有了。比如商王太甲的庙号是“太宗”,武丁的庙号是“高宗”等。周秦之时没有庙号。汉朝再度恢复,比如汉高帝刘邦庙号“太祖”,汉武帝的庙号是“世宗”等。但是在商朝和汉朝,有庙号的皇帝较少,因为当时有庙号的皇帝必须是对王朝有贡献的,也是一条特殊享受。评判标准是“‘祖’有功,‘宗’有德”。但西汉以后有庙号的皇帝越来越多,连昏君都有。到南朝时,皇帝称“宗”已滥,唐以后除被废为庶人和部分末代皇帝以外无帝不称“宗”。

我们可以发现,隋朝以后的皇帝几乎全部用庙号来称呼(也就是称“祖”称“宗”),而之前是用的谥号(即某“帝”)。这个原因一则是上面说过的皇帝几乎全部有了庙号,二则皇帝谥号用字越来越多。过去全部是一个或两个字,而唐以后却发生改变。比如唐玄宗的谥号是”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如果你用某“帝”来称呼唐玄宗,那不是要拗死你的嘴巴!而且到明清时期皇帝的谥号达到了17个字,看你怎么称呼!所以唐以后都习惯称皇帝为某祖某宗了。

庙号中也有好坏。比如,太祖、高祖开国立业,世祖、太宗发扬光大,世宗、高宗等都守成令主的美号,仁宗、宣宗、圣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贤主,中宗、宪宗都是中兴之主。另外,哲宗、兴宗等都是有所作为的好皇帝,而肃宗、代宗、显宗、景宗都是差强人意的皇帝。神宗、英宗功业不足,德宗、宁宗过于懦弱,玄宗、真宗、理宗、徽宗、道宗等好玄虚,文宗、武宗名褒实贬,穆宗、敬宗功过相当,光宗、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只能亡国。

至于“皇”字,官方只有秦始皇被冠以此名。我想大概是因为古代“始”和“帝”读音相近,故说起来不习惯,所以称“皇”吧。其他如“唐明皇”(唐玄宗)、“明文皇”(明成祖)等,都是民间叫法,不是官方称呼。

另外补充几句。首先,谥号在秦始皇时一度被取消,因为专断的始皇帝不愿意让别人随便评价尊长。其次,每个朝代对皇帝还有不同的称呼,如明清(特别是清朝)时期一般用年号来称呼某皇帝,如称明神宗朱翊钧为万历帝,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为康熙帝等。这是因为过去每个皇帝有数个年号,而清代的皇帝全部只有一个年号,用年号称皇帝,当然很方便。又如宋朝称皇帝为某陵(用皇帝陵墓称号),如把宋太宗称为“永熙陵”等。又如元朝皇帝还有蒙古语称号,如元世祖忽必烈又称“薛禅皇帝”等。最后,唐代以后的皇帝还有尊号,与前面的谥号和庙号不同,这是皇帝生前的称号。尊号一般很长,因为大臣们会尽量把好的词语都往皇帝身上加,尊号一般在皇帝在世之时便开始有群臣上请,并不断加长。如唐玄宗的尊号是“开元天地天宝圣文神武孝德应道皇帝”,但一般不以尊号称皇帝。

庙号和谥号作为古代礼教而被认为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在中国历史上,秦汉以后基本上所有政权(包括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王朝)的君主都有庙号和谥号,而且这也深刻影响了朝鲜、日本、越南、琉球等周边国家和地区,也可以证明我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6-15
简单的说,帝是谥号,宗和祖是庙号,如汉武帝,谥号是汉孝武皇帝,庙号是世宗,庙号并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在后汉时期开始泛滥,可以称祖的如汉高祖是因为他建立了汉朝,而汉光武帝的庙号是汉世祖是因为他重建了汉朝,所以只有对国家做出过非常作用的皇帝和第一个皇帝可以加庙号为祖,同理还有明成祖。被称为皇者,如著名的唐明皇是因为他的谥号是“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简称“唐明皇”,其实是和汉武帝是一样的,只是一种对谥号的简称,只不过是略去了帝而不是皇。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068.htm http://baike.baidu.com/view/1072.htm

第2个回答  2010-06-15
庙号: 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 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古者天子庙号,祖有功而宗有德,始自三代,迄于两汉,名实相允,今古共传。”)

高祖
这个庙号通常给开国皇帝,比如刘邦,比如李渊、比如杨坚等,特别是刘邦,称呼为汉高祖,但是,庙号又作太祖,为什么呢?其实,只要看过《汉书详解》一书就知道内里了,书中介绍说:“盖邦配天地,是为高祖,而尊号加之于上,虽昭穆之太祖庙,此亦高祖之庙也。”换言之,就是刘邦既是汉高祖,也是汉太祖,太祖之于高祖同义。但是,在五代十国时期,连儿皇帝石敬瑭这样的也得配高祖庙,显得有点子滑稽了。而且,这期间是高祖庙号大盛的季节,像刘知远等死后一律是高祖,连割据一隅的箿尔小国创建者也频频使用高祖的荣誉。当然,庙号本身就是皇家自己的买卖,和大小以及疆土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太祖
这是自从宋辽以后开始大规模使用的开国皇帝的庙号,虽则在此之前皇帝开国立功也曾配以此号,但没有后来那样的规模。
太宗
这是仅次于太祖的所谓昭穆制度最为重要的环节。历史上谥号太宗的从汉太宗算起,总计大小十余几,北魏的明元帝、南朝的宋明帝、南梁的简文帝、唐太宗、宋太宗、辽太宗、金太宗、夏太宗(李德明)、元太宗、明太宗、清太宗等除了个别的如宋明帝、梁简文帝不能有所作为之外,其他的都是本王朝的佼佼者和开创者。其中像李世民完全可以称得上千古一帝了。而明太宗朱棣之于明王朝也是一个最大的分水岭,从他开始算起,明朝开始着力经营北方,政治中心北移,形成了后来几百年的政治格局。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
第3个回答  2010-06-15
“皇帝”一词相传为秦始皇所创,取“三皇”及“五帝”合一而成。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2232年的皇帝制度时期。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则称皇帝为“陛下”、“万岁”或“圣上”等。

所谓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的评价,算是盖棺定论吧。象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好字眼,惠帝都是些平庸的,如汉惠帝、晋惠帝都是没什么能力的,质帝、冲帝、少帝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厉、灵、炀都含有否定的意思,哀、思也不是好词,但还有点同情的意味,如果末帝、献帝、顺帝,那就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嘲笑了。另外孙权是个特例,他的谥号是大帝,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谥号是周开始的,除了天子,诸侯、大臣也有谥号,但我这里是专讲皇帝天子的。秦始皇认为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于是废了谥号,从他这个始皇帝开始,想传二世、三世以至无穷,可惜只传了二世。汉代开始又实行了。汉倡导以孝治天下,所有皇帝的谥号都有个孝字,如孝惠、孝文、孝景一直到孝献。庙号就是祖啊宗的称呼,一般祖的档次比宗更高些。起初,有庙号的皇帝不多,例如两汉,刘邦是高祖,刘秀是世祖,别的就没什么庙号了。这个祖,和欧洲尊某皇帝为大帝一样,一定要有特殊的功绩才行,一般往往都是开国皇帝。但也有滥封的,曹魏时,曹操是太祖武皇帝,曹丕是世祖文皇帝,曹睿活着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自称烈祖明皇帝,很被后世嘲笑。
一般庙号叫高祖或太祖都是开国皇帝,如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元太祖铁木真、明太祖朱元璋、清太祖努尔哈赤,叫世祖的往往是完成统一的,如元世祖忽必烈、清世祖福临,刘秀也是靠自己重新建立一个王朝的,所以也是世祖,朱棣和他们差不多,所以叫明成祖,另外玄铧被叫做清圣祖,也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
第4个回答  2010-06-15
清朝开国三祖一宗绝无仅有

同为皇帝,为何有的皇帝称“帝”,有的皇帝称“祖”或“宗”呢?
首先,对于“XX帝”形式的称呼,往往是借助于谥号来称呼皇帝,比如“汉武帝”这三个字,“汉”代表朝代,“武”是谥号,“帝”则是皇帝的意思。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明的称号,始于西周。在汉朝时期,倡导以孝治天下,所有皇帝...

为什么有的帝王称作“帝”,有的帝王称作“宗”?
开国皇帝一般称“祖”,后面皇帝一般称“宗”,就有我们熟知的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宗最开始用于贤明圣主,如李世民,后面就逐渐淡化,几乎所有皇帝都能用“宗”字作为庙号。祖在清朝也被用于指有不世功业的皇帝,如清圣祖康熙。除了这两种称呼外,还有年号。明清以后,年号开始被固定下来,一般一...

为什么有的皇帝称作“帝”,有的皇帝称作“宗”?
一般,开疆拓土的皇帝才有资格称祖,所以大部分祖都是开国皇帝,或高祖,或太祖。到了后来,皇帝们也开始遵守庙法,祖字也不再泛滥,只有确实有不世功业的皇帝才能称祖。如忽必烈,打下三千多万平方公里土地,蒙古铁蹄踏到东欧,曰元世祖;如顺治皇帝,在位时女真人入关一统中原,曰清世祖;如康熙皇帝,...

为何中国历史上有皇帝称“帝”如康熙帝,而有的称“宗”,如唐太宗?
简而言之,帝是谥号的称法;宗是庙号的的称法。帝王的全称是庙号+谥号,后来谥号越来越长,所以称呼也逐渐简化了。而这个康熙是年号,多出自小说家,帝是尊称。

为什么古代有的皇帝称为“某某帝”,有的称为“某某宗”?例如:汉武帝...
仁宗、宣宗、圣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贤主,中宗、宪宗都是中兴之主。另外,哲宗、兴宗等都是有所作为的好皇帝。神宗、英宗功业不足,德宗、宁宗过于懦弱,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虚,文宗、武宗名褒实贬,穆宗、敬宗功过相当,光宗、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只能亡国。

古代的皇帝死后为什么会有祖,帝,宗之分?
所以叫祖的很少,叫宗的多。庙号是帝王才可以有,但早期很多帝王也只有谥号而无庙号。而谥号,对于有贡献的文人、武将到知名人士都可以赠与。例如:东汉刘秀(年号建武)——世祖光武皇帝 北魏元宏(原名拓跋宏)——高祖孝文皇帝 唐李世民(年号贞观)——太宗文皇帝 元忽必烈——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

古代皇帝为什么有些称祖,有些称宗,有些称帝?
中国古代皇帝有的称为祖,有的成为宗 有的称为帝 这些祖,宗 一般来说是指的皇帝的庙号 像中国古代开国皇帝 一般称为组祖,继起的皇帝一般称为宗 像唐高祖,唐太宗等等

古代皇帝死后为什么有的朝代称“帝”,比如汉武帝;有的朝代称宗?如唐...
称×帝或××帝者,为谥号,如汉献帝刘协、秦宣昭帝苻坚等;称×祖或×宗者,为庙号,如吴越太祖钱镠、元益宗孛儿只斤·脱古思帖木儿等。隋以上,习惯使用谥号;唐以来,习惯使用庙号(无庙号者称谥号,如明惠帝朱允炆等;无庙号、谥号者,称年号,如元泰定帝孛儿只斤·也孙铁木耳等)。明清时,...

为什么有的皇帝称为“某某帝”,有的皇帝称为“某某宗”?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中国古代帝王庙号有的称“祖”,有的称“宗”,依据是什么?
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清朝福临(顺治)称世祖,玄烨(康熙)称圣祖。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唐以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