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净土中提到世间八法是指那八法

请详细回答

(一)指四违与四顺∶《思益梵天所问经》卷一云(大正15·38a)∶‘利衰及毁誉,称讥与苦乐,于此世八法,其心常平等。’依《佛地经论》卷五所述,世间诸法略有八种,即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得可意事名利,失可意事名衰,不现诽拨名毁,不现赞美名誉,现前赞美名称,现前诽拨名讥,逼恼身心名苦,适悦身心名乐。如是八种有二品,四违名苦,四顺名乐。《集异门足论》卷十八之八世法亦与此相同。又,因此八法能煽动人心,又名八风。智顗《摩诃止观》卷五云(大正46·58a)∶‘止是壁定,八风恶觉所不能入。’古人所谓‘八风吹不动’的‘八风’,即指此八法。

(二)四大与四微的合称∶依《首楞严经义海》卷三及卷十四所述,内外五根皆具八法所成,能造四大,即地、水、火、风;所造四尘(四微),即色、香、味、触。

(三)指愿生净土者所行的八法∶依道绰《安乐集》卷下所述,八法即常念诸佛、供养如来、咨嗟世尊、作诸佛形像修诸功德、回愿往生、心不怯弱、一心精进、求佛正慧。一切众生具此八法则常不离佛。

(四)天台宗所立八法∶谓藏、通、别、圆四教各有教、理、智、断、行、位、因、果八法。智顗《四教义》卷一谓(大正46·722b )∶‘所言圆者,义乃多途,略说有八∶(一)教圆、(二)理圆、(三)智圆、(四)断圆、(五)行圆、(六)位圆、(七)因圆、(八)果圆。’其余三教亦以此解释。

(五)指净土八法∶《维摩诘所说经》卷下谓,菩萨成就八法,则于此世界行无疮疣,当生净土。八法,即(1)饶益众生而不望报;(2)代一切众生受诸苦恼,所作功德尽以施之;(3)等心众生,谦下无碍,于诸菩萨视之如佛;(4)所未闻经,闻之不疑;(5)不与声闻相违背;(6)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于其中调伏其心;(7)常省己过,不讼彼短;(8)恒以一心求诸功德。

(六)称阿难为多闻藏的八种理由∶北本《涅盘经》卷四十(大正12·601c)∶‘阿难比丘,具足八法,能具足持十二部经。’八法即信根坚固、其心质直、身无病苦、常勤精进、具足念心、心无憍慢、成就定慧、从闻生智。

〔参考资料〕 (一)《释氏要览》卷下;《大明三藏法数》卷三十三。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藏传净土中提到世间八法是指那八法
(三)指愿生净土者所行的八法∶依道绰《安乐集》卷下所述,八法即常念诸佛、供养如来、咨嗟世尊、作诸佛形像修诸功德、回愿往生、心不怯弱、一心精进、求佛正慧。一切众生具此八法则常不离佛。(四)天台宗所立八法∶谓藏、通、别、圆四教各有教、理、智、断、行、位、因、果八法。智顗《...

亲友书要点归纳
82、八正道为什么立为“道”呢?通过修持八正道,可以获得什么智慧?为什么说这种智慧涵摄了佛陀的所有教言? 83、大小乘的经论中都说,在家人远远不如出家人,那依靠在家身份是否可以解脱?请说明理由。你对此有何想法? 84、在藏传佛教中,有些大成就者有妻子儿女,对此现象你如何看待?为什么? 85、佛教中各种修法浩如...

大悲咒是什么?第一句怎么念?
得安乐;除一切病;得寿命; 得富饶; 灭除一切恶业重罪; 离障难; 增长一切白法(善法)诸功德; 成就一切诸善根; 远离一切诸怖畏;速能满足一切希求。 2.殊胜\/功德 2.1 所谓「大悲」,即是拔苦,无论有什么困苦艰难,若能诚心恳切的念《大悲咒》,都能得到平安,逢凶化吉。观世音菩萨对佛说:「如果众生诵持《大悲...

地藏王菩萨圣号刚开始怎么念
南无冥阳救苦大愿地藏王菩萨(三称三拜)那摩地藏菩萨(百、千、万声)自皈依佛 当愿众生 体解大道 发无上心(一拜)自皈依法 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一拜)自皈依僧 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 一切无碍 和南圣众(一拜)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

佛教术语
把自己内心的功力和思想一起,通过声音把激发出来.菩提就是本或者根的意思.空,就是把对自己一切有联系的事物或物质都看成是没有.色,就是异性之间,双方不能有思想上或者是行动上的过分激动.

什么是四众弟子?
四众弟子是佛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就是男女出家众和男女在家众,四众修行佛弟子。

‘皈依佛门’是什么意思?
皈依佛门,皈依:全身心的投入到一种信仰当中。皈依有强烈的向佛之心,要有遵守佛家戒律的觉悟,要有持之以恒的恒心,要有勇往直前,冲破重重阻难,修成正果的决心。皈依之人,必是心性坚韧,心地纯洁,无比虔诚的教徒,任何心不够诚的信徒,都不能算是完全皈依的信徒。仪式只能让皈依之人在身份上...

佛教词语
1、不二法门:指显示超越相对、差别之一切绝对、平等真理之教法。即在佛教八万四千法门之上,能直见圣道者。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载有三十三种之不二法门。今之俗语多援引佛教‘不二法门’一语,转指学习某种学问技术唯一无二之方法。2、顶礼膜拜:顶礼:佛教拜佛时的最敬礼,人跪下,两手伏地,以头顶着受...

何谓“七众弟子”?
佛教七众弟子是:比丘、比丘尼、式叉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前五众是出家众,后二众是在家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