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讲的什么?要反映什么社会现象?可以感悟到什么?

老师要我们写读后感,但是看不懂,拜托了。

第1个回答  2010-02-07
  《古都》这本书,我很欣赏的两点,就是“超脱于缠绵之上,蕴藉于真情之中”。
  厨川白村曾经讲,日本的文学就是与自然的和谐。从古老的和歌、绯句,到近代的自然主义,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都是一脉相承的。
  但是《古都》与其他日本文学不同的地方,在于它写人,写景,不仅仅是达到了“道法自然”的“忘我之境”,更体现了一种风雅精神,或者说一种美的情愫。它是真正让美和作品变成了一个整体,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雪国也是名著,但不如《古都》纯粹,《古都》的人物,风景,都带有一种淡泊的气质,一种洗净红尘的干净与洗炼。正因为已经完全超脱于缠绵之上地表现内心,这里所表现的内心的气度,举止的风致,已经完全融入了一种“美的情愫”。
  东山魁夷是川端先生的挚友,他提出的这四个字,和《古都》的调子,其实是完全吻合的。
  书中写景,没有习见的娇柔,没有丝毫的刻意,仿佛完全是自然而然的流露了出来。从两株紫花地丁写到千重子兄妹,比喻是即景而发,却又感觉亲切无比。写到紫花地丁将要凋谢,却没有显出像《平家物语》那样“诸行无常”的无奈与宿命,反倒是增进了对生活的珍惜。
  除了环境的描写,对事件的叙述也是《古都》值得称道的地方。
  很多言情小说写道男女恋情,总是千回百转,缠绵的紧,但在《古都》里,完全见不到缠绵的影子。川端去掉了缠绵,去掉了幽默,去掉了激情和慷慨,却只有让这本书更加的百读不厌——因为美更加纯粹了。
  书中写千重子和水木真一,和真一兄龙助,和秀男,和父母,和孪生姐妹等很多的矛盾。人物也有过焦虑,有过惆怅,有过迷茫,但是给读者的感觉总是一种温馨,在川端写来,任何的不悦总能够被浓浓的亲情和友情所包容,所感化,以至于到最后,关于千重子到底应该嫁给谁这个问题,别说作者没有回答,连我都不想追问了——这样淳厚的感情,幸福一定是必然的吧。
  景致和叙述,可以显见他的纯粹和超脱。

  至于蕴藉真情,则是更高一层的境界。
  由于超脱,必然朴素。朴素难,朴素的有味道,更难。《古都》做到了。
  凭的什么?就是那种对这个身边世界真切的体验和抒发。佛家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朵花瓣,可以折射出世界的那样广袤的内涵,一片叶子,可以包含无穷无尽的智慧。同样的,一举一动,穿着打扮,也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精华甚至是影响到整个的氛围。
  如果说景致和叙述只是第一层,那么语言深处的朴素,让我读到了更进一层的念力:
  繁夫人的有些补偿式的歉意地爱抚;
  千重子无措的担心和对于养育和亲情的取舍;
  佐田由于家族,艺术和女儿产生的失落和慨叹;
  那让千重子和父母都曾苦恼万分却无法消去的“弃儿”身份;
  那千重子不得不放掉拉着苗子的手,不得不让他离去,不得不留下自己忍受孤独的信念;
  那千重子每次毅然离去时的背影,那萧索的让人看不到许多展现在他脸上的情感的舍不得的背影;
  那茂盛地护佑着姐妹俩廊檐下在雷电中谈话的北山杉……甚至那在千重子前发飘落的细雪
  这些情景的设置,描写,探索,让似乎是一平如水的文章,变得暗涛汹涌,让原本激烈或者冷酷的心,变得哀而不伤,张弛有度。
  因而说川端行文在故意消弭矛盾,其实不然。
  回到我讲的那点:“蕴藉于真情之中”。川端写人,都自真情出发,绝无一丝的造作之感。而不时出现的悲哀、苍凉,只是更加促进了对生活的一种恬静的爱意。
  比如写千重子和苗子的久别重逢,又写短暂邂逅之后的分离,多么悲凉的情景,却写的很淡定,仿佛两个人形同陌路,但真的细细体会下去,这里面的沉重和伤痛,不是可以用语言表达的。而唯其如此,既不破坏作品的整体,又若隐若现的点出了苗子所做出的决定之沉重和必要以及千重子心境的哀而不伤。
  不是没有矛盾,矛盾被美所包涵着,也带上了一些美的属性了吧。
  这就是哪怕天塌地陷也从容平和的外表下,那仍然哀而不伤的《古都》。
  所以,哪怕是一生一世的分离,最后却写道:“整个市街还在沉睡着”。
  一夜梦回,当是“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吧,可是桥边红药,依旧是努力地——开放着。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古都读后感字
《古都》讲述了佐田千重子和苗子这对孪生姐妹相离、相遇、相知、相认,最后又相离的凄楚动人的故事。由于家庭贫困,千重子从小被生父母抛弃,幸运的是她被心地善良的绸缎批发店老板夫妇收养,从此就生长在较为富裕的家庭环境中;而妹妹苗子在父母去世后,被收养在一个贫寒的家庭中,在山中村落里做着繁重的体力劳动。 千重子无...

《古都》读后感
《古都》一书的总体基调是安静的,唯美而不失清新,读完之后一股挥之不去的依恋感油然而生。文中隐隐地透露出过“不食人间烟火”的意境,让每一位读者深刻地体会到:幸福是短暂的,而孤独却是永恒的。 《古都》里的一切都在静谧中进行的,无论是千重子与真一在人山人海的平安神宫赏樱花,还是千重子与妹妹苗子在北山...

以"你听,真美"为题的作文
审美的病态,还能反映到政治的病态。审美上“以丑为美”“以病为美”,政治上则一定会黑白不分、是非颠倒。龚自珍那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己亥杂诗》云: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万马齐喑”与本文中的“病梅”是相互关联的两个意象。“万马齐喑”讲的是整个社会的死样...

帮忙找以下两篇小说的相同点: 川端康成《古都》 王安忆《长恨歌》
作品的时代气息,还表现在作者以鲜明而简洁的笔触,展现了战后美军占领下的社会世相,比如传统文化面临危机,景物失去古都的情调,凡此种种的点染,都不是川端康成偶感而发,而是在战后的哀愁和美军占领日本的屈辱感的交错中写就的。当时,他对于战后的这种状态,一如既往地觉得悲哀,也不时慨叹,但没...

有什么日本的书籍好看的
01、《源氏物语》紫式部的《源氏物语》,这本书是最早的日本长篇小说,主要讲的就是贵族男女的爱情故事,从中不仅仅是揭示了贵族们骄奢淫逸的生活,还反映了平安朝的时代缩影。主人公光源氏是一个大家趋之若鹜的贵族,他整天周旋于女子之间,很多女人为了他荒废青春,日夜等待一个朝三暮四的男子。02、...

求诗人国风资料及作品?
以简朴的语言描摹事物,以朴素的生活画现反映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国风”中有很好的体现,并且成为它显著的艺术特点。在形象塑造上,“国风”也具有 现实主义艺术特色。作者们能通过抒情主人公的内心倾诉,表现他们的欢乐与悲哀,刻画主人公的行动及其性格特征。“国风”在形式上多数是四言一句...

高中语文知识的积累需要读哪些好书?
1.《平凡的世界》 作者:路遥 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作者在近十年间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划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

你读过最让你印象深刻的一本书是什么?
它分为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强势文化就像武侠里的秘籍,弱势文化因为易学易懂,就成了社会上的流行品种。这个新鲜的词,懵懵懂懂的冲击着我原先固有的三观。对以往形成的坚固思想壁垒,出现了破碎的裂痕。至今也没有整明白,只是觉得看待问题,更要挖掘其内在的本质,而不要执着于事物的表象。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无疑离不开...

郁达夫写的《故都的秋》想要表达什么??
作者将时代的阴影、个人的悲剧融入到秋景之中, 这种故都的秋的“ 清、静、悲凉” 的特点其实是作者内心“ 清、静、悲凉” 心境之秋的折射; 是北国之秋——不, 是当时整个中国“ 清、静、悲凉” 的社会现实的浓缩。 二、语轻情重,悲中含喜 在《故都的秋》中, 作者选取北平秋天特有的自然风物来写, ...

世说新语和朝花夕拾的读后感,各两篇,求助
主要在反映门阀世族的思想风貌,保存社会、政治、思想、文学、语言等方面史料,价值很高。 《世说新语》主要记述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统治阶级的情况,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的思想言行,和上层社会的生活面貌,记载颇为丰富真实,这样的描写有助读者了解当时士人所处的时代状况及政治社会环境,更让我们明确的看到了所谓“魏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