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请具体说一下,以前我国养老保险什么样现在的完善,谢谢

第1个回答  2009-12-26
  1984年,中国各地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1997年,中国政府制定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开始在全国建立统一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城镇各类企业的职工;城镇所有企业及其职工必须履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义务。目前,企业的缴费比例为工资总额的20%左右,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工资的8%。企业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一部分用于建立统筹基金,一部分划入个人账户;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计入个人账户。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础养老金由社会统筹基金支付,月基础养老金为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的20%,月个人账户养老金为个人账户基金积累额的1/120。个人账户养老金可以继承。对于新制度实施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的职工,还要加发过渡性养老金。
  经过几年的推进,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职工已由1997年末的8671万人增加到2001年末的10802万人;领取基本养老金人数由2533万人增加到3381万人,平均月基本养老金也由430元增加到556 元。为确保基本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近年来中国政府努力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逐步实行省级统筹,不断加大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财政投入。1998年至2001年,仅中央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补贴支出就达861亿元。目前,基本实现了基本养老金由社会服务机构(如银行、邮局)发放,2001年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98%。此外,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和退休人员仍实行原有的养老保障制度。
  1991年,中国部分农村地区开始进行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以“个人交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给予政策扶持”为基本原则,实行基金积累的个人账户模式。
  从2009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之所以被称为新农保[1],是相对于以前各地开展的农村养老保险而言,胡晓义表示,过去的老农保主要是农民自己缴费,实际上是自我储蓄的模式,而新农保最大的特点是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模式,有三个筹资渠道。“特别是中央财政对地方进行补助,这个补助又是直接补贴到农民的头上。我认为它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的惠农政策。”
  此外,不同于老农保主要建立农民个人账户的模式,新农保借鉴了目前城镇职工统账结合的模式。胡晓义介绍,新农保在支付结构上分两部分: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由国家财政全部保证支付,这意味着中国农民60岁以后都将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不过胡晓义强调了即将启动的新农保仍处试点阶段,“新农保政策要通过试点完善之后逐步推开,并不是说从明天开始大家就可以领钱了。”根据规划,将于2020年前全部实现所有农民都享有新农保。
  “新农保”和“老农保”的区别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说到新农保和以前一些地方实行的老农保的区别,有这样几点:
  首先,筹资的结构不同。过去的老农保主要都是农民自己缴费,实际上是自我储蓄的模式。而新农保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是三个筹资渠道。特别是中央财政对地方进行补助,这个补助又是直接补贴到农民的头上。我认为它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的惠农政策。
  第二,老农保主要是建立农民的账户,新农保在支付结构上的设计是两部分:一部分是基础养老金,一部分是个人账户的养老金。而基础养老金是由国家财政全部保证支付的。换句话说,就是中国农民60岁以后都将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当然,新农保政策是要通过试点完善之后逐步推开,并不是说从明天开始大家就可以领钱了。
  [编辑本段]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意义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确保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推动农村减贫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意义重大,同时对改善心理预期,促进消费,拉动内需也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本段]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即“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一是从农村实际出发,低水平起步,筹资和待遇标准要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力相适应;二是个人、集体、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适应;三是政府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引导农民普遍参保;四是先行试点,逐步推开。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采取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模式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方式。年满16周岁、不是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均可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年满60周岁、符合相关条件的参保农民可领取基本养老金。
  各地根据本地实际认真选择试点地区,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的配套衔接工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纳入同级财政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并建立公示和信息披露制度,加强社会监督。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国养老保险体制建立、改革与发展现状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作为国家主导的社会保障基石,自成立以来便在劳资分责的框架内逐步构建和完善。自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出台,我国开启了养老保险体制的探索之旅,历经文革后的初步框架构建,到1984年的国有企业退休费用试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制改革在1987年开始,1991年的《关于企业职...

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促进中国养老保险体制发展的对策建议_百度知 ...
缩小城乡养老差距也是改革的重要方向。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如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援农村,将有助于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特别是失地农民和农民工的支持,如培训职业农民、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等,以激活农村市场,推动内需增长。总的来说,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是通过多途径提升养...

如何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
总之,养老保险的改革与完善任务复杂艰巨,但这是我们应对老龄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绕不过去的槛。随着社会保险法的出台、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我国治国理念的越来越人性化,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法律的约束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不断的社会实践和改革,我国的养老保险必将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完...

养老金改革10月1日正式实施
养老金改革10月1日正式实施是我国养老金制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此次改革将进一步完善养老金制度,提高养老金待遇水平,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确保改革的顺利实施,让广大老年人共享改革成果。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

养老金并轨对事业单位有什么影响
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意味着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将面临个人缴费的要求。这一改革虽然可能会对工资结构产生一定影响,但总体上,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待遇应该不会受到太大冲击,原有的“铁饭碗”吸引力也不会减弱。具体而言,“老人老办法”的原则将适用于退休人员,即退休人员将继续按照原...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哪些重大的改革
1993年,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原则。1997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一制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统一和规范企业和个人的缴费比例。企业缴费比例一般不超过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费比例要逐步达到本人工资的8%。二是统一了个人帐户...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体系
法律分析: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先后经历初步建立(1950—1966)、“文革”中的破坏以及“文革”后的恢复(1966—1986)、改革与完善(1986 年至今)三个阶段。初步建立阶段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具有以下特点:(1)有明确的;(2)完全现收现付制的模式;(3)企业缴费,职工个人...

中国目前经济社会下如何构建完善养老保险体系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性被归纳为以下5个方面: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广大参保职工和离退休人员提供适当水平的基本生活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改善居民对改革的心理预期,增加即期消费,促进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成效
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前的传统制度阶段;80年代中期以后的社会统筹试点及实施阶段;1995年3月以后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阶段。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三个阶段中,真正具有改革意义的是1995年3月《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发布后付诸实施的三项...

养老保险体系完善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作用
其次,完善养老保险体系对扩大内需具有积极影响。在经济“后危机”阶段,国内消费和投资是关键驱动力。通过养老保险体系,国家财政投资增加,刺激地方经济增长,同时增强民众消费信心,降低储蓄,推动消费增长,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此外,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和国企改革,养老保险体系的完善至关重要。它能够解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