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永久不变;固定。
《齐桓晋文之事》:“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译文:没有固定的资产而有一定的道德水准,只有士人才能做到。
2、经常;常常;总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恒过,然后能改。”
译文: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
3、平常;一般。
《童区寄传》:“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
译文:假装小孩子哭,惊恐战栗,作出小孩子平常的情状。
扩展资料:
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恒,常也。从心,从舟,在二之闲上下。心以舟施,恒也。
白话版《说文解字》:恒,常久不变。字形采用“心、舟”会义,表示一切在二之间。以舟施心,这就是恒心。
相关词汇解释:
1、恒人[héng rén]
常人,一般的人。
2、恒医[héng yī]
一般的医生。
3、恒准[héng zhǔn]
固定的标准。
4、恒等[héng děng]
完全相等的;产生或实现同一的--主要指逻辑命题和数学的方程与演算所表示、产生或实现的方面。
5、恒交[héng jiāo]
平常的交情。
汉字释义基本信息 拼音:héng 注音:ㄏㄥˊ 部首:忄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字体结构:左右结构 五笔86&98:NGJG 仓颉:PMAM 郑码:UBK 笔顺编号:442125111 四角号码:91016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052 基本字义 (1)持久:~心。
~久。~定。
~齿。永~。
~星。~温。
(2)经常的,普通的:~言。 (3)姓。
详细字义〈形〉(1)会意。小篆从二,从心,从舟。
“二”,表示天地。本义:永久,永恒。
(2)同本义。 恒,常也。
——东汉·许慎《说文》 恒者,久也。——《易·序卦传》 恒,德之固也。
——《易·系辞下传》 无恒安处。
勤勉没有别的方法,在于有恒心(持之不懈)而已。好马虽然善于奔走,却气力疲乏衰竭,中途就会止步。劣马缓慢行走、不间断,反而先到。因此要办一件事,学习一种技艺,真能精进不停,必然有成功的一天,(关键)在于善于运用精力罢了。
现在有的人有志向学习,已然发奋学习,不分白天黑夜,几十天后,懈怠的心情渐渐生起,最后荒废了学业。孔子说“过于性急反而不能达到目的。”孟子说“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有个种树的人,树的枝叶茂密、果实繁盛,别人赶不上他。有人问他种树的经验,便说:“我没有什么巧妙的方法,只是识别物性,辨别适合的土壤,培土施肥有规律,灌溉浇水按照适合的时间罢了。一般的人在刚种下树苗时,总是早晚仔细察看,我听其自然,好像不在意。种植果树已经很长时间,他人早已厌倦、淡忘,我却更加勤快了。”
宋国有个担心禾苗长得慢、就一颗颗拔起一点的人,疲倦地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急忙跑到田里看,禾苗却枯死了。
考察这两件事,就知道学习知识、钻研学问的道理了。树立志向如果坚定,对待事物如果专一,必然不在于只有一天的增益和进步、自己夸耀功劳和成效。以百里路为目的地,急速行走九十里就停止,不能说已经到达。事业谋求有所补益,功夫重在有所成效,做学问的人要深思啊。
原文:
勤勉之道无他,在有恒而已。良马虽善走,而力疲气竭,中道即止。驽马徐行弗间,或反先至焉。是故举一事,学一术,苟进取不已,必有成功之一日,在善用其精力耳。今人或有志于学,一旦发愤,不分昼夜,数十日后,怠心渐生,终以废学。孔子曰:“欲速则不达。”孟子曰:”其进锐者其退速。”此之谓也。
有种树者,树茂而果繁,他人莫及也。或问其术,则曰:“吾无他巧,但识物性,辨土宜,培壅有道,灌溉以时耳。凡人于初植者,恒朝夕审视,吾听其自然,若不以为意。植之既久,人已厌忘,吾则加勤焉。”
宋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往视之,苗则槁矣。
观此二者,则知修业之道矣。立志苟坚,执事苟专,必不在一日增进,自矜功效也。百里为期,捷行九十里而止,不可谓已至。事求有济,功贵其成,修业者其念之哉。
扩展资料:
学贵有恒出自《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
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恒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恒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三个意思。1、永久不变、固定。如《齐桓晋文之事》:“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2、常常、总是。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恒过,然后能改。”如《聊斋志异·山市》:“数年恒不一见。”3、平常、一般。如《童区寄传》:“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
恒在文言文里是什么意思?
1.永久;持久:永~。~心。2.恒心:有~。持之以~。3.平常;经常:~态。~言。人之~情。4.姓。
恒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恒在即“不断追求进步,保持不变的精神状态和目标”,具体指追求进步过程中要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理想,不被外界诱惑和干扰所影响,不断奋斗,并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最终实现自己的价值。出处解释:《周易》是中国古代经典之一,被誉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
在文言文中恒的意思
分享到: 更多 查阅:3318次恒的文言文意思和发音 héng ①<形>永久不变;固定。《齐桓晋文之事》:“无~产而有~心者,惟士为能。”②<副>经常;常常;总是。《生于忧患,...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昝欣S2 2016-01-31 · TA获得超过9460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
文言文字词翻译 解释 恒自梢至根 恒—— 故俗传恺之有三绝 传—— 翻...
恒—— 常常 传—— 流传、传说 每图起人形,妙绝于时:每次画人像,在当时都是极好的 尤信小术,以为求之必得:特别相信旁门歪道,以为去求求拜拜就可以达到目的。。。
什么是恒。用文言文怎么说
91016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052 基本字义 (1)持久:~心。~久。~定。~齿。永~。~星。~温。 (2)经常的,普通的:~言。 (3)姓。 详细字义〈形〉(1)会意。小篆从二,从心,从舟。“二”,表示天地。本义:永久,永恒。 (2)同本义。 恒,常也。——东汉·许慎《...
恒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 恒 ◎ 持久:~心。~久。~定。~齿。永~。~星。~温。◎ 经常的,普通的:~言。◎ 姓。汉英互译 --- ◎ 恒 constant lasting permanent usual 方言集汇 --- ◎ 粤语:hang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hen2 [台湾四县...
关于坚持以恒的文言文
1. 求一篇关于“恒”的文言文 “恒”意,古至今意译无数。孟子·告子下》“人恒过”之说乃常。旷野之中,五岳之位恒山亦也。且有人长谈“恒”持久之意,且无争论,愚以为“持之以恒”乃佳意,从文论此。 清,曾国藩有话:“若能从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功,进之以猛,持之以恒,不过一二年,自尔精进而不觉。"抉...
学贵有恒文言文全文翻译
勤勉之道无他,在有恒而已。良马虽善走,而力疲气竭,中道即止。驽马徐行弗间,或反先至焉。是故举一事,学一术,苟进取不已,必有成功之一日,在善用其精力耳。今人或有志于学,一旦发愤,不分昼夜,数十日后,怠心渐生,终以废学。孔子曰:“欲速则不达。”孟子曰:”其进锐者其退速...
《陈某孝顺》文言文解释
【注释】.①好::喜欢、爱好.②铛:铁锅.③主簿:掌管文书机要、主办事务的官吏.④恒:经常、常常.⑤辄:就.⑥伫录:贮藏.⑦遗:赠送.⑧值:时值.⑨未展:来不及.⑩于:在.⑾走:跑.⑿皆:都.【译文】:吴郡人陈某,在家里非常孝顺.他母亲喜欢吃锅巴,陈某在郡里做主簿的时候,总是收拾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