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则儒家或道家的哲理故事

求一则儒家或道家的哲理故事,谢谢。要有原文出处(选自哪本书)
以及寓意

最近在读《庄子》,庄子又最善寓言,说个庄子的故事吧。

说这天庄子在濮水边钓鱼,楚王派了两位大臣来,说:“楚王想把国内政事委托给你。”庄子头也不回地说:“我听说楚国有一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楚王用竹箱装着它,用巾饰覆盖着它,珍藏在宗庙里。你们说这只神龟,是喜欢死去留下骨骸而显示尊贵呢,还是喜欢活在泥水里摇摆尾巴呢?”两位大臣说:“宁愿拖着尾巴活在泥水里。”庄子说:“你们走吧!我也喜欢拖着尾巴生活在泥水里。”

这故事出自《庄子·秋水》,这篇文章和我有莫大的缘分,我就是得名于此。

原文: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3-25
盛到华夷之辨盘子里的猪(读庄子有感)
  
  
   主持宗庙祭祀的官吏穿好礼服戴上礼帽来到猪圈边,对着栅栏里的猪说:“我将喂养你三个月,用十天为你上戒,用三天为你作斋,铺垫上白茅,然后把你的肩胛和臀部放在雕有花纹的祭器上,你愿意这样吗?”
  
   今天,有一群积极分子,被人用爱国主义的精美食物养大,然后用民族英雄和爱国英雄的事迹进行激励,再被人盛到了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操的盘子里。当然,他们中也有人不想被人这样随意摆布,但他们只为一件事情进行狂热的争执:是用汉民·族的盘子还是用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的盘子?在他们眼中,这是几千年来比自己生命和自由还重要的华夷之辨。
  
   严复说:身贵自由,国贵自主。其实只有个人赢得了自由,才能赢得民族和国家的自由,可惜有些人喜欢骗人,另一些人喜欢上当受骗。在精美的食物、庄严的仪式、精致的礼器面前,他们忘了自己最珍贵的东西——自由。
  
   庄子原文:
   祝宗人玄端以临牢,说彘曰:“汝奚恶死?吾将三月豢汝,十曰戒,三日齐,藉白茅,加汝肩尻乎雕俎之上,则汝为之乎?”
  
第2个回答  2010-03-23
《庄子·内篇·人间世》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庄子与弟子走到一座山脚下,见一株大树,枝繁叶茂,耸立在大溪旁,特别显眼。但见这树:其粗百尺,其高数千丈,直指云霄;其树冠宽如巨伞,能遮蔽十几亩地。庄子忍不住问伐木者:“请问师傅,如此好大木材,怎一直无人砍伐?以至独独长了几千年?”伐木者似对此树不屑一顾,道:“这何足为奇?此树是一种不中用的木材。用来作舟船,则沉于水;用来作棺材,则很快腐烂;用来作器具,则容易毁坏;用来作门窗,则脂液不干;用来作柱子,则易受虫蚀,此乃不成材之木。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有如此之寿。” 听了此话,庄子对弟子说:“此树因不材而得以终其天年,岂不是无用之用,无为而于己有为?”弟子恍然大悟,点头不已。庄子又说:“树无用,不求有为而免遭斤斧;白额之牛,亢曼之猪,痔疮之人,巫师认为是不祥之物,故祭河神才不会把它们投进河里;残废之人,征兵不会征到他,故能终其天年。形体残废,尚且可以养身保命,何况德才残废者呢?树不成材,方可免祸;人不成才,亦可保身也。”庄子愈说愈兴奋,总结性地说,“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也。”

这则故事通过一段关于“有用”与“无用”的辩证对话,告诉我们有时候“无用即为大用”。由此反观我们的人生,很多人说自己相貌平平,没有背景,没有特长,继而感觉自己“无用”;其实平庸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古往今来,不知多少风口浪尖之人因为名利世俗半途夭折。纵览人世,人之功名成就最终不过茫茫星际之上一粒尘土。安然一生,也并非坏事……
第3个回答  2021-03-12

第4个回答  2010-03-22
说这天庄子在濮水边钓鱼,楚王派了两位大臣来,说:“楚王想把国内政事委托给你。”庄子头也不回地说:“我听说楚国有一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楚王用竹箱装着它,用巾饰覆盖着它,珍藏在宗庙里。你们说这只神龟,是喜欢死去留下骨骸而显示尊贵呢,还是喜欢活在泥水里摇摆尾巴呢?”两位大臣说:“宁愿拖着尾巴活在泥水里。”庄子说:“你们走吧!我也喜欢拖着尾巴生活在泥水里。”

孔子故事
可是,今天我见您却并不怎么样。因为自古到今,只听说车子躲避城,哪有城躲避车子的道理呢?”孔子愣了一下,问:“你叫什么名字?”孩子答道:“我叫项橐。”孔子为了挽回面子,就想出了一连串问题来难项橐,但是都被项橐巧妙的化解。孔子觉得这孩子知识渊博,连自己也辩不过他,只得长叹一声,俯下...

老子的故事
老子与孔子的对话也是脍炙人口的故事。老子与孔子的思想交流,代表了春秋战国时期两大思想流派的碰撞与融合。孔子曾向老子请教礼仪规范等问题,而老子则向孔子传授道家的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等思想。这次对话不仅展现了两位思想家的智慧,也展现了道家与儒家之间的交流与相互影响。老子的哲学思想是其故事的核心。

《菜根谭》为学励志篇(一)
《菜根谭》是明末清初很有影响的一本书,它将儒家、道家、佛家三家的人生哲理,转化为人人皆可实行的道德规范和善行,以激发人心向善。从今天开始,我想和大家一起慢慢品读这本书。【一】净从秽生,明从晦出 粪虫至秽,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腐草无光,化为萤而耀采于夏月。固知洁常自污出,明每...

古今中外包含一定哲理的故事及其包含的哲理
当祖父把几只同样大小的青虫从龙头放进去,然后关上龙头,奇迹出现了:仅仅几分钟,小青虫们就一一地从龙尾爬了出来。 提示:命运一直藏匿在我们的思想里。许多人走不出人生各个不同阶段或大或小的阴影,并非因为他们天生的个人条件比别人要差多远,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思想要将阴影纸龙咬破,也没有耐心慢慢地找准一个方向...

素书原文与译文
素书,是一部融合道家、儒家、法家和兵家思想的智慧之作,它强调道、德、仁、义、礼的并重,以自然法则指导治国修身。一个流传的故事是张良从黄石公那里得到了《素书》,但未传于后世,直到五百年后才被发现。本书共六章,内容丰富,包含治国策略和个人修养的智慧,每句话都直击要害,对人生有深远指导...

中国古代寓言选目录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丰富多彩,涵盖了众多经典著作,让我们一起探索其中蕴含的智慧与哲理。先从儒家经典《孟子》开始,讲述“五十步笑百步”揭示了表面上的自欺欺人;“揠苗助长”告诫我们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再看庄子的寓言,“丑女效颦”揭示外表不是决定价值的关键;“坎井之蛙”则让我们明白视野狭窄的...

名人故事:关于古人逆境故事
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故事大全我为大家带来一篇名人故事:关于古人逆境故事,快来看看吧 因为贬谪,这些文人就接近了人民,有了体察社会生活的机会。 儒家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杜甫却不管穷达都要兼善天下;儒家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杜甫却不管在位不在位,都要谋其政;儒家一面"民为贵...

出自庄子的寓言故事有哪些
出自庄子的寓言故事有魏王召见庄子庄子贫困,靠编草鞋过日,向监河侯借过米。按理,他为了解决无米之炊,应当象孔子困于陈蔡一样,苟且就食,而在鲁哀公国宴上才讲究肉不正不食"。1、魏王 召见庄子,见他一身补丁,问道:先生这么有学问,为什么这么狼狈呢?"他是一针见血地回活在这种世道,怎么能够...

简短哲理文言文
吕氏春秋——这是一部古书的名称,是秦国的宰相吕不韦的宾客们合编的。全书的内容较杂,包括儒家、道家等各家学说,共分八览、六论、十二纪。 评点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2. 帮忙整理一些小段有哲理的文言文 多行...

人心齐泰山移故事缩写
这句话出自《古今贤文合作篇》,其含义为:只要人们心向一处,共同努力,就可以克服任何困难,甚至连泰山都能移动;而如果人们心没有向一处,人心涣散,就连搬些米,都会很困难。 (1)人心齐泰山移故事缩写扩展阅读: 古今贤文为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书目。又名《昔时贤文》、《增广贤文》。 古今贤文为中国古代儿童的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