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芦花荡》中老头子做的事述200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4-10-13
《芦花荡》是孙犁以家乡芦花荡为背景所写的一首抗日颂歌。在漫天的芦苇之中,他塑造出一个个性很鲜明的“老头子”形象,这个老头子乐观勇敢的革命精神直至现在依然能打动读者的心,富有感染力。
关于老头子的性格,作者已经很直白地指出——“过于自信和自尊”。“自信”和“自尊”均是褒义词,作者在前面加上“过于”二字,意在表示凡事过犹不及,老头子的性格优点即是老头子的性格缺点,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优点缺点二合一特征,才有了后面的一系列故事,因此,一般读者会认为:解读老头子怎样“过于自信自尊”就成了读懂这篇文章的首要任务。
然而我认为,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这是文字的表面功夫。这样的性格特征固然是可爱的,但假设只是这点,还显得过于单薄,不足以构成老头子丰富的内心世界,其个性魅力也不可能征服和打动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这个人物之所以塑造得如此成功,关键是孙犁在这个故事主人公身上注入了“侠义”精神的内涵。老头子的人格魅力就在于一股“侠气”。
一般来说,侠士必是艺高胆大之人。
老头子生活的环境是抗日区,文章第一句就用“阴森黑暗”四个字形容大苇塘,就算是水鸟,也不敢在白天出来“飞动和唱歌”,都“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 “飞动”与“飞翔”不同,“飞动”是一点响动也不敢弄出来的意思,“紧紧”说明炮火来得还挺频繁,敌人的封锁连鸟也不能突破,可见厉害。但是这样的环境下,老头子出入自由,不可谓不胆大。对于这一特点,作者花了很多笔墨进行渲染。“每天夜里在水淀出入”,“不带一支枪”。 “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护送两个小女孩进芦花荡,本事凶险万分的事情,但是老头子却非常淡定,再三提醒两个孩子不用担心。“什么事也没有了,安心睡一觉吧”,“不怕,洗一洗吧,多么俊的一个孩子呀!”,“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它照不见我们。”
老头子为什么能如此胆大,原因在于他确实有点本领。他的本领就是驾船技术高超,水里功夫了得。怕敌人发现,他“蹲下去,撑着船往北绕一绕。”“蹲”说明他经验丰富,知道怎样判断封锁线的位置并有办法应对。“绕一绕”和“绕”相比较显得更为轻巧,在不经意间他就已经毫不费力地完成船的调向问题。他小小的动作之后,“小船无声地,但是飞快地前进。”这之间有个矛盾,船要往前走就得大力撑船,大力撑船就必然发出更大的击水声,老头子的船是怎样无声飞快地前进,作者无法用笔墨交代,只好用了“但是”一词作为转折,让读者自己去想想这中间的奥妙。在寂静的黑夜,船的声音没有被鬼子发现,却让鬼子发现了两个女孩子的脸,这也是矛盾且令人紧张的细节。敌人不是等闲之辈,“紧接着”就扫射过一梭机枪,似乎不需要辨认和反应的时间。老头子的反应也快,“叫了一声‘趴下’,一抽身就跳进水里去”追究一下老头子的动作顺序,为什么不是先“跳”再“叫”,因为“叫”得迟了,大菱就可能不是挂花而是丧命了;那为什么不是边“叫”边“趴”呢?因为大家都“趴”了船就动不了了。事实上,老头子的先“叫”后“跳”应该比较接近于“边叫边跳”,“跳”比“趴”要承担更大的中弹危险,不过他水上功夫好,“一抽身”就如同杂技演员般已经藏到水底了。
前面的日常交通已经如此厉害,后文所讲的引诱鬼子上当就更有技术难度了,因此从“武艺高强”这个角度来说,老头子在故事中的表现已经相当不凡,这必定令读者心动不已。
不仅如此,老头子还有一副天生的侠义心肠。他凡事操心,事不关己也要管起,快意恩仇,该出手时就出手。
老头子本来是抗日战争的一个边缘人物,他不属于抗日正规军,民兵都算不上(因为他没有枪),他没有儿女,无牵无挂,自己水上功夫又那么好,要说安稳地度过晚年那是极其容易办到的。不过他作为抗日战争的热心志愿者,比抗日战士还要抗日战士。他天生就有一种使命感,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芦花荡里的抗日战争是有组织的战争,负责同志是最高组织者指挥者,老头子居然让负责人“什么也靠给他”,“什么也”就是一切的意思,这种相信自己有能力且应该成为所有人依靠的想法,让我想到了“超人”,这种社会责任感用作者在最后一句当中的两个字形容非常恰当——“英雄”。英雄是有境界的,大难不死不是英雄,小有战绩不是英雄,英雄是一种气慨,行为背后的精神才是英雄的本质。
正因为这种个人英雄主义的原因,老头子必然会认为自己要对大菱挂花承担全部的责任。其实,客观地分析,老头子如果一直保持警惕的状态固然容易避免事故的发生,但两个孩子自己弄出了动静,敌人封锁的严密、行动的迅速也不可以忽略不计。虽然老头子内疚不已,但作为读者的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如果老头子在护送两个小女孩的时候一直谨慎甚至紧张,那还是老头子吗?老头子本来就是那样放松“悠闲”,“就像一个没事人”一样啊。事故发生了,大可以找到别的责任人的时候,他却把责任全部揽上身,觉得带的人挂花了,没脸去见人。这种大包大揽的负罪感,也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
之后,老头子“侠气”之集中体现也就水到渠成地到来,那就是为大菱报仇。“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这是老头子极度自责之后“叫着大菱”说的话,没有神情的描写,但从语言描写中我们可以揣测到他的咬牙切齿,赌咒发誓。这里有一个词值得玩味——“留血”。从后面老头子的行为,我们有理由相信老头子绝不可能只是给鬼子们一点小小的教训,叫他们流点血就算了。但是老头子在这里却不说“要他们十个人的命”,而只是要他们的“血”,这大概是因为换成十个人的“命”显得这惩罚太重了点,说出来不像出自一个侠义之人,而是一个奸诈恶人之口。那是老头子太虚伪吗?说要人家的血却要了人家的命。当然不是,鬼子是可恶的,在他们身上哪里只欠着大菱的血,还得有多少同胞的命啊!作者的处理很巧妙,为了避免因读者的误解而破坏了老头子的“侠义”形象,也就没有把杀鬼子的场面写得血腥和暴力,反而极具游戏特质:老头子一引,鬼子就追;老头子一捉弄,鬼子就乱抓;鬼子一乱抓,腿就被钩住。这整个就是一出猫捉老鼠的游戏。鬼子不敢动了,老头子再挨个地敲打他们的脑袋,这又是一“敲地鼠”游戏。老头子“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所谓“顽固的老玉米”无非就是说老头子的篙子杀伤力不强大,能把鬼子敲到水里,但却不能一杆致命,于是鬼子的头就又浮出了水面。不过再“顽固”也顶不住长时间“狠狠地敲”啊,况且下半身还挂在钩子上呢。在这一部分,我们看到的只有鬼子的狼狈,老头子的智慧,至于生死,是话题外的东西。
“侠士”是众多文学形象当中的一种,他具有深厚的民间基础,是大家都喜欢的一类人物形象,这在东西方文学中都能够得以见证。大家喜欢“侠士”不只是因为他们拥有强大的内心,临危不惧,自信坚强,更因为他们有能力且极富责任感,见义勇为,锄强扶弱。
老头子是没有名字的,在一个作家的笔下,要获得一个名字是件简单的事情,但是这个老头子不能有名字,因为他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类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