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在世界文学批评格局中的处境?

包括现状,所取成就及欠缺和努力方向

第1个回答  2010-10-20
当代文学批评随着当代文学的发展呈现出丰富的存在样态,在对传统文学批评话语的继承中,也不断吸收着外来的文学批评话语,进入了一个多元自由的批评话语领域,多样的文学批评声音共同汇成了60年文学批评宏大的交响乐。

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胡平系统阐述了60年来,中国文学批评界三种主要的批评形态:协会批评、学院批评、媒体批评。他认为学院批评的构成主要包括大学、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等。它的特点是学理性强,具有文学史的眼光,因为研究深入而特别获得尊重;媒体批评主要是以及时、即时、尖锐,无所顾忌为特点。协会批评主要是一种职业批评,是作家协会系统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对新出版的作品和创作新形势的批评。三种声音分工不同。协会批评的特点是比较中庸,温和,因为和作家的关系密切。学院批评和媒体批评的独立性更强,许多问题也是通过这两种批评揭示出来的。而协会批评和体制更接近一些,相对温和,有些问题难以涉及。因此协会批评、学院批评、媒体批评这三种批评也必须相辅相成,才能形成一种健康的批评生态。

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支宇回顾了60年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基本脉络,他认为60年走过了一段光辉的理论之路,60年来,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话语转型是从本质主义到反本质主义。走出本质主义之后,中国话语不再迷信某种形而上学的“本质”,更加珍视多元与对话,真正进入了自由的话语之域。

60年文学批评的启示

当代文学批评存在着历史和现实原因带来的一些困境,与会评论家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对此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反思。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建军从自身的身份谈论批评的难度问题。他认为一个批评家受欢迎的程度并不是其文学水平的评价标准。批评家的道德所在,是有足够的信心表达自己的是非感受。当代文学创作和批评存在不对称性。文学批评没有真正独立地发挥批评的作用,批评是服从于外在的权威制约,服从外在权威的主宰。70年代末批评处于为文学疗伤的阶段,为文学正名,替创作辩护,正本清源,为形成良好的创作环境作出了很好的贡献,但是紧接着80年代末,90年代初直到现在,种种复杂的原因,整个批评丧失了独立性和自信心,形成了依附型的批评,依附于创作、体制、市场,作为独立的批评家、独立批评的力量很小。

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彭学明指出,文学批评的困境主要有文学批评生态环境欠佳、文学批评的劳动价值名不副实、文学批评边缘化、文学批评队伍的青黄不接。由此引发一系列文学批评存在的问题:文学批评的边缘化削弱了它的纯度;人情化削弱了文学批评的硬度和刚度,失去了文学批评的公信力;文学批评的跟风,削弱了文学批评的独立性;文学批评的过分理性化,削弱了感染度。

当代文学批评对于当代文学的发展与繁荣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批评与创作是和谐共生共荣的关系。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学昕借用苏童的比喻“写作和批评的是分不开的,像两根铁轨一样,保持的距离像一个方向延伸,又不可能交叉”来描述写作与批评的关系,他认为批评的终极目的是发现可能成为经典的作品,批评的立足点应该放在建设性上,不是谩骂或激怒,而是发现他的问题,批评要坚持一种审美的公信力和定力。

孟繁华认为那些否定当代文学成就的批评家对当代文学并没有构成真正的批评。如果联系起百年中国文学的评价来说,那些批评的声音,评价现当代文学使用了两个尺度:他们在评价现代文学的时候,取的是现代文学的高端成就,现代文学因为有了鲁郭茅巴老曹,就能建构起一个伟大的现代文学史。但是当他们评价当代文学的时候,他们采取的是末流,认为这就是当代文学的现象。对现当代文学评价所采取的不同尺度造成了他们批评声音的不及物性质。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栾梅健指出,海外学者对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了解非常单一,只看翻译,看媒体的评价,不细加揣测和分析。未经翻译的作品他们知之甚少,甚至于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对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了解途径也非常有限。因此,有限的了解决定了海外汉学家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看法。要真正呈现当代文学的成就,还原真实的文学面貌,他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来做:1�有组织、有计划、重点地翻译文学作品,把它们介绍到世界。2�文学刊物要有担当,要肩负起把中国的文学介绍到海外的使命。有计划、有重点、系统的对当代重要的作家作品组织评论,文学批评家要有一种使命感,让海外听到我们的声音。3�应该建立起多样的与海外汉学家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纠正他们对中国当代文学一些片面的看法,让他们能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真实的现状。

在讨论“如何认识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在世界文学批评格局中的处境”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对当今世界文学批评的局势有一个准确的把握。

随着20世纪社会发展全球化的潮流,文学批评也被赋予了“全球化”的特点。文学批评的思想和观念在各国间传播,得到了其拥护者,继而发展成为一股思潮旋风。所以,我们说一种文学批评思潮的诞生,都是各国及各文化背景的融合。对于中国,一方面,虽然20世纪中文学批评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一批有卓越成就的批评家,如:鲁迅、茅盾、胡风、李健吾、沈从文等,但另一方面,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是以西方的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的引进为前提的,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都没有摆脱这种西方文化的过度渗透,这就造成了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缺乏民族性的特点。

文学批评是一种世界性活动,其发展的方向应该是在世界上呈现“多元化”的格局。但现状却恰恰相反,文学批评中的“一体化”苗头的渐渐升起,这种畸形的文学批评格局值得我们警惕和关注。要想改变这种不均衡状况,就要求中国文学批评要发扬民族的优秀的文化传统,以自信自强的姿态与世界文学批评文化进行平等对话。

文学批评的作为一种文学研究活动,与文学批评家的思想内涵、精神世界、文化程度有着重大联系。所以,要说中国文学批评的欠缺,倒不如说是当代文学批评家的欠缺。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批评家的欠缺”并不是指中国缺少批评家,而是指中国当代某些批评家欠缺了一种正确的批评意识和端正的批评人格。

就拿郭敬明进入中国作协这事来说。郭敬明的一本《梦里花落知多少》被法院判了抄袭庄羽的《圈里圈外》,他的抄袭行为成为了不争的事实。但他却从来没有公开道歉,甚至连抄袭也从未承认,就如他所说的:“只赔款不道歉。”而就是这么一个抄袭且不承认的人,最后竟然高调进入中国作协。更加令我们诧异的是,支持郭进入作协的人中,竟然包括赫赫有名的中国当代批评名大家王蒙和著名批评家兼北京大学教授陈晓明博士。这不禁让我们大跌眼镜,也引起了我们对中国文坛基本价值观的奔溃产生了深思。

王和陈的做法,并不是在为年轻人提供一条出路,而是在纵容错误和袒护罪犯。作为中国的著名文学批评家,王和陈都应该有着时代的使命感,他们的言行应该为人民作出正确的表率。因为郭的巨大名声而盲目对其进行抬举,反映的是一部分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家的无德无底线的状态。作家是文学作品的创造者,很难想象,如果一个批评家连基本的文学操行也不及格,批评价值观不端正,道德底线无下限的话,他能够写出怎么样的好作品。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不足,一方面在于民族性的不够,没有形成中国特色的民族性文学批评,另一方面是在于当代文学批评家们的批评观念不正,人格道德缺失。

如何看待中国当代文学被批为“全是些垃圾”的观点?
数年前,德国著名汉学家顾彬先生作为山东大学文学院的客座教授,曾在一次讲学中提出了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深刻见解。他对一些中国作家和评论家的观点表示质疑,他们认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缺乏价值,全是负面评价。我回应说,如果他在撰写《20世纪中国文学史》,难道会对文学界的价值评判有不同视角,会去关注“...

如何看待中国当代文学
如果上述的划分可以成立的话,就不难得出如下的结论:处于一、二层次的作家和作品,在当代文学中占绝大多数;进入第三层次即人生体验层次的作家与作品已是屈指可数;而进入形象化哲学层次的作家和作品则几近于无。那么,中国当代文学的整体水平究竟如何,难道还用再多费口舌吗?当代作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

学习中国当代文学的心得体会 怎么写
要有勇气认识中国当代文学的价值一个时代有几个最好的作家,有几部最好的作品,具体来说,汉语小说有能力处理历史遗产并对当下现实进行批判,有能力以汉语的形式展开叙事,有能力以独特的方式进入乡土中国本真的文化与人性深处,有能力概括深广的小说艺术,这个时代的文学就立起来了。 当代中国文学当然要放在现代世界文学...

中国的当代文学水平与世界当代文学水平差距如何?
从文学史的划分上看,49年-至今的文学发展被称为当代文学。基本上49-77,文坛都被印上假大空的整体时代烙印。50年代是个特别特殊的年代。您这个可以参见文学史书籍。70年代,以知青文学、伤痕文学为代表的一批文学作品的出现,在中国文坛形成了一股主流,但是艺术水准相比较起欧美等世界当代文学的发展,...

如何学好中国现当代文学
当代文学与现代文学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不仅是文学作品的形式和内容上的变化,更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通过对这些变化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独特魅力及其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在研究现当代文学时,我们应当保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既要尊重现代文学为当代文学提供的丰富资源...

王土个人作品评论
德国汉学家顾彬的评论指出,中国当代文学被批评为垃圾,这源于其阅读视野的局限以及对中国文化体制的误解。他认为,中国民间隐藏着众多未被大众所见的文学瑰宝,这种状况对全球汉学研究构成了挑战。要想全面理解中国当代文学,必须关注自由文学与自由作家,这是世界汉学亟待填补的知识空白。《中国当代作家》的...

你在心中是如何评价余华的
你在心中是如何评价余华的中国文学批评一直是站在中国当代文学的视阈上来评价余华的,这种评价和余华的创造以及对世界文学的贡献有时是一致的,但有时则是错位的。中国文学批评和研究并没有把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对余华的

谈谈中国当代文学的基本理解
一.从“现代性”到“当代性”“现代性”是困扰文学史的一个问题,而“当代性”则是困扰文学的一个问题。在西方文学批评与文学史的研究过程中,“现代性”是一个发端较早的美学命题,也是一个历时性的概念。“现代”的意义并不是为了树立某一种批评样式、文体风格或思想体系,而是为了厘清“现代”与古典主义、新...

王列生主要论文
新流行状态: 位置批评与商业批评 王列生 九十年代: 日常迷恋与边缘落寞 王列生 文化的贫困与文化的解困 王列生 话题与民族文学言说方式 王列生 知识增长的四种方式 王列生 先锋批评:需要校正的第三者 王列生 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当代发展的基本框架 王列生 简议特区文学的特 王列生 世界文学格局中的中国文学...

谈谈你对当代中国文学从中心走向边缘的认识
因此有学者高度评价这次文论转向“形成了中国文学理论发展史上一个空前的高峰。”[2]在明代,由于自宋代以后新的儒家学术“宋明理学”的形成,变多元文化为一元,以“天道”、“人性”之关系为基点,建立“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体系,使以儒学为主流的中国文化又一次走向定位化,走向僵化。到了中后期,随城市经济的繁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