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说“高僧”

如题所述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高僧”和“名僧”的界限常常混淆。早在南北朝时期,慧皎的《高僧传》中已经明确区分了“高而不名”和“名而不高”的概念。评价一位僧人是否为高僧,不能仅仅依据其名声,因为社会上的知名人士,其道德品质不一定能成为大众的楷模。真正意义上的高僧,是那些依戒定慧三无漏学修成的圣者。他们具备持戒的纯净言行,得定的祥和心境,以及慧眼洞察生死的智慧。此外,他们还怀有悲悯世人的心,平等对待每一个众生。


我所敬仰的济群法师,对高僧的理解深入而全面。他推崇的太虚大师的博大胸怀,弘一律师的严谨精神,以及虚云老和尚的苦修风范,都体现了高僧的内在品质。作为出家人,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内在修行和外在弘法。内修是自我觉醒与解脱,外弘则是引导他人走向同样的目标,即“自觉觉他”。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通过佛法获取正确的人生观,再以佛法观念理解人生,通过戒定慧的修行消除迷惑和烦恼,最终实现生命的觉醒与解脱。


作为寺院的方丈或高僧,他们不仅要履行出家人的基本修行职责,还要在引领僧众修行上更上一层楼。在社会上,他们应扮演精神导师的角色,引导社会风气,净化人们的心灵。他们的地位和名声虽然重要,但决定他们是否为高僧的关键,依然是其内在的生命品质和对众生的慈悲心。


扩展资料

济群法师,1984年毕业于中国佛学院,随后至福建佛学院、闽南佛学院参学任教。多年来,教书育人,学修并重,为沩仰宗第十代传人。现任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闽南佛学院研究生导师,并受聘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厦门大学宗教研究所高级顾问、客座教授。长期从事唯识、戒律的研究及讲授。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济群法师说“高僧”
我所敬仰的济群法师,对高僧的理解深入而全面。他推崇的太虚大师的博大胸怀,弘一律师的严谨精神,以及虚云老和尚的苦修风范,都体现了高僧的内在品质。作为出家人,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内在修行和外在弘法。内修是自我觉醒与解脱,外弘则是引导他人走向同样的目标,即“自觉觉他”。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通过...

济群法师的说“高僧”
所以说,是否高僧,主要取决于自身的生命品质,而非外在的身份、地位、名声。在近现代,我所仰慕的高僧有许多,如太虚大师的博大胸怀、弘一律师的严谨作风、虚云老和尚的苦修精神,都是我深深景仰的。作为一个出家人,主业就是内修和外弘。内修,即通过修行完成生命自身的觉醒和解脱;外弘,即帮助大众达到...

济群法师:佛教界在弘法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济群法师:佛教界在弘法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呢 如果说佛法的学修、传承依赖于健全的教育制度,其弘扬、普及同样依赖于相应的弘法布教制度。那么,目前佛教界在弘法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呢?其一,过分指望高僧,忽略大众的整体作用。常人心目中,弘法惟高僧方能胜任,与己毫无关系,故多数出家人没有弘法意识。又因...

济群法师的经历
对少年济群来说,到了鼓山涌泉寺,他出家的心愿才真正机缘成熟。他从普雨老和尚正式剃度出家。当时的职责是在客堂当“照客”。这个差事,有点像宾馆的服务员,负责扫地、打开水、倒茶、洗茶杯,还管客房的钥匙,给客人开门。 鼓山涌泉寺是福州五大丛林之一,千百年来高僧辈出。“文革”期间,寺院被园...

济群法师谈生命是一场觉醒的艺术
这世上的知识那么多,是不是只要不断地学习就可以觉醒?或者说,多听高僧大德的演讲,多听成功人士的分享,我们就可以觉醒呢?亦或是我们能拜在哪位名人的门下,就更容易觉醒呢?正如济群法师所说:“活着的意义,在于了解并开发自身潜在的高尚品质。惟有这样,我们才有能力完成生命版本的升级,才有...

弘一法师和济群法师对比
弘一大师高尚的僧格,高尚僧格具备两个特征,一是脱俗,二是寂静,这都离不开对戒律的严格受持。济群法师太重名望了,出了那多书,开书院收教徒,感觉他没有注重修行。

中国现世十大高僧是谁?
近现代几位著名僧人 宣化上人、慧律法师、星云大师、济群法师、印顺导师、弘一大师、印光大师、晋美彭措法王、惠敏上师、索达吉堪布、达真堪布

拜见济群法师
在酒店稍事歇息后即赶往位于市东南五老峰山脚下的南普陀寺,在寺院几经周折才找到济群法师位于后山的阿兰若处,据说这里曾是著名高僧弘一大师修行的地方,一处游人难以企及的所在,泉水和山洞咫尺之遥,更可远眺城市和海湾,实乃禅修之佳境。当天下午阳光明媚,我和几位师兄一道品着师父独特口感的黑茶,尝...

出家要有什么条件
济群法师答:关键是你的认识,如果你觉得出家是人生的最佳选择,只有走这条路,人生才会过得有意义,具有这种观念是选择出家的最基本条件。如果你还没有形成这种认识,暂时先不要出家。另外,家里的关系要处理好。佛经里讲,父母不听,不得出家。但这却不是原则性的,历史上有很多高僧大德,像虚云老...

为什么我听到佛经就想哭?
济群法师答:大家读到佛教经典的时候有没有产生过激动得想要痛哭的感觉呢?佛法讲因缘,这个"因"其实就是善根的问题,在我们的学佛过程中,善根是非常重要的。看到佛经或看到佛像,有些人会产生莫名的感动,而有些人却无动于衷,为什么有这样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其实就是善根的问题,如果宿世善根深厚...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