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战役分析:曹操因何能大获全胜的秘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2

曹操的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曹操一生中辉煌而经典的一次战役,在分析这次战役前,我先说说另外两次战役,一个是西汉的七王之乱,一个是李世民洛虎之战.可以说两个战役是属于两个相反的攻击形式,对胜利方来说,一个是攻击,一个是防守.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磨",消磨对方的锐气,一战而定乾坤.为什么我要提这两个战役呢?就是因为官渡之站其实与这两个战役有这同样的一个特点"磨"。

在《三国演义》里,官渡之战是由袁绍70万人攻击有7万守军的官渡,力战数月不克,由于许攸投敌,泄露军事机密,最终乌巢被烧,导致军队的全面崩溃.在演义中感觉上许攸投降成了整个战役的转折点,整个故事里面困扰曹操的确`问题粮草问题突然奇迹般的解决了,河北战场的格局就一下子被铁定的,袁绍的70万军队消失得无影无踪,实在是让我不解啊。

抛开演义仔细分析一下,我却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曹操在官渡之战的战略部署根本不是向小说里那样,小说里有个巨大的漏洞,就是许攸对曹操说,他曾献计,要袁绍出骑兵偷袭许昌,然后夹击官渡曹操主力.曹操听了感觉上还很占同这一计策.我一直有个疑问曹操真的将主力部队放到官渡了吗?我翻阅了各种材料,得出了个结论,曹操根本没有将主力部队放到官渡.要是这是真的,我想那曹操就太了不起了,他不但骗过了袁绍,也骗过了罗贯中。

其实这场战役的精髓还是向我刚刚提到过的那个字"磨".以强大的守备部队对抗敌人的主力部队,再以自己的攻击部队将其击破.我记得风魔老兄有的贴子叫考考大家的军事能力的中路部队面临的困难大至个袁绍的处境差不多,这个我想哪说哪,不必介意,但整个战役的第三阶段那只中路军团和官渡之战的最后阶段一模一样.还是回带正题上来,带着疑问看问题,就出现的第一的疑问,那就是军力问题.七万对七十万,这个数字我就觉得只是个局部数字,在官渡的曹操守军中有三支队伍,第一支是曹仁军团,第二支是李典军团,还有张辽军团.这正好符合了曹操的用兵习惯,将最有防守力的三支部队全部摆在整个战场的核心位置,拿现在的编制来讲,曹操将两个军,一个整编师,放到这里了.约两个纵队,这有点让人想起辽沈战役的塔山阻击战,不应该是黑山阻击战,因为一个是阻击,一个是拖延,而官渡阻击战应该是拖延。

按照番号来讲,曹操应该有如下几支部队,首先是曹操亲手缔造的部队最先有一万余人,在洛阳一战后损失约有2000人,后来在山东收遍于禁,组建青州军团,和扩充原先部队,将其0分为三只部队,一支为夏侯敦统帅,一支由于禁统帅,一支由自己统帅.总兵力约一个军3万多人,后来进军洛阳,收编李啵郭汜,杨奉的部队,加上长安部队约五万多人,一下子曹操就扩大了两倍,这时候就有了曹仁,曹洪,夏侯渊,徐晃,乐进几个军团.这时候曹操就可以号称10万,所以官渡之战的数据是肯定有问题的.加上灭吕布,破袁术,击刘备,收张绣,恐怕曹操的拥兵应该是45万人.这个数据应该才是整个河北战场曹操的总兵力,加上在河北战役初期,关羽的取颜,文首级时,曹操肯定会又捞了两个师的部队.经过迅速改编投入战场。

所以说官渡之战只是个局部战争而已。

第二个问题就是曹操火烧乌巢的军队是哪支,真的是从官渡出来的吗?结果我想了想要是李典所部的话就肯定是从官渡出来的,可是我发现个问题,就是两军对持时,李典转的了这个空子吗?而且在李典正面就是张合,高览军团,这2位的谨慎性我就不多说了.可以说李典从官渡出来火烧乌巢可能性,可行性极小.那么那把火是谁去放的呢?答案是夏侯渊,曹操在官渡被监视是出不来的.有两点可以说明,夏侯渊的部队正好摆在曹军的侧翼,一直是监视淳于琼军团,防止淳于琼偷袭许昌,二是,战争结束后夏侯渊的急速升官,就说明了夏侯渊在这场战役里面干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因此我敢说肯定,偷袭乌巢的是夏侯渊,而不是曹操,更不是李典。

最后就是曹操在河北战场的战略问题.开始我提过,?《三国演义》里面将许攸投降说成了整个战役的转折点.我其实绝的这有些不合逻辑,可能罗贯中写这里时正好读了《史记》里周亚夫烧毁吴王粮草那段吧,加以修饰,将好好的一个官渡之战抄袭成了个七国之乱的翻版.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战役的确是有着惊人的类似之处,失败一方都同样陷入了同一个问题,就有如荀或写给曹操的信中提到的讹其吼,使其不能进,一样.都陷入这个麻烦.看着部队的士气天天的降低,锐气不段的被消耗这就是战败的先兆.在整个战役中,曹仁出色得完成了拖延袁军主力,为曹军的反扑,赢得了宝贵的活动空间。

经过这些分析,可以说官渡之战是河北之战的核心部分,而曹操在战役的战略部署是千锤百炼的,并不是一点点军事机密就能够左右的.他也透露了曹操的用兵习惯,后来的赤壁,汉中惨败,就是因为他的战略习惯的变通出现了问题,人家早就看透你了,不败才怪。

官渡之战曹操为什么能打赢 曹操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官渡之战真正的转折点其实是袁绍手下的谋士许攸,因为集团内部的矛盾投奔了曹操,给曹操提供了袁绍储粮的地点,这才让曹操最后能够奇袭乌巢,让官渡之战出现了一个逆转性的崩盘。但许攸投降曹操这件事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和偶然性,所以这并不能当成曹操本人能力优越的理由,同样的道理,袁绍在官渡之战后突...

"官渡之战“中曹操取胜的原因有哪些?请简单分析。(两方面)
原因如下:1、袁绍与曹操在白马相持时,袁绍下令筑起箭塔,连日向曹操营寨射箭,使曹 操军心动摇。 其后,刘晔献上霹雳车之计,大破袁绍弓弩兵,使曹操在官渡得到据守之地 2、 曹操於黎阳与袁绍杷持,本欲还兵再作打算,荀攸献计:「今兵少不敌,分其势乃可。公到延津,若将渡兵向其后者,绍必...

官渡之战曹操是怎么赢的?
综上所述,官渡之战曹操之所以能够获胜,在于他在战术选择、策略运用以及战场部署等方面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

官渡之战曹操取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曹操善于指挥。官渡之战前,曹操主要一条就是抓住了袁绍遇事迟钝行动迟缓的特点;白马之役,他声东击西,分散了敌人的优势,也是由于掌握了袁绍胆小怕事的特点,袁绍如果分秒必争地强渡黄河,同颜良会师,曹操未必能在白马之役中打胜仗。特别在最后的决战中,由于许攸的到来,曹操摸清了袁绍的底牌,看准了袁绍...

曹操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的原因
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实力明显不如人力物力上都占有绝对优势的袁绍,但他却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并最终大获全胜,其取胜之道是值得后人很好地深思的。曹操成功统一北方的原因 :1、政治上,曹操把汉献帝劫持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广招人才。2、经济上,实行屯田,奖励农耕,解决...

官渡之战曹操为什么能够打赢的啊
官渡之战曹操取胜的主要原因如下:1、袁绍在战略上犯了错误,时机选择不当,没有能够在曹操立足未稳之际给予果断的打击。战略错误是在具体的战争进行之中,到底该如何打的问题。建安五年(200)官渡之战正式爆发。战前袁绍拥军十万,兵精粮足,在军事上占据很大的优势。袁绍的谋士沮授劝袁绍和曹操打持久...

《官渡之战》:曹操;为何会赢!
官渡之战中,曹操之所以能够获胜,关键因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袁绍的骄傲轻敌是导致其失败的重要原因。在战争开始时,袁绍对曹操的实力判断失误,低估了曹操的战斗力,导致在战略决策上出现了严重的失误。这种轻敌的心态使得他在战术安排和士兵士气上都处于劣势。其次,曹操得到了关键人物许攸的帮助。

官渡之战曹操取胜的主要原因是
原因如下:1、当袁绍和曹操被锁在一匹白马里时,袁绍命人筑箭塔,连续几天向曹操的营地射箭,以动摇曹操的军心。后来,刘野提出了雷电战车的计划,击溃了袁绍的弩兵,使曹操得到了关渡的位置 2、曹操和袁绍在李阳手拉手,并想让部队返回再制定计划。荀息建议:“现在兵力比敌人少,可以分阵地。楚王到了...

官渡之战中,曹操能以少胜多,能取得胜利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袁绍处理事务犹豫不决,缺乏果断。3. 袁绍因个人私怨而忽视大局,如因怀疑田丰而将其囚禁。4. 袁绍不听忠言,对忠诚的臣子进行迫害,如田丰、沮授等。5. 袁绍在曹操粮尽时未能抓住战机及时出击,错失了取胜的良机。以上种种因素,加上历史发展的趋势,导致了官渡之战中曹操能够以少胜多,取得胜利。

官渡之战中曹操大败袁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曹操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原因有几个方面,第一,曹操和袁绍二个集团都人才济济,但曹操擅于用人,袁绍只会网罗人才却不会用人才。第二,曹操能断大事,袁绍却优柔寡断,一到重要时刻总是不能做出正确的决断。第三,曹操擅于听取部下正确的意见,袁绍却不能。第四,最后许攸从袁绍那边倒戈,告诉曹操袁绍的储粮之地在乌巢,曹操...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