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人为什么走西口?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6
西口是哪里?广义的西口指长城北的口外,最著名的包括山西杀虎口,陕西府谷口,河北独石口,西口是中原人出关与内蒙外蒙贸易的中央,所以走西口的主力人群包括山西人、陕西人和河北人。 往常,狭义的西口,则被人们以为是位于山西省右玉县的杀虎口。以山西人为代表,他们为什么要走西口?其实有一定的历史背景。清代之前,走西口被以为只是人们零星的行为,范围不大。不断到清代,经康乾盛世,中国人口开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呈现。史料记载,清乾隆时,全国人口打破三亿大关。人口急剧增长,招致人与地矛盾开端锋利。传统农业社会的人,一旦没有土地,则会呈现生存危机。 正是在此背景下,呈现了所谓的近代五次人口大迁移。需求阐明的是,虽然这些人口迁移范围很大,却并非官方行为,与同样著名的「 ”湖广填四川”不同。 南方的安徽、北方的山西,古代因为恶劣贫苦的自然环境培养出了封建社会最强大的两大商帮——徽商与晋商。明末到清末将近四百年的时间,大量的山西人移民蒙古尤其是内蒙古地区,极大改变了内蒙古中部的人口、文化结构,产生了巨大影响。 山西人的走西口和山东人的闯关东、广东人的下南洋是明清时期,中国民间自发形成了三次人口大迁移。现在看来这是三场商机无限的大冒险,然而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背后却是一把道不尽的辛酸泪啊。 山西人把大同东边的张家口为「 ”东口”,西边右玉县的杀虎口为「 ”西口”,走西口指的就是出杀虎口进入内蒙古草原这条路。走西口的历史可以最追溯到明朝初年,为防御北元残余势力的南下入侵,明朝在北方长城修建了九个边防要塞,驻扎了80万大军。80万大军的后勤对于当时的明朝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于是明朝想了一个非常聪明的办法,叫做:仓钞换盐引”简单的说就是把后勤外包给民间,谁往边关运了粮食,谁就能拿这 *** 给的盐引去江南换盐贩卖。山西人借助地利之便,兼顾粮商与盐商与一身,很快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也为了后人走西口打下基础。 清朝时,走西口的规模达到了高峰只不过他们不再是风光的往前线运粮食,而是为了生存。人的矛盾又以西北最为尖锐,为了给老百姓找口饭吃,清朝 *** 只能引导他们去内蒙开垦荒地,又加上蒙古的王公贵族贪恋地租,双方就促成这场人口大迁移。当时有一句话叫:宁闯十回关东,不走一次西口。东北有山有水有树林,除了冷点至少饿不到肚子。可是走西口就不一样了,杀虎口是必经之地,也是匪患最为猖狂的地方。当地有民谣:杀虎口、杀虎口、没有钱财难过口,不是丢钱财,就是刀砍头。 第一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生活都是人创造出来的,每个人都向往美好生活都希望自己的日子可以过得好一点。而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内蒙古地区完全能满足山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自己的理想追求。内蒙古地区待开发,而山西又有很多的能人巧匠。比如说山西有很多的种地高手,可是在山西没有那么多的地,而他们都只能给地主老财当长工,辛苦付出得到的收获却很少。而在内蒙古却是另一番景象,有大片的土地待开垦,他们在这里不但可以大展身手同时也会收获一份不错的家业。用现在的互联网理论解释这就是一个产品思维,就是用户和需求之间的关系。所以一代代的山西先民都怀着一颗对美好生活向往之心踏上了走西口之路。 第二 精神指引前行 虽然走西口历程艰难,但是山西人历来都有不折不挠的精神,并且历来都非常重视从商。大家都知道过去山西一等的人才去从商,接下来才是去考取功名。所以商业文化一直在山西都有深远的影响。比如晋商南下贩茶,北上去蒙古和俄罗斯卖茶收皮毛,在祖国南北之间打拼生活。那时的山西普通民众也非常愿意自家的孩子去学经商和去店里当伙计,所以在当时的那个时期整个山西社会都有这么一种商业精神,就是一种为了追求理想不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引才能战胜重重困难,走到口外谋求生存发展。 第三,自然环境恶劣,被迫离乡背井 古徽州有一句古话「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而山西也有这么一句话「 ”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形容的都是当地的环境恶劣,生存艰难。山西北部自然环境恶劣,竞标发生各种自然灾害而且土地贫瘠,当地生存非常不容易,为了生存,当地人经常出走在外也是常有的。而另一方面,清末山西发生了著名的「 ”丁戊奇荒”,极端变化的恶劣天气,近代最严重的旱灾,加上当地河川稀少缺乏水源,当地百姓为了生存大规模出走。山西有的地方很穷,有句名谚:"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这些地方的人当年走口外的就很多。 第四,清末移民实边,巩固疆域之举 清朝末年,统治风雨飘摇,尤其是北方的沙俄不断渗透使得清朝版图非常不稳。为了巩固疆域,清朝一改「 ”封禁边塞”的传统,尤其是丧失了外东北、外西北之后,沙俄又开始对蒙古地区虎视眈眈。蒙古地区地广人稀,可耕地等各种资源非常丰富,清朝鼓励移民戍边,主动招募大量来自于山西、河北等地的贫苦百姓,移民到漠北、漠南地区,开发土地。 山西紧临当时的察哈尔、绥远等内蒙古各地,自然也就「 ”近水楼台先得月”。当年闫锡山统治山西的时侯,坐镇山西,代管绥蒙。这样内蒙一代也就有一部分当兵的,做官留在了内蒙。 从源头上说,无论是走西口还是闯关东,都是老百姓在讨生活为了生存,类似于现在的外出务工人员。在农耕文明的模式下,一旦耕地收入不足以养家糊口,就只能想其他的办法。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百姓们开始外出。其实除了闯关东和走西口,还有一个大的人口迁移行动,那就是下南洋,其中福建人居多。按照当时的说法,闵人以海为田。

山西人为啥要走西口
1. 山西北部土地贫瘠,灾害频发,迫使许多人到口外谋生。2. 清光绪三年至五年,山西等省遭遇严重旱灾,导致大量人口流迁,尤其是晋北地区。3. 恶劣的自然环境,如贫瘠的土地、寒冷的气候和缺乏灌溉,使得晋北人的生活困苦。4. 每当灾害发生,人们不得不离开家园,前往口外寻找生计。5. “走西口”不仅是...

山西人为啥要走西口
1. 山西人“走西口”主要源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的四百多年间,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下,大量的山西人、陕西人、河北人离家背井,形成了五次著名的人口迁徙事件之一。2. 这些迁徙的人群中,山西人“走西口”多从山西中部和北部出发,形成了两条主要的迁徙路线:一条向西,穿过杀虎口,出口进入内蒙古草原;另...

三百多年前,山西人为何要选择走西口?
一、三百多年前,山西地区因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土地贫瘠,种植条件恶化,使得当地居民生活陷入困境。二、面对生存压力,山西人凭借天生的商业头脑,开始外出寻求商机。他们远离家乡,前往北京、杭州、扬州等商业中心,从事各种商业活动。三、在外闯荡的山西人,凭借其精明的商业头脑和辛勤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

三百多年前,山西人为何要选择走西口?
六、走西口的原因分析 大家肯定很好奇为什么山西的人要去千里迢迢去蒙古呢? 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当时北方地区田地荒芜,自然灾害频繁。在清朝300多年的时间里,山西全省性的灾害就达100多次,平均3年一次,其中最长的一次旱灾长达11年,人们在此种情况下,选择了走出去,也许能闯出条活路来。就形成“走...

历史上为什么山西人要走西口,山东人闯关东,广东人下南洋?
2. 山西人走西口:这一现象主要发生在贫瘠的黄土高原地区,许多山西人为了生存,被迫前往内蒙古高原牧区以及河套地区乞讨或开荒,这对平衡人口、开发土地资源、解决饥荒起到了重要作用。3. 山东人闯关东:山东由于开发较早,人多地少,频繁的水旱灾害和蝗灾迫使许多山东人前往相邻的东北地区开垦荒地。到新中国...

走西口是什么意思
走西口是山西地区人们移民至关外的一种历史活动和现象。详细解释如下:一、历史背景 走西口这一说法源于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移民潮。在明清时期,由于自然灾害、战乱等原因,加之人口增长带来的生存压力,大量山西人开始向外迁徙,其中主要迁移的方向是长城沿线及以北的关外地区。这些移民为了生存,不得不选择...

走西口这一历史事件到底指的是从山西到哪儿?
1、走西口主要是为了增大贸易途径,使经济更加的繁荣,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走西口大多数是说山西人脱离自己的故乡,经过杀虎口,然后到达西边更远的地方去进行贸易。如果说能够成功,那么就能够在当地成为人上人,如果失败很有可能就会有性命之忧。所以说走西口虽然说是风靡一时,但其中所包含的风险也是...

走西口原因
1. 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五次人口迁徙之一,发生在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长达四百余年的时间里。许多山西人、陕西人、河北人离乡背井,为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打开了通道,推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2. 山西北部的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发,恶劣的生存环境迫使许多晋北人前往口外谋生...

山西人为什么要走西口?
“走西口”是一部辛酸的移民史,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一批又一批移民背井离乡北上口外的蒙古地区,艰苦创业,开发了内蒙古地区。伴随着“走西口”移民的进程,口外的内蒙古地区以传统单一的游牧社会演变为旗县双立,牧耕并举的 多元化社会。在这一演变过程中,作为移民主体的山西移民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由...

山西人"走西口"是怎么回事?
走西口的主要是山西人。在当时,山西人很穷,其穷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山西的自然条件实在太恶劣,不但土地贫瘠,而且自然灾害频繁。在清朝三百多年的时间里,山西全省性的灾害就达一百多次,平均三年一次,其中最长的一次旱灾长达11年。死于这次灾荒的山西人超过了300万。与其眼睁睁挨饿坐以待毙,不如走出...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