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观后感(15篇)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孔子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朝闻道,夕死可矣”……电影《孔子》带我们重回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恍惚中,我仿佛听到了孔子对弟子们的谆谆教导;听到了颜回谦和恭敬的话语;听到了子路勇敢果断的声音……
孔子,名丘,字仲尼,被人们奉为“至圣”,他如一颗绚丽的流星,在历史漫长的黑夜中用短暂的生命照亮了夜空,给后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启示……
电影给我印象较深的是孔子的弟子颜回之死,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颜回为了抢救夫子的书简,放弃了自己的生命,这点让我很感动,在颜回的眼中,孔子的书简比自己的命都重要,仔细想想,正因为后来有着无数个颜回,我们现在才能够领悟到孔子的精神。当我看见孔子抱着颜回的尸体大哭,弟子们劝他:已经三个时辰了,已经缓不过来了。但是夫子依旧抱着,那个场面真的和悲惨。还有就是子路之死,子路其实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但是他始终记着夫子的教诲,直到死的那一刻,仍记着夫子说过的:“君子正其衣冠”。夫子得知子路的死后,丧徒如丧子,但是夫子没有让泪流下,夫子依然很欣慰,欣慰的是自己的弟子虽然没有如偿所愿,但已得为仁。
我从电影《孔子》中感受到,我们应当学习孔子钻研学问的严谨态度,以及“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秉承孔子“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的做人格言,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成为一个有学问、正直、光明磊落、对国家有用的人。
老子和庄子都是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很有智慧,就连孔子也曾向他请教。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深深的影响着中国人。
老子的人生智慧便是弱者生存,钢亡而弱存。老子提倡做人要柔一点,弱一点,低调一点,遇事要懂得以柔克刚。这让我想起了张三丰的太极拳,据说当时张三丰正在树林中练功,看到一只蛇和一只乌龟正在恶斗,便静静的站在一旁仔细的观察起来。蛇的动作迅速而凌厉,乌龟的动作缓慢而精准,神奇的化解了蛇的进攻,最后居然一口咬住蛇头,赢得了这场恶斗,伫立在一旁观看的张三丰被这出奇制胜,以柔克刚的招式给震撼了,之后由此悟出了“太极”的概念,以柔克刚,独步天下,傲视群雄。这和老子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太极拳也淋漓尽致的体现了老子思想的精华,以静制动,以柔克刚。
老子曾问他的弟子们,天下最弱的是什么?弟子们答,是水。老子又问,那天下最战无不胜的是什么?弟子们的回答五花八门。此时,老子悠然答曰,水能灭火,水滴石穿,则天下至柔即为天下至钢,柔能克刚,弱能胜强,无为则无不为。
我不禁愕然,这高深莫测的语言中包含着人世间最真挚的道理,旋即,我恍然大悟。有时候,退让并不是懦弱,这恰恰是一种人生智慧。
今天,我们看了《孔子》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孔子在鲁国受鲁定公重用,被提拔到大司寇,后来,齐国献了80名舞女给鲁定公。鲁定公整天成迷于酒色,孔子很失望,便离开鲁国,和弟子们开始了周游列国,但陈国、蔡国、郑国等国家皆不欢迎孔子,甚至赶走孔子,不让孔子有一刻停留,孔子以礼治国的方法始终没有办法实现。
孔子名叫孔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孔子自二十多岁起,就想步入仕途,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思考,也经常发发表一些见解。孔子和他的《论语》,用他那诉说了千年的理想,告诉着世人:“仲尼不可毁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逾自绝,其也上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孔子为人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追求真、善、美,一生追求着理想的社会。他的失败与成功,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与缺,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知识分子。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都是千古流传的名句,孔子死后,他的弟子们把他的言语编成《论语》,延续他的学说,形成了一个儒家学派,孔子成了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人称他为“孔圣人”。
《孔子》观后感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至圣之师,万世师表”,其言行语录和思想轨迹被其弟子收录集合成《论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可见孔子的思想对后世影响之深远。胡玫导演的《孔子》,一部以他的名字来命名的电影,当然也吸引众多观众来观赏之,而对于影片的评价则因人而异,正面负面当然皆有。而正如对此影片的评价态度一样,对孔子个人的功过是非当然也会有许多不同的观点。
《孔子》这部电影主要从公元六世纪孔子受到鲁定公赏识,得到重用,步步高升,能够用以礼治国的执政理念来实践。齐鲁会盟中,与齐国斗智斗勇,为鲁国讨回三城失地,维护了鲁国的利益。其政治才能得到充分展示。齐鲁会盟回来后,出任代国相,但季桓子嫉妒,假传音信,叫人予孔子“珏”,孔子知“珏,诀也”。于是这样被罢黜了,开始了其周游列国颠沛流离的生活。到卫国,孔子得到卫灵公重视,与卫灵公夫人南子相见,言谈举止中展现了其正气凛然不为美色所动的君子风范。历经磨难,最后,当初陷害孔子的季桓子,识时务懂谋略,知道鲁国需要孔子,于是去恳求孔子归还故里。孔子要求不以政事扰之才回国,季桓子答应。
孔子归鲁后,专心治学,开设学堂讲学。公元前四百七十年,孔子逝,终年七十三岁。他最早把教育普及于平民,弟子遍天下,故有万世师表之称。他为后人留下的儒家思想对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产生了了深远的影响,被举世公认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河学者的典范。
影片《孔子》讲述的是我国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生平故事。
春秋割据,各国战乱,孔子就知这亲的年代生活。孔子满腹经论,学识渊博。他就任“中都宰”这个职务时,使中都面貌大变,老百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孔子因此受到鲁定公的重用,被鲁定公任命为大司寇。
当时是奴隶社会,有一个这样残忍的陋俗,就是只要有一个王权去世了,他的奴隶们就要陪他殉葬。孔子不畏大司徒和公山狃的权势,提出要废除这个残酷的陋习,用智慧战胜了两位王侯贵族,展现了孔子的聪明和机智,以及他的仁爱之心。
孔子担任大司寇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陪同鲁定公去会见齐王。孔子向公山狃和大司徒索要战车五百乘,但遭到公山狃的拒绝,只好带着孔子的十乘战车去会盟,受到齐国的威胁,但孔子用他的智慧,用一百辆牛车吓退齐国的五百战车。因此,得到鲁国王的称赞和重用。孔子与他的弟子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孔子和他的弟子在奔走列国之间,传授学问,用仁爱之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对孔子也是非常崇敬。有一件事让我感动,就是颜回下到冰海,给孔子捞书籍,但在冰海里待太长时间,就被冻僵了,已三个时辰了,颜回没有缓过来,这种视书如命的精神让我感动。
这部影片仅仅是孔子这位大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的艺术体现,我还要从孔子的文学著作《论语》再深入进行了解,还要向他学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精神。
电影《孔子》已经放映好久了,可我一直没机会看。昨天下午,学校说全体师生一起观看《孔子》电影,我一听,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这部电影主要讲的就是孔子与他的弟子的故事,很感人,很好看。
在这部电影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孔子带着他的弟子们在坚硬的、冰冷的冰上艰难地行走着。孔子最喜欢的弟子颜回驾着马车,马车上装满了书。突然,冰裂开了。刚刚好,颜回、马与书一起,“扑通、扑通”地掉进了刺骨的湖水中。颜回不顾自己的性命,将沉入湖底的书一点一点地捞上来。连爱书如命的师父孔子都对他大叫:“回来,回来!”但颜回毫不理会,继续捞书。最终,颜回永远地沉睡于湖底。
看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想到:有时候,我家里的书也会“生病”:比如,书皮烂了呀,书皮折角了啊等等,数不胜数。我见了,很少给它们“治病”,置之不理。它们一个劲儿地哀求我,我也不理……想到这里,我的脸微微有些发热。颜回不顾自己的性命,还要将书捞上来;而我呢,书生了病,我也不理,真的是相差太远啊!
于是,我暗暗下定了决心:以后一定要爱护书,见到书“生病”了,马上就给它“治病”,我相信自己能做得到。
今天,我看了孔子这部电影,内容是主讲孔子的一生由鲁国兴盛的国相(相当于现在的总理),衰弱到一个四处传教的乞丐,最终又回到鲁国的人生经历,令人不禁感叹人生的曲折路程,又使人惋惜如此一位高尚的人,生命路途的悲惨。
孔子这部电影的主题是学习孔子高尚,让人深有所思,是的,在当时那个战乱的时代,孔子的儒家道法被各个国家重用,但他没有被别的国家用重聘金所动,依然效首鲁国,但是最终被叛人挑拨而被赶出鲁国四处传教乞讨,如果;是现在这个社会,一定是一个被视为尊重的人,但是那个战乱的时代,竟然像一个乞丐流落街头,连口饭都吃不上!使人不禁叹息人生的不公,竟然让如此一位圣人堕落……
看到孔子在那种黑暗的年代依然正直的身影,我不禁有所感动,在我们这个没有战乱,跟平的年代里,拥有孔子这种品行的人几乎已经见不到了,要想学会孔子的修行不容易,但是也很简单,简单是因为只是捍卫了做人的最基本的原则,其实孔子也只是做到了这一点,但难是因为这一点,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的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就要抛弃功名,财物,地位等等,虽然我们不一定能做到孔子这样伟大,但我们起码不能在人生路上做恶事,在别人看来,我们远没有孔子伟大,但是我们可以自豪的说,我这一生是正直的,是不邪的!
看了孔子后,我沉思了许久……
电影《孔子》是很早之前就有了,为什么今天我还是要写观后感呢?因为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有自己的文化信仰。谈到文化信仰我们想到的那首当其冲的就是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因其母祷告于你丘山而得名。电影中孔子的出场已经是一个大夫的身份了。但是孔子的'身世是不幸的,早失双亲,所以孔子对下层百姓的疾苦特别的关注,回到电影上来。电影中的周润发给我们很好的诠释了孔子的许多东西,让你不得不佩服他的演技。
电影所选取的一些故事单元也比较吸引人,孔子由中都宰而大司寇,进而代国相;夹谷会盟,凭一己之力,力挽狂澜;叛将陷都,镇定自若,救大厦之将倾;堕三都,三桓掣肘,功亏一篑。比射艺夺兵符,守周礼以身作则,机智辩勇救家奴,一把古琴弹得如痴如醉;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弟子颜回、子贡、子路、冉有性格各异……,影片中有东周诸侯争霸的宏大战争场面,也有子见南子时说的“爱德如爱色”的观众笑声,让我们有幸对两千年前的这位君夫人想象一番,周游列国,或许也只有这位君夫人才算得上是知己,因此对君夫人的离去心中不禁惋叹,也客观上调节了下半场故事的节奏。
《孔子》看完了,我的真实感受是:脑袋一片空白。
据说,是近年的“国学热”催生了电影《孔子》。胡玫拍《孔子》是想说什么呢?是讲圣人伟大的一生呢,还是宣扬他的儒学思想?我发觉,看完了非常困惑,因为电影讲了一个文武双全、心地善良、喜欢周游列国但又有点狼狈不堪的孔子,他是个好人,但就是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跟着他,为什么会被称为“万世师表”或者思想家。这让我迷惑不已:这是谁啊?
其实,孔子挺可怜的。在世时,无人识君。人走了,被当做神像,供奉着。可笑的是,需要时抬得很高,不需要时,一脚踩在地上。都说是“独尊儒术”,其实,统治者只是将之作为幌子,骨子里还是法家那套东西:功利、实用。
我倒觉得,孔子应当是个和蔼、睿智,喜欢笑眯眯谈天说地的好老师,不在意物质的匮乏,整天乐呵呵过着日子。如果电影从这个角度去讲述,也许更能接近真实。但是,这肯定不是部商业电影了,有谁去看呀,没情节、没高潮、没焦点。
所以嘛,本来就别拍《孔子》了,中国人实际上哪信这些玩意儿。儒学那套东西历朝历代都是用来标榜的,真正相信并身体力行的,往往被视为怪物,比如海瑞海青天。在这个信仰虚无的时代,主题虚无的《孔子》成为当下人们思想最真实的写照。
今天按照老师的安排,观看了央视拍摄的纪录片《孔子》。在战国年代民不聊生生灵涂炭,孔子希望把自己修身、齐家之术扩而冲之,用到治国平天下上面。孔子和他的弟子周游列国吃尽千辛万苦,最苦一次被人围困七天七夜没有吃的,差一点饿死在荒郊野外。
还是在四百年后的汉朝,儒家思想才得以应用推广,从此成为历朝历代主流文化。孔子的思想是帝王之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培养帝王人格潜质。孔子看透人性自私自利的局限性,希望人们通过自身修炼突破人性局限性,内存孝悌外行忠信,通过利他来实现利己目的,通过利他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别人的和谐。
行文至此,我忽然想起一个天堂与地狱的故事。在地狱里每个人都拿着一把长柄勺子,勺子里的饭无法够着自己的嘴,所以地狱里的人每个人都饿得面黄肌瘦。天堂里面的人同样也每个人拿着一把长柄勺子,他们用自己勺子里的饭喂别人,这样每个人都可以吃上饭过得红光满面。天堂和地狱的差别就是有无爱心,对别人仁爱就会得到别人仁爱的反馈。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提倡仁爱,就是希望别人通过修炼突破人性局限性,用利他的手段来利己,如此实现和谐社会和得到自己幸福生活。
今天的社会发展一日千里,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现象却日嚣尘上。我们需要经过几千年磨炼的传统文化来教我们如何为人处世;我们需要继承几千年文化孕育精神成果;我们需要传统文化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出自于《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部分弟子的言行汇集,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有人说:“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在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中,可以体现出孔子的地位是“天纵之圣”的高度。
记得语文课文里有一篇题目是《孔子拜师》,文中讲述的是关于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从那时候起,我就开始研究孔子。有一天,我无意中发现了CCTV-10科教频道播出《孔子》,我看了两遍,感受颇深!拿起笔想写下观后感,想写的话太多不知从何说起。
孔子生于前551年,去世至今20xx年已经有2568年了,这位早已为全世界认可的中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就连外国的老师及教授都对孔子十分有研究。还有许多外国人给自己取中国名字名姓孔,还是自己是孔子的后代!看后让我大开眼界,不做井底之蛙!我要学习孔前辈的懂得孝道、感恩之心、做人、处事言行之道;同时还有学习修身养性、立大志、低调做人,快乐做人,快乐生活!
大海是知识的海洋,而我是一条小鱼,在大海里自由自在地寻找前行的力量。我要拾起国学,让自己从中找到属于我的闪光点!
妈妈语:第一次挑战观《孔子》有感,不足之处,希望大家留言指正。
听说妈妈明天要带我去看盼望已久的电影——《孔子》,我心里就像装无数只小兔子一样“怦怦”直跳。
第二天,我迫不及待地跟着妈妈来到电影院。电影开始时先介绍孔子的生平。孔子,名丘,字仲尼,出生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的鲁国。他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据说他有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人名气很大。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行记录下来,编成《论语》,这本书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电影正式开始,我聚精会神地看起来。鲁国国君鲁定公把孔子从一个平民百姓提升为中都宰,再从中都宰提拔为大司寇,最后又提拔为代相国,希望能实行孔子“以礼治国”的思想,也同时制约势力强大的三桓。孔子在当官期间做三件大事:第一件事是释放三桓中季氏的小奴,还废除活人陪葬的陋习;第二件事是不费一兵一卒收复被齐国占领的三城;第三件事是铲三桓,还毁三座高城。后来三桓中的季氏为权利把孔子赶出鲁国,孔子只好周游列国去,他的弟子们也一起跟随他。孔子的弟子对孔子真是忠心耿耿啊!过十几年,年迈的季氏意识到自己错,于是先把孔子的弟子冉求请回鲁国,再把孔子和其他弟子们也一一请回。这时孔子已经七十多,再加上传来最得意的弟子——颜回和最亲密的弟子——子路去世的消息,真是雪上加霜呀!不久,孔子就病逝,终年七十三岁。
看完电影,我觉得孔子真是个伟大的人物,可惜他生活在动荡的春秋时代,要是生活在唐朝的“贞观之治”太平时期,一定会有更大的成就!
电影《孔子》讲述的是我国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生平故事。
春秋割据,各国战乱,孔子就知这亲的年代生活。孔子满腹经论,学识渊博。他就任“中都宰”这个职务时,使中都面貌大变,老百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孔子因此受到鲁定公的重用,被鲁定公任命为大司寇。
当时是奴隶社会,有一个这样残忍的陋俗,就是只要有个王权去世了,他的奴隶们就要陪他殉葬。孔子不畏大司徒和公山狃的权势,提出要废除这个残酷的陋习,用智慧战胜两位王侯贵族,展现了孔子的聪明和机智,以及他的仁爱之心。
孔子担任大司寇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陪同鲁定公去会见齐王。孔子向公山狃和大司徒索要战车五百乘,但遭到公山狃的拒绝,只好带着孔子的十乘战车去会盟,受到齐国的威胁,但孔子用他的智慧,用一百辆牛车吓退齐国的五百战车。因此,得到鲁国王的称赞和重用。孔子与他的弟子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孔子和他的弟子在奔走列国之间,传授学问,用仁爱之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对孔子也是非常崇敬。有一件事让我感动,就是颜回下到冰海,给孔子捞书籍,但在冰海里待太长时间,就被冻僵了,已三个时辰了,颜回没有缓过来,这种视书如命的精神让我感动。
这部电影仅仅是孔子这位大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的艺术体现,我还要从孔子的文学著作《论语》再深入进行了解,还要向他学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精神。
开学了,我们一如既往去参加开学典礼。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就是杭州孔庙。
坐车半个小时就到了目的地。终于孔庙在朦胧的小雪中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我们最先到了大成殿,一进门就看到了五座大人像。正中间就是神色庄严的孔子,在正上方还有一个个大金字:斯文在兹,中和位育,看来孔子先生在当时地位可高了。天花板上还刻着一只只栩栩如生的动物,有的龙飞凤舞,有的天马行空,鹤、狮、孔雀,个个活灵活现,十分雄伟、壮观。
参观完大成殿,我们来石经阁,里面存放了唐至清末共五百多方石碑,荟萃了自五代到清代的五朝名家手迹的石刻。它们有的完好无损,有的小有残缺,仿佛经历了历史的沧桑,让我感受到了古色古香的味道。
走出石经阁就能看到一个典型的江南园林式庭院,梅花盛开,水流潺潺,各建筑如珍珠般散落其间,石经阁、星象馆、文昌阁等建筑在假山池水间参差错落,曲折绵长的回廊则将它们精美地串联在一起。
星象馆也令我大开眼界星象馆。我看到了一块又长又大的碑,上面还稀稀拉拉的刻画着一些小图。仔细一看,哦,这就是星象图。听讲解员阿姨说,星象馆主要是展示五代的天文星象刻石,有28星系周围的一圈线指天空,有183颗星,由线围在一起,代表星系。这块石碑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欢乐的时光总是容易飞逝,这丰富的知识盛宴让我大饱口福,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孔庙,总觉的没看够,我还会再来的!
《孔子》这一部电影主要讲了孔子带兵打仗胜利后却又被人赶出了鲁国,从此孔子和弟子们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在电影中多次提到了论语,如苟政猛于虎等,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对政治的见解,对教育的主张。我还从孔子反对古人死后陪葬这一习俗,从中表明孔子反对恶习陋习的主见。孔子在教育弟子中也可以看出他对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的处事方法。
不过,令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孔子,而是孔子的弟子——颜回。颜回不小心连同他的书本一起掉入冰水中,他却没有救自己,而是把书都从水中拿了出来,最后颜回却冻死在水中。当年颜回才只是一名充满热血的青年,但从他的举动,我们可以发现颜回真是一位好学者,把书看成了比自己生命还重要的东西!
孔子是鲁国有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一位真真实实的君子,在美色面前能抵住诱惑,时时刻刻都能做到尊重他人。
通过《孔子》这部电影,让我懂得了在学习上就如孔子说的:“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在解决问题上要像孔子为政一样做到临危不乱、足智多谋,想一个万全之策,在思想上要像孔子一样,成为一名君子,要让着别人,要为别人考虑。
总之,我们各方面都要向孔子学习!
;《孔子》观后感
《孔子》观后感1 他,生当“礼崩乐坏”的奴隶制末期;他,周游列国,想用自己的一套学说挽救天下的危亡;他,主张“仁”,“仁者,人也”是他的思想境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他的崇高品质。他的智慧与才能相融,总能使自己化险为夷,但他的认识与主张却因触动三桓利益而使自己流浪与他国。 他用“知其不可...
《孔子》观后感
《孔子》观后感1 今日,我看了孔子这部电影,资料是主讲孔子的一生由鲁国兴盛的国相(相当于此刻的总理),衰弱到一个四处传教的乞丐,最终又回到鲁国的人生经历,令人不禁感叹人生的曲折路程,又使人惋惜如此一位高尚的人,生命路途的悲惨。 孔子这部电影的主题是学习孔子高尚,让人深有所思,是的,在当时那个战乱的时代,孔...
孔子观后感心得5篇范文
不惜一个人在高台上奋力击鼓,而胜利后却无比伤心时,我感受到孔子仁者爱人的矛盾心理,这时我的眼中强忍泪水,进而看到了编剧虚构的颜回之死,颜回为了保全儒家经典流传后世,不惜一次次从冰窟窿中把竹简扔上岸,这是多么伟大的精神呀,看到这里我不
《孔子》电影观后感优秀作文
孔子观后感(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朝闻道,夕死可矣”……电影《孔子》带我们重回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恍惚中,我仿佛听到了孔子对弟子们的谆谆教导;听到了颜回谦和恭敬的话语;听到了子路勇敢果断的声音……孔子,名丘,字仲尼,被人们奉为“至圣”,他如一颗绚丽的流星,在历史漫长的...
《孔子》电影观后感
《孔子》电影观后感二 "我来到树下,一边帮忙收橘子一边问奶奶:"奶奶,奶奶为什么几粒橘子的籽,能变出这么多的'橘子;350字作文过了一会,轮到我表演了,我悄悄一看纸条,天呀。同桌的你,可爱的像坠入凡间的天使。嘴里不停地说:"好、好;过年的时候我们家进行了一次大扫除,在拖地的时候发现...
电影《孔子》的观后感
有关电影《孔子》的观后感一 电影《孔子》主要讲述了公元前六世纪,屹立数百年的周王朝已日渐衰落,各诸侯国割据一方,为了达到称霸的目的而相互征战。此时社会混乱,民不聊生。一代大思想家孔子先生出身于鲁国的没落贵族家庭,为社会的混乱而深感忧虑,希望以他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
孔子观后感精选6篇600字
孔子 观后感 1 影片《孔子》,我看了不止一遍,并不是因为它不好懂,而是因为它让我感动了。《孔子》从视听出发,达到了心灵的感动与震撼,渲染了当时那种气派氛围。当然,我也必须承认,影片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虽然尽可能的穿插了孔子的一些 名言 ,也借用了别人的,但是不免给人牵强之感; 故事 是讲到了,但是不...
孔子的观后感
关于孔子的观后感1 春秋割据,各国战乱,孔子的年代就穿插在这样的乱世中。他与他的弟子们颠沛流离,周游列国十几年。一向未曾放弃的是礼义仁和。 我带着并不是很高的期望去看这部影片。两个多小时,与场内的观众一齐,很安静地看完。正如胡玫所说“《孔子》是一部必须能让你记住很多故事情节的影片”。可是孔子带给我...
电影《孔子》的观后感
电影《孔子》的观后感1 近日学校组织同学们观看了电影《孔子》,我看完之后心中有一股说不出的滋味,深深地被震撼了,对孔夫子的伦理道德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其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而我却认为孔子思想里包含了仁,义,礼,智,信。等精神。孔子出身于当时...
孔子纪录片的观后感
孔子纪录片的观后感1 孔子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一想到国学就会想起论语;一想到论语就会想起孔子。孔子是一位有德、又有才的圣人。有德是:他会去救助穷人。比如说在《孔子》这部电影里讲了。孔子解救了一个要给季氏陪葬的小奴,那个小奴为了感谢孔子,最后还当了孔子的学生。这个事情还说明了,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