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汉武帝经营西域的策略

如题所述

汉武帝治国理念与父祖辈有一个很大的不同,那就是积极进取,而不是萧规曹随、黄老因循。这种进取精神,在处理匈奴问题上,表现得最为明显。

先秦以来,匈奴就是中原华夏政权的北边威胁。战国时期燕国有长城防御匈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为了对付匈奴,秦始皇修长城,蒙恬戍边塞,也都是为了抵御匈奴人的铁骑南下。

刘邦即位初年,曾经试图用武力对抗匈奴,结果被匈奴人围困于白登山(今山西大同附近),险些被擒。其后,他采纳了娄敬(即刘敬)的和亲之策,双方交战的局面暂时结束。刘邦死后第二年,匈奴单于冒顿曾经挑衅说,要娶寡居的吕太后为妻。吕太后忍气吞声,亲自修书一封,说单于过听,哀家其实老丑不堪,我给你准备了美貌的汉家公主。文景时期,也都是息事甯人,休 养生 息,继续与匈奴和亲修好。

汉武帝即位后,依仗立国六十年以来的积累,经过充分准备,启用卫青、霍去病等杰出将领,抗击匈奴。张骞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出使大月氏(ròu zhī)的。


敦煌莫高窟初唐323窟有一幅著名的张骞出使西域图。说是汉武帝打匈奴,获得匈奴祭天金人,供奉于甘泉宫。乃派张骞去大夏国,请问金人名号。这幅壁画的母题来自于《魏书·释老志》,并非事实。但是,汉武帝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是汉唐时代人们的普遍认知,则由这幅壁画,得到更加清楚的展现。

公元前139年,张骞出使大月氏,本来是一次军事外交行为。大月氏游牧于河西走廊、天山一带。匈奴人与大月氏互有征伐,汉文帝时期,大月氏战败,国王被匈奴所杀,其头颅被匈奴人制为溺器,月氏人被迫西遁。这样的信息被汉朝人知晓,乃派张骞西行联络,期待与大月氏采取联合行动,“断匈奴右臂”。

张骞冲过匈奴的拦截,西行越过葱岭,经过千辛万苦抵达大宛(今中亚之费尔干纳盆地)。在大宛王派出的卫队护送下,张骞经康居(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到达大月氏。由于大月氏西迁后,侵占了故大夏国领土(即巴克特里亚,阿富汗北部地区),已然安居业农,张骞交涉一年多,仍不得要领,祗得返回。为了避免再次被匈奴拦截,张骞改走塔里木盆地南缘进入柴达木盆地,绕道青海归国,不幸又被匈奴捕获。一年后,匈奴新老单于交替发生内乱(伊稚斜单于驱逐其兄军臣单于之子、合法王位继承人于单),张骞脱身归国,于13年后(前126)回到长安。不久,张骞随卫青出击匈奴,由于他了解匈奴地区的山川地理与水草所在,为汉军的胜利立了大功,被封博望侯。

张骞第一次西域之行虽未与大月氏结盟,却意外地把所发现的西域诸国政治、经济、地理、文化、风俗等信息报告给汉武帝,从而激起了汉武帝经营西域的兴趣。

大月氏与匈奴之间不仅有战争,更有贸易关系。王国维认为,月氏,即《逸周书》中的提到的“禺氏”,或者《穆天子传》中的“禺知”。在先秦以来的相当长时间里,月氏人不仅把畜产品与周边民族贸易,还把于阗(和阗)的玉石贩运给相邻的匈奴人,匈奴人再把货卖给中原。玉石之路的一个链条就是这么链接着的。而中国内地换取玉石或皮货的商品,最主要的就是丝绸。公元前121年张骞再次出使西域之时,已经不是单纯的军事外交行为,包含了更实在的经贸和文化交流内容。官方主导的丝路贸易,从此形成,先秦以来就存在的民间丝路贸易由此得到进一步开拓。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同时,西汉王朝也对匈奴展开一系列打击,其中具有决定作用的是公元前127、121、119年所分别进行的三次战斗。公元前127年,卫青大败匈奴,控制了河南之地(今河套以南地区);公元前121年,匈奴在霍去病的打击下发生分化,浑邪王降汉,河西走廊完全为汉朝控制;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又分道出击匈奴,匈奴单于大败远遁,从而将匈奴进一步驱逐至漠北。经过这三次大规模的反击,西汉王朝在对匈奴的斗争中已经掌握了主动,前往西域的道路也基本畅通,这为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此后丝绸之路的安全畅通,以及西域诸国同西汉王朝的友好往来,创造了必要条件。

然而西汉王朝的反击战祗是肃清了匈奴在漠南及河西走廊的势力,西域各国仍为匈奴控制,依然威胁着西汉王朝的西北边境安全。为了彻底铲除匈奴势力,也为了汉武帝开疆拓土的雄心大略,汉武帝在对匈奴展开第三次打击的同年,再度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目的是设法联络乌孙等西域各国,牵制匈奴。这一次出使队伍浩大,随员三百,牛羊万头,并携钱币、绢帛“数千巨万”。但这次张骞仍然没能达到预期目的,当他们到达乌孙(伊犁河、楚河流域)时,正值乌孙因王位之争而政局不稳,国内贵族又惧怕匈奴,故西汉王朝欲同乌孙结盟攻打匈奴的政治目的再次落空。

但在乌孙期间,张骞分别派遣副使到中亚、西亚和南亚的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阗各国,广加联络。公元前115年,张骞回国,乌孙遣导译相送,并派使者到长安,见到汉朝人众富厚,回去报告后,汉朝的威望在西域大大提高。不久,张骞所派副使也纷纷回国,并带回许多所到国的使者。从此,中西之间的交通正式开启,西汉政府与西域及中亚、西亚、南亚地区的政治与贸易关系迅速发展,西行使者相望于途,西汉王朝多则一年之中会派遣十几个使团,少则五六个,使团规模大则数百人,小则百余人,所访之地遥远,出访一次所需时间从数年到八九年。东来的商胡贩客也是“日款于塞下”。此后,中西之间的陆路交通继续向西延伸,一直到奄蔡(咸海与里海之间)、条支(当在伊拉克两河流域之间)等国。

张骞出使西域本来是为了联合西北各民族共同抗击匈奴,客观上却起到了开拓长期被匈奴阻塞的东西陆路交通的作用,沟通了东西方的经济与文化往来,也建立起中原与西北边疆各地区的友好联系,开辟出中国与西方各国直接交流的新纪元,如此重大的 历史 意义,使张骞出使在史上被誉为“凿空”。19世纪的一位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把张骞开辟的这条东西方贸易与文化交流通道,叫做“丝绸之路”。


张骞的两次出使,虽然对开通丝绸之路有重大意义,但因这时期匈奴的势力并未完全退出西域,西域与中原之间的交通依然长期受阻。丝绸之路真正得以繁荣和畅通,应归功于西汉政府对匈奴的打击和设立西域都护。

西汉王朝乘着对匈奴战争的一系列胜利,而于公元前121和111年先后在河西走廊设立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俗称河西四郡,割断匈奴与羌族之间的联系,保证丝绸之路咽喉地带的畅通。此后匈奴势力祗好向西发展,又开始了同西汉王朝争夺西域的长期斗争,最终,西汉王朝取得重大胜利。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汉朝军队击败匈奴的耳目楼兰(汉楼兰古城位于今罗布泊西北)、车师(今吐鲁番);太初四年(前101),李广利讨伐大宛获胜。在汉武帝崩驾之前二年,即征和四年(前89),汉军联合楼兰等西域六国军队,再次击败匈奴所支持的车师国,车师国王投降,大大动摇匈奴在西域的统治。

继位的汉昭帝(前87 前74年在位),加强边防,匈奴无法在汉地占便宜,乃重点攻打乌孙国,乌孙公主向汉帝求援。汉宣帝(前74 前49年在位)本始二年(前72),汉朝调动十五万大军与乌孙夹击匈奴,大获全胜。匈奴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很长时间再无力同西汉在西域争雄。宣帝神爵二年(前60),匈奴发生内讧。呼韩邪单于在动乱中即位(在位时间为公元前58 前31年)。呼韩邪单于多次朝觐汉朝。汉元帝竟甯元年(前33年)正月,呼韩邪第三次入觐,自请为汉婿。元帝赐汉宫女王墙为其妻(后为阏氏),此即所谓“昭君和番”。同样是“和亲”或者“和番”,但这一次,不仅汉匈国势易位,而且对于大汉来说,不再是被迫的和屈辱的行为,而是怀柔异邦的仁爱之举了。直至王莽篡位之前,汉匈之间四十年无战事。汉武帝经营边疆到此画了一个阶段性句号。

回顾秦皇汉帝经营西北边疆的这段 历史 ,我们发现:

为了抵御匈奴铁蹄蹂躏,燕赵诸国和大秦皇朝修筑了长城。

为了免遭生灵涂炭,汉初君臣委屈求和,送去了汉家公主。

为了保护国家的尊严,汉武帝派出大汉雄狮扫荡虏庭,“匈奴不灭,何以家为”“不教胡马渡阴山”,尤其体现了大汉将士的英雄气概。并因之打通了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

最后,在匈奴彻底退出西域,服膺汉朝的威力之后,汉武帝的儿孙们,还是用和番的温和办法,解决了汉匈睦邻友好问题。

这样一番刚柔交替的轮回,展现了我们古人处理边疆民族冲突问题的智慧,也留给了我们以有益的 历史 借鉴和启示!


(作者系清华大学 历史 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丝绸之路:汉武帝经营西域的策略
为了保护国家的尊严,汉武帝派出大汉雄狮扫荡虏庭,“匈奴不灭,何以家为”“不教胡马渡阴山”,尤其体现了大汉将士的英雄气概。并因之打通了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 最后,在匈奴彻底退出西域,服膺汉朝的威力之后,汉武帝的儿孙们,还是用和番的温和办法,解决了汉匈睦邻友好问题。 这样一番刚柔交替的轮回,展现了我们古人...

汉武帝如何实施对西域进行有效管治
通过与乌孙的和亲政策以及多次对西域的军事行动,汉武帝的战略目标在于确保汉朝与西域的交通畅通,并切断匈奴的右臂。细君、解忧两位公主的和亲,为汉朝统一西域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在与匈奴的长期斗争中,汉朝对西域各国反抗匈奴的斗争给予了不同程度的支援和保护,使得西域各国向往汉朝的威仪和恩德。在乌孙...

汉朝管理西域的措施
汉朝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在汉朝政府统一西域的措施中,设立了西域都护府,以加强对该地区的管辖和治理。

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体现了怎样的治国策略?
西域诸国更从此呈现在中原人的视野中,东西方的商人们纷纷沿着张骞探出的道路往来贸易,成就了著名的“丝绸之路”。他成功开拓汉朝通往西域的天山南路与天山北路两道路,并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黄瓜、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麻、蚕豆、胡蒜等等; 尤其在汉武帝来说,他的归来更提供了匈奴大量战略...

有两个历史问题想请教一下。 一、汉武帝年间对于西域边疆管理措施有哪些...
一:开辟丝绸之路加强与西域的交流。设立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二:政治上: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实力,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打击囤积居奇的不法商贩,将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思想上: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军事上:发动对匈奴的大规模反击战,解除匈奴的威胁。

汉武帝采取的什么措施开凿了丝绸之路
家要超过西汉。武帝晚年,对西域用兵,影响较大的有两次。第一次是对楼 兰和车师的用兵。这两国在新疆东部,扼丝绸之路的要冲,常替匈奴当耳目,并攻劫汉使,是汉通西域的障碍。元封三年(前108),武帝派兵1万打败 这两国。第二次是于太初元年(前 104)、三年先后派李广利攻伐大宛,最 终取得...

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打通西域并巩固对西域的统治?
地方郡国可按一定条件选送一些人,可受业如弟子。经考试,能通一艺以上,可用作官吏。从国立太学生中选拔官吏始于此。汉武帝时推广耧车(土法播种机)下种,此后这一方法在中国用了两千多年,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这在中国史上属首次。汉武帝元封六年(...

西汉是如何经营西域地区的
西域都护官秩二千石,相当内地郡守,其下设副校尉、丞、司马等属吏。西域都护的设置,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加强了民族间的团结和经济文化交流,标志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同时,因其在当地实行屯田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域农业生产的发展。王莽时期撤除,东汉或设或撤,安帝永初元年(107年)...

汉武帝是如何使“西域内属”的?有何意义?
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沟通西汉与西域各族的联系。通过三次对匈奴战争,平定西域威胁,设置河西四郡及其他管理机构进行有效管理 开辟了“丝绸之路”,使汉朝同西域的往来十分频繁,使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开始发展起来,促进东西方文化经济交流,促进经济发展 【同学你好,如果问题已解决,记得右上角采纳...

西汉政府是如何管辖丝绸之路的
保护商旅往来;2 汉武帝时西汉依靠强盛国力对匈奴展开了长达十年的军事反攻,卫青,霍去病率兵与匈奴进行三次大战,匈奴受重创,被迫迁徙漠北,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丝绸之路商旅往来;3 汉朝的和亲等行为与西域各国和平相处也是对丝绸之路的保护;4 汉明帝时班超经营西域,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