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华传统文化故事
1、乐羊子半途而废
战国时期,魏国有一个叫乐羊子的人,他的妻子知书达理、温柔贤惠。有一年,乐羊子决定外出求学,妻子一人留在家中纺线织布。但是,有一天他突然返回家,跟妻子说他太想家,不想求学了。妻子听后,什么都没说,而是拿起剪刀,把织布机上的布剪成了两半。
然后才语重心长地说:“织布机上的这些布看起来很美丽,但他们都是由一根根丝线慢慢累积起来的,现在我一刀就把他们剪断了,等于前功尽弃。你在外求学,和我纺线织布一个道理,你这样半途而废,怎能学有所成?”乐羊子觉得妻子说的很有道理,就又去继续求学了。
2、钟繇习书
三国时期有个著名的书法家叫钟繇,他是楷书的创始人。钟繇小时候聪颖好学,酷爱书法艺术。为了练习书法,他经常不分白天黑夜、不分场合地点练习书法。有一次,他与小伙伴们在一起玩耍时,还趁玩耍的间隙蹲在地上写字呢。
他的一生有三十多年时间在练习书法。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钟繇终于成了一代书法名家。后来,有人登门去向钟繇请教书法秘诀,钟繇笑着说:“我哪有什么秘诀啊!我只不过是比别人更加努力一点,付出的心血更多一些罢了。”
3、子游治武城
春秋末年,吴国有个叫子游的书生拜圣贤孔子为师。孔子教导他说:“当政者要用礼乐教化老百姓,这样他们就会听从政令,安居乐业。”子游学成后,当上了鲁国武城的地方官。他谨遵师训,以礼乐教化百姓,使人们遵从礼仪。
这天,孔子带着几个弟子来到武城,听到城里到处有弦乐歌声,他非常高兴。子游见到老师后,恭敬地说::“我听从老师的教导,用礼乐教化百姓。现在人们不再野蛮粗俗,而是懂得礼貌了,治安自然就好了。”子游学以致用,受到了孔子的赞赏。
4、齐己和尚一字之师
唐朝有个叫齐己的和尚,非常喜欢梅花。有一年冬天,他看到傲雪开放的梅花,不由诗兴大发,当即吟了一首《早梅》,其中有两句是这样写的:“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齐己云游天下时,曾拿着自己写的这首《早梅》向诗人郑谷请教。
郑谷看了以后,说:“既然数枝梅花都开了,就不能算是早梅了。”经过反复推敲,他将这两句诗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郑谷虽然只将“数”字改为“一”字,却使《早梅》更贴近题意了。齐己非常佩服,叩地膜拜。从此,人们便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之师”。
5、武丁中兴
商王武丁是历史上著名的贤君,即位初期,他就雄心勃勃地想复兴商朝。为此,他向天下招贤纳士。有一次,武丁听说有个叫傅说的奴隶非常有才能,便想任用他,但又怕大臣们因为傅说出身卑贱而反对,就想出了一个办法。
一天上朝时,他对大臣们说:“先王昨夜托梦给我,说将派遣重臣来辅佐国事。”说完,就让画师按照他的描述,画了一张重臣的像,并派人按此画去找来傅说。大臣们见傅说是先王在梦中推荐的大贤人,就不敢反对了。武丁在傅说的辅助下,励精图治,仅用三年时间就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盛世——“武丁中兴”。
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
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活动等。
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国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2. 中国传统文化故事
盘古开天 女娲补天 逐鹿之战 大禹治水 鸟王少昊 羿射九日 嫦娥奔月 麻姑升天 凤凰飞天 还有很多一时间记不起来了
3. 中华优秀文化故事
自古至今,实典案例故事很多;
古代有:《青出于蓝》【传统故事】南北朝时,李谧18岁就拜当时的大学问家孔璠为师。孔璠知识渊博,为人谦虚,学生们都很敬仰他。李谧拜他为师后,学习非常刻苦。没过几年,甚至连孔璠都有不如李谧的地方了。一次,孔璠读书时不太理解书中的一段话,就请教李谧:“你看这段话是什么意思?”李谧认真地分析了那段话,然后详细地回答了老师的问题。有人问孔璠:“你做老师的倒要请教学生,就不怕在学生面前失去威信吗?”孔璠不在乎地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老师也不是固定的,谁懂得多,谁就可以做老师。”问他的人听了,信服地点点头。【人生感悟】《增文贤文》中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孔子说:“后生可畏。”李谧的老师孔璠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可见,对于任何一个勤奋好学的人,我们都不能轻视,新旧交替是自然规律的具体体现,前人已一语道破了其中玄机。青少年应该知道:只要别人比我们懂得多,无论他是什么出身和什么年龄,都有资格做我们的老师。同时,要端正学习态度,不懂就问,虚心请教,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很多;
4. 传统文化故事
董永,传为东汉时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树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遂结为夫妇。女子一月之内赶织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5. 古代传统文化故事
二十四孝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成为宣扬孝道的通俗读物。
1.孝感动天
虞舜,瞽瞍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嚣,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
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2.戏彩娱亲
周老菜子,至孝,奉二亲,极其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著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又尝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
戏舞学娇痴,春风动彩衣。
双亲开口笑,喜色满庭闹。
3. 鹿乳奉亲
周剡子,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双眼,思食鹿乳。剡子乃衣鹿皮,去深山,入鹿群之中,取鹿乳供亲。猎者见而欲射之。剡子具以情告,以免。
亲老思鹿乳,身挂褐毛衣。
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4.为亲负米
周仲由,字子路。家贫,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
负米供旨甘,宁辞百里遥。
身荣亲已殁,犹念旧劬劳。
5.啮指心痛
周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参尝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望参不还,乃啮其指。参忽心痛,负薪而归,跪问其故。母曰:“有急客至,吾啮指以悟汝尔。”
母指才方啮,儿心痛不禁。
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6.单衣顺母
周闵损,字子骞,早丧母。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棉絮;妒损,衣以芦花。父令损御车,体寒,失镇。父查知故,欲出后母。损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母闻,悔改。
闵氏有贤郎,何曾怨晚娘?
尊前贤母在,三子免风霜。
7.亲尝汤药
前汉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母常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口亲尝弗进。仁孝闻天下。
仁孝临天下,巍巍冠百王。
莫庭事贤母,汤药必亲尝。
8.拾葚供亲
汉蔡顺,少孤,事母至孝。遭王莽乱,岁荒不给,拾桑葚,以异器盛之。赤眉贼见而问之。顺曰:“黑者奉母,赤者自食。”贼悯其孝,以白米二斗牛蹄一只与之。
黑葚奉萱闱,啼饥泪满衣。
赤眉知孝顺,牛米赠君归。
9.为母埋儿
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上云:“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
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
10.卖身葬父
汉董永,家贫。父死,卖身贷钱而葬。及去偿工,途遇一妇,求为永妻。俱至主家,令织缣[音jian]三百匹,乃回。一月完成,归至槐阴会所,遂辞永而去。
葬父贷孔兄,仙姬陌上逢。
织缣偿债主,孝感动苍穹。
11. 刻木事亲
汉丁兰,幼丧父母,未得奉养,而思念劬[qu]劳之因,刻木为像,事之如生。其妻久而不敬,以针戏刺其指,血出。木像见兰,眼中垂泪。兰问得其情,遂将妻弃之。
刻木为父母,形容在日时。
寄言诸子侄,各要孝亲闱。
12.涌泉跃鲤
汉姜诗,事母至孝;妻庞氏,奉姑尤谨。母性好饮江水,去舍六七里,妻出汲以奉之;又嗜鱼脍[kuai],夫妇常作;又不能独食,召邻母共食。舍侧忽有涌泉,味如江水,日跃双鲤,取以供。
舍侧甘泉出,一朝双鲤鱼。
子能事其母,妇更孝于姑。
13.怀桔遗亲
后汉陆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桔待之,绩怀桔二枚。及归,拜辞堕地。术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桔乎?”绩跪答曰:“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术大奇之。
孝悌皆天性,人间六岁儿。
袖中怀绿桔,遗母报乳哺。
14.扇枕温衾
后汉黄香,年九岁,失母,思慕惟切,乡人称其孝。躬执勤苦,事父尽孝。夏天暑热,扇凉其枕簟;冬天寒冷,以身暖其被席。太守刘护表而异之。
冬月温衾暖,炎天扇枕凉。
儿童知子职,知古一黄香。
15.行佣供母
后汉江革,少失父,独与母居。遭乱,负母逃难。数遇贼,或欲劫将去,革辄[音zhe]泣告有老母在,贼不忍杀。转客下邳[音pi],贫穷裸跣[音xian],行佣供母。母便身之物,莫不毕给。
负母逃危难,穷途贼犯频。
哀求俱得免,佣力以供亲。
16.闻雷泣墓
魏王裒,事亲至孝。母存日,性怕雷,既卒,殡葬于山林。每遇风雨,闻阿香响震之声,即奔至墓所,拜跪泣告曰:“裒在此,母亲勿俱。”
慈母怕闻雷,冰魂宿夜台。
阿香时一震,到墓绕千回。
17.哭竹生笋
晋孟宗,少丧父。母老,病笃,冬日思笋煮羹食。宗无计可得,乃往竹林中,抱竹而泣。孝感天地,须臾,地裂,出笋数茎,持归作羹奉母。食毕,病愈。
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
须臾冬笋出,天意报平安。
18.卧冰求鲤
晋王祥,字休征。早丧母,继母朱氏不慈。父前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母。尝欲食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归供母。
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
至今河水上,一片卧冰模。
19.扼虎救父
晋杨香,年十四岁,尝随父丰往田获杰粟,父为虎拽去。时香手无寸铁,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踊跃向前,扼持虎颈,虎亦靡然而逝,父子得免于害。
深山逢白虎,努力搏腥风。
父子俱无恙,脱离馋口中。
20.恣蚊饱血
晋吴猛,年八岁,事亲至孝。家贫,榻无帷帐,每夏夜,蚊多攒肤。恣渠膏血之饱,虽多,不驱之,恐去己而噬其亲也。爱亲之心至矣。
夏夜无帷帐,蚊多不敢挥。
恣渠膏血饱,免使入亲帏。
21.尝粪心忧
南齐庚黔娄,为孱陵令。到县未旬日,忽心惊汗流,即弃官归。时父疾始二日,医曰:“欲知瘥剧,但尝粪苦则佳。”黔娄尝之甜,心甚忧之。至夕,稽颡北辰求以身代父死。
到县未旬日,椿庭遗疾深。
愿将身代死,北望起忧心。
22.乳姑不怠
唐崔山南曾祖母长孙夫人,年高无齿。祖母唐夫人,每日栉洗,升堂乳其姑,姑不粒食,数年而康。一日病,长幼咸集,乃宣言曰:“无以报新妇恩,愿子孙妇如新妇孝敬足矣。”
孝敬崔家妇,乳姑晨盥洗。
此恩无以报,愿得子孙如。
23.亲涤溺器
宋黄庭坚,元符中为太史,性至孝。身虽贵显,奉母尽诚。每夕,亲自为母涤溺器,未尝一刻不供子职。
贵显闻天下,平生孝事亲。
亲自涤溺器,不用婢妾人。
24.弃官寻母
宋朱寿昌,年七岁,生母刘氏,为嫡母所妒,出嫁。母子不相见者五十年。神宗朝,弃官入秦,与家人决,誓不见母不复还。后行次同州,得之,时母年七十余矣。
七岁生离母,参商五十年。
一朝相见面,喜气动皇天。
6. 传统的文化的故事有哪些
1、孔融让梨
孔融,字文举,东汉时期山东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高祖父孔尚当过钜鹿太守,父亲是泰山都尉孔宙 。孔融别传记载:孔融四岁的时候,和哥哥吃梨,总是拿小的吃。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回答说:“小孩子食量小,按道理应该拿小的。“
2、铁杵磨针
大诗人李白小时候读书不顺,弃学途中偶遇一老妇人用铁杵磨针,对自己的触动很大,终于发奋读书,最终学有大成。“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就出自这个故事,这句话也成为激励后人持之以恒求学的名言警句。
3、悬梁刺股
东汉时,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孜孜不倦勤奋好学,闭门从早读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时候到了三更半夜的时候很容易打盹(瞌睡)。
为了不因此而影响学习,孙敬想出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子的房梁上,这样读书疲劳打瞌睡的时候只要头一低,绳子牵住头发扯痛头皮,他就会因疼痛而清醒起来再继续读书,后来他终于成为了赫赫有名的政治家。
4、毛遂自荐
毛遂在平原君选备人物去楚时,自赞自荐,并以囊锥为喻,说如让自己处于囊中,早已脱颖而出。在平原君与楚王谈判时,毛遂威言并加,才华毕露,谈判得以成功,平原君因此认识了毛遂的一言有重于九鼎的能耐。后遂用“毛遂自荐”谓自我推荐,自告奋勇。
5、愚公移山
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通过愚公的坚持不懈与智叟的胆小怯懦,以及“愚”与“智”的对比,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信心和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坚持不懈的道理。
7. 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故事
1、陶宗仪:持之以恒
元朝末年,有一个叫陶宗仪的人,自小天资聪颖、机敏好学,但后来家里的生活条件变差,连买纸的钱都没有了,陶宗仪没有气馁,他把树叶收集起来,将读书心得写在树叶上,树叶写满了,就将树叶平平整整地装进瓦罐里。日子久了,陶宗仪积攒起来的装树叶的瓦罐有数十个。十几年过去,陶宗仪将这些瓦罐全部拿出来,分门别类、整整齐齐地抄录在纸上,整理成书,编成《南村辍耕录》,一共30卷。经过长期努力,陶宗仪终于成为有名的大学者。
2、花木兰:替父从军
汉朝时,北方匈奴人侵扰我国,战事吃紧,汉文帝下令征兵。花木兰的父亲年老又有病在身,可是朝庭一次又一次催逼,家中没有男孩子,花木兰勇敢地女扮男装代替父亲参了军。花木兰从军12年,竟然没有一个人发现她是一名女子。在战场上,她英勇善战,建立了卓越的功勋,受到皇帝的亲自召见和嘉奖。面对名利,花木兰从容淡泊,只要求皇帝批准她解甲回乡,侍奉年迈的父母。
3、陆绩:怀橘遗亲
三国时期吴国的陆绩,从小喜欢读书,见多识广,被称作神童。6岁时,陆绩跟随父亲陆康到九江拜见大名鼎鼎的袁术。对袁术提的问题陆绩都能对答如流,态度不卑不亢,袁术非常高兴,破例请他与大人一起坐,还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吃完橘子,悄悄地往怀里藏了两个。临走时,陆绩向袁术弯腰作揖,橘子从怀里滚落到地上。袁术很惊讶,问:“你来我家做客,走的时候还要偷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我妈妈最喜欢吃橘子,我想这么好吃的橘子妈妈吃不到太可惜了,所以带两个回去给她。”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不仅不责怪,反而更加赏识。陆绩成年后,才华横溢,有许多成就,并且一身正气,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
8. 关于中国文化的小故事
一、曾子避席
公元前521 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 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
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
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 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
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犹龙邪! ”
9. 传统的文化的故事有哪些
美德篇
虞舜耕田
孔融让梨
温公爱兄
仲由负米
孟母三内迁
陶渊明归容隐
王羲之苦练书法
成语篇
百折不挠
半途而废
杯弓蛇影
不耻下问
东施效颦
断章取义
分道扬镳
负荆请罪
覆水难收
赴汤蹈火
高山流水
画蛇添足
画龙点晴
黄粱一梦
疾风知劲草
狡免三窟
刻舟求剑
滥竿充数
毛遂白荐
名落孙山
弄巧嵌拙
抛砖引王
塞翁笑马
掩耳盗铃
郑人买履
一呜惊人
白相矛盾
对牛弹琴
民俗篇
端午节与粽子
年的传说
元宵节闹花灯
清明节与踏青
牛郎织女初七会
中秋节的传说
九九重阳节的传说
腊八粥的故事
二日二龙抬头
生肖的由来
傣族的泼水节
彝族的火把节
藏旋的望果节
神话篇
盘古开天地
女娲造人
女娲补天
精卫填海
后羿射日
天狗吃月亮
种子的来源
阿里山的传说
关于中国文化的故事?
1、《神农尝百草》神农氏本是三皇之一。有一次他见鸟儿衔种,由此发明了五谷农业,因为这些巨大的贡献,大家又称他为神农。他看到人们得病,又到都广之野登建木上天帝花园取瑶草而遇天帝赠神鞭,神农拿着这根神鞭从都广之野走一路鞭一路回到了烈山。神农尝百草多次中毒,都多亏了茶解毒。因誓言要尝遍...
传承中华文化小故事有哪些
中国传统小故事1:孔融让梨 孔融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他小时候就聪明好学,才思敏捷。一次,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挑了一个最大的给孔融,但他却拒绝了,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回答:“弟弟比我小,我也...
小学生10个传统文化的故事
故事一:赵国一家借猫除鼠,猫却捕食鸡。一个月后,老鼠被除净,鸡却全部被吃光。儿子建议除猫,父亲却解释,鼠患才是家的真正危机。父亲认为,没有鸡只是失去食物,而鼠患会导致粮食衣物损失,生活艰难。这故事告诫人们,权衡利弊,选择轻害重利。故事二:春秋时期,鲁国国君欲伐齐,一谋士提醒国君...
中华传统文化故事
1、乐羊子中途放弃 战国时期,魏国的乐羊子准备外出求学。他的妻子,一位知书达理的女性,独自在家织布。一天,乐羊子突然回家,告诉妻子他因思念家人而不想继续求学。妻子没有说话,而是拿起剪刀,将织好的布剪成两半。她这才缓缓地说:“这布虽然美丽,却是每一丝一线累积而成。我如今剪断,便是...
十则历史文化名人故事
1、《柳公权戒骄成名》柳公权从小就显示出在书法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写的字远近闻名。他也因此有些骄傲。不过,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没有手的老人,竟然发现老人用脚写的字比用他手写的还好。从此,他时时把“戒骄”记在心中,勤奋练字,虚心学习,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家;2、《匡衡凿壁偷光》 西汉时期...
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故事
1、陶宗仪:持之以恒 元朝末年,有一个叫陶宗仪的人,自小天资聪颖、机敏好学,但后来家里的生活条件变差,连买纸的钱都没有了,陶宗仪没有气馁,他把树叶收集起来,将读书心得写在树叶上,树叶写满了,就将树叶平平整整地装进瓦罐里。日子久了,陶宗仪积攒起来的装树叶的瓦罐有数十个。十几年...
有关世界遗产的故事
1、孟姜女哭长城 孟姜女哭长城是中国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发生在河北北部的万里长城脚下,千百年来,一直在民间流传着。相传秦始皇建长城时,劳役繁重,青年男女(万杞梁)、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
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实用13篇)
中国传统文化故事(1)孔融让梨 孔融从小聪明好学,才思敏捷,4岁时就能背诵许多诗赋,并懂得礼节。父亲买梨时,他主动挑最小的梨,让给哥哥和弟弟,成为教育子女的好例子。孔融不仅学习勤奋,还善于思考。10岁时随父亲到洛阳,面对守门人的刁难,他以孔子与老子的关系,说明孔、李两家自古就有师生之谊...
关于中国文化的小故事
1、崔铉胸怀大志,前程万里 “人无志不立”,一个人如果没有远大的志向,无论做什么事,都很难取得成功。唐朝大诗人李白从小就抱定了匡扶家邦、济民救世的志向,此后,他一直朝着自己的既定目标奋进。十九岁时,李白就立下了远大的志向:“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
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
01 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 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 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