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神经错乱:内心焦躁 突然觉得世界不真实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8-13
▲“内观”修炼、服用毒品、军事训练可人为制造不真实感,令人变得冷血

▲感觉上一辈子“似曾相识”并非超自然“特异功能”,而是大脑神经错乱

有时,你会莫名其妙地感觉这个世界变得不真实了,甚至连自己也变得不真实,如梦亦如幻。看到熟悉的人和事,好像变得疏远,似乎不曾相遇、相识过。反而在身处陌生异域时,你却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莫非,那儿是上一辈子的归宿?

研究发现,这可以是精神分裂、癫痫、吸毒等严重问题的表现,也可能是1、人格解体;2、现实检验能力暂缺;3、是即视现象所引起的。为此一些人变得极度焦虑,不知道自己的脑子出了什么毛病,在焦虑之下又加剧了不真实的感觉,形成恶性循环。然而一片竹林心理工作室李谢之指出,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不真实感只是精神紧张的表现,过一会儿就好了。有的人还觉得不真实的感觉挺好玩,设法通过修炼、嗑药等方式让自己犯迷糊。

不真实的感觉让人害怕也让人迷恋



1.人格解体。你突然感觉自己不真实了,像是迷失了自我,不清楚自己是谁。你还可能感觉身体异常,如在梦境中。不过,大多数时候你只是稍微有些陌生、不适的感觉。人格解体很常见,是仅次于焦虑和抑郁的心理问题,通常是心情紧张焦虑的暂时现象,但也有一些经受了严重心理创伤者的人格解体会一直持续下去。

2.现实检验能力暂缺。你突然感觉世界变得不真实了,自己跟世界仿佛隔了一层纱窗,变得不清晰,或者以旁观者的角度看世界,就像看电视那样。调查发现,人们在经受心理打击之后发生现实感缺失的概率达到31%~66%。此时,你可能只是觉得奇怪,甚至很有趣,但有的人生性焦虑,对一切奇怪感觉都很警惕,害怕自己被“植入思想”,变得焦躁、难受、害怕,甚至惊恐发作。有学者认为“自己”也是世界的一部分,人格解体也属于现实感缺失。

人格解体和现实感缺失或为神经错乱,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癫痫症、脑外伤、前庭功能障碍等有关。研究发现,患者的大脑枕叶和颞叶存在功能障碍。咖啡因、一氧化碳、大量抽烟、停服安眠药、戒酒、缺乏睡眠等也可以产生同样的精神状态。美国焦虑症治疗专家弗雷德里克·纽曼博士称,这类精神状态大多只是过于焦虑时心情发生的微妙变化,不一定是有什么病或者有什么特殊的原因,过一会儿就好了。出现奇怪的感觉问题不大,但反应太敏感就有问题了。

一些人觉得不真实感很好玩而主动体验,进行“内观”修炼,或者服用大麻、迷幻药等毒品。美军退役陆军中校戴夫·格罗斯曼指出,军事训练中会人为地给士兵制造人格解体的状态,压制同情心,使他们更容易杀人。

3、即视现象。

"既视感"顾名思义,就是"似曾相识",对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或场景仿佛在某时某地经历过的似曾相识之感。

"似曾相识"是人们大脑中知觉系统和记忆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要想了解为何出现"似曾相识"的感觉,科学家得从知觉和记忆中的分类进行。分类的过程是知觉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记忆的一个基本特征。

知觉包括对面孔的知觉,对物体的知觉,对位置的知觉等等。以这3类为例,由于它们的对象不同,因此,当我们到一个地方以后,方位和空间关系,周围的物体,人物,可能同时出现。然而,我们对它们的知觉却是由大脑中3个不同的空能回路,即位置知觉的回路,物体知觉的回路和面孔知觉的回路分别去完成。与知觉类似,记忆也分很多类型。

知识和感念的记忆被称为语义记忆:针对情节、经历、事情经过的记忆,即情景性记忆,这是无意识记忆。其中每一类记忆,又可以分为很多个子类。正因为知觉和记忆都是"分类"进行的,我们曾经经历的一些场景的众多特征存放在不同的记忆系统中,而我们无法意识到,当我们走到一个新的场景,场景中的某些部分就可能会刺激我们的一些记忆,调动大脑中并不同的记忆系统和与之相匹配。一旦场景中的某一特征和过去的经历匹配上,就会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生活经历每个人都会有,因为积习的东西很多,偶尔出现"似曾相识"这种主观体验是很正常的现象。对"似曾相识"这一主观体验的最初认识可从医学上的癫痫病开始,可以追寻到半个世纪以前,正常人也会出现这种主观体验,随着脑科学知识的积累逐渐达到了今天的认识水平。

"似曾相识"容易发生在情绪不稳定的状态下和对场景的体验上。尽管所有的人都会出现"似曾相识"的主观体验,但并不意味着"似曾相识"在所有人身上发生的频率都是一样的。

一般来说,与情绪密切相关的事情容易记得比较牢。因此如果处于一种情绪不稳定的状态,那么"似曾相识"发生的概率就大。而在人的一生中,更年期和青春期时,人体内分泌会发生剧烈变化,从而使人处于一种情绪不稳定的状态记忆也会变得很活跃。这时候比较容易发生"似曾相识"的现象。"似曾相识"主要发生在对场景的体验上。是因为每一个知觉都是在一个具体的场景下出现的。这种场景往往是一个大的背景,不需要特别的注意就会跑到脑子里形成无意识的记忆。这种无意识的记忆有时候在一个具体的场景中就会蹦出来,与知觉混在一起。在"似曾相识"的现象中,被调动的大多是无意识的记忆。从童年开始,所有的经历不管是想记的还是不想记的都在脑子里有这些记忆的痕迹,在一些极特殊的情况下就蹦出来。透射到意识中,就产生了"似曾相识"的感觉。

于是现实中便会出现以下三种具体现象:

1、某种场景好像在何时经历过。

这种现象不仅仅只发生在陌生的环境,场景的即视现象 其实在熟悉的环境也会发生。比如此时此刻出现的人和发生的事,也许这些人或者事情是的的确确已经发生过的,甚至是很久之前发生,也许有可能只是自己在电视或是电影中看到的某一场景,或者又因为是自己很久之前凭空想象的场景……但在我们身临其境之时便会突然觉得,此时此刻发生的事情怎么会如此之熟悉。

2、某种感觉好像在何时有过。

这种现象一般会出现在出现极端情绪,尤其是在接近失控的时候。多体现为内心的感受,因为某件事、某个人或是某句话带来的情绪上的一系列波动,会突然让自己感到内心涌出的感觉是那么真实。一般情绪波动到已经难以控制的地步是不会察觉的,当且只有当情绪波动至极致却自己又在努力控制,接近爆发的临界点时,才会出来的感受。

3、某个地方好像在何时去过。这种一般会发生在陌生的地方,即当事人来到自己从未到过的地方。

“似曾相识”与“似曾不相识”

人格解体、现实感缺失有两种特殊的表现,就是患者出现“似曾相识”或者“似曾不相识”的感觉。

1.“似曾相识”。你突然强烈地感觉到正在经历的事情似乎曾经在过去经历过,而那并非事实。例如,你在陌生城市走到一个街角,突然感觉很熟悉,引起了强烈的同感,似乎自己在很小的时候甚至上一辈子曾经来过。有人说这是一种超自然的“特异功能”,但被科学家否定。科学的解释认为,这是大脑记忆发生异常,短期记忆的神经与长期记忆的神经相互重叠,产生了错误的回忆。久而久之,你会感到有许多“未了之事”,却想不起它们具体是怎么发生的。调查发现,大约有2/3的人有过“似曾相识”的感觉。

2.“似曾不相识”。其正式名字是“旧事如新症”,又称“完形崩溃”。对于很熟悉的事物,你突然觉得十分陌生,似乎第一次见到,最常见的例子是突然不认识某个字词。英国利兹大学认知神经心理学家克里斯·穆兰博士让92名志愿者在60秒内抄写单词“door”(门)30次,结果有68%的人出现不认识的感觉,穆兰相信这是大脑疲劳的表现。较为少见的例子是你在回家时,突然觉得身边的一切很陌生很奇怪,似乎自己不属于这里;看见自己的爱人,你似乎不再有爱的感觉。有的人可出现“冒充者综合征”,认为自己的老婆是别人冒充的。如果觉得自己也是冒充的,那么就是典型的人格解体了。

姚明:突然觉得火箭很陌生

2007年12月11日,美国职业篮球联盟的休斯敦火箭队在客场以88比100不敌费城76人队,遭遇两连败。中国球员姚明在比赛中表现欠佳,11投仅3中,只得到12分和9个篮板球。赛后他无奈地表示:“我感觉就好像是自己被交易到其他队一样,有种陌生感。”其时,他已在火箭队拼杀了5年,对球队已经是再熟悉不过了,为何突然陌生了?

治疗:

各种不真实感的治疗要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在明确诊断后进行药物、心理等治疗。

各种情绪在身体里游走冲撞 像是找不到出口而焦躁的怪物是什么意思...
这是坦白、诚实而自然的男人,喜欢回归自然,追求平合的生活方式,不爱偏激强烈的铁腕作风,希望一切随缘,自自然然的平静过日子,比较容易满足现状,企图心不强,不太跟人计较,容易与人相处。 他有点色,喜欢单纯专一的情人,享受两人世界的甜蜜,偶尔会脱离现实、胡思乱想,但对自己喜爱的物件,可以上天下海只为博她一笑,...

完了,我精神分裂了
一般健康的大脑都会产生这种感觉。而且,人们在疲惫和压力状态下时很容易出现这种感觉。此外,它还可能会与“jamaisvu”相伴出现,即见到熟悉的事物或文字时却一时间什么都回忆不起来的感觉。心理学家还指出,“似曾相识”感的出现可能是因为人们接受到了太多的信息而没有注意到信息的来源。熟悉感会来源于各种渠道,有些...

内心焦虑,吃不下去饭,失眠多梦,该怎么解决?
这也是森田疗法的一种应用,顺其自然,焦虑就消失。三、多运动多放松。你可以通过运动或者体力劳动来促进多巴胺的分泌,这种快乐因子有利于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自然焦虑也会减少。在躯体疲劳的情况下,大脑会指挥全身植物神经系统调节降低各部位兴奋程度,这样就很容易入睡了。我是麋鹿,关注微信公众号【麋鹿...

我心情很不好,非常崩溃难受,实在受不了了,而且我也说不出来问题,怎么办...
接纳负面情绪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负面情绪=坏情绪=不该有的情绪=赶紧消失的情绪。所以当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总是急不可待地想要摆脱。包括我之前也是如此,一难过就赶紧做让自己开心的事情。但其实,任何情绪的存在都是合理的,包括负面情绪。就像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负面情绪的存在会让我们更好的感知...

我有心病,最近这两年我一直幻想有人要整我。我到底怎么了?
你现在需要科学的心理疏导,而不是自己孤军奋战,长期的焦虑会让你内心的自我变得格外的脆弱,你需要有专业的心理从业者来帮助你进行一些个人训练。 不要害怕,也不要觉得自己很奇怪,也不要曲解心理援助的意义,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早发现早求助,对你会有很大的帮助。 比如系统脱敏等,合理情绪疗法等,...

怎么训练自己的情绪心理精神让它变好 不焦躁焦虑不安烦躁?
有研究扫描了大脑在听轻音乐时的状态,发现大脑中的“快乐奖赏”区域会变得活跃起来,这块区域主要就是多巴胺反射区。而且人们在听轻音乐时,多巴胺可提升9%。2 情绪稳定剂——血清素 血清素又叫5羟色胺,也是一种神经递质。如果说多巴胺带来的是动力和兴奋,那血清素则会使人感到平静和幸福。换句话说...

感觉神经紧绷着,各种莫名担心。去玩,担心车坏了,手机掉了,各种不好的...
3、及早倾诉 在感觉到有困难以及难过的时候,应该尽早的向家人以及友人倾诉,这是释放压力的另外一种方法。如果无论事情的大小你都压在心里的话,长此以往很有可能会让你不堪重负而心理崩溃。很多“无压”人士在感到困惑、棘手或难过的时候,总会毫不掩饰地寻求朋友的帮助,这就是为什么他们没有压力的...

记忆力不好,脾气暴燥是不是身体出了
(三)对人体的生理影响 噪声是一种恶性 *** 物,长期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可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失调,条件反射异常,出现头晕、头痛、耳鸣、多梦、失眠、。心慌、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严重者可产生精神错乱。这种症状,药物治疗疗效很差,但当脱离噪声环境时,症状就会明显好转。噪声可引起植物神经...

怎样克服焦虑胆小
①强迫思想:强迫性怀疑,患者对已完成的事情总是放心不下,要反复多次检查确实无误后才能放下心来。如怀疑是否关好门窗,准备投寄的信是否已写好地址,煤气是否已关好等等,在怀疑的同时常伴有明显的焦虑;强迫性回忆,患者对过去的经历、往事等反复回忆,虽知毫无实际意义,但总是反复回萦于脑中,无法摆脱,因而感到厌烦...

睡觉睡不着,脑子不由自主的出现各种画面,睡着了也是做梦直到醒来_百度...
但是这样做不要超过五口气,否则你会觉得头昏眼花的。 4、在头脑中设想你内心的平静之路 想象世界上你最喜欢的地方,然后闭上眼睛,设想你就在那里,放松并保持快乐。一天这样做两次,每次十分钟(可以在巴士上、地板上、工作的时候也可以),你就可以冷静下来,消除压力了 5、寻找创意 太没有压力和压力过大一样,都是...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