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史实

如题所述

八国联军是指1900年(庚子年)以军事行动进入中国的英、法、德、俄、美、日、意、奥的八国联合军队,总人数约3万人。

起因
中国一些意见认为起因是,西方列强妄图以义和团运动反抗作恶多端的传教士、领事为借口,企图共同瓜分中国。

西方主要意见认为起因是,清朝纵容义和团运动残忍杀死西方传教士及领事人员,义和团拳民对东交民巷外国大使馆和西什库教堂等地发动了攻击。

另有观点认为,清朝统治者图谋通过义和团运动来打击西方国家对其的控制以加强其统治地位。

1900年6月17日八国联军攻占大沽炮台;7月14日攻陷天津;8月2日集兵二万自天津沿运河两岸进发,并于14日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光绪帝和亲贵大臣遂逃往西安,而派奕劻和李鸿章乞和。9月德国陆军元帅瓦德西被推为联军总司令来华,侵略军陆续增至十万,由京津出兵,分侵山海关、保定、正定以至山西境。此间,帝俄又单独调集步骑兵十七万,分六路侵占中国东北。12月联军提出《议和大纲》,迫使清政府全盘接受,并于1901年9月7日签署了《辛丑条约》。后八国联军除留一部常驻京津、津榆两线,其余撤兵回国。

八国联军军事行动,以清政府被迫与总共十一个国家签订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结束,其中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亿5千万两,分三十九年付清,被称为庚子赔款。由于八国联军的入侵,原藏于清廷中的大量珍贵的中国文物和文化遗产遭到掠夺和破坏亦是不争的事实。

在战争中,俄国出兵侵占中国东北全境,这也为日后的日俄战争埋下了伏笔。

中国一些看法认为,八国联军军事行动是一场侵略性质的战争,八国联军不仅侵犯了中国的主权,而且在中国无恶不作,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而义和团运动则是一场反对帝国主义的农民运动。

西方主要观点认为,这是一场为了营救各国大使以及公民的多国合作的军事行动,而事情的起因,则是义和团攻击位于东交民巷的大使馆,以及德国公使克林德的被杀。

过去甚至有西方极端主义者认为,西方国家肩负着开化落后民族的艰巨任务(the white man's burden),但从客观角度上来说,的确为中国脱离封建统治创造了条件。而且在之后,由于清政府无法赔付如此巨额的赔款,而改为向西方派遣留学生,也间接促进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进程。

圆明园位于中国北京市区西北的海淀区,是一组清代的大型皇家园林,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称万春园)组成,通称为“圆明三园”。其规模宏伟,融汇了各式园林风格,娴熟地运用各种造园技巧,堪称是中国园林艺术史上的顶峰性作品,被西方国家称作“万园之园”。1860年,该园被英法联军焚毁,现仅存遗址。1988年,圆明园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于1860年10月6日攻抵北京德胜门、安定门等处,僧格林沁和瑞麟部士兵纷纷退至圆明园一带,英法联军遂追至圆明园。

联军士兵起初尚相劝戒,勿进入园中,恐中国日后以失物索赔,但不久即有数千名法军士兵冲入圆明园,守园的官兵寡不敌众。见法军展开抢劫,英军司令格兰特遂批准英军入园。联军士兵大肆劫掠园中的珍宝和陈设物。根据英国官员事后估算,被掠走的文物珍宝(金银、宝石、绸缎和古玩陈设等)价值达600万英镑之多,因不识其价值或因搬运不便而被毁坏的珍本图书、佛塔、瓷器、家具等价值与此相仿。

由于此前清廷谈判代表曾拘捕英国军使巴夏礼一行,并曾将其囚禁于圆明园中,英军在园中发现《泰晤士报》随军记者被肢解的尸体,英军统帅额尔金遂以“对外交人员实施虐待”为由,于10月18日下令放火烧园,以作为对清廷的惩罚。英军第一军团一部于10月18日起在园中各处纵火,同时派出分队焚毁附近的静宜园、静明园、清漪园、畅春园等皇家园林。圆明园大火持续了两天,300多名太监和宫女葬身火海。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曾对此给予强烈谴责,称之为“两个强盗的胜利”。

长春园西洋楼养雀笼遗址圆明园被焚后,尚有部分景点幸存。据同治十二年(1873年)的内务府调查报告,园内幸存建筑有圆明园的廓然大公、紫碧山房、鱼跃鸢飞、耕云堂、慎修思永、知过堂、课农轩、顺木天、春雨轩、杏花春馆、文昌阁、魁星阁、蓬岛瑶台、万方安和十字亭、藏舟坞,长春园的林渊锦镜、海岳开襟,绮春园大宫门、庄严法界、正觉寺等建筑。同治十二年,慈禧太后和同治帝打算择要重修圆明园,计划修复圆明园前朝区、九洲区,以及福海以西以北的少数景点,并将绮春园择要修复,改名“万春园”,作为慈禧太后居所。但该计划终因财力不足而在开工11个月后作罢。此后对园内一些景点仍有小规模维修,慈禧太后和光绪帝曾多次到园中游幸。此时的圆明园除幸存建筑外仍保留有大量的名贵花木、山水叠石、建筑基址,桥梁、道路、园墙和园门大多完好。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清政府再次逃亡。在混乱中,圆明园又遭到附近驻军和匪民的趁火打劫。园内残存建筑除新宫门(绮春园宫门)有庄户保护外,全被土匪推倒拆毁,拆卖砖瓦木料。园内的古树名木、木质桥梁、以及建筑地基中的木桩,全部被劫运往附近的清河镇出售。

长春园七孔水闸,20世纪50年代拆除清朝灭亡后的数十年里,圆明园遗址继续受到劫掠。园内的方砖、条石、石料、汉白玉雕刻、太湖石、青片石纷纷被军阀官僚运走修建私园和陵墓,圆明园虎皮石围墙被拆除修路。此外也有一部分圆明园遗物被安放于公共场所,如长春园门铜麒麟、安佑宫丹陛石、水木明瑟碑先后于1910年至1937年被移往颐和园;安佑宫华表、石麒麟、西洋楼线法桥和翻尾石鱼、梅石碑、莳花碑、文源阁碑被分别移至燕京大学和北京图书馆旧馆;兰亭碑和“青莲朵”等珍贵太湖石于1915年移往中山公园;长春园大东门石狮子及基座移至正阳门和新华门。西洋楼遗址的汉白玉及砖瓦也多被军阀官僚运走,或被各家石作坊买去,就地改刻为其他石料。1928年大水法遗址石料被拆走修建绥远阵亡将士碑。日占时期,园内部分遗址在“奖励农业”的口号下被平山填湖,改为水田。

1950年代,曾计划将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定址于此,但1960年代园内土地大多被附近生产队改为农田,大量人口迅速涌入,相继拆除了圆明园福海石驳岸、舍卫城残余城墙及地基、万春园三孔桥、运料门、长春园七孔闸等残存建筑,以及残留的全部园墙,并砍伐了园内残存的唯一一株花神庙古树。特别是1975年以后,各单位在园内大量平毁土山、填平湖泊、砍伐树木,修建工厂、养猪场、养鸡场,圆明园遗址原有山形水系和残存的古树植被彻底消失。

洋枪洋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由于帝国主义国家进一步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拚命掠夺
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激起了中国人民的不断反抗,终于在1900
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义和团运动。这是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专制的爱国
武装斗争运动,它首先从山东兴起,很快就发展到直隶(今河北)、天津、北京、山西、
东北以及全国许多地方。义和团英雄们高举反帝斗争大旗,手持大刀长矛,到处焚毁教
堂,驱逐侵略者。
帝国主义各国对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一方面感到惊恐不安,一方面却认为这是入侵中
国的极好机会。于是,西方列强纷纷制造出兵镇压义和团和瓜分中国的舆论。为了镇压
中国人民的这场反帝斗争,德、日、俄、法、英、美、意、奥等八个帝国主义国家组成
侵华联军,直接进行武装干涉。
1900年4月6日,英、法、美、德四国驻华公使联合发出通牒,以出兵「平乱」胁迫
清政府,限令在两个月内「剿除」义和团,不然就派出水陆各军代为「剿平」。为了进
一步扩大对中国的侵略,英、法等八国于5月28日一致决定,以「保护使馆」为名,派
兵进入北京。西方列强还分别照会清政府,「不论中国政府的态度如何,各外国公使已
决定调兵来北京」。在西方列强的压力下,慈禧太后竟下谕同意洋兵进京。
第一批侵华联军440馀人于5月31日和6月2日分乘清政府提供的火车从天津开进北京。
各国军舰也纷纷开到大沽口外示威。
6月9日,帝国主义各国驻华公使又开会决定调遣大队侵略军进京。10日,由英国海
军司令西摩尔率领联军2000多人从天津乘火车向北京进犯。由于受到京津铁路沿线义和
团和清军爱国官兵的有力阻击,这支侵略军不得不从廊坊折回天津,还付出了死伤近
400人的代价。西摩尔也承认,如果义和团使用的是西式枪炮,那么,我所统率的联军
则必将全军覆灭。
当西摩尔率联军向北京进犯时,各国军舰20艘也已云集大沽口外,准备进攻大沽炮
台。6月15日,各国海军司令密谋夺取大沽炮台,以控制津沽通道,并于当晚派日军300
人登陆。6月16日下午,英、德等国的小分队也相继登陆,配合先期登陆的日军,完成
了占领塘沽车站和包抄、进攻大沽炮台的准备。16日傍晚,俄军中尉巴赫麦季耶夫把八
国联军的最后通牒送交天津镇总兵、大沽炮台守将罗荣光,以「暂借」炮台为名,限定
17日凌晨2时以前交出炮台,否则即开炮轰击,用武力夺取。罗荣光义正辞严地拒绝了
八国联军的侵略要求,并下令各炮台将士严阵以待,痛击来犯之敌。17日凌晨,在俄国
海军中将基利杰勃兰特的指挥下,八国联军的兵舰10余艘悍然从海面和炮台后侧同时向
大沽炮台发起猛烈攻击。罗荣光率领守卫炮台的官兵奋勇抵抗,开炮还击。
双方激战了6小时,毙伤侵略军130多人,击伤敌舰6艘。但因后无援兵,弹药用尽,
大沽炮台终于陷入八国联军手中。
大沽炮台失陷后,八国联军纷纷从大沽登陆,并向天津进犯。
天津是华北地区最大的通商口岸,也是帝国主义侵略华北的一大基地。帝国主义国
家在天津旧城东南的紫竹林一带建立了租界,海河两岸有他们的教堂、洋行、银行、码
头和工厂。这里住著外国的领事、商人、传教士和形形色色的冒险家。
6月17日晚,八国联军从大沽乘火车开到天津,进入紫竹林租界。
6月23日,俄、英两国侵略军600馀人分别从军粮城和紫竹林租界进攻清军的军工厂
东局子,没有成功。27日,八国联军2800多人再次从三面围攻东局子,经过激战,最后
占领了东局子。
7月9日,八国联军进攻天津城南的八里台,受到聂士成军的有力抗击。最后因力量
相差悬殊,聂士成英勇殉国,爱国官兵也损失很大,八国联军终于占领了八里台。
7月12日,八国联军的各路增兵均已到达天津,约1.4万人。沙俄远东军司令官阿
列克谢耶夫也在这时抵达天津,他自任总理联军军务之责,召集各国侵略军司令官开会,
研究并制定了总攻天津城垣计划。八国联军经过一番紧张的准备,于13日凌晨分两路向
天津旧城发动总攻。一路由俄、德为主的5000人进攻东城和东北角三岔河阵地;一路以
日、美、英、法等国为主的5000人进攻南门。其馀兵力驻扎在紫竹林租界和老龙头火车
站,作为后援。八国联军进攻天津,虽然遭到义和团和一部分清军爱国官兵的英勇抵抗,
还是在14日攻占了天津。
八国联军攻占天津后,立即分区占领,实行殖民统治。联军在天津成立了殖民统治
机构——都统衙门,由俄、英、日三国军官充当头子,统治天津、静海和宁河等广大地
区。
八国联军攻占了天津,各国继续增兵向天津集结,准备大举进攻北京。
8月2日,八国联军拼凑了4万兵力,正式成立了联军司令部,经过一番争夺,最后
决定由德国元帅瓦德西担任八国联军总司令。
8月3日,八国联军各首领开会,决定进攻北京。4日,八国联军出动1.8万多人从
天津沿北运河向北京进发。5日,联军攻占北仓,6日攻占杨村,9日攻占河西务,13日
攻占通州。八国联军在占领通州后,原来商定先休息一天,然后再研究如何进攻北京城。
但俄国侵略军为了抢攻占北京的「首功」,背约在14日凌晨首先进攻东便门。经过激战,
于凌晨2时攻占了东便门。接著,俄军又进攻建国门。日军见到俄军已发起攻城,也于
14日进攻齐化门(今朝阳门)。美、英各军也相继开始攻城,并先后攻入城内。
8月15日晨,八国联军进攻皇城东华门。慈禧太后急忙带著光绪皇帝、皇后和一批
王公大臣仓皇从西华门至德胜门,转经西直门逃出北京城。八国联军终于占领了北京。
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城后,公开抢劫3天。颐和园的文物古玩,侵略者括其所有;安
放在大殿前面的那些存水防火用的鎏金大铜缸,因过于笨重,搬不走,洋兵们就用刺刀
把表面的金子刮走。侵略者把颐和园的珍宝、文物,用骆驼运往天津。
9月中旬,八国联军达10万人。瓦德西分兵四出攻掠,东占山海关,南犯保定,北
侵张家日,西扰娘子关。八国联军所到之处,奸淫烧杀,京津一带的许多地方变成了瓦
砾场。
慈禧太后在逃往西安的途中,于8月24日颁布上谕,催促议和全权大臣李鸿章立即
从上海赶回北京,会同庆亲王奕□迅速办理「和局」。9月7日,慈禧太后又颁布「剿匪」
上谕,正式宣布「痛剿」义和团。9月25日,又宣布惩处放任义和团的载漪、载勋、刚
毅和赵舒翘等亲贵重臣,并且加派亲英、日的刘坤一、张之洞参与和谈。至此,在各国
列强的枪炮与清政府腐败退让下,中国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瓜分的场所。
《辛丑条约》即《辛丑议定书》或《辛丑各国和约》。
1901年9月7日(清光绪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日),奕□、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英、
俄、德、法、美、日、意、西、荷、比、奥11国公使,在最后议定书上签字。1901年是
夏历辛丑年,所以最后议定书又称为《辛丑条约》。
早在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以前,慈禧太后为了勾结帝国主义以对付义
和团,便任命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从广东进京与列强谈判。8月24日发布上谕,允
准李鸿章便宜行事,会同庆亲王奕□迅速办理「和局」。慈禧太后为求得帝国主义列强
对她的「宽恕」,9月7日发布「剿匪」上谕,正式「痛剿」义和团。9月25日又宣布惩
处放任义和团的载漪、载勋、刚毅、赵舒翘等亲贵重臣,并加派亲英国和日本的刘坤一、
张之洞,参与谈判。12月24日,11个国家(除武装入侵的八国外,还有比利时、西班牙、
荷兰)联合提出《议和大纲》12条。逃亡在西安的慈禧太后,见「大纲」并未把自己当
作「祸首」惩办,喜出望外,马上表示:
「所有十二条大纲,应即照允。」慈禧太后这一系列作为,就是向帝国主义列强表
示「悔过」,帝国主义各国终于决定,仍然让她继续维持这个「懦弱」的政府。
实际上,议和谈判活动不是在奕□、李鸿章等与列强代表之间,而是在帝国主义列
强之间进行。在「惩凶」、赔款等问题上,他们争吵为时近一年,直到基本上满足了各
自利益要求之后,1901年9月7日,(光绪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日),奕□和李鸿章才代
表清政府,与英、法、日、俄、德、美、意、奥、西、比、荷等11国的代表,在最后议
定协定书上签字。
《辛丑条约》,共有12款19个附件,是一个性质空前的奴役性条约,主要内容如下:
(1)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亿5千万两,加上年息4厘,分39年付清,本利共达9
亿8千多万两,还有各省地方赔款2000多万两,总数超过了10亿两。
(2)各国在北京东交民巷单独设立使馆区,可在使馆区内驻兵,中国人不准在此
区域内居住。
(3)将大沽炮台和从大沽到北京的沿线炮台「一律削平」。在天津周围10公里内,
不准驻扎中国军队;准许各国派兵驻扎在京榆铁路沿线的山海关、秦皇岛、昌黎、滦州、
唐山、芦台、塘沽、军粮城、天津、杨村、廊坊、黄村等12个战略要地。禁止军火和制
造军火的原料运入中国,为期2年,还可延长禁运期。
(4)清政府惩办「首祸诸臣将」;在外国「人民遇害被虐之城镇,停止文武各等
考试五年」。今后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帝组织,「违者皆斩」。清政府
地方官吏所属境内「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
否则「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5)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办理对外事宜。又规定「变通诸
国钦差大臣觐见礼节」。
(6)德国公使克林德、日本公使馆书记生杉山彬,在义和团运动中被击毙。条约
规定为克林德建立牌坊,对杉山彬「用优荣之典」,并派王大臣赴德、日「谢罪」。
从上述条款的主要内容可以看出,《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用反革命暴力强加在中
国人民身上的沉重的的殖民枷锁,也是维系中外反动派勾结的清王朝的空前的卖身契。
通过这个条约,列强得以大大加强其在华的统治势力,进行野蛮的军事监督、政治奴役
和经济掠夺,使中国完全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首先,清政府为了「结与国之欢心」,出卖国家民族主权,成了列强共同监督的
「守土长官」。
列强在北京强行划定的「使馆区」,是一个「国中之国」,在所划地界内,强拆民
宅,大面积霸占公私地亩,厚筑高墙,又设炮位,建筑了俄、美、法、德、英、日、意
等7国兵营,墙外各辟空地,作为操场,并树立了「保卫界内、禁止穿行」的木牌。以
武力为后盾的公使团成了清朝的太上政府,严重地侵犯和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是对中
华民族的莫大侮辱。
平毁大沽炮台,在京榆铁路沿线驻扎外国军队,解除了京畿战略要地的警备,使北
京的大门洞开,让帝国主义强盗自由进出,中国无权过问。在2年内(或更长一些时间)
不准中国输入军火或生产军火的材料,这是要把本来就极为落后的中国军事装备和军火
生产能力,削弱到更低的水平,使之有国无防,任从列强宰割欺凌。
清政府按照条约的规定,派亲王、重臣赴德、日两国赔礼认罪,为克林德树立牌坊,
为被毁坟茔建立碑碣,一批批地公布惩凶名单,这些做法,严重损害了中国国家民族的
尊严,打击了反帝爱国群众运动的正气,等于承认帝国主义侵华活动有理、合法,助长
了帝国主义者、外国传教士、不法教民的反动气焰,使他们有恃无恐,更加去肆虐横行。
在义和团活动过的地区停止5年文武考试,目的是为了警告那些日后有可能成为官吏的
各类知识分子,一切仇恨和反对帝国主义的行动,都将受到惩罚。严禁组织或加入反帝
结社,违者处斩,以及对一切镇压人民反帝斗争不力的各级地方官员严惩不贷,是把中
国人民当作不容反抗的奴隶,各级官吏则是受列强支配的奴隶总管(西太后集团)的鹰
犬。在帝国主义看来,总理衙门办事不力,为了便于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强令清政府将
它改为外务部,使之成为能在公使团指挥下迅速贯彻各国旨意的卖国机构。至于改革使
臣的觐见礼节,则是为了消除中外反动派之间的隔阂,便于列强对清朝最高统治集团施
加压力和影响。条约的政治实质,即在于此。
再者,帝国主义贪婪的勒索,使中国的经济陷于崩溃状态。
《辛丑条约》规定的赔款(称为「大赔款」或「庚子赔款」),按当时全国人口计
算,是每人1两。这种对中国人民的勒索,确是「旷古罕闻」的。但是实际支付的数目
还不止此。赔款是从1902年起开付,中国应支付赔款自1901年7月1日到12月31日的利息
900万两;这笔利息从1902年起,3年内清还,4厘息,又需支付利息100万海关两。条约
规定赔款用银支付,即以海关银两市价易成金款支付,均具全国货币比值;但帝国主义
蛮不讲理,提出所谓镑亏,即赔款补充债款问题。当时金价日涨,银价日落,各国强令
中国承认将赔款改作以金计算,大大超过原赔款的金额。
按照条约,中国将海关的绝大部分税收(约7C10)都用以偿还借款本息。当时海关
税收每年约2000多万两,为清朝政府主要的一项财政收入。控制海关就基本上能够左右
中国财政,并保证对中国资本输出的安全。更为重要的是,控制海关可以垄断中国进出
口贸易,保证帝国主义以低税率输入商品和输出原料,从根本上取消了中国实行关税保
护制度的可能性。
对于这样一个空前屈辱的条约,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却全盘接受了。她在《罪
己诏》中竟厚颜无耻地宣称:「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
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还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
心」。这是愿意做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忠实奴才的表白,从此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
1901年10月6日,慈禧太后随带行李车3000辆,离开西安,回返京城,沿途修路设宫,
远近徵调,勒索供应。1902年1月7日,回到紫禁城。后来又大修颐和园,日费万金。从
此,帝国主义与清政府完全勾结在一起,狼狈为奸,共同奴役中国人民。
《辛丑条约》记录的是近代中国一段屈辱的历史,它激起了中华民族的旧恨新仇,
中国人民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实践中,进一步觉醒起来。
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和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在人
民革命斗争面前,外国侵略者要求清政府不仅要成为俯首贴耳的奴仆,而且要成为统治
中国人民的有力工具。于是,帝国主义列强对清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它改变当时的无能
状态。而清朝统治者也感到自己的统治地位已发生动摇,国家机器——政府和军队已不
能完全应付当时的局势,财政也成千疮百孔之势。因此,修补国家机器已成为清王朝本
身生存的重要课题。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慈禧太后不得不从1901年起宣布实行「新
政」。
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用光绪皇帝的名义颁布上谕,命督抚以上大臣就朝章国
政、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等问题详细议奏。4月21日,又下令成立了以庆亲
王奕□为首的「督办政务处」,作为筹划推行「新政」的专门机构,任李鸿章、荣禄、
昆冈、王文韶、鹿传霖为督办政务大臣,刘坤一、张之洞(后又增加袁世凯)为参予政
务大臣,总揽一切「新政」事宜。
从1901年到1905年,清政府连续颁布了一系列「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0-12
廊坊狙击战
八国联军通过铁路向北京进犯。义和团拆毁天津到北京的铁路,在铁路沿线狠狠打击侵略军。由天津到北京火车只需要走几个小时,由于义和团拆毁铁路,处处狙击敌人,使侵略军四天后才到达廊坊。侵略军还未喘息,就被义和团和爱国的清军官兵,团团围困在廊坊车站。义和团战士向廊坊车站的侵略军发动进攻。当时,清朝爱国官兵开枪射击,吸引敌人主力,义和团战士手持大刀,长矛,冒着枪林弹雨,奋勇冲锋,猛砍猛刺手持洋枪的侵略军。在肉搏战中,八国联军被打得失魂落魄,抱头鼠窜。这次战斗打死打伤侵略军400余人,取得廊坊狙击战的伟大胜利。廊坊狙击占是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第一次伟大胜利。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廊坊大捷
发生在庚子年初夏的廊坊大捷,是中国近代史上撼人心魄的一次重大战役,是整个义和团运动期间一件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大事。在这次战斗中,中国人民敢于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勇气概震惊了世界。近百年来,“廊坊大捷”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一直鼓舞着廊坊人民。
1900年6月10日,俄、英、美、日、德、法、意、奥八国拼凑2064名官兵组成联军,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出发,原计划当天下午到达北京,但是在廊坊一带遇到了义和团的奋力阻击。上述帝国主义列强,以“救援北京使馆”为借口,组织了一支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为司令、美国海军上校麦卡加拉为副司令、俄国上校沃嗄克任参谋长2千多人的联军。西摩尔和他的联军,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惯了,认为此趟北京之行,从天津到北京有铁路之便利,对一支有枪炮武装的外国军队来说,乃是朝发夕至、瞬息可成的事情。这支由现代化的枪支、火炮和装甲列车组成的侵略军遭到惨败,不得不于6月18日退回杨村,在义和团的追击下,再败回天津西站。这支队伍从天津老龙头出发时以军乐队壮行,最后变成一支长长的担架队沮丧地败回。义和团在廊坊抗击八国联军这出色的一役,不仅阻止了洋兵更多地进入北京,而且也大大坚定了天津人民的抗战决心。从而使得天津和北京没能遽然陷入帝国主义列强手中。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这一震惊中外的廊坊大捷史实永传佳话。
廊坊大捷一役,从11日开始到18日结束,共打死八国联军62人,负伤332人。义和团1清军1平民群众死伤近干人。西摩尔事后回忆说:“如果义和团所用武器是近代枪炮,那么,我率领的联军必定会全军覆灭”。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中国人民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史实
27日,八国联军2800多人再次从三面围攻东局子,经过激战,最后 占领了东局子。 7月9日,八国联军进攻天津城南的八里台,受到聂士成军的有力抗击。最后因力量 相差悬殊,聂士成英勇殉国,爱国官兵也损失很大,八国联军终于占领了八里台。 7月12日,八国联军的各路增兵均已到达天津,约1.4万人。沙俄远东军司令官阿 列...

整理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史实?(要求写出时间,人物,过程,意...
意义:它沉重地打击了八国联军的侵华活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是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压迫斗争的英勇表现,表现出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但是也凸显了农民起义的局限性。四、辛亥革命 主要人物:孙中山 时间:1911年10月16日 武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的第一枪 孙中山...

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的历史史实
1.列强侵略史 1840--1842 鸦片战争 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94 甲午中日战争 1900 八国联军侵华 2.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1851---1864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的地主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 19世纪末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 1899年农民阶级领导的义和团运动 3 ...

廊坊人民抗击八国联军的典型事例,速度啊!!!~~~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这一震惊中外的廊坊大捷史实永传佳话。廊坊大捷一役,从11日开始到18日结束,共打死八国联军62人,负伤332人。义和团1清军1平民群众死伤近干人。西摩尔事后回忆说:“如果义和团所用武器是近代枪炮,那么,我率领的联军必定会全军覆灭”。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

列出中国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开始的所有史实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Siege of the International Legations)指公元1900年5月28日(清光绪26年),以当时的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日本帝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王国为首的八个主要国家组成的对中国的武装侵略战争。1894年清朝甲午战败,更是让西方列强对中国这块...

八国联军侵华的过程,背景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从战争中体会:义和团和爱国清军英勇抗击八国联军,显示了中国军民的顽强斗志,体会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4、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习义和团前仆后继、英勇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牢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5、八国联军的暴行:(课件展示:图片)由学生主讲八国联军...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时间 抗争史实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间:1900年~1901年。影响:使清政府完全沦落为洋人统治国人的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式形成。八国联军攻占大沽口炮台,聂士成率部守卫天津杨村一带,阻止企图入京的联军先遣队。当时,义和团民由于在战争中死伤惨重,对所谓的神功护体失去了信心,不敢与八国联军直接对抗,...

整理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史实?(要求写出时间,人物,过程,意...
他们英勇抗击八国联军,在廊坊等地给予敌人沉重打击。尽管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但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斗争的爱国精神。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反侵略战争。从1931年...

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的历史史实
国历史一共有两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 第一次鸦片战争简介 日期: 1840年6月28日 - 1842年8月 。 地点: 中国 。 结果: 英国胜利 。 根本原因:英国为发展资本主义,对原料及市场的迫切需求 。 领土变更: 割让香港岛予...

中国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开始的所有史实有哪些?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八国联军进入紫禁城、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1900年1月27日,英、法、美、德、意等国联合照会清政府,再次要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