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跑上3000多公里需要多久?

如题所述

古代八百里加急是一种形容事件紧急的说法,当然,速度也是需要最快的,在古代交通工具并不发达的时代,一天最快的行程是差不多500里,而他们进行信息传递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马匹,在紧急并且路程很远的事件传输上,并不是靠的一匹马完成的,而是需要在驿站换人换马,以此来提高传输的速率,在古代通讯工具并不发达的背景下,每当战事发生,战事消息的传输就需要争分夺秒。在古代,如果需要跑上3000多公里一般至少需要6天。

马匹是八百里加急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马的速度和马的种类有关,品种良好的马且照料的好一天是可以跑得很远,而且每到一个驿站就会换马,所以不用担心马匹的损耗。而除了马的因素,八百里加急的还和两个重要的设施有关,一个是道路,一个就是驿站。首先得有道路,才能实现八百里加急。早在很古老的时代就已经有了简单交通网络,夏商周也有着各自的交通网络。到了秦始皇统一,“车同轨”实行后,道路交通网络更加完善。秦始皇时期疏通了15条交通干线,总里程有1.575万公里左右,还修了专供秦始皇行驶的驰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世朝代的交通干线便继续扩大。

而光有道路还是不行的,毕竟古代陆上主要交通工具是马匹,距离较远的两地的信息快速交流不能只靠一匹马,且古代一个人从一个地方到距离较远的另一个地方也不是一天就可以完成的,所以就有掌管投递文书、转运官物以及供来往官员夜宿且提供换马的驿站。驿站是建立在交通干线的基础上,明朝南北纵向的驿路有1.09万公里左右,东西向的驿路有1.175万公里左右,驿站1000多个,多的时候2000余个。驿路上基本上是马匹驰骋,到了清朝驿路就被民间简称为了“马路”,当时连接各省的驿路主干道叫“官马大路”,总里程约3.75万公里,驿站2000多个。

八百里加急一般是不会出现的,只有出现十分紧急的事件才会使用它,比如:战争、叛乱、天灾等,通过八百里加急可以让君王及朝廷尽快了解到这些事件并立即做出对策。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27
在古代800里加急,其实就是4天行驶400公里,他们在地上跑3000多公里的话需要30多天
第2个回答  2020-03-27
古代800里加急其实就是用快马跑路,跑上3000多公里,一般需要两三天的时间,而且也需要用到很多马匹
第3个回答  2020-03-27
在古代八百里加急的话,跑3000公里大概需要六天,速度非常快!不过要达到这样的速度,马几乎是一刻不停,实在不行就会换马。
第4个回答  2020-03-26
经各个驿站的人员补充和快马替换。也达到了日行几百里,跑上3000公里大概要五六天左右。

古代跑死马的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
天宝14年(755年)12月22日,唐玄宗在临潼华清池得知6天前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华清池和范阳相距3000里,相当于信使每天要跑500里。唐尺合0.303米,500里约合现代227公里。这还不是古代最快的“特快专递”,“八百里加急”才是跑死马的节奏。“八百里加急”实质上是被称为“驿传”或“邮驿”的...

古代八百里加急有多快?
从范阳到临潼华清池,两地相继3000里,这么紧急的国家大事,经过八百里加急,唐玄宗也是6天之后才得到消息。对比数据即知:唐代的—尺合现在 0.303m,一里合 454.2m……放今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动车的平均时速160-250公里,高铁平均时速在250-350公里,首个5G磁悬浮上海开测 时速500公里,而飞...

古代的“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呢?
当级别达到八百里的时候,基本上是跑死马的结果,往往将消息送到目的地以后,送信人本身如果体质差一些的话,也会因为劳累过度而亡。因此,非到万不得已(这当中最多的是边关告急、大规模的聚众造反)不会用八百里加急送信。在古代,要达到日行八百里,这就需要一套完整的驿站系统。据《大唐六典》记...

历史探密\/古代「八百里加急」 到底是有多快
我国古代公文传递靠驿站,一般每隔二十里设一个。一旦公文注明“马上飞递”字样,按规定要求每天三百里,遇紧急情况可达四百里、六百里,最快达八百里。传递紧急公文时,每个驿站都用快马,马累了即在沿途驿站换马,确保连续飞跑,在最短时间内送达。所谓的“八百里加急”,表示情况最紧急,速度最快。唐...

古代的“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呢?
要达到每天800里的速度,是古代信息传递的极限,必须使用最快的马匹和最优秀的骑手,每经过一个驿站就更换一次马匹。这样的高强度骑行往往导致马匹疲惫至极,甚至送信人也会因过度劳累而身体受损。4. 因此,除非是极其紧急的情况(如边疆紧急、大规模叛乱等),否则不会使用“八百里加急”的方式送信。

古代的“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
八百里加急就是一天800里的标准。马的时速在60公里左右,古代驿站离得都不远,而且驿站都养有换乘的马匹(养不好还会有处罚),一般加急的时候就是一路到一站就换马,马不会出现疲劳的情况800里是没什么问题的,相反信使被累死的情况比较多。

古代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相当于现在一个小时十几公里的速度)
八百里加急,就是一天行驶800里,也就是400公里,所以这么算下来,一个小时也不过是十几公里的速度,但是,古时候的交通并不像我们现在这样发达,那时候只能靠马来运输信件,八百里加急中间更是要不停的更换马匹,可以说在古代也是很快的了。总之,通过以上关于古代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相当于现在一个...

古代的“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水平?
唐朝政府规定,跑的快的马一天最少要跑跑500里。以此来看,800里加急信件送到的话至少要两天时间。在送信的途中,对于800里加急的信件,送信的人口中会高喊着800里加急,这个时候路上行走的人和车都必须要避让,如果出现了不让路的人,即便是身份很高贵很有地位的或是普通的老百姓,送信者都有权利...

古代的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呢?
古时候的文件传输靠的是驿站,一般每隔20里有一个驿站,一旦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字样,按规定要求每天300里,如遇紧急情况,可每天400里、600里,最快达800里。传递紧急文件时,每个驿站都用快马,这样,虽然不是千里马,但每匹马都死命跑,也可以一日千里,“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

古代跑死马的“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
现在人们常说的 "八百里加急 "是从安史之乱爆发时开始的。从范阳到长安有三千里的距离。玄宗在动乱爆发的第六天就收到了这个消息,也就是说,他实际上一天跑了五六百里。可以推断,他当时用的是最紧急的 "六百里加急"。到了明清时期,对速度的要求变得更加明确。来自朝廷的重要和紧急文件都要盖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