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富有的人穿着朴实无华;真正智慧的人沉稳低调;真正成功的人会以聪颖之心,平凡之姿处世。
真正的善良不是对人的施舍,而是能做到时时以笑脸应对各种麻烦。善良也是一种策略。
曾国藩要求自己待人以致敬为主,但他并非只讲大道理,而是落实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去。他对伪善、投机取巧的人有一套办法。
李世忠,原是太平军的一员将领,作战失败后投降清军。他投降后对清军并不忠心耿耿,常常带领自己的兵卒抢夺周边老百姓的财物,扰乱老百姓的生活。李世忠认为当初跟随太平军时生活异常清苦,现在投降清军当然应该享受一番,因此他对部下越发不加以约束,任其胡作非为。李世忠的言行在湘军中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
李世忠最初在李鸿章部任职,后来转到曾国藩之弟曾国荃帐下。因为曾国藩对此人早有耳闻,所以去信一封告诉弟弟:“对待李世忠这种人方法有二种,一个方面,对他不要约束太死;另一个方面,他有战功时不与他争功。
如果他偶然犯下错误,应以好处笼络他,不要举报他。对他宽松,是说在金银方面要慷慨大方,千万不要在金钱方面与他斤斤计较。这两个方法都是要对他宽松。对他严格的地方也有两个,一个方面,对他有礼有节,来往不要密切,书信来往要简单,话不要多说,情感上不要与他有何牵扯;另一个方面,要明析是非曲直,如遇到他部下的兵勇与百姓发生纠葛,且又在我们管辖的范围内,一定要当面弄清是非缘由,一旦查明,不要有任何包庇,必须严加惩治”。
总之,对李世忠要做到在金钱、名利方面待他宽松,不与他计较,在礼节、道义方面待他严格,不要有丝毫放松。这四个方面做好了,与他这样的人相处就没有什么困难的。曾国藩这样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据说,曾国藩有一次到军中视查,命李世忠前来相见,曾国藩知道此人骄傲,不可一世,因此想挫挫他的威风。李世忠进到帐中,来不及说话,眼见曾国藩表情冷漠、严肃,心里顿时有点紧张,曾国藩开口便列举李世忠做太平军时的种种劣迹,“贪恋美色,喜好酒肉,不受管束,爱财如命……”李世忠见曾国藩一来便掀他老底,心下一片慌乱,顿时乱了阵脚,锐气先去一半,这时曾国藩话锋一转,赞扬其作战勇敢,不怕牺牲,是可造之材。李世忠听到此话,顿时精神一振。一番交谈之后,李世忠对曾国藩是又怕又敬,此后做事收敛了许多。
宽“名利”严“礼义”,是曾国藩对一般朋友的处世哲学。曾国藩认为,朋友有远近之分,族亲有密疏之分,在交往过程中应时时把自己放在主动地位,对至亲好友以诚恕待之,对远亲疏友以礼义待之,这样才能做到与人交往不伤情谊。他的这种情谊观念是很先进的,朋友虽然多为人生过客,但是可以感念当时的陪伴与分享。远近亲疏,了然于胸即可。
曾国藩认为对于“黑脸”之人应该以“白脸”相对,就好比五行相生相克,以柔克刚,以缓应急,使不友好的人深受自己的感染,从而转变过来。
他写道:“一个省的风气全靠督抚、同道及首府几个人来影响,其他的小官员和士绅都会被他们几个人的言行所影响。”曾国藩为官期间,每天很早起床,天刚亮就和幕僚一起吃饭。一次李鸿章推说头痛不肯起来,让大家先吃,但曾国藩坚持等他,李鸿章毫无办法,被老师的诚信感动,终于起来,同老师共同用餐。曾国藩说:“吃完饭后,大家围坐在一起谈经论史,兴致盎然,这些都是对学问、处世有实际用处的话,吃一顿饭,胜过上一次课。”
曾国藩在与人交往中推崇以天下至诚的方法破除天下取巧的方法。他常训诫曾国荃,大意说:左宗棠对弟弟你很关心,弟弟也应该真心的对待他,不可以一会这样一会那样,反复无常。如果人用伪善之心待你,你用真诚的心待人,时间久了他也会受你的感染变得真诚起来。
人们在相互交往中,最恨虚伪狡诈,可是世间偏有许多人在言行中与它为伍。咸丰八年正月初四,曾国藩在给弟弟的信中表达了类似的意思,大致是说:弟在信中觉得自己是个老实人,我也自信是个老实人,只是因为阅历世上种种事情,饱经沧桑,学会了一些机谋权变之术,使自己学坏了。其实这些方面远远比不上别人,只是惹人笑语,让人怀恨,有什么好处呢?近日我突然醒悟,向平淡真实的方向努力,将自己老实的本质还回面目,恢复固有。弟弟你在外面,也应该恢复自己老实的本质,千万不要走投机取巧的道路,日子亲长了自己的品性会愈来愈低下。如果勾心斗角,表面上看来很亲近,其实内心却有许多隔阂,那么相互之间的报复,将是无止无休的。
正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吃亏不是笨拙,忍让也不是软弱,这些都是与人相处的学问。
李鸿章有才气,曾国藩很欣赏他,但李鸿章本身固有的江淮虚伪之气,曾国藩却不能接受。曾国藩认为谋在于计而不在身,心地纯朴的人更为可取。
咸丰九年七月十六日,曾国藩在写给胡林翼的信中说:“惟忘机可以消众机。”
在日记中又写道:“它似颇有意义,而愧未能自体行之。”惟有“忘机”,才能复于笃实至诚;惟有笃实至诚,才能“消众机”。在与人的交往中,如果人人以它为准则,为官者大力提倡它,社会风气就会淳朴起来。
“忘机”,是用于自身的修养。这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官场、商场、战场无一不是心机算尽的地方。对付社会上虚伪奸诈的小人,这是绝不能忘的。曾国藩在这个问题上有他过人的地方。、一般人总认为“待我以伪,则回之以伪;待我以诚,则还之以诚”。更有甚者,以牙还牙,乃至十倍“牙”相还。曾国藩不同,对于以奸诈之心对他的人,他回报的是诚信,他说:“惟柔可以制刚狠之事,惟诚可以化玩梗之民。”他认为对于善良真诚的人要不吝啬自己的赞美,对相反的人也不要痛批,只有用行为去感染他,不久之后多数都会被感化的。
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再看曾国藩的处世之道、待人之法,似乎也应从中学点什么。人只有诚,并且通过诚,才能认识自己的真实本性,也才能认识其他人的本性以及整个世界的本性。只有去掉本性中虚伪的成分,用真诚去对待世人,才能在心与心的间隙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到了“诚”,才能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才谈得上改变自己。“诚”是跨时代的精神l财富,是值得永久学习和传承的精神。
什么是人以机巧,我以诚愚?
真正富有的人穿着朴实无华;真正智慧的人沉稳低调;真正成功的人会以聪颖之心,平凡之姿处世。真正的善良不是对人的施舍,而是能做到时时以笑脸应对各种麻烦。善良也是一种策略。曾国藩要求自己待人以致敬为主,但他并非只讲大道理,而是落实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去。他对伪善、投机取巧的人有一套办法。李...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 ”
小心行事,得意不忘形 第二法 静坐养性 心有本源,只在进德 雕琢性情,锻造气质 志有定法 ,脱于俗流 心静以修身,不变应万变 戒骄戒躁戒妄言,人必自强 谦而不欺,立身之本 人从机巧,我以诚愚 赤诚之心,器成远大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诚恳为人,以求务实 心诚则志专而气足 蜿拒命旨...
聪明人太多,不如做个笨人
他的一生从不绕弯子、走捷径,做事总是按照最笨拙、最踏实的方式去做,做人讲究“拙诚”,人以伪来,我以诚往。这是他的成功秘诀。现在的社会上聪明人太多,人们大都崇尚办事巧妙、少费力气、走捷径,追求高效率。而我认为,最缺的不是聪明,而是“笨”。“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笨拙胜过...
曾国藩智慧全集目录
时常内省,不断地改正自己的过失。持之以恒,磨炼自己的品格。第二章 曾国藩的做人绝学 坚卓之志,金丹换骨。与人为善,取人为善。勇于担当,挺身入世。人以机巧,我以诚愚。宽以待人,可服众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柔非柔,至刚无刚。交人交心,择人而从。倔强之气,自立之本。天道酬...
明朝版的《菜根谭》原文 翻译和注释 谢谢!
要以识趣为先。 姜女不尚铅华,似疏梅之映淡月;禅师不落空寂,若碧沼之吐青莲。 廉官多无后,以其太清也;痴人每多福,以其近厚也。故君子虽重廉介,不可无含垢纳污之雅量。虽戒痴顽,亦不必有察渊洗垢之精明。 密则神气拘逼,疏则天真烂漫,此岂独诗文之工拙从此分哉!吾见周密之人纯用机巧,疏狂之士独任...
我们应怎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诚实是一面道德的镜子,以诚待人,以诚行事,以诚立信,诚实是立生之本。有的人圆滑机巧,善于八面玲珑,言不由衷。看起来他们工作卖力,成绩斐然,但却拥有一个失败的人生,因为他们这种虚伪的性格使他们交不到一个知心朋友。有的人也许没有“辉煌”的成绩,没有耀眼的光芒,可他们却因自己诚实...
什么才是“做人实在”?
”答案或许出乎意料,实在人并非愚钝,反而是真正的智者。他们知道聪明人的那些隐藏在言语背后的心机,但选择沉默,不去揭露。 实在人,他们洞察世事,却并不炫耀自己的智慧。当别人赞誉聪明人的机巧时,他们只是微笑,因为他们明白,实话实说并不意味着失去优势。他们的沉默,反而让聪明人得以占得小便宜,...
今日分享:做事以诚
我们经常谈到智慧和聪明的区别,在王阳明看来,真正有大智慧的人都是以诚为本的,诚就是不自欺,不欺人,不欺世。而那些“聪明人”,与诚相反,以巧诈为本,所谓的聪明都成了获取利益的手段。所以,王阳明在家训中告诫后辈说:毋说谎,毋贪利。人如果做不到诚这个字,那么他的智慧很容易就堕落为一般...
“此两言决耳”的出处是哪里
“此两言决耳”的出处是哪里“此两言决耳”出自明代王世贞的《蔺相如完璧归赵论》。“此两言决耳”全诗《蔺相如完璧归赵论》明代 王世贞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
曾国藩的观人术
一般来说,鼻子丰润耸直,端方整齐的人,容易获得人的好感,却是事实。 古人有“看唇识女人”的说法。嘴唇在我们的印象中一般有厚薄之分。嘴唇厚的人给人的感觉要憨厚一些,老实一些;嘴唇薄的人给人的印象是要机巧―些,能言善辩一些。而前者给人的感觉要真诚一些,后者给人的感觉是要虚伪―些。所谓刀子嘴,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