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可持续发展观?我们该如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如题所述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极为丰富。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同时,我们要求的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更加注重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我们才能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保持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具有历史必然性。(1)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进入人均GDP为1000至3000美元的发展敏感期;(2)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一系列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3)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客观上要求我们转变发展观念;(4)以往的各种经验教训促使我们实施新的战略决策;(5)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水平使我们有条件解决过去想解决而解决不了的问题。
GDP也是一个有很大局限性的指标。随着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加重,GDP越来越暴露出它的缺陷:GDP核算只反映了经济运行的过程与结果,未体现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代价,它仅能反映经济活动中"货币化"的部分,体现经济发展、繁荣的一面,而不反映对资源、环境的消极影响的一面;它将各种社会行为引发的财富都计入了GDP增长之中,而不考虑不好的社会行为对社会发展的恶劣影响。因此,仅就GDP来看,它容易过高地估计经济规模和经济增长,给人一种不全面的社会经济图像。特别是对依赖于开发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产资源和森林资源获得重要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来说,这些缺陷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
首先,未考虑自然资源消耗成本。经济活动要开发利用自然资源,GDP只核算了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成本,却没有计算自然资源本身的价值,即自然资源耗减成本,造成自然资源无价或低价,其结果高估了当期经济生产活动新创造的价值。
其次,未考虑环境降级成本。经济活动往往造成环境污染,引起环境质量的下降,亦称环境降级成本。GDP核算一方面没有扣减环境降级成本,即环境污染的代价,另一方面将环境保护支出作为生产活动来反映,从两个方面增了GDP。结果是污染物排放越多,GDP越大;环境保护支出越多,GDP也越大。
另外,GDP是流量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年新增多少财富。资产是存量概念,指一共有多少财富。现行GDP统计对没有效益的经济活动也照算不误,比如把这栋办公楼炸掉再修一栋一模一样的,GDP也会增加一块。这是先减少存量再增加流量,不是完整意义的增加财富。这种情况现实中的确存在,因此还应建立一个资产指标,衡量财富的积累。在注重财富的积累方面,西方国家很值得我们借鉴。他们的GDP增长率不高,但是财富积累很快。中国的情况与西方国家正相反,GDP增长率很高,但是财富损失得也快,缺乏积累财富的观念。这实际上是对经济增长理解的偏差所致。高估的GDP将导致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导致自然资源与环境状况恶化,人类的生存条件受到威胁,经济发展不可持续。
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思想。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我国人口基数大,今后十五年还将增加近两亿人口,这对农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整个经济建设都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增长,大力提高人口质量。我国耕地、水和矿产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比较低。今后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对资源总量的需求更多,环境保护的难度更大。必须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统筹规划国土资源开发和整治,严格执行土地、水、森林、矿产、海洋等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法律,实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要根据我国国情,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克服各种浪费现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综合利用资源,加强污染治理,植树种草,搞好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总之,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7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观?我们该如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发展理念,旨在满足当前人类的需求,同时不损害后代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这种观念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追求的是长期、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平衡发展。这意味着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必须考虑到社会和环境的影响。例如,在工业化进程中,...

如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4. 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环境的保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也需要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只有每个人都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采取行动,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总的来说,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需要我们平衡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的需求,通...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关于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理念。它强调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其相关解释如下:1、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目标是实现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可持续发展观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全球对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的关注度逐...

可持续发展观的含义是什么
可持续发展观的含义:指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统一发展,这种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长远利益。可持续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我国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基础薄弱,选择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华...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如何懂得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哲学意?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意味着我们需要从整体视角审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认识到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这一世界观的指导下,我们应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论为指导,实施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方式论强调了综合性和系统性,要求我们在决策和行动...

...的内涵阐述我国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应该做怎样的努力
“可持续发展” 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与此定义相近的还有中国前国家主席江泽民的定义:“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 可持续发展代人的利益”。内涵:(1...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 : 指在现代化建设中,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它既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造福当代、泽及子孙的大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经济与...

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做什么
可以为可持续发展做些什么?1、提高环保意识,落实环保行为。例如,去逛超市的可以自己带上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白色污染是对废塑料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大部分塑料袋难以降解,随意丢弃,会给生态环境和景观造成的污染,同时生产塑料制品还需要耗费大量的石油资源,所以从小事做起,少使用塑料袋...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主要内容是什么
1. 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以人为中心,旨在满足人的生存、享受、康乐及发展需求,解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问题。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相互依存性表明,经济的增长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而社会发展则是经济增长的目标和结果。二者应相互促进,实现协调发展。2. 生态可持续发展:当人类对资源的开采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