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朱自清散文《初到清华记》:在路上,在去清华大学的路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8
请允许我对“初到清华记”这个短句进行扩写——朱自清初到清华大学记,这样一来,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就都齐全了。相信大多数读者同我一样,关注点全都放在“清华”这两个字上了,可是当我读完全文之后,我才明白,原来重要的并非是那终点,而是起点和过程。

1936年4月18日,朱自清于清华园中写下了这篇《初到清华记》,回忆了他第一次来到清华大学时的场景,纵然已过了十多载时光,但与清华的初次见面,先生却是记忆犹新,景与物、人和事皆描写详细,仿佛此事昨日才发生过似的。

朱自清第一次来到北平这座城市,是在1916年,那时他年仅十八岁,刚刚从扬州中学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在北大求学的四年时间里,他见过清华的学生,但却从未到过清华。其实这两所学校之间的距离并不算遥远,朱自清之所以会觉得远,大抵是因为一个在城内而另一个则在城外的缘故——他一直在内城待着,倒是很巧去城外。

1925年秋,二十七岁的朱自清离开家乡扬州重返北平,九年前是为了求学,九年后则是为了求职,用今天的话来说,即他是要去清华面试。那时,朱自清借住在一位朋友家中,这位朋友具体是谁,姓名不详,朱自清在文中并未明示。我们只知道他家在朝阳门,曾去过清华一次。于是,朱自清听从这位朋友的建议,打算上午八点动身,雇洋车到西直门换车,十点之前赶到清华。不知为何,次日上午他还是出门晚了,比原定计划晚了一个小时,这大概就是墨菲定律吧,怕什么便来什么,最后他竟真得迟到了。

朱自清所乘坐的洋车就是人力车,北平那个时候街头随处可见洋车、车夫和车行,洋车俨然已经成为了老北京城市文化的一个符号。洋车,又称“胶皮”,上海人普遍称其为“黄包车”,因其来自于日本,故又称“东洋车”,具体发明者不详。清末民初传入我国,最先出现在上海和天津两地,后来盛行于北平,关于洋车和车夫,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其实已经说得很详细了。

“心里不免有点儿急,车夫走的也特别慢似的” ,其实不是车夫走的慢,而是坐车的人心里太着急了。朱自清在西直门换了车,终于到了黄庄,又耐着性子到了海甸,远远地看着西山解闷儿。 “好容易过了红桥,喇嘛庙,渐渐看见两行高柳,像穹门一般” ,这便是西远门了,一路上真是好不漫长,总算是烦了,坐下一看钟,已快十二点了。

文中所提到的“朝阳门”和“西直门”都是老北京内城的古城门,用功有九个,余下七个是:东直门,安定门,德胜门,阜成门,宣武门、崇文门和正阳门。

接下来提到的“黄庄”旧称“皇庄”,意为皇家的庄田,位于海淀镇南部。明代土地分为官田和民田,皇室的皇庄、官庄、太监庄遍于京郊,尽占丰硕之地。北京的皇庄源于明太祖洪武年间,始于永乐初年,终于嘉靖初年。“皇庄”虽废,但与之性质相似的官庄一直保存到了明末,并作为地名流传到了清代。辛亥革命以后,废除了帝制,以“皇”字相称的地名被改用“黄”字代替,“皇庄”也就改称为“黄庄”了。

还有个“海甸”,乃是“海淀”的旧称,亦称“海店”,意思是:近海地区。

一路上并无多少景致,只能远远地看着西山解闷儿,正如朱自清所说:路上没什么看的。

朱自清要去清华见的这个人名字叫做张仲述,是当时清华大学的教务长,他有一个比较广为人知的名字——张彭春,此人乃是我国近代史上有名的教育家,他还有一个同胞兄长,名叫张伯苓,南开大学的创办人之一。朱自清在张仲述的客厅里看到了一副邓完白的对联,才明白这位张先生同他的一位同学一样,都是书法爱好者,且都是邓完白的粉丝。邓完白是清代书法界的大牛级人物,工四体书,篆隶工夫极深,被认为是自秦李斯、唐李阳冰以来少有的名家,时人对其书法艺术评价极高,称之 “四体皆精,国朝第一” 。

赶路花了将近四个小时,但谈话其实只有十来分钟,十二点之后,朱自清起身告辞,原路返回。过了两天,他从环城铁路朝阳门站上车,坐火车第二次来到了清华,这一回是来搬行李的,面试顺利通过,他正式成为了清华大学的一名教师。

日子长了,朱自清得着一个诀窍:就是在西直门一上洋车,且别想“到”清华,不想着不想着也就到了。另外,香山汽车上人太多了,总是拥挤不堪,还是尽量不要乘坐的好。还有,海甸那家小饭馆挺不错的,有一回他坐在临街的四方桌边,要了一碟苜蓿肉,两张家常饼和二两白玫瑰,“吃着喝着,也怪有意思”,当时还在桌上写了一手诗——《我的南方》:

“我的南方,

那儿是山乡水乡!

那儿是醉乡梦乡!

五年来的彷徨,

羽毛般的飞扬!”

这“五年”指的是1920——1925年间,五年前从北大毕业后,朱自清回到南方,在江浙两地的中学里头任教,一直漂泊不定,如今来到清华,总算是稳定下来了,但他却开始强烈地思念起了家乡,因为那里有无可比拟的南国风光,更有他的至亲至爱。

全文总共有五个自然段,最后一段的收尾时,朱自清写到:

当时海甸到清华一路常有穷女人或孩子跟着车要钱,他们除“您修好”等等常用语句外,有时会说“您将来做校长”,这是别处听不见的。

说到校长,就不得不提一句,当时清华的校长是曹云祥,1924年5月至1928年1月任清华学校校长,任职期间,他将清华由一个中等程度的留美预备学校改办为一所完全大学,对于清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因而被后世尊称为“清华之父”。

一般我们写“初到XX记”时是不会在路上花费大量笔墨的,我们总是会将重点描写放在地名上,会提到某地的风景如何,人物如何,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但朱自清这篇《初到清华记》却不按常理出牌,因为它的重点并不在“清华”二字,而在“初到”俩字上。第一次去清华的时候是怎么去的,路线如何?路上花费了很长时间,倘若那时有手机,张先生或许会给迟迟未到的朱自清打电话,问他在哪里?他可能会说:我在路上,在去清华的路上。

朱自清同清华渊源颇深,自1925年进入清华执教开始,一直到1948年去世,他一生活了五十岁,其中有二十三载岁月都是同清华一起走过的,学在北大,任职清华,这便是朱自清,一个清华人平凡又伟大的一生。

读朱自清散文《初到清华记》:在路上,在去清华大学的路上
赶路花了将近四个小时,但谈话其实只有十来分钟,十二点之后,朱自清起身告辞,原路返回。过了两天,他从环城铁路朝阳门站上车,坐火车第二次来到了清华,这一回是来搬行李的,面试顺利通过,他正式成为了清华大学的一名教师。日子长了,朱自清得着一个诀窍:就是在西直门一上洋车,且别想“到”清华,...

朱自清散文《初到清华记》读后感
我们真神往了。我们仿佛亲见那时华灯映水,画舫凌波的光景了。于是我们的船便成了历史的重载。”作者由灯开始堕入历史,模模糊糊中、恍惚中,实在是许多历史的影象使然了:行走的船只,雾里看花,尽是飘飘然,朦朦胧胧;飘渺的歌声,似幻似真……作者借助对历史影象缅怀,将秦淮河写得虚虚实实、朦...

朱自清的散文
——读朱自清散文有感 漫步在朱自清先生的笔下,像是走进了一片森林,头上的天空被树阴遮的严严实实,但森林里却散着慵懒而自然和谐的光芒,不是华丽的采光灯,却是映照了作者内心情感的柔和颜色。红、粉、橙、蓝、靛、青、紫……于是我就好像到了好多好多个不同的世界。 ——题记 A. 竞走,小步跑,大步跑 “燕...

中国现代散文经典文库-朱自清散文目录
初入清华的回忆,《初到清华记》记录了独特的学术氛围 从海上旅行中提炼文明的思考,《航船中的文明》和《海行杂记》蒙自的生活琐记,情感深沉,《蒙自杂记》值得一读 《背影》中,父爱如山,感人至深 对亡妻的怀念在《给亡妇》中流露 《儿女》篇,描绘家庭的温馨与责任 透过叶圣陶的点滴,展现《我所...

青少年纯美阅读:朱自清散文集图书目录
《初到清华记》中,朱自清通过记录初到清华的经历,展现了对新环境的适应和对学术研究的热情,激发了读者对学习的兴趣。《重庆行记》通过描述重庆的景致,展现了对城市历史与文化的探索,让读者对重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是扬州人》中,朱自清通过讲述自己的家乡,展现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地方文化的...

朱自清的有哪些散文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成就是很高的,特别是《绿》、《荷塘月色》。 从思想内容说,他散文的核心是一个“真”字。用真挚的感情,写真实的见闻和感受,记写真实的景物,发表真实的议论。朱自清的散文,从题材上说是比较狭窄的,不过是亲友的交往,家庭的琐事,即使后期那些议论的文字,也很少发空论。 但就是这样,因为时时追求...

朱自清的散文
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 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 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 寞。

朱自清的散文有哪些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朱自清散文集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朱自清的散文代表作有什么
《绿》:是中国现代散文家朱自清于1924年2月所作的一篇写景散文。全文以热情的笔调,对梅雨潭的景物进行了细致的描写,颂扬了祖国大自然的绚丽风光,写得清新细腻,漂亮缜密,精致玲珑,诗意盎然。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境界的赞美和追求。《荷塘月色》:是中国文学家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所写的一篇散文,因收入...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