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历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5

波卡基之战

1944年6月6日,希特勒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终于发生了――盟军开始在诺曼底登陆,本来己在东线手忙脚乱的德军更陷入了两线作战的窘境。

几天后,盟军在滩头建立了稳固的登陆场,开始逐步向内陆纵深发展。

盟军首要目标是卡昂一一一个不大但却是诺曼底地区交通枢纽的小城,承但攻击卡昂的盟军主要由以下部队构成:战线左侧为英第3师,中央为加拿大第3师,右侧是英第51师和第50师;另有英第7装甲师担当迂回任务,从右侧经175号公路向卡昂包抄。

至6月13日英先遣部队第22装甲旅己进入波卡基村,绕到了德军装甲教导师侧后方 德军为了弥补己方左侧防线的巨大缺口,拯救装甲教导师,命令机动的SS第101重装甲营驰援。

该营编制为45辆“虎”式坦克,6辆“豹”式抢救车及124辆其它车辆,满员1037名官兵。

他们6月7日即从营地出发,但因铁路系统遭盟军空袭毁坏,故200千米的路程全靠自己行军。

然而,盟军的“暴风”式对地攻击机并未因此放弃对这支队伍的“眷顾”,该营一路遭受狂轰滥炸,抵达前线时己有半数车辆被毁。

13日清晨,一名德国尖兵慌张地跑回来报告:“英国人已经到达了前面的村子,距离这里不到2000米!”

德军米歇尔·魏特曼中尉(第101营先遣连指挥官)正在坦克旁睡觉。

听到这个消息,他有点惊异:“英国动作真快呀!”说着,他已站起来,“霍夫林格,把你的231号坦克借我用一下。

博比,给我当炮手。

我们去确认一下情况。”

231号坦克是先遣连中状况最好的“虎”式坦克,而魏特曼自己的座车由于空气滤清器被弹片打坏,还在修理之中。

“出发!”魏特曼一声号令,“虎”式坦克轰隆隆地驶出了林间小路。

前面就是波卡基村,英军近3个连的兵力已经进入村子,平时,没有人注意过这个离卡昂30千米的小小农庄,可从这天起,平凡的波卡基村声名大噪,成为装甲作战经典战例的代名词。

英军第22装甲旅的A连此时已穿越波村到达东侧的小山包――213高地,B连则停在村子西头的道路上集结,而团部的1辆M5A1轻型坦克和14辆“克伦威尔”正在村中,另外还有4辆侦察车和20辆M21半履带卡车以及1门35毫米反坦克炮(即英军的6磅炮)。

魏特曼可不了解这些情况,他通过村边的麦田直插入175号公路,正好楔入英军团部的车队中。

进入公路后,他的视野一下子开阔了,可也被吓了一跳。

原来离他最近的英军侦察车就在其右侧15米的地方(刚才由于灌木丛的遮掩,谁都没有发现对方),而左侧200米,几辆坦克的炮口正对着他的坦克。

英军同样大吃一惊,他们也没想到这附近竟有德军装甲部队。

而且是令人恐惧的“虎”式坦克。

大家还在发愣的时候,魏特曼首先反应过来:侦察车不足为惧,首先要干掉左边对其构成威胁的几辆坦克。

于是,“虎”式迅速左转,炮塔则转得更快,博比没有瞄准,凭感觉就打出了第1发88毫米炮弹。

转眼间,英军当头的M5A1被打得粉粹,而“克伦威尔”坦克似乎还没有装弹,只是静静地用炮口瞪着冲过来的“虎”式。

88炮“咚――咚――咚”连续几炮,3辆“克伦威尔”的“眼睛”都闭上了。

英军团部参谋亚当斯上尉坐在最后1辆“克伦威尔”上,他令坦克急速后退,躲入路旁的废墟中。

魏特曼发现有一辆英军坦克逃逸,但却不知道它就藏匿在附近,他继续前冲,正好路过亚当斯上尉的坦克面前,亚当斯没有反应过来,眼睁睁看着“虎”式薄弱的侧装甲从自己身旁掠过,失去了最佳的反击机会,当然也就成全了魏特曼继续创下惊人的战绩。

魏特曼加速向西开,他怕那些英国侦察车上的步兵追过来,因为在巷战中,坦克从步兵身上捞不到便宜。

可当他行驶到街道拐弯处时,突然发现一队英军坦克正在前方150米处的路旁停靠,其中还有“长鼻子”的“萤火虫”坦克。

“虎”式的前装甲可以不在乎“克伦威尔”的75毫米短身管主炮,但“萤火虫”的76毫米长身管主炮在如此距离上击穿他的战车却是轻而易举。

“掉头!掉头!”魏特曼声嘶力竭地大喊着,“虎”式拖动着56吨的笨重身躯掉头而去。

就在这时,一发“荧火虫”的76毫米炮弹打在其炮塔左侧,幸好射入角太小而被弹飞了。

魏特曼一身冷汗,他知道在此多耽误1秒钟,都会有致命的危险,因为对方可以很容易地追上他,自己的“虎”式根本跑不过“荧火虫”。

冤家路窄,魏特曼的坦克刚刚转过身来,亚当斯驾驶的“克伦威尔”也从藏身处钻了出来,双方一打照面。

都是手疾眼快,几乎同时开火。

但亚当斯很不幸,他的炮弹只在“虎”式的防盾上打了一个浅坑,可自己的坦克却被打出了一个大洞,亚当斯虽然没有死,却被震得手足发麻,他踉跄地跳出“座骑”,跑向路边。

魏特曼继续东撤,他考虑身后有英军多辆坦克,而前面可能有大量步兵埋伏,说不定还有反坦克炮。

当务之急是赶快返回驻地,把其它坦克招呼过来。

于是他让“虎”式从一个缺口开出了公路,准备从北面绕到东面,再折回营地,以避开所有危险。

其实情况并不如魏特曼想像的可怕,英军B连的坦克并没有追击他,因为他们认为村子里也许还有多辆德军坦克,所以不敢冒然进行巷战;英军团部的37毫米反坦克炮架好了,步兵也下车进入了阵位,但他们的注意力也只集中在公路上,根本没有想到魏特曼会从路边麦田绕到其侧面。

魏特曼也没想到,他的小迂回却绕出大战果。

英军停在路边的车辆就像一排标靶暴露在其右侧,他将炮塔转向3点钟方向,88炮开始了精确的点射。

英军的侦察车、反坦克炮、半履带车在路旁倾刻化成了灰烬,175号公路成为令人恐惧的战车墓地。

魏特曼清除了公路上的英军之后,又发现了位于213高地上的英军A连。

A连当然也发现了公路上的情况不妙,可就是不知道敌人的炮火从何而来。

他们只是将炮口对向公路,继续犯着与牺牲的战友们相同的错误。

魏特曼则一不做二不休,他继续经麦田向东开,A连的所有坦克的侧面又清晰地暴露在他的炮口之下,“荧火虫”、“谢尔曼”以及“克伦威尔”的正面装甲本来就不足以抵抗“虎”式的88毫米炮(即使在1500米远的距离),现在的距离却不到250米,而且A连在明处(开阔高地),魏特曼在暗处(灌木丛后的麦田里)。

下面的一幕不必描述了,结果是总计23辆上述坦克在此遭到摧毁。

此时,波卡基村以东已无英军有效抵抗力量。

魏特曼决定不回驻地了,他要杀个回马枪――到村中继续攻击英军B连。

他沿着175号公路往回走,沿途都是他刚刚制造的钢铁残骸,不过此时,他无暇回味这一切,因为前面的村庄里正潜伏着杀机。

果然,当魏特曼在213高地逞威之时,亚当斯已经徒步跑回B连,战友们一见到他,还和他开玩笑:“上尉,你刚才是不是教训了‘虎’式坦克?”“ *** !团部已经被打光了,快通知A连,要小心。”

通讯兵赶紧用无线电呼叫A连,但沓无音讯。

英军这才意识到事态严重,马上开始布署。

为了不与“虎”式发生正面冲突,它们在公路旁的楼房间隙中架起了反坦克炮,同时“萤火虫”和“克伦威尔”也都开进了断墙残壁之中以便隐蔽,这样也有利于攻击德国坦克的侧面。

魏特曼行驶不到200米,营部呼叫他:“231车,我们已进入村庄支援你,请加入编队。

”德军第1连的4辆“虎”式、2辆四号坦克G型沿着与魏特曼原路平行的一条街道驶入了175号公路,另外2辆“虎”式从岔道向村内迂回。

此时力量对比发生了明显逆转,胜负天平开始向德军倾斜。

但魏特曼眼前一闪,一发反坦克炮弹打在了车首,虽然这一击并不致命,但“虎”式却偏向路边,紧接着又是“轰”地一声,另一发炮弹打断了它的履带,魏特曼的战车嘎然而止。

从此时起,他由主角退居为观众。

几辆德军坦克仍向前疾驰,而几辆英军坦克却躲在墙角暗喜,因为他们报仇的机会降临了。

132号“虎”式刚刚开入射界,2辆“荧火虫”和1辆“克伦威尔”的火炮同时冒出了火光,3发炮弹将这辆“虎”式打瘫,131号“虎”式又从伙伴身旁冲了过去,其车组成员认为132号车虽被炸毁,可它的驱壳正好封住了敌人的射界,但他们没有想到,前面还有几门反坦克炮呢。

结果,131号的炮塔被打飞了十几米远,紧踞其后的“虎”式和四号坦克也都被击毁在波村中央。

战斗僵持到傍晚,双方残存的坦克逐步退出战场,只剩下步兵和失去战车的坦克兵在街头巷尾你争我夺。

此时,英国的12架“暴风”式战斗机赶来,将这个小村庄夷为平地。

6月13日的波村之战,英军共损失27辆坦克和其它战斗车辆,这些全是魏特曼一人包办的,德军其余坦克却在没有一个战果的情况下被悉数击毁。

首先从英军的角度分析:

1、魏特曼单车入村时,英军并非毫不知觉。

当时其团部侦察车距“虎”式仅15米,即使慑于该型坦克的成力,也应立即派步兵跟踪其去向。

退一步说,还可以迅速用无线电通知B连,以便阻击;

2、亚当斯上尉驾驶团部第4辆“克伦威尔”脱逃后,虽没有抓住“虎”式第一次通过的机会而攻击其侧装甲,也应在“虎”式刚刚开过后迅速冲出路面攻击其同样薄弱的后部。

以“克伦威尔”的灵敏机动性,从这种位置取胜笨重的“虎”式并非难事。

可他却再次贻误战机,等到魏特曼转身后才驶出隐蔽处,与“虎”式打对头战,岂不自寻晦气;

3、英B连发现“虎”式后,即使因不明敌情或避免巷战而不进行追击,也应迅速通知A连掉头,以成夹击之势。

当时A、B两连已成分隔之势,互相通告威胁是战场上最基本的常识。

再从德军的角度看:

1、魏特曼被击中前的表现很出色,判断也很合理。

但他被击中后,已可确定英军在村中设下了埋伏,却未提醒同伴规避或迂回进攻。

若把所有“虎”式坦克拉到213高地上,凭借其强大的远程火力和厚重的正面装甲,完全可以无损失地阻滞英军于波村,何必冒险巷战呢?

2、魏特曼在战斗中打得兴起。

但他似乎忘了进村的目的是侦察,应该及时向本部通知敌情。

如果德军第1连及早支援,趁当时英军迟顿之机,也许可以全部肃清村中英军。

试想,假如魏特曼打得不顺手而被中途击毁,其本部对波村情况岂不还是一无所知。

波卡基村的战斗故事之所以成为装甲作战的好教材,不仅是因为其战斗过程令军事迷大呼过瘾,更重要的是它使人不得不深刻地反思战术、战法运用的道理。

魏特曼后来随第101重装甲营残部后撤,在1944年8月7日12时47分,于盟军合围法莱斯的战役中丧生,时年30岁。

他从1939年参战以来共击毁对方坦克和其它车辆132部,列德军坦克王牌首位。

此人以前很长时间都驾驶Sd.Kfz.231式8轮侦察车和三号突击炮,培养出极强的近战技巧,由波村之战可领略其作战风格。

“库尔斯克会战”之后,苏联大将崔可夫仔细观察了被缴获的“虎”式坦克后,不无感慨他说:“坦率地讲希特勒的确有理由相忆凭借这种坦克可以打赢这场战役”。

“克伦威尔”坦克是英军在二战中后期投入使用的巡洋坦克。

它所装备的75毫米39倍口径火炮对德军坦克威胁不大不,但由于其发动机功率达到600马力,单位功率为22马力/吨,故机动性非常好,公路时速可达65千米。

“克伦威尔”坦克与苏联的T-34有着很深的血缘关系,因为它们的设计原型都源自于著名的“克里斯蒂”坦克。

英国“荧火虫”坦克是在美国“谢尔曼”M4A3坦克基础上更换了英制76毫米58倍口径高初速火炮(即17磅炮)而成的。

它克服了“谢尔曼”火力不足的缺点。

因其炮管很长故被德军戏称为“长鼻子”。

“荧火虫”是当时英军极少的可以与德国“虎”式或“豹”式坦克对抗的武器。

马尼拉瓦村之战:东线的波卡基

1944年6月,苏军为了配合西线盟军的诺曼底登陆作战,在东线发动了1944年夏季攻势。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苏军的进攻路线正式当年德国人入侵苏联时所经过的地方,只是方向完全倒了过来。

在北部战线上,苏联波罗的海方面军也向拉脱维亚方向发动了进攻。

苏军将拉脱维亚地区的德军“北方”集团军群与“中央”集团军群分割开来,在里加附近形成一个小突出部。

而里加附近的杜拉堡也成了双方争夺的一个战略要点,马尼拉瓦村就在该地北面。

德军 第502重型坦克营是最先装备“虎”I坦克参加实战的部队,之后它便一直在苏德前线的北部战区作战。

本来“虎”I坦克在设计上是利用其厚重的装甲突破敌军防线的。

无奈战争中后期的德军实在没有发动进攻的实力,而1943年以后的苏军却不断地向德军发动进攻,第502重型坦克营也随之被不断地调来调去,以应付德军防线上随时出现的“火情”,所以502重型坦克营又被称之为“北方的消防队”。

按照编制,第502重型坦克营应该有45辆“虎”I坦克,但在1944年7月,包括正在维修的“虎”I在内也只有43辆。

以这样少的坦克去对付几倍于己的苏联坦克几乎是天方夜谭。

但战局更重要,每当上面有命令时,502营总是拼命地挤出一些坦克来执行命令。

7月22日,有报告说苏军装甲部队突破了第209步兵师的防线于是,奥托.卡里乌斯中尉的第2坦克连(8辆“虎”I坦克)奉命前往马尼拉瓦村进行阻击。

这个小村是苏军的必经之路,如果苏军还没有占领它,那么德军还可以在这里再建立一道防线。

经过1个多小时的急驶,前方就是马尼拉瓦村了。

卡里乌斯中尉透过潜望镜仔细地观察着前面的村子,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情况。

当然,有些东西在坦克里是什么也看不到的。

卡里乌斯命令一名上士跑步去侦察一下。

约1个小时后,这名上士气吁吁跑回来了:“村子已经被俄国人占领了!路边上到处都是俄国坦克!大概有1个营那么多!”

卡里乌斯站在炮塔上,举起望远镜,仔细看了看远方,接着问上士:“俄国人现在在干什么?”

“有些俄国人在坦克边休息,另外一些俄国人可能还在坦克里面。

没有发现俄国步兵。”

“俄国坦克有那些型号?”

“不清楚,我只看见‘大脑袋’T-34,村子外是开阔地,我没法再接近他们!”

“好吧!你先到那边去休息一下。

”卡里乌斯跳下坦克,然后开始对车长们下达指示:“好了,兄弟们。

我们现在有麻烦了。

马尼拉瓦村已经被俄国人抢先一步占领了,而且还是一支拥有30多辆坦克的装甲部队。

更要命的是,这些坦克都是可以在远距离上击穿我们的‘大脑袋’T-34。

所以我打算只带科舍尔少尉的车去,剩下的人都在这里,假如情况不对,就赶紧出来掩护我们。”

“不行!卡里乌斯!这样太危险了!谁知到这附近还有没有别的俄国坦克呢?你们就两辆坦克,太危险了!”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

车长们也都小声地议论起来。

“听我说,”卡里乌斯挥挥手,示意大家安静,“这只俄国装甲部队只是一支先头部队----你们看,在村子的那一边没有俄国坦克行动时特有的黑烟,这说明它们暂时还没有打算进攻,其中有一些坦克还解除了戒备并关闭了发动机,而且它们没有步兵伴随,正是我们进行突袭的决好目标。

假如我们去的坦克太多,反而会引起俄国人的注意。

所以,我希望你们能够待在这里,假如我和科舍尔不幸战死,你们还可以抵挡一会儿。

好了!就这样定了。”

突袭!

两辆“虎”I坦克以150米的间隔,一前一后全速向马尼拉瓦村开去。

它们驶上一条乡间小路,这条路是它们创下一个令人震惊的战绩的开始。

正前方路边的2辆T-34好象发现了它们,圆圆的炮塔正在转向这里。

“前方300米!T-34坦克两辆!炮塔正在旋转!”炮长大声喊道。

“穿甲弹!目标:左侧路边T-34......开火!”卡里乌斯接着传来的就是一阵剧烈的震动和“砰”的一声。

卡里乌斯顾不上欣赏战果,紧接着就命令:“穿甲弹!目标:右侧T34......”话还没喊完,潜望镜里的那辆T-34就冒起一股黑烟,耳机中也传来科舍尔少尉的声音:“击毁T-34一辆,请指示下一个目标。

” “干得好!科舍尔!”卡里乌斯高兴地说。

苏联坦克兵推开舱盖,从燃烧着的坦克中爬出来,向“虎”I看不见的地方跑去。

卡里乌斯顾不上他们,他一直注视着前面路中央的一辆坦克,这辆坦克似乎被吓瞢了竟然没有反应它把自己的薄弱的后部整个亮在了卡里乌斯的面前。

“开火!”

又一发穿甲弹钻进了这辆T-34的炮塔,就在这个时候,卡里乌斯突然明白了:苏联坦克还不知道突袭者来自何方!

它们以为炮弹是村子外的某个地方飞来的。

卡里乌斯心里一阵狂喜,他大声地对着无线电话筒:“科舍尔!俄国人还不知道我们在村子里,他们还以为我们在外面!快!抓紧时间!争取多干掉几辆俄国坦克!”

“明白!”

两辆“虎”I开始向相反的反向旋转炮塔,卡里乌斯的“虎”I负责击毁停在路上的和左侧路边的坦克,科舍尔负责干掉右侧路边的坦克。

一辆接一辆的苏联坦克被击毁,燃烧,黑黑的烟柱接连从村子里升起。

有的苏联坦克发现来袭者是沿着公路杀过来的,但还没得及转过炮塔,就被“虎”I在极近的距离上击毁了,有幸活下来的苏联坦克兵也遭到德国坦克的机枪扫射。

而卡里乌斯和科舍尔的坦克已经驶过半个村子,在他们的身后,是一堆堆燃烧的坦克......

卡里乌斯的坦克又驶过了一座房屋。

一辆坦克正躲在房屋的那一边,尾部暴露在瞄准镜中,炮长习惯性地将火炮指向它,正要按下发射钮......

“慢!”身后一只手按住了他。

炮长扭过头来,疑惑地看着正凑在潜望镜前的卡里乌斯。

卡里乌斯仿佛在自言自语地说:“你看看前面的那辆坦克象不象我们的‘虎王’坦克?”炮长把眼睛凑在瞄准镜前面:“是呀,还真的有点象呢。

比T-34大得多的炮塔,长身管的火炮,宽大的车体......”

“还有单排的负重轮!这是俄国坦克!立即开火!”卡里乌斯大声地喊。

88毫米炮立即喷出一团火焰,与之相对应的,那辆苏联坦克的炮塔上也喷出一股巨大的火焰。

卡里乌斯迅速抓起无线电话筒,大声通知科舍尔:“俄国人有一种坦克,看上去很象我们的‘虎王’坦克。

别理它!只管开炮就行了!”

“科舍尔明白!”

两辆“虎”I继续进行它们的死亡 *** 。

黑色烟柱的数量也在继续增加... 在村子外等待的“虎”I坦克车长们焦急地听着无线电中传来的消息,不时看看远处马尼拉瓦村里升起的黑烟。

尽管从无线电中还能听到卡里乌斯和科舍尔兴奋,紧张的喊声,但苏联坦克实在太多了,万一他们有个疏忽,那可... 也不知过了多久,无线电里传来了卡里乌斯的声音:“坦克第2连所有人员请注意,我是卡里乌斯,马尼拉瓦村里已经没有俄国坦克......”

IS-2M主要性能数据列表 :战斗全重 45T, 长9.60m /宽3.12m /高 2.71m 最大速度 :公路/越野:37/19 km/h 最大行程 :公路/越野:241/210 km 乘员 4人 火力装备 :122mm D-25 坦克炮1门 2x7.62mm 机枪 1x12.7mm 机枪 装甲 19-160mm。

虎1型主要性能:重56吨; 长/高/宽:8.45/2.93/3.7米; 乘员:5人; 速度:38公里/时; 装甲:25mm--100mm; 武备:88mm/56倍径坦克炮1门,7.92mm车载机枪2挺。

战后的调查与启示:

德军在战斗结束后发现,卡里乌斯中尉从战斗开始到战斗结束只用了20分钟。

在这20分钟内,他和科舍尔少尉一共击毁了17辆坦克,其中包括6辆性能远远优于“虎”I的JS-2重型坦克(一说为10辆)。

而这场战斗对当时德军战局有多大帮助呢?让我们来看一下。

被卡里乌斯袭击的部队是苏联波罗的海方面军第1坦克旅的先头部队,马尼拉瓦村的战斗使突破防线的苏军装甲部队暂时放慢了突击的脚步,得到喘息的德军迅速在马尼拉瓦村一线又建立了一道临时防线,使德军灭亡的日子又向后拖延了几天。

马尼拉瓦村之战被称之为“可与波卡基之战相媲美的另一次坦克战”。

与魏特曼在波卡基的敌人不同,卡里乌斯遭遇的每一辆坦克都可以致他于死地。

尤其是JS-2中型坦克,“虎”I几乎无法与其对抗,而卡里乌斯的小组却在毫无损失的情况下击毁了6辆JS-2,这恐怕就不能用运气来解释了。

但是,历史又无情地证明,非正义战争终究是要失败的。

在战斗还未开始时,卡里乌斯就派遣了侦察人员。

虽然没能完全弄清楚敌人的情况,但也最大程度地让卡里乌斯了解了敌情,这为他采用正确的战术奠定了基础。

其次,良好的战术素质确保了战果。

由于卡里乌斯与苏联坦克的交战的距离很近,这要求他的车组必须具备较高的战术水平,否则一击不中的后果很有可能的灾难性的。

而苏军失利的原因却很多。

首先,一支孤军深入的部队没有在敌人可能来袭的方向上布置足够的侦察,警戒人员,这就给了卡里乌斯以可乘之机;另外,这支突破部队没有步兵的保护也是一个失误;在发现遭到攻击时,所有苏联坦克仍呆在村子乱作一团,它们完全可以驶离村子,找一个安全的地方伺机反击来袭者,但它们没有这么作。

在马尼拉瓦村之战后,卡里乌斯被调到新组建的第512重型反坦克营当第2连的指挥官,指挥“猎虎”重型坦克歼击车,1945年4月15日带领全连向美军投降。

卡里乌斯目前仍然健在。

另外,现在又有一种说法说魏特曼不是头号坦克王牌,而卡里乌斯才是真正的第一坦克王牌,因为有记录表明,他在东线作战其间,一共击毁了150--200辆苏联坦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主要事件
1945年9月,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二战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WarII,简称二战,亦可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

有关二次世界大战的大事年表,一定要详细的
- 11月11日,德国签署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二战历史大事年表 1939年 - 9月1日,德军以强大的兵力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随后,英、法队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9月27日,华沙沦陷。30日,波兰宣布投降。1940年 - 5月至6月,德国闪击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并于同月绕过重兵防...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年表
28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二战结束 △ :小结: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可以联合起来,共同面对各种挑战;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加强合作,共图发展。一 “二战”爆发的原因: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固有矛盾和政治经济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大历史事件
此后,苏军发动一系列战略攻势收复绝大部分国土进而占领东欧多国,最终于1945年4月30日攻占德国首都柏林。5月9日0点30分,德国政府在柏林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投降书即时生效,苏德战争就此结束,也标志着二战在欧洲战场的告终。这场战争使苏联彻底摧毁了西部强大的纳粹德国。此后,联邦德国至苏联之间的地...

怎样正确解读"二战"历史
1、二战始末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端于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终止于1945年9月2日——日本向反法西斯盟国签订投降书。对整个“二战”历史进行分期,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战争发动阶段):1931年9月18日,日本法西斯发动侵华战争,战火在亚洲燃起,标志着“二战”的开始...

二战爆发历史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1939-1945年期间以德国、意大利、日本轴心国为主的法西斯力量与以中国、苏联、美国、英国等同盟国为主的反法西斯力量之间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中国学术界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为1931年9月至1945年9月,而以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至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

二战期间的主要事件
凸出战争”:盟军在意大利和法国进行的系列战役,旨在突破德国的防线。5. 伊乌·基马岛战役:1943年,盟军在意大利战役中占领了基马岛,对德国军队造成了重大打击。6. 巴丹岛战争:1942年,日军占领了菲律宾的巴丹半岛,美军进行了英勇的抵抗。这些事件构成了二战历史的重要部分,影响了战争的发展和结局。

二战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起源于1938年3月,德国对奥地利的并吞。随后,希特勒以保护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德意志少数民族的权益为幌子,对该国提出领土要求。2. 在德国法西斯侵略态度日益明显的情况下,英国和法国选择了妥协,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以满足希特勒的要求,并试图将德国的侵略目标转向苏联。3.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8月15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轴心国( 及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

二战期间的历史
1 9 3 6 年 意 大 利 王 国 吞 并 埃 塞 俄 比 亚。1 9 3 7 年日 军 制 造“七 七 事 变”,中 国 开 始 全 面 的 抗 日 战 争。1 9 3 9年 德 国 进 攻 波 兰,英 法 对 德 宣 战,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战 正 式 开 始。1 9 4 0 年 德 军 基 本...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