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布韦:一个穷得只剩钱的国度,百亿钞票遍地是,买货拿筐背钱
第1个回答 2022-06-17
当谈起津巴布韦这个国家,许多人的印象依然停留在超级通货膨胀、贫穷落后上,而实际上如今的津巴布韦已经进行了又一次货币改革,不过政府发行的货币还是不如美元坚挺,当地以美元为基础换算的情况更多。而要理解通货膨胀,则需要理解当前的货币是如何发行的。此处的货币在采用了它的狭义概念,即纸币。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美元就与黄金脱钩了,从原来的金本位货币变成如今的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由国家赋予它货币职能的货币,我们平时所用的纸币本身的价值说白了就是一张印有油墨的纸,远远低于它所象征的价值。其价值能被得到承认,在于它背后是国家主权和生产力,美元之所以如此坚挺,就因为它是世界第一大国,它拥有给纸币“赋值”的能力。
而在具体的实践当中,货币发行分为经济发行和财政发行,经济发行是为了满足商品流通需要而发行的货币,这个动作符合货币流通规律要求。简单来说就是当前市场上有多少商品,对应商品价值需要一定量的货币。如果发行的货币量是等于商品价值的,则能保持货币价值的稳定。而财政发行是为了弥补财政赤字,即财政上缺钱了,需要靠增发货币来补亏空。这种发行超过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往往会导致通货膨胀。而且由于当前国际流通越来越频繁,市场成为世界市场,那么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行为也会影响到货币流通,那么体现在实际就是汇率波动,或者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带来的通货膨胀会蔓延到其他国家。
明确了这些基本定义和问题,我们再来看看津巴布韦发生了什么。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津巴布韦政治长期由执政党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爱国阵线把持。津民盟从1980年开始执政,至今已有四十多年。作为第一大党,津民盟的治理理念和市政纲要就是国家的政治经济走向。然而在广袤无垠又充满生机的非洲大陆上,想要摆脱贫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津巴布韦从1980年4月18日独立,是非洲倒数第二个独立的国家。穆加贝政府以1979年12月同英国签订的《兰开斯特大厦条约》为基础,在种族和解政策的基础上实行土地改革,大力发展教育、农业、矿业、制造业。从津民盟本身来说,其秉持的理念依然是具有马克思主义立场的,一开始的发展道路也确实是 社会 主义特征的道路。20世纪80至90年代,津民盟的政策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粮食自给自足,还能支援邻居;世界第三大烟草出口国,等等。
然而时间来到20世纪90年代,其经济发展道路开始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倾斜。由于其国内财政赤字较大,通货膨胀率高达15%以上,青年失业率高达50%,整体经济情况非常恶劣,津巴布韦被迫向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妥协以寻求支持。当然我们可以猜测,可能是由于这一时期苏联解体,资本主义狂欢并高歌猛进,整个世界市场都处于资本主义压倒 社会 主义的情绪当中。作为非洲小国的津巴布韦又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治理经验和生产基础,试图依靠资本主义市场而生存也是求生之道。然而随着世纪之交的到来,津巴布韦内部政治、经济矛盾深化,再加上津巴布韦与西方关系的恶化,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津民盟再次向 社会 主义转向。
而这一次转向,不得不说步子迈大了,扯着胯了。2000年,津巴布韦启动了“快车道”土地改革,政府声称是为了保证更多的人获得土地和高校利用土地资源,达到增产和农业多元化的目的。津民盟试图通过强制征收限制土地或未能充分利用的土地等,再重新进行土地分配,安置大量的黑人农民,实现黑人和农民的经济赋权乃至彻底解放。实际上在津巴布韦独立之初,其作为英国殖民地,白人农场主占据了大多数土地,而黑人人数众多却得不到土地耕作。且英国殖民时秉持种族主义政策,黑人难以获得合法的政治经济权力。津巴布韦人民对种族主义积怨已久,不停地要求黑人的土地权。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津民盟作为民选政府,也确实要解决国内的种族矛盾问题。而土改政策本质上也是反对殖民主义,愿望也是好的。但是津巴布韦的农业生产还比较原始,靠天吃饭,比较脆弱。一旦气候问题出现则有可能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伤害,难以保证本国的粮食自给。且很多获得土地的人并没有耕地经验,政府的相关配套工作没有跟上,既没有大量的农业投入也没有开展全面的种植技术培训,加上白人农场主离开时破坏了大量农业基础设施,津巴布韦的农业生产在改革之后不进反退,特别是在2005到2008年,津巴布韦玉米和烟草产量分别下降了65.8%和72.2%。
在“快车道”土地改革之后,津民盟又实施一项非常激进的本土化政策,核心思想时所有在津巴布韦的非本土企业都必须要在5年之内将51%的股份转让给本土津巴布韦人。必须承认的是,作为民选政府,津民盟的愿望是好的,但是实施得过于激进,可以想见的是这样的政策等于是在把外来企业变成国有企业,外企要遭受的损失是巨大的,容易造成外企出逃,降低其国内的生产就业率。果然,先后有三四百家西方公司从津巴布韦撤走。2001年12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制裁津巴布韦,2002年国际金融机构和西方国家停止向津巴布韦提供除了粮食以外的其他援助。
对于曾经的“快车道”改革,国内部分论断认为该政策在政治上是成功的,保护了本土经济独立,避免了在非洲“新圈地运动”中被外来资本再度剥削,这是实现独立自主的基础。亦有部分论断认为是失败的,因为在改革后的几年里农业生产下降,经济下滑,贫困问题加剧。
雪上加霜的是,津巴布韦政府也没钱,财政赤字没法补窟窿,英美国家又不乐意给予援助。那怎么办呢?拍拍脑袋发现,没钱就印钱呗!实际上从1997年开始,穆加贝政府就采取了大量印纸币的方式,导致1997年11月14日津巴布韦币就贬值了超过一半。直到2000年,津巴布韦年通货膨胀率都在55%左右。在我们看来这是个非常骇人的水平,但是非洲地区优秀的匹配机制使得这一数字居然算是正常的。而2003年,津巴布韦储备银行行长吉登·戈诺开动印钞机,一顿操作猛如虎,通货膨胀让人心苦。2001年112.1%,2002年198.93%,2003年则信马由缰一路狂奔到598.75%,2004年偶有回落到132.75%,但2005年又到了585.84%,此后每年的通胀率从简单的倍数增长发展成了指数增长。而这也是人类 历史 上最为恐怖的超级通货膨胀,国民政府的金圆券看了都要甘拜下风。
在这样的通货膨胀下,普通人民买东西都是背着一筐一筐的钱,买东西背的一大兜钱比能买到的东西还占地方。而且当地人民非常习惯钱一到手就马上花掉,因为可能今天还能买一个鸡蛋的钱明天只能买半个鸡蛋了。津巴布韦政府本身也非常缺少外汇,实行严格的管控政策。由此一来黑市外汇十分猖獗,人们去银行换外汇要等得实在太久,不如多花点钱去黑市来得快——反正金元很快又要贬值了。津巴布韦币上的0越加越多,甚至出现了100亿面值的纸币——中国的天地银行差不多敢发行这么大面值的纸币。
管控无效之后,津巴布韦政府于2009年初废除津巴布韦币,实行以美元和南非兰特为主的多元货币体系。实际上在津巴布韦流通的外币很多,不过还是美元最为坚挺,最受欢迎。但是津巴布韦外来投资不足,国际贸易长期逆差,很快出现流动性短缺问题。2016年津巴布韦发行的债券货币,与美元等价在国内流通。但是这只是权宜之策。从根本上来说,津巴布韦人民很难再信任津巴布韦的货币。
津巴布韦国内的贫困情况非常严重,粮食安全问题令人担忧,且经济长期低迷,制造业发展欠佳,出口产品多为初级产品(农产品),大量工业品依赖进口。而在如此贫困的国家,基础设施发展落后。要想富,先修路,但是津巴布韦难以支撑起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当然,腐败问题也很严重。土改本身愿望是好的,但在执行过程当中,大量土地并没有分到农民手上,反而落到了津民盟高官及其支持者手上。整体来说,内忧外患,内有结构性民族问题、治理成效不足问题,外有国际制裁和投资缺乏问题。
总的来说,非洲的问题是一个地区性的明显问题。津巴布韦所存在的问题在其他非洲国家中也不难寻见。我们所要做的不是作壁上观,隔岸观火,这样既不道德也不符合 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要做的就是总结他们的 历史 经验。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尽量避免类似问题的出现。希望非洲人民早日摆脱贫困,早日摆脱西方国家的剥削,真正实现独立自主。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aolonic.com/skin/templets/default/contents.html on line 45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