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做筛检:粪便检查跟大肠镜,哪个更适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29
目前在台湾, 大肠镜 和 粪便潜血 是防治 大肠癌 最重要的两项武器。理论上大肠镜除了能直接看见并处理息肉,减少未来的大肠癌;而且技术的进步和麻醉的普及也让大肠镜检不再如同早年那么辛苦;但它毕竟是一项侵入性检查,也需要前置清肠准备,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松地配合受检。既然如此,那能不能只用粪便潜血来追踪?这是很多人心中的疑惑,也是我在很多场合都被问到的事情。今天我们就来做个详细的说明。

粪便潜血和大肠镜的效果一样吗?

目前已经有很多大型的国际研究证实, 定期的粪便潜血和大肠镜检都能降低大肠癌的死亡率 。理由主要有两个:它们都有能力在早期找出潜藏的癌变或腺瘤,所以相对有症状才就医的个案,癌症诊断的期别较早;另一方面光是找到并彻底移除腺瘤 *** 肉,就可以减少未来大肠癌发生的机会。而抽血检查癌指数、或是定期电脑断层检查等,就没有那么明显的好处。

既然两个方法都很好,那哪一个更好呢?这要看您的标准。医师重视的或许是绝对的保护力,病人可能觉得安全方便更重要,而政策制定者则希望能普及给最多的民众。就保护力来说,目前没有研究直接去比较潜血与大肠镜检。理论上来说,大肠镜检是直接的检查,特别是对于小型的腺瘤和锯齿状腺瘤,不容易从粪便潜血侦测出来;然而大肠镜的检查,还是有比率极低(约 1/1000 - 1/100)的并发症,如出血、穿孔、或是麻醉相关的状况。
 
其实这和买车很像,当预算有限,大家可能选择不买车,就用走路、铁马、公车捷运、机车来代步。就算预算足够买车,C/P 值也可能是优先考量。但如果预算更多,或是考虑的重点是在安全性、品牌或是舒适度,选择的角度就会大不相同。大肠镜无疑是最精密的检查。对于一般人来说,只要能定期筛检(50 -75 岁,国健署提供两年一次免费的粪便筛检),也比完全不做来得强很多。

作为投身大肠癌早期诊疗的医师,我在门诊常常会询问并提醒患者要去做筛检;但我并不会主动跟每一个人说要做大肠镜,而是说两个一样好。因为如果一直强调 大肠镜 ,有时候反而会让民众害怕检查,最后连粪便筛检也不做了。对于公共卫生的议题,先求广再求好,让更多的人愿意配合,而不是只从效果出发考量,反而能让更多人受惠,这也是我近期的体会。

至于较年轻或年长的民众,如果想要筛检却不愿意做大肠镜,可以咨询医师,或在体检可配合的情况下,一两年接受粪便筛检,也是很好的。但是不论年龄,如果粪便潜血阳性,建议尽早(三个月内)接受大肠镜检查评估。对检查医师来说,潜血阳性也是不能怠慢的主诉:在台湾的资料,约有一半的民众在检查后会发现腺瘤,二十分之一的机会会发现癌症。
 
因此,对于粪便潜血阳性的这些高风险群,高品质的大肠镜非常重要。在某些国家像英国和荷兰,甚至只有经过专门验证、技术与品质都没问题的医师才能帮这些个案做大肠镜,就好像有汽车驾照还不能直接开大货车一样。在台湾,学会也已经开始统计大肠镜检的品质指标;医师与患者相互配合,才能够完全发挥大肠镜的保护力。


常需细心观察才能发现的锯齿状腺瘤(sessile serrated adenoma)

高风险族群:建议以大肠镜追踪

另一方面,有些个案可能比较适合直接用大肠镜追踪,而不是光做粪便潜血检查。这些状况包括:

• 一等亲(父母、子女、兄弟姊妹)有大肠癌病史,建议至晚 40 岁接受大肠镜,如果亲人罹病年轻较轻(< 40 岁),检查时间也应该更加提前

• 曾经有腺瘤,特别有三颗以上腺瘤、或进行性腺瘤者

• 曾诊断有溃疡性大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 家族史有多人癌症,特别包括大肠癌者

• 已经有症状,如血便、排便习惯改变、或不明原因体重减轻者

其他还有一些危险因子,包括肥胖(BMI > 27)、吸菸、代谢症候群(腰围粗、三高包括血脂肪、血压、血糖异常)、脂肪肝等等,虽然不见得要直接做大肠镜,但是目前研究也显示长期产生大肠腺瘤的风险高于一般人,建议可以和医师讨论是否提早筛检,如同前面所说,在定期的体检采用粪便检查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年轻族群粪便潜血阳性虽然大多只是良性的腺瘤而非癌症,但仍有参考意义(请看 大肠癌年轻化!粪便潜血检查有用吗? )

至于大肠镜检后,多久要接受一次追踪,可以参考我们过去的文章( 大肠镜:多久做一次,才算刚刚好? )。然而要特别提醒:粪便潜血阳性者,如果清肠结果不佳(poor preparation),就算大肠镜没有看到息肉,依目前台湾内视镜医学会的建议,最好能在三个月内再次追踪大肠镜以避免遗漏被粪便遮盖的病灶;而就算是清肠干净、结果正常的潜血阳性个案,也不适用十年的大肠镜追踪间隔,还是要配合至少每一到两年的粪便检查。

最近一个刊登在顶尖期刊 CGH 的研究提到,在粪便潜血阳性接受大肠镜但清肠不佳的患者,有大约百分之三在第二次追踪后,发现第一次没看到的大肠癌;这个研究的结果也支持了前面提到的建议。当然对患者来说,清肠不佳导致要做第二次检查的身心挫折感也是很重的。所以好的大肠筛检与防治计画,需要医疗团队完整的说明、个案的理解与共同努力,让我们一起加油!


小结

1. 对于平均风险(50 岁以上,没有家族史)的民众,定期接受大肠镜或国健署两年一次的粪便潜血,都可以减少大肠癌造成的威胁

2. 高风险族群,建议提早或是直接使用大肠镜追踪

3. 粪便潜血阳性的个案,从大肠镜检到追踪时间,标准都比一般人更高

粪便潜血阳性快做大肠镜 无痛检查别害怕
根据卫福部统计资料显示,大肠癌高居国人癌症发生率第一名;而大肠癌的防治会先做粪便潜血筛检,如果检查结果阳性,则需进一步做大肠镜确诊,但是却仍有很多人在得知潜血反应阳性时,不太敢去做大阳镜检查,甚至会怀疑潜血反应的结果。 无痛大肠镜五分钟做好 台安医院大肠直肠外科主任糠荣诚表示,...

做大肠镜检查防癌 事前2准备一定要做到才有用
大肠癌是由肠道内的息肉转变而来,可透过两个途径:一为大肠镜检查,二为粪便潜血的初步筛检。假设粪便潜血筛检结果为阳性,代表粪便有沾到血,虽这不意味罹癌,但还是会建议进一步做大肠镜的检查,透过病理切片化验确认。然而,大肠镜检查中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准备工作,国泰功医诊所胃肠肝胆科许舒淳医师表示...

检查大肠癌要做什么项目?
做大肠癌筛查的项目比较多,各位朋友们不要嫌麻烦。大便隐血试验或可弯曲性肠镜和乙状结肠镜或X线钡灌肠造影和大肠镜检查是常见的大肠癌早期发现筛检项目,这些项目可单独或组合起来进行。

怎样才能尽早发现大肠癌?诊断大肠癌需要做哪些检查?
诊断大肠癌需要做直肠检查,直肠检查主要是通过直肠肛门进行规范检查,其目的是为了避免漏诊的情况。其次,大肠癌检查也可以通过粪隐血检查,这种检查方法虽然很简单,但也是作为普查筛检后早期诊断的线索。诊断大肠癌还可以通过结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主要是直接的观察全大肠的肠壁和肠腔的改变,并且能够准确...

便便时,回头多看一眼 但更重要的是记得去筛检
期间可能有肉眼看不出来的轻微出血,通常是粪便摩擦到肠道的瘜肉、良性腺瘤或恶性肿瘤所造成。所以透过粪便潜血筛检,可以及早发现肠道是否有出血现象。如果潜血反应阳性,则需再接受大肠镜进一步检查,确认大肠是否有瘜肉或是良性腺瘤可以及早切除避免转变为恶性肿瘤。早期发现及早治疗 有效降低大肠癌死亡率 ...

肠癌的3大信号
大肠癌可自我检测大肠癌一些早期的症状出现,如果尽早就医,都可以提高癌症的治愈率。粪便潜血实验可以作为大肠癌早期诊断的筛检方法,结合肛门指检和纤维结肠镜检查,往往能早期发现大肠癌。要让大家了解大肠癌的早期症状,如大便带血,间歇性的便血,大便习惯改变,便频,出现腹部隐痛,肠道功能紊乱等表现,...

新的结直肠癌筛查方法 Cologuard
大肠癌的筛检仍然不理想,而给病人提供更好的无创性检查方法选择有助于提高病人参与 CRC 筛查的积极性。 Imperiale 医生建议每 3 年进行一次 Cologuard 筛查。他认为与每 5 年进行一次乙状结肠镜检查和每年进行粪便潜血试验相比,Cologuard 的时间间隔和无创性双重优势有助于它的广泛应用。目前来看,...

大肠镜检查有风险吗?这2种人小心肠穿孔
因大肠癌的发生90%是从腺瘤型瘜肉开始发展,通常10年左右会进展成大肠癌,若将这些腺瘤型息肉切除,已被证实可以降低大肠癌发生率76-90%,但遗憾的是,近2年粪便潜血筛检率只有4成。肠镜检查 高危险族群 梁程超医师强调,大肠镜检查出现肠穿孔的机率从国内外的文献报告,大约是1\/1000至2\/10000,最...

要做大肠镜吗? 从12警讯辨肠癌风险
大肠肿瘤的筛检,主要有4种方法:(1)粪便潜血检验,简单方便,但对于阳性者仍需大肠镜确诊;(2)乙状结肠镜检查,轻度不适可用此检查,但只检查到部分大肠;(3)大肠钡剂摄影检查,轻度不适可用此检查,可完整检视大肠,但无法执行肿瘤切片或切除息肉;(4)大肠镜检查,适用轻到重度疼痛的检查,可完整...

大便常规能检查出什么
2.了解消化道及通向消化道的胆管有无病变引起的出血,以便进一步细查。如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溃疡病、胆管出血,出血量较大时,肉眼可见明显血便或黑便;而结肠肿瘤,溃疡性结肠炎,血便更是主要症状。3.粪便隐血试验(化学法或免疫法)可以查肉眼不能辨明的出血。隐血阳性除提示消化道有出血应细查原因...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