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怎样挖掘化石?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06-04-03
化石(fossil) 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活动遗迹。化石一词源自拉丁文fossillis,意为挖掘。化石是古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它为研究地质时期的动、植物生命史提供了证据。中国古籍中早已有关于化石的记载,如春秋时代的计然和三国时代的吴晋,都曾提到山西省产“龙骨”,“龙骨”即古代脊椎动物的骨骼和牙齿的化石;《山海经》也有“石鱼”(即鱼化石)的记述;南朝齐梁时期陶弘景有对琥珀中古昆虫的记述;宋朝沈括对螺蚌化石和杜绾对鱼化石的起源,已有了正确认识。迄今,发现最早的细菌化石为距今35亿年前的澳大利亚瓦拉翁纳群中的丝状细菌化石。

形成条件 地史时期的生物,只有一小部分与地质环境相适宜,保存下来成为化石:①生物本身必须具有一定的硬体,如无脊椎动物的贝壳、甲壳,脊椎动物的骨骼、牙齿,植物的树干、叶子和孢子、花粉等;②生物死亡后必须迅速地被沉积物埋藏起来,免遭生物、机械或化学作用的破坏;③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各种石化作用。生物遗体如果是原地埋藏,就比较容易形成完整的化石,如中国山东临朐晚第三纪中新统山旺组中保存大量完好的动、植物化石。另一种情况是生物死后的遗体可能经受各种搬运作用,这些在异地埋藏的化石,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分选程度较好,有时还有定向排列现象。以生物的遗体、遗迹的埋藏和化石的形成过程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称为埋藏学。

保存类型 化石保存类型一般可分为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石和化学化石。①实体化石是指古生物遗体本身全部或部分被保存下来的化石,如中国抚顺第三纪煤层中琥珀内的昆虫化石,是在严密封闭的情况下保存下来的。西伯利亚第四纪冰期冻土中的猛犸象,是在严寒冷冻的条件下整体保存的。但多数化石仅能保存生物的硬体部分,而且经受了明显的变化,即石化作用。具有几丁质、几丁—蛋白质或蛋白质骨骼中容易挥发的成分(氧、氢、氮)经升溜作用而消失,仅留下碳质薄膜,因而又称炭化作用,如笔石和植物的叶子经炭化作用保存下来。生物硬体的组成物质,部分被地下水溶解,由外来矿物质填充代替,就可以保存原来硬体的微细构造,称为交代作用,如硅化木,其年轮甚至植物细胞形状仍能清晰可见。②模铸化石是指生物遗体在底质、围岩、填充物中留下的印模和复铸物。根据化石与其围岩的关系可以分为若干类型,如印痕化石、印模化石、铸型化石和复型化石。③遗迹化石是指古代生物生活活动时,在底质沉积物表面或内部留下的痕迹和遗物,如脊椎动物的足迹化石、蠕形动物的爬迹化石和动物的排泄物粪化石或卵化石。广义的遗迹化石还包括旧古器时代古人类的劳动工具、文化遗物等。④化学化石是指古代生物的遗体虽然未能保存下来,但组成生物的有机成分经分解后形成各种有机物如氨基酸、脂肪酸等,仍可保留在岩层中,足以证明古代生物的存在。这类化石叫化学化石。

研究意义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W.史密斯在地层层序律的基础上,根据化石的纵向分布建立了化石顺序律。这不仅利用化石确定地层时代,且为生物进化提供了证据。古生物学家发现地层层位越高,所含化石类别越多,化石的形态构造越复杂,反映了生物类别从少到多、形态构造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规律。

生物化石的古生态研究是重建地史时期古地理、古气候的重要依据。每种生物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适应环境的结果。各种生物在其习性行为和身体形态构造上都具有反映环境条件的特征。利用这些特征就可以推断生物的生活环境,例如海生生物化石珊瑚、有孔虫等反映海洋环境;陆生植物叶片、树根、昆虫等则反映大陆环境。根据一个地质时期各种生物化石的生活环境和气候条件的研究,就可以推断该时期的海陆分布、海岸线位置和湖泊、河流、沼泽的范围等。古环境和古气候的重建对地质历史的了解是十分重要的。此外,生物的硬体部分还可以形成反映古环境、古气候的岩石标志,如贝壳岩反映海滨环境,生物岩礁反映低纬度暖海环境,泥炭或煤反映潮湿沼泽环境等。

化石资料的大量收集还为古生物的系统分类提供了基础。现代生物是古代生物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发展而成的,各种生物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亲缘关系,从而建立了一个反映生物界亲缘关系和进化发展的自然分类系统。

化石的类群 古生物与现代生物一样,一般分为低级的原核生物和高级的真核生物两大类,共有5个界,即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界以下依次为门、纲、目、科、属、种等单位。

由于生物是由低级到高级发展到现代的,地史上各个时期的生物门类都不相同,每个时期的化石类群与当时的生物门类相关。不同地史时期有其发达的生物门类,也就有其特征的化石类群,有些门类在该时期占统治地位,有些门类在该时期衰退或灭绝。总之,按时间的进程,生物门类与化石类群的变化,显示了生物演化的系统发展历史。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科学家们是怎样找到恐龙化石的
科学家们在发掘原角龙巢穴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了一具小型恐龙化石.它跑到原角龙的巢里去做什么?经过研究,原来它是一个专门偷吃恐龙蛋的小坏蛋.它的嘴里没有牙齿有一根尖刺那就是它用来刺破并吸取蛋汁用的工具.陆地上的恐龙是我们最熟悉的了,这也许是因为它们的骨胳化石更容易被保留下来的缘故.现在发现的...

恐龙化石资料(揭示古代生物世界的奥秘)
一旦恐龙化石被挖掘出来,科学家们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它们。最常见的方法是使用特殊的胶水或粘合剂来加固化石,以防止其破裂或脱落。然后,化石会被包裹在保护性的材料中,如泡沫塑料或硬质塑料,以防止其受到外界环境的损害。为了更好地保存和展示化石,科学家们通常会将其送往博物馆或研究机构。这些机构拥...

200万年前头骨化石曝光,这一化石存在什么科研价值?
三、中国的古人类化石发掘2019年通过对安徽省东至县华龙洞连续5年的系统挖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发现了30多件距今3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研究表明,这一时期东亚大陆上已有人类向早期现代人过渡的趋势,为东亚地区人类演化的区域连续性以及古代人类向早期现代人过渡提供了新的证据。

寻找恐龙化石的方法是什么?
3. 选择合适的地点 确定了大致区域后,应该在断崖、冲沟、山坡和植被较少的地方寻找。这些地方岩石暴露,更容易发现化石的露头。露头指的是化石露出地面的部分。4. 注意地层倾斜度 要特别留意地层倾斜度不大的地方,因为在这种地方化石更容易被风化出来。5. 地质特征的观察 在内蒙古和新疆等地,大量恐龙...

科学家们是通过什么来研究亿万年前的恐龙的?
在后期的成岩作用过程中,生物体分解,留下与生物体形态特征一样的空间,后被其他沉积物取代充填,就形成了化石。化石具有良好的生物指向。可以是部分的,也可以是完整的。科学家通过研究恐龙的化石,可以得到那个地质时期古地质环境,气候以及地质发展史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科学家是怎样调查研究各地出现的野人?
根据检测,这3块与人相似的下颌骨化石来自于60万年前的一种古猿,这是一种介于人猿之间的高级灵长类动物,其身高超过两米,科学界称之为“巨猿”。而在此之前的1945年,美国生物学家魏敦瑞曾专门发表论文认为,这种古猿骨骼构造更接近于早期原始人,它的名字应该叫做“巨人”。愣寨山发现的巨猿颌骨,...

科学家为什么研究化石
利用这些特征就可以推断生物的生活环境,例如海生生物化石珊瑚、有孔虫等反映海洋环境;陆生植物叶片、树根、昆虫等则反映大陆环境。根据一个地质时期各种生物化石的生活环境和气候条件的研究,就可以推断该时期的海陆分布、海岸线位置和湖泊、河流、沼泽的范围等。古环境和古气候的重建对地质历史的了解是十分...

《黄河象》阅读题:科学家是怎样想象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的?
例如,通过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法,科学家可以估算化石的年龄。此外,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者还可以在化石中寻找DNA痕迹,从而推断出物种的遗传特征和亲缘关系。在了解了化石的年代、种类、生活环境等信息后,科学家可以进一步分析黄河象的习性、生活习性和生存策略,以及它们与当时生态系统的关系。科学家还会...

已经灭绝的动物是怎么被重新发现的
↑化石的形成过程(从左到右):生活在海中的有壳生物-死后立刻被掩埋-柔软部分被分解-形成化石 化石有由生物身体(坚硬部分)形成的骨骼化石,也有生物活动过后留下的遗迹化石(足迹化石、粪便化石等),科学家通过骨骼化石来还原生物的外形,通过遗迹化石来了解生物的生活习性。对于一些巨大型动物,科学家...

关于恐龙化石
科学家还发现,在将近200件恐龙化石中,一半以上是幼年恐龙个体。他们由此推测,恐龙并不是这里的偶然过客,它们很可能是把这里作为了一个繁殖场,利用极地地区夏季里每天持续24小时的阳光所生产的丰富植物资源。深入细致的勘探和挖掘工作使科学家得到了越来越丰富的动植物化石标本,这些发现改变了人们对1亿--1亿2千万年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