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询《六国论》鉴赏评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08-23
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 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

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苏洵对此并非不知,他在文中也承认这一点:“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然而作者用意不在此,他的意图是点明赂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以此警告宋朝统治者,不要用贿赂的方法对待契丹和西夏,要用武力,要抵抗。明代何仲默说过:“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

” 宋朝建国后,宋太祖片面地接受唐朝藩镇割据,尾大不掉,以至灭亡的教训,采取了“虚外实内”的政策,削弱边关的实力,调集重兵驻守京城。结果造成了边关的空虚。辽国乘虚而入,屡犯边疆。宋太宗继位后,曾两次派兵击辽,均遭失败。后宋太宗两次进攻幽州,企图夺回幽云十六州,又遭败绩。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大兵压境,直逼澶州城下(今河南濮阳),威胁汴京开封。于是,宋与辽签定了“澶渊之盟”,答应向辽输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到了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辽再次要挟,宋只得增加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第二年(1043年),西夏也来要,又是赐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人民的血汗就在这种纳赐之中,付之东流。苏洵对此痛心疾首,他借古喻今,纵横恣肆,痛陈利弊,对当权者进行规劝,希望其改弦易辙,增强国力,与敌斗争。苏洵的议论虽不无可商榷处,但总的立论是正确的,并且不幸为苏洵所言中:就在苏洵死后六十年,终于发生了“靖康之变”(1126年),北宋重蹈了六国的覆辙,为后起的金所灭,徽、钦二帝被俘,客死异国他乡。 《六国论》除去在立论上具有借题发挥、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外,在论证的严密性、语言的生动性上也堪称典范。第一段的逻辑性是非常严密的。作者开篇亮出观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开宗明义,直截了当,使读者一眼就抓住了论者的中心。

然后,作者解释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就指出了贿赂的危害,言简意赅,要言不烦。再后,作者设问:“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答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就使得文章逻辑严密,无懈可击。最后一句总结全段:“故曰弊在赂秦也。”这一段起到了“纲”的作用,后面的二、三两段实际上是围绕第一段展开的。 本文的语言生动有力。

议论性的句子简捷有力,叙述性的句子生动感人。比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些叙述语言本身带有主观感情,还有描述的特点。作者还运用引用、对比、比喻等手法,使语言灵活多样,增强了表达效果。本文的句式也整饬有度,特别是四字句占了一定比例,读起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富有节奏感。

欧阳修评价苏洵的文章说:“吾阅文士多矣,独喜尹师鲁、石守道,然意犹有所未足,今见子(苏洵)之文,吾意足矣。”的确如此,苏洵此文,奔腾上下,纵横出入,气势犹如江河决口。他见识深远,眼光犀利,议论精辟透彻,足警世人。

苏询《六国论》鉴赏评论
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

六国论原文及翻译赏析
出自苏洵的《六国论》,《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六国论》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苏洵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时期的情况,借以了解苏洵立论的根据;二是苏洵...

《六国论》赏析
《六国论》是苏洵的名作,原作为我们揭示历史的深意和警示。文章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六国灭亡的原因,借以反映当时北宋朝代的危机。六国指战国时期的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秦强盛后,六国联合抵抗,但因各自利益的考量,联合不稳,最终在秦的攻势下灭亡。北宋时期,因财政紧张、官僚机构膨胀、土地兼并...

苏洵文章鉴赏
苏洵在文章中提醒统治者,不应被秦国的威胁所动摇,而应团结一致,以智谋和力量对抗强敌。他强调了国家之间应相互扶持,共同维护国家利益。苏洵通过这篇文章,表达了对北宋统治者在外交政策上的担忧,希望他们能借鉴历史教训,采取明智的外交策略,避免重蹈覆辙。总之,苏洵的《六国论》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评...

苏洵和苏辙的《六国论》观点有何不同
苏洵《六国论》的主旨在于批评秦的过失,揭示秦王朝覆灭的原因,总结历史教训,希望汉文帝明白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以仁义治天下。苏辙《六国论》实为借古喻今,希望北宋统治者不要向契丹、西夏割地献物,妥协投降。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应该是违反历史发展的趋势。但本文论述亦有理有据,很有说服力。

三苏《六国论》
苏洵认为,六国的覆灭并非由于军事力量不足或战斗技巧不佳,而是因为贿赂秦国导致的国力衰竭。他提出,不贿赂秦国的国家最终也因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因为失去了强有力的外援,无法独自保全。苏轼在《六国论》中指出,秦国通过战争获得的土地,无论是小规模的邑还是大规模的城,都比通过战争获得的土地要...

《六国论》如何赏析?
赏析: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

六国论作品赏析
苏洵的《六国论》则有所不同,他并未局限于历史事件的表面分析,而是借古鉴今,主要目的是警示宋朝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他强调六国的失败并非因“赂秦”,而是政治保守、缺乏改革和坚持策略的失败。秦孝公通过商鞅变法强大了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必然。苏洵虽然认识到这一点,但仍...

六国论语言特点
1、气势雄浑,感情激昂:苏洵的《六国论》以磅礴的气势、豪迈的情怀,抒写了关于六国存亡的历史感慨。文章一开头就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然后,他以此为契机,展开论述,层层递进,使文章气贯长虹,颇具气势。2、善用对比,观点鲜明:苏洵在论述六国的历史时,善...

如何评价《六国论》这篇文章?
其次,《六国论》强调了人才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荀子认为,君主应当善于吸引和利用人才,以推动国家的繁荣和进步。人才是国家发展的重要资源,只有充分发掘和利用人才的潜力,才能实现国家长治久安。这启示我们,重视人才培养和选拔,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和发展空间,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激励人才为国家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