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汉武帝,我们通常想到就是“秦皇汉武”。汉武帝作为我国古代杰出的皇帝,在他登基时候,西汉疆域辽阔与国力强盛,对西汉王朝发展与中国历史进程也有了深远的影响。
可是,一世英名的汉武帝,在晚年时候居然听信奸佞小人的挑拨离间,制造了“巫蛊之祸”,把皇位继承人太子刘据逼死,也为自己一生留下了难以抹灭的污点。
在晚年时候,汉武帝也知道自己犯下了过错,并且也亲自修建了怀念太子的“思子宫”,又在太子被害处作“归来望思之台”来表达自己的哀思。同时下令,颁布《轮台诏》,把国策由“尚武”改为“守文”。
很多人奇怪,汉武帝虽然后悔逼死了太子,却没有厚待太子的后人你?
我们看到,在历史上汉武帝与太子刘据是存在矛盾的。汉武帝一生特点是好大喜功,自己也清楚发动连年的战争给黎民百姓带来的伤害。汉武帝也知道,一张一弛才是文武之道,自己征讨匈奴与开拓西域,虽然功绩显赫,但穷兵黩武消耗了国力是不利于江山的统治。太子刘据性格软弱主张休养生息,给人民安定的生活环境,这也非常符合他的政治策略。当汉武帝表面上对太子期望越高,表面上就对太子越来越严厉。
汉武帝对太子的严厉,在别有用心的人看起来就是对太子不满。这样,在汉武帝晚年,一场围绕诬陷太子的宫廷政变也就展开了。在这个过程中,太子是冤枉的。但是,汉武帝却不允许有人挑战他的权威与汉朝法律的尊严。他想着,虽然太子冤枉,但是诉冤的方式不对,如果不严加惩罚,威严河村。于是,这也是汉武帝在明知太子无罪愿望,造成也是一种自保行为,却是要坚决镇压原因所在。
那么汉武帝在晚年后悔逼死了太子,为什么不后代太子后人呢。第一,可能想着刘据子盗父兵谋反也变为事实。而且,他身为一个堂堂皇帝,厚待太子的后人,也就是太子的皇孙刘病已,只能也令他更加勾忆对太子的思念之情。再加上皇帝的颜面,厚待太子的后人也相当于也是没面子。所以,最好解决办法就是事情过去就过去了,不去想了。
通过对汉武帝晚年“巫蛊之祸”事件前因后果的简要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一代帝王在面对家与国的双重矛盾时的各种情感纠结。当汉武帝的太子刘据被逼死时候,刘据留下的男丁是很少,只有长子刘进的儿子刘病已一人。之后,刘病已也继承了皇位,为汉宣帝。在继承皇位之后,改名为刘洵。
上来先说点残酷的,其实汉武帝的太子刘据因“巫蛊之祸”致死的时候,刘据一脉所余男丁已经很少很少,只剩下长子刘进的儿子刘病已一人而已,也就是后来的汉宣帝,改名刘询。
当然,汉武帝对刘病已算不上优待,至于原因主要有三:1、刘据死后,怀疑患上老年痴呆的汉武帝日子也不多了,四年之后他自己也死了;2、不管是被逼也好,怎么也好,太子刘据的确是起兵反叛了,作为父亲他可以为太子建思子宫、思子台,但作为政治动物他必须让反叛者付出代价;3、为维护他选的第二个继承人刘弗陵的接班正统性,他也无法再对刘病已表现出过多的热情,以免国本不固。
但武帝对刘病已也不算太坏,虽然将襁褓中的他收进监狱,但遗诏中也承认了其宗室身份,没有赶尽杀绝。
如果能了解卫太子刘据自杀身亡背后的真相,更有助于帮我们理解汉武帝对刘据幸存的独孙刘病已的态度。
公元前91年,汉武帝多病,胡巫们说此病系被宫中之人行巫蛊之术诅咒而致,因此汉武帝责令绣衣使者江充负责将下至宫女、宦官,上至太子、皇后、皇帝本人的居所、办公场所,刨地三尺全都要翻腾一遍,一定要寻找到蛊物。汉武帝的龙椅下都被挖了一遍,最后在太子刘据的东宫发现了桐质木人。
此时最大的保护伞大将军舅舅卫青、大表哥霍去病已经去世多年了,刘据极度恐惧之下急忙联系武帝,却音讯全无,怀疑此时父皇要么是被人控制要么已经死了,于是矫诏格杀了江充和其同伙韩说,并把那些胡巫集中在上林苑全部烧死,随后在老妈皇后卫子夫的支持下将宫里的卫队、家丁和官狱的囚徒都武装起来,并征发长安四市数万人,以勤王名义起兵了。
在城外甘泉宫养病的汉武帝起初不相信刘据真反了。派使者去打探虚实,这个使者连到长安都没,就报告说太子真反了。于是汉武帝调动各路大军以丞相刘屈氂为总司令前去平叛。刘据的乌合之众干不过正规军,双方会战五天五夜死伤过万,大势已去的刘据只好跑路,逃进河南灵宝深山的农户中避难。
后来休息走漏,被地方官包围,刘据自吊而死。卫子夫被收了皇后玺印,也自杀身亡。两位跟随刘据出逃的皇孙也一同遇害,太子妃史良娣,刘据包括长子刘进在内的三个儿子皆在长安遇害,尚在襁褓中的孙子刘病已成了刘据一脉的独苗。
刘弗陵无后而崩,霍光等废掉接班的刘贺,拥立刘病已继位,史称汉宣帝。刘病已并没有追爷爷刘据为帝,还加谥号曰“戾”。什么叫戾呢?不悔前过曰戾;不思顺受曰戾;知过不改曰戾。看来连孙子也认为刘据的确有罪,行为严重不妥。
再强调一下,汉武帝悔的是作为长子的刘据之死,这是家事。恨的是作为太子的刘据起兵叛己,这是政治。所以,汉武帝对太子后人既没有斩草除根,也并不算特意优待。
汉武帝晚年后悔太子之死的话,为什么没有厚待太子的后人?
汉武帝晚年后悔太子之死,但是却没有选择厚待太子的后人。主要是汉武帝身为一国之君,虽然说有悔恨的意思,即便汉武帝知道自己做错了。可是也不愿意与其通过实际行动承认,而且汉武帝虽然说对太子有思念之情,但实际上自己又没有看清事件的本质。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之下,自然而然的就会变得很复杂,害怕在...
汉武帝已经冤杀了戾太子,为何还不善待他留下的唯一血脉刘病已?
原因3:皇帝的错误皇帝即使有错,他也不会大张旗鼓地表示自己错了。如果善待刘病已,他就是向天底下人说明自己是一个听信谗言的昏君。修建思子台是一回事,愿不愿意让别人说自己做错了又是另一回事。就好比有人愿意自嘲,但听到别人说自己不好,会非常生气。皇上怎么可能会错呢?皇帝错了也是对的。
汉武帝对刘据的死后悔 汉武帝为何没有善待他的后人
汉武帝与太子刘据的关系越变越复杂,原因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对于刘据的死,责任并不全在汉武帝,汉武帝所谓的后悔也并不完全是出于父子亲感,而是另有目的。所以说,汉武帝对已故太子的态度也不能在太子后人身上划等号。太子刘据是汉武帝的长子,母亲是皇后卫子夫。刘据出生时,汉武帝已经29岁“高龄”...
汉武帝晚年后悔太子之死,为什么没有厚待太子的后人呢?
所以汉武帝可以在事后思念儿子,觉得自己受了蒙蔽,冤枉了儿子,但并不后悔逼死了太子,不要说他不会厚待刘据的后人,即便倘若当时只是把刘据关进了监狱,然后汉武帝发现自己错了,刘据的太子之位也保不住。当然面对刘据的后人,汉武帝多多少少是有愧的,作为一个父亲,他对不起自己的儿子,所以想保住刘...
晚年汉武帝既然后悔弄死刘据,为什么不对孙子刘询好点?
刘据做了31年的太子,载着身后有无数的人都在追随,可不想居然死的如此的技巧,因此当时才会有人冒了极大的风险把太子的后人救下来。从这一方面就可以看出,汉武帝怎么可能会选择去善待太子的子孙,这完全就是给自己挑选的继承人找一个竞争对手,这难道不是给自己的江山留下更多的隐患吗?
汉武帝晚年后悔太子之死,为什么没有厚待太子的后人
派使者去打探虚实,这个使者连到长安都没,就报告说太子真反了。于是汉武帝调动各路大军以丞相刘屈氂为总司令前去评判。刘据的乌合之众干不过正规军,双方会战五天五夜死伤过万,大势已去的刘据只好跑路,逃进河南灵宝深山的农户中避难。后来休息走漏,被地方官包围,刘据自吊而死。卫子夫被收了皇后玺印...
汉武帝晚年后悔太子之死,为什么没有厚待太子的后人?
言归正传,那么汉武帝晚年后悔太子之死了,为什么不厚待太子的后人呢?第一、汉朝,被吕后专权之后,后来外戚掌权之后,都想专权。到了汉武帝时,先是窦太后专权,后是汉武帝的母亲王太后和舅舅田汾想专权。汉武帝深受外戚专权之苦,所以外戚卫氏势力起来了,而太子刘据性格温和,汉武帝担心到刘据掌权时...
汉武帝已经冤杀了戾太子,为何还不善待他唯一的血脉刘病已?
当时大汉朝已经有很完善父死子继的继承制度。戾太子刘据既然已经身亡,那么戾太子刘据一脉便从此与帝位再无缘。当时汉武帝已经立下幼子刘弗陵为太子,并且汉武帝也日益老迈,如果当时汉武帝优待戾太子的曾孙刘病已,那么就会给太子刘弗陵以后继位埋下隐患。当时汉武帝虽然立下年幼的刘弗陵为太子,但是他...
晚年的汉武帝明明很后悔太子之死,却没厚待他的子孙,有何缘由?
晚年的汉武帝明明很后悔太子之死,但却没厚待他的子孙,是有一定原因的。因为这个时候已经坐实了儿子谋反的罪名,如果汉武帝如果再继续厚待子孙,很容易让其他有心之人看见,从而给子孙带来灭门之灾。而且这个时候刘病已属于谋逆造反之人的后代,所以是没有办法进行相应的帮扶。说起汉武帝,想必大家都不太...
汉武帝后悔太子之死,为何却不善待太子后人?
这是一种理性与感性的相互拉扯,也是晚年的汉武帝最后的一点柔软。虽然汉武帝没有厚待太子刘据的后代刘病己,但他也没有为难这位子孙。汉武帝能够做地就是对他不闻不问。相比于普通人来说,刘病己的生活已经属于高标准了。汉武帝十分清楚,自己异于常态的关心,只会加速这位后代的死亡。反而是漠不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