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吃肉:
素食是佛教所强调和鼓励的,如果能够办到的话,这是基于慈悲的立场,不是现代人为了健康和经济的原因。事实上,肉食既伤慈悲,也的确有损健康,
为什么不饮酒:
因为佛教重视智慧,若多饮酒容易乱性,而饮酒之后还能够自制而不致昏乱的人不多,所以,为了保持经常清醒,利于精进的修行,特别是为了达成修定的目的,必须戒酒。至于一般大众,若据孔子所说的「饮不及乱」,无伤大雅。所以若受五戒而不能戒酒,也可以舍掉酒戒或不受此一酒戒,还不失为三宝弟子。
关于感情:
佛教徒并不需要排斥感情生活,但看其能不能以理性来指导感性;以感性来融合理性。能够以理性的智慧来指导感性的情感,生活一定过得非常丰富、顺利、左右逢源,而且自利利他。
所谓佛法的指导和智慧的原则,是教我们如何处理感情问题,而不是要我们放弃、排斥或厌恶感情。如果用情不当,会带来困扰;用情没有节制,也会造成灾难。
学佛是否必须放弃现有生活的享受:
不一定,要看情形,无目的的享受,应该舍弃;有理由的享受,必须维持。
佛要金装,是装给众生看的;人要衣装,是装给一定的社会层次的人看的。享受的本身是代表人的身分、地位和立场。在需要威仪、礼节的场合和环境,如物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享受是一种礼貌、隆重的表示。可是在物质条件贫乏、自己经济能力薄弱、社会环境恶劣的情况下,纵然自己有此能力和物力,也当舍去所有的享受和大众共度难关,例如近代的印度甘地就是如此。
--------------------------------------------------------------
以上是摘抄来的。摘抄自以下的书籍,这两本书基本上回答了你的问题:
学佛群疑:
http://www.foxue.org/article/good.asp?typeid=22正信的佛教:
http://www.foxue.org/article/good.asp?typeid=23-------------------------------------------------------------
对于现代人来说,佛教对于宇宙世界的看法往往不容易被人所接受,因为人们往往将佛法和迷信混为一谈。其实佛法博大精深,其内容包涵很广。佛法重在修心,重在使心灵升起智慧,超越内心烦恼以及外在环境的困扰。
人生在世,无论做人做事需要的是智慧的指导,而不仅仅是规矩的约束。推荐这个网站,有很多圣严法师对于做人做事的小文章。
http://www.ddm.org.tw/ddm/master/index.aspx?cateid=28一篇圣严法师的文章
担心,要第一也难
圣严法师
有人问圣严法师:「台湾之光」王建民在美国职棒大联盟的表现相当精采,身为一名投手,他的名言是「我一球一球投」,不管战况如何,只专注当下投出的一球,听来很有禅味哩!师父怎么看呢?
以下是严法师的回答:
我相信,王建民是不是懂禅,说的是不是禅语,并不是那么重要;「我一球一球投」,是他作为运动员应该有的心态。
我曾在日本电视上看奥运转播,一场游泳比赛里,有个俄国选手是世界纪录的保持者,在他水道隔壁的,是个日本选手。到终点的时候,以一秒之差,这个日本选手竟然赢了俄国选手,成为新的世界泳王。
后来日本电视台访问这个日本选手:「你知道,上次的世界冠军就在你隔壁水道吗?」
这个日本游泳选手回答:「我不知道在我旁边的选手是谁,我没有注意。如果我分心去注意旁边的事物,我大概会慢个两三秒才到终点吧。我只知道全力以赴,拚了全力在水中前进,隔壁水道是谁,我并不在乎。」
这好比是人生过程,有人常是人比人气死人,或者担心别人比自己好,所以要更努力比别人好。但是这样的「担心」,使他们的努力打了折扣。自卑、嫉妒、忧虑、患得患失,都变成人要往前进的阻碍。
如果心中有罣碍,要变成第一也难。
所谓「禅」,就是放下当下的自我中心。自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活下去,实实在在地活下去,一步一脚印地走,不是犹豫地东张西望,也不是没有目标地乱走,而是认定一个方向,放下自我与利害得失,努力冲刺。
许多人注意王建民的每一场比赛,每一次投球,大家对他有很高的期待。我们可以期待他每一场都胜投,不断创造新的纪录,但他自己不能有这样的期待。如果每次投球都担心结果,反而会做得不好。
有个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说,她高中骑单车,在小路上远远来了个孕妇。她心想,千万可别撞到孕妇,但心里一紧张,偏偏就真的撞上了。她告诉我:「在那当下,骑车就骑车,千万不能想太多。这好像也是禅呢。」
禅是一心无二用的,当下该做什么就全心去做,不偷懒,也不担心,可以做到什么程度,就做到什么程度吧。大家在生活、工作中也是如此,做好当下的事,小心而不担心,才能从容自在。
------------------------------------------------------------
万古长空 一朝风月
圣严法师
问:有和尚问崇慧禅师:“达摩未到中国之前,中国有没有佛法?”禅师答:“ 没来之前的事暂且搁着,你自己的事怎么样了?”和尚不解,崇慧禅师又说:“万古长空,一朝风月。”“万古长空”把时空拉得很长很大,“一朝风月”则把时空凝聚到眼前当下。对修行人来说,不要管它万古长空,只管一朝风月就可以了;当下是什么就是什么,当下说怎么样就怎么样。这个说法对不对呢?
师:对的。这句禅语是把时空的长短和达摩带来的禅法或释迦牟尼佛的心法对比起来讲的。其实那位发问的人知道,处处都是佛法,佛法本来就是现成的,跟达摩来不来中国没有关系。但他这句话问得太远了,跟当下没有关系,可是他自己不清楚。崇慧禅师答以“万古长空,一朝风月”,是点明对方 不管目前、现在、当下,却想到那么长的时间、那么大的空间,完全不切实际。 一朝风月是万古长空中的一点一段,但若无这一点一段,就没有著力处。
若要体会万古长空,必须从你自己认识起,你自己是什么?真正把自己放下了,才能发现万古长空。看你现在是万古长空呢?还是一朝风月?如果你现在是一朝风月,也就是说,你努力于现在,在心上用功,就不会想到要问这个问题。如果你现在是万古长空,也就是工夫做好了,即与万古长空合而为一,也不必问这个问题。所以你的问题是多余的,不应该问的。就算我告诉你达摩来之前中国有禅法或没有禅法,跟你也完全没有关联。这句话对普通人也有用处,我们常讲「现实、现实」,现在目前才是最实在的,离开现在目前,不论讲什么都不切实际!
-----------------------------------------------------
万古长空 一朝风月
圣严法师
问:有和尚问崇慧禅师:“达摩未到中国之前,中国有没有佛法?”禅师答:“ 没来之前的事暂且搁着,你自己的事怎么样了?”和尚不解,崇慧禅师又说:“万古长空,一朝风月。”“万古长空”把时空拉得很长很大,“一朝风月”则把时空凝聚到眼前当下。对修行人来说,不要管它万古长空,只管一朝风月就可以了;当下是什么就是什么,当下说怎么样就怎么样。这个说法对不对呢?
师:对的。这句禅语是把时空的长短和达摩带来的禅法或释迦牟尼佛的心法对比起来讲的。其实那位发问的人知道,处处都是佛法,佛法本来就是现成的,跟达摩来不来中国没有关系。但他这句话问得太远了,跟当下没有关系,可是他自己不清楚。崇慧禅师答以“万古长空,一朝风月”,是点明对方 不管目前、现在、当下,却想到那么长的时间、那么大的空间,完全不切实际。 一朝风月是万古长空中的一点一段,但若无这一点一段,就没有著力处。
若要体会万古长空,必须从你自己认识起,你自己是什么?真正把自己放下了,才能发现万古长空。看你现在是万古长空呢?还是一朝风月?如果你现在是一朝风月,也就是说,你努力于现在,在心上用功,就不会想到要问这个问题。如果你现在是万古长空,也就是工夫做好了,即与万古长空合而为一,也不必问这个问题。所以你的问题是多余的,不应该问的。就算我告诉你达摩来之前中国有禅法或没有禅法,跟你也完全没有关联。这句话对普通人也有用处,我们常讲「现实、现实」,现在目前才是最实在的,离开现在目前,不论讲什么都不切实际!
2008/6/11 18:44 | 添加评论 | 发送消息 | 固定链接 | 查看引用通告 (0) | 写入日志 | 圣严法师减压 心靠感恩
圣严法师
问:现代社会的上班族,长期处在工作、家庭、生活的各种压力下,活着真是不容易;很多人还因此产生各种心理、生理的疾病。如果我们不能归隐山林,而必须继续过这样的日子,有什么方法让我们更能“抗压”?
答:面对压力最好的方法不是“抗压”, 而是“减压”,将压力化为无形。这好比太极拳的“四两拨千斤”,用微薄之力让千斤的力量消失。
有些人懂得化解压力,让头脑沉淀后再出发。例如找有智慧的朋友谈话,激荡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有人找朋友互相发牢骚、吐苦水。
最等而下之的方法是喝酒买醉,这只是一时麻醉,酒醒之后,问题和压力又都回来了。
学习静坐是一个好方法。人在心烦意乱的状况下最容易出错,静坐只要五到十分钟,就可以让头脑沉淀,清楚面对烦躁的状况,解决问题。还有,愈是压力大,愈不要钻牛角尖,才能让压力有机会纾解。
工作中的压力来自两方面,一是责任、一是恐惧。责任来自我或是别人对我的要求,只要尽心全力以赴,就是尽到了责任,不要再给自己过多的压力。
恐惧来自担心工作会出错,这可能是对自己信心不够,或是没有办法掌握一些环境的因素,但是,对於无法抗拒、不是自己能力能够控制的因素,其实再怎么恐惧也没有用;不如预先做好准备,不要因为害怕而紧张,反而制造更多问题。
有位外科医师,工作压力非常大,不只活得很辛苦,还活得很害怕,常梦到自己医死人,成为社会新闻。我告诉他,凡事只求事前准备周全,至於后果就不必担心了;即使病人真的“万一”发生意外,也只能说是各人的命运。
有一位女艺人说,演艺圈复杂的人际关系,是她很大的压力来源。我告诉她,要逆向思考,“把问题当成是锻炼自己的机会,就可以比较欢喜的面对。”
面对心理的压力,我会告诉自己:“ 这来得好,我正需要;如果没有这些压力,我的智慧和力量无法生起,我的生命也不会多采多姿,而是淡而无味。”
所以,要用感恩的心面对外在各种压力,心打开了,压力自然不会是困扰。当真心感恩时,压力就会从一个弹力很大的球,变成一个棉花球了。
----------------------------------------------------------------
这位圣严法师于1975年获日本立正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很有智慧。他的文章多是将佛法的智慧运用到我们日常的工作、感情生活中,很具指导意义。
这里有圣严法师的一些音频和视频,其中有对佛法的解释,也有对做人、爱情和工作的指导,感兴趣可以看看。
http://www.bskk.com/viewthread.php?tid=98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