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儿头皮静脉注射

;我需要小儿头皮静脉注射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还有成年人静脉注射的注意事项和方法

你好,总结了一些经验希望对大家有用!
一、对一般头部血管较明显的患儿输液时比较容易,按一下几步即可,首先调好液面,[使调节器旋紧并置于输液器距针头30-40厘米处,便于穿刺成功后的回血]。使头皮针不再滴水,[如旋不紧滴水影响穿刺后的回血],右手持针,左手绷紧血管处的皮肤[按血管走行]以固定静脉。但不要按压过紧,以免静脉走形和管腔暂时闭合,在距静脉最清晰点向后移约0.3厘米处将针头与头皮成5-10度角刺入皮肤,然后将针柄下压按静脉走行方向刺入静脉。动作要轻稳不易过猛,当针头刺入静脉时阻力减少并有落空感,同时有回血可见。再将针头推进少许,以便于固定。
   二、对比较胖和头皮较黑或有水肿的患儿,选择血管就比较困难了,要想穿刺成功就要有自信心,对看不清的静脉就要靠 感觉了,主要是手的感觉,以右手母指在头部几个大静脉处找,手指和静脉成垂直方向在头皮上轻轻滑动就可以摸到静脉沟,在你感觉到有静脉沟的地方用母指按压静脉,用力不必过大,既可看到充盈的静脉稍稍高于周围的皮肤。
  此时立即穿 刺,成功率最高。对可见而又细小的静脉稍加按压也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在找不到合适的静脉时,把看上去非常细小的毛细血管,也可以做为选择对象,你看上去比针头还要细当针头进去后针梗也是可以进去的,这样的血管穿刺成功率比凭感觉穿刺成功率要高。这种方法也适用于新生儿。
  三、对新生儿早产儿的静脉穿刺,新生儿头部皮肤红润,有时根本看不清血管的走行,这时你可以用酒精棉签在患
儿前额上轻轻擦几遍。即可看到血管的走行方向[酒精有扩张血管的作用,这时头部浅静脉扩张冲血]。这时随即穿刺。成功率很高。
  四、对脱水严重的患儿也比较困难,因为患儿脱水后血溶量不足血管充盈不好,切血管弹性又差,这样给穿刺带来了不少麻烦,有时已经穿刺进血管而因没有回血误认为未成功而退出。对此在输液前要先看清血管的行方向,穿刺后有滑空感既可推入很少量的液体,针头前面皮肤无隆起现象则证实以穿刺成功。[也可以将连接针头的细管轻轻捏一下如有回血也能证实已穿刺成功]。
  五、对输液天数多的患儿,顺行血管不易找到时,逆行的血管也是可以选择的。

肥胖小儿头皮静脉常显示不清,进针深浅不易掌握,给临床穿刺工作带来一定困难。针对这类患儿头皮静脉特点,本人在工作中总结出三种穿刺方法,现介绍如下:
一、选择表浅细小静脉
  肥胖患儿常常在头皮边缘才有细小静脉显露。因此,应沿着头皮边缘耐心寻找静脉,仔细辨别毛细静脉的走行。必要时可用酒精棉签多擦几次头皮静脉,刺激血管充盈扩张,穿刺时,应选针头斜面短的头皮静脉针,针头方向与血管平行,持针要稳,避免碰伤血管壁。这类血管管腔细、回血慢,为了使穿刺后易回血,可将调节器置于莫非氏滴壶下端,以距针头60cm效果最佳。未见回血时,不要急于退针,可试回抽头皮针管,若仍无回血,又感觉在血管内,可松开调节器试滴,观察局部无肿胀,液体滴人通畅,即可固定.
二,掘静脉解剖位置
  根据静脉解剖位置,用手指触摸体会静脉在皮肤上的“沟痕”感,以确定部位及走向.如:额骨正中和沿冠状缝处用手触摸皮肤时有“沟痕”感,即找到了额静脉;从耳屏前方。颧弓根再向上触摸到“沟痕”感,即颞前静脉;在耳廓后方,即耳后静脉。在相应静脉的部位触及明显“沟痕”感时,即可进行穿刺,针头与皮肤呈10~15度角进针,速度不可过快,见到回血后,再向前进针少许方可固定.穿刺时,感觉到有落空感,若不见回血,可向后挤压一下输液管,检查有无回血。
三、选择颅骨缝间静脉
  小儿头颅沿着其额缝、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均有静脉走行.操作时,摸清骨缝走向,右手持针,沿着骨缝呈45~60度角刺入皮内0.5~1mm后,平行向前刺入,见有回血,即告成功。

留置针的穿刺方法
1.穿刺时固定小儿的头部对穿刺成功与否起很大作用,我一般采取让小儿横卧,垫高小儿的头部,穿刺者坐在椅子上,另一护士协助,站在对侧床旁,半蹲着,用两只手分别固定住小儿的头部两侧,注意让家属帮忙按住小儿的膝关节避免小儿的蹬踢动作,因为很容易影响进针。
2.血管选择,一般首选头部正中的血管,容易固定,而且小孩睡觉时侧卧不会受影响。
3.进针时看见回血后固定住针栓,(这与平时见回血后再送针少许不一样)用左手拇指食指送入套管或右手的食指轻轻推送套管,退出针栓,套上肝素帽,先用一透明胶布固定在肝素帽与套管连接处,再上泰格特(留置针专用的敷料贴)

希望以上这些对你有所帮助!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12
你好!

静脉输液的原则为:根据病员年龄、病情、药物性质调节滴速,一般成人每分钟滴入40~60滴,儿童每分钟滴入20~40滴。对年老体弱、婴幼儿、心肺疾病员输入宜慢;脱水严重、心肺功能良好者,速度可快。一般溶液的补给速度可稍快,但高渗盐水、含钾药物、升压药等滴入速度宜慢。

小儿头皮静脉的注意事项为: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加药时注意配伍禁忌;
2、随时观察输液速度,并按计划调整速度,不宜太快或太慢;
3、注意观察全身反应,如有面色苍白、发冷、寒战、皮肤出现花纹等,按输液反应处理。
以上为小儿的头皮静脉的注意事项。

成年人静脉注射的注意事项为: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
2、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刺激性强及特殊药物,应在确知针头己刺入静脉内时再加药;
3、根据病情需要,应有计划地安排输液顺序,使尽快达到治疗效果;
4、输液瓶内需要加入药物时,应根据治疗原则,按急、缓和药物在血液中级持的有效浓度、时间等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5、长期输液者,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一般从远端小静脉开始(抢救情况可例外)。
6、对小儿及昏迷等不合作病员可选用头皮针进行输液,局部肢体需要夹板固定,加强观察。
7、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严密观察输液情况及病员主诉,观察针头及橡胶管有无漏水,针头有无脱出、阻塞或移位,橡胶管有无扭曲受压,局部皮肤有无肿胀、疼痛等,并注意有无溶液外溢,有些药物如甘露醇、山梨醇、去甲肾上腺素等可引起组织坏死。
8、输液前,输液管内空气要排尽,输液过程中,要及时更换溶液瓶,溶液滴尽前要及时拔针,严防空气进入,造成空气栓塞。
9、需连续输液24小时者,需每天更换输液橡胶管或输液瓶。
10、输液橡胶管或输液瓶用毕,要拆卸冲洗清洁,然后送供应室处理。
第2个回答  2013-08-12
静脉输液的原则
1.药物不宜口服、皮下或肌内注射,需迅速发生药效时,可采用静脉注射法。

  2.药物因浓度高、刺激性大、量多而不宜采取其它注射方法。

  3.作诊断、试验检查时,由静脉注入药物,如为肝、肾、胆囊等X线摄片。

  4.输液和输血。

  5.用于静脉营养治疗。

(1)注射时,选择粗直、弹性好、不易滑动、避开关节和静脉瓣且易固定的静脉。

(2)需长期静脉给药者,为了保护静脉,应有次序地先下而上,由远心端到近端地选择血管,进行注射。

(3)根据病情及药物性质,掌握注入药物的速度,观察注射局部和全身反应,并随时听取病人的主诉。

(4)对组织有强烈刺激的药物,应另备帛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和头皮针,注射时先做穿刺,并注入少量生理盐水,证实针头确在血管内,再取下注射器(针头不动),调换抽有药液的注射器进行注射,以防止药物外溢于组织内而发生坏死,如有刺激性的药液外渗,应立即处理,以防造成组织坏死。可用0.25%普鲁卡因进行局部封闭,如果是碱性药液外渗,可加入适量维生素C封闭。

(5)若注药过程病人诉疼痛或局部隆起,回抽不见回血,表明针头已滑出血管或穿透血管壁,应立即拔出针头,更换部位,另换无菌针头重新注射。
第3个回答  2013-08-12
静脉注射是一种简便、易行的给药方法,头皮静脉注射是临床上儿童,特别是新生儿及婴幼儿常用给药途径。它既方便患儿在输液过程中的活动自由度,又有利于家长看护患儿,也有利于护士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保护好头皮静脉,减少局部瘀血,可以减轻患儿的痛苦,保护皮肤的完整性。患儿具有良好的头皮静脉,也可为抢救赢得时间。所以应当保护好头皮静脉血管。要想做好此项工作,必须注意选择静脉,并熟练掌握头皮静脉穿刺的操作方法。我们在26年的儿科临床工作中总结出较理想的头皮静脉穿刺方法,体会如下。 静脉的选择 通常选择颞浅静脉、前额静脉、耳后静脉与顶骨结节处颞静脉等。①颞浅静脉:位于两侧颞部,该静脉细长、浅直、清楚,便于固定;②前额静脉:位于前额正中,呈“Y”形,分叉于发迹处。皮表显露部分粗短而直深,也好固定;③耳后静脉、顶骨结节处颞静脉:这两条经脉显露较清楚、粗长而直浅。 操作方法:①使小儿采取正确姿势,将头部约束好,需要时应剃去头发;②耐心细致地选择适当的静脉。必须分清动脉和静脉,操作时要做到轻、稳、准;③用左手拇指与示指绷紧注射部位,右手持针头(5号半针头),针头斜面向上,以几乎与皮肤平行的角度沿静脉向心方向穿刺。 其穿刺步骤如下:①刺入皮下:用以穿刺的头皮静脉,其直行部分应长于针头长度的1/2。距静脉穿刺点1cm处进针。防止针头摆动与滑脱。②寻刺血管:针头刺皮下后,轻轻挑起皮肤,再缓缓移向静脉之上,使针头和血管成10°以内的角度,用均匀力量推针。当进针1cm左右仍无回血时,可将针头稍向下压,与血管平行方向推进0.5~1cm。③固定针头:一般采用3条胶布固定法。第1条胶布贴在针眼处,第2条胶布兜住针栓,第三条胶布贴在第2条胶布的交叉处,和第1条胶布部分重叠,然后再用绷带或松紧带缠绕1周,以加强针头固定。④穿刺不成功时,可小心地将针头拔出少许,视血管的深浅,用消毒手指探索血管方向,再行刺入,直至成功为止。⑤对循环不良、血流减慢的小儿,进针后无阻力而有空虚感时,可用手在向心侧稍加压以观察有无回血,若局部无肿胀,则可注入药液。   护 理 在穿刺成功后调好滴速,巡回护士要及时巡视,避免只看液体不看患儿,因有的婴幼儿无法用语言表达,要把液体和患儿视为统一的整体,同时做好家长的指导工作。有些家长缺乏正确的护理知识,减少因家长因素导致重注射的现象,及时聆听患儿及家长的主诉,是否有药液外渗引起的疼痛而哭闹,以便及时处理,让家长对合理用药知识和可能出现的情况有所了解。 输液完毕时,拔针是静脉输液的最后一个环节,如果方法不当会使患儿感到疼痛。拔针时,固定针柄处的胶布,要从一侧向针柄侧方向撕开;一手持针,一手沿血管纵向按住针眼处胶布,在拔针后的瞬间按压,使患儿不会感到疼痛,同时沿血管纵向按压针眼处,不但按压了皮肤穿刺点,而且按压了血管壁上的穿刺点,能有效的减少皮下瘀血的发生,保护穿刺部位的静脉,提高下一次穿刺的成功率。第1虚拟大型交友平台: www.d1xn.com
第4个回答  2013-08-12
我就是儿科的护士啊 我打头皮针还不错 呵呵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有什么注意事项?
对于需24小时连续输液的患儿,应每24小时更换输液装置,以避免感染风险。如果连续输液超过48小时,应更换注射部位及输液管,以减少局部组织受损风险,确保输液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综上所述,小儿头皮静脉输液需要注意的事项主要包括争取患儿合作、执行无菌操作和查对制度、合理调节输液速度以及定期更换输液装...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时不可选用静脉是
头静脉。根据查询39健康网显示,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时不可选用静脉是头静脉。头静脉是汇合到上腔静脉两侧的头臂静脉,而上腔静脉主要收集头颈部、上肢及胸壁静脉血液,称之为头静脉。

试述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时常选用的静脉及各静脉有何解剖特点。_百度知 ...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时常选用的静脉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前额静脉等。其解剖特点如下。①颞浅静脉:位于两侧颞部、收集颅顶头皮的血液,汇入面后静脉;②耳后静脉:起自颅顶后部的静脉丛,向下汇入颈外静脉,在耳郭后方与同名动脉伴行;③前额静脉:在冠状缝处起于静脉丛,向上沿额骨表面垂直下降汇入面前...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用什么消毒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用乙醇消毒2遍。小儿静脉输液穿刺消毒时,常选择聚维酮碘消毒、75%乙醇脱碘的方法。但头皮静脉穿刺时,只单纯选择乙醇消毒2遍的方法,这样有利于显示穿刺部位,因聚维酮碘消毒后遗留在皮肤上的色素影响血管的显露,而且75%乙醇有一定的刺激血管扩张的作用。

头皮针静脉输液法与和静脉置留针输液法的区别与联系
一、使用不同:小儿适用头皮针,对于肥胖者和上消化道大出血者适用静脉留置,如果堵塞应用肝素钠冲管,静脉留置可以减少需长期输液病人的痛楚,护理不当流置部位可至损伤。二、定义不同:一看就是给孩子打的,这些打的部位不一样,头皮打头部的,注射是小针,就是护士用的小管针打屁股上的,输液就是...

小儿静脉输液为何不首选头皮静脉
回答:你好,患儿头皮静脉显露不清,血管充盈不足,静脉压低,血管细,静脉穿刺时间回血慢或不见回血,使判断失误而导致穿刺失败。

为婴儿进行静脉注射时,最常采用的静脉是 - 百度宝宝知道
回答:你好 成人及儿童常用的有肘窝的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或手背、足背、踝部等处浅静脉。头皮静脉是新生儿静脉输液最常选用的静脉。因为小儿从出生至3岁这一时期,头部皮下脂肪少,静脉清晰表浅,呈网状分布,血液可通过侧支循环回流,因此,这个时期的小儿宜选用头皮静脉穿刺。 祝你生活愉快!

婴儿输液为什么要打头部?婴儿输液应注意什么?
为什么输液时需要打宝宝的头部 1、血管明显 宝宝的头皮血管比较丰富,而且头皮比较薄,所以比较容易发现血管。2、防止走针。 宝宝喜欢四处走动,把它粘在手上或脚上。 宝宝可能会因为不适而将其拔出,然后需要再次刺穿。3、头部针灸方便宝宝的身体活动。 因为针头卡在头部表皮的静脉中,不会直接与脑组织...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注意点哪项不正确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注意点即使是在患儿哭吵时也是可以进行穿刺的,但是需要确保位置正确,没有偏差,同时患儿在哭吵的时候要防止患儿乱动,以导致进行穿刺的时候发生意外。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注意点有:输液时必须排尽输液管内空气;穿刺方向是向心方向穿刺;根据患儿病情和药物性质调节输液速度,在进行操作的...

1、关于婴幼儿的头皮静脉,错误的是
E,根据小儿头皮静脉的特点,大多头皮静脉均较细,只有正中静脉相对较粗,但容易外渗。头皮穿刺前应仔细寻找易于穿刺的粗大静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