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08-05-29
中国式培养对小提琴艺术发展的限制
作为一个从业余爱好者到专业领域“进化”过来的留学生,我深刻体会到摆在对小提琴艺术有所追求的学生面前的“三座大山”。
性格决定命运,培养决定修养!后期表现的结果直接体现了前期培育的制度和方式。对于中国西洋乐器的学习过程,我们可以拿来和中国体育竞技先作一个联系比较。中国人在纯技术类个人和青少年项目往往非常优秀,乒乓球、羽毛球、体操、田径、游泳等项目上屡或金牌,但非传统类和集体项目上就做得很不理想了。不必说男足永不翻身,有了姚明的中国男篮,就是以往强势的女排和女足,也失去了绝对优势。痛定思痛,经过了数十年的总结反思改进,为什么成绩总是令人难以期待呢或渐行下坡呢?官方回答这个问题时,总能总结为“客场劣势、发挥紧张失常、运气不好”。但这个问题我认为要从队员的前期培养来分析。中国体育的培养往往以勤练苦练为主,身体培养为主,基本技术训练为主,其他各方面的训练我们是一不知道二不理解。导致我们的队员除了技术以外别的一无所有,在遇到技术实力相当,其他方面能力强过我们的,能不败下阵来吗?
小提琴被称为最难的乐器,那也只是从纯技术方面作此评价的。因为很难,所以在前期基本功培养阶段,个人的悟性和教育导致技术上容易分出高下。技术又帮助了乐曲的完成质量,中国人的音乐感性天才也是人才倍出,再加上青少年时期的勤学苦练,所以我们的人才主要出现于青少年阶段。但是普遍到了中期人才断层,小苗子都不能顺利成长,集中体现了我们在艺术培养上的失误和个人训练上的问题。
这些问题我总结为“三座大山”:
第一,我们过度把主要精力和主要资源放在青少年的重复训练。这里有二重点:一是青少年时代,二是重复训练。音乐附中的魔鬼训练是出了名的,业余高中小学生为了考级考音乐学校也拼命“添砖加瓦”。但一旦达到目标后就开始放任,业余的进了附小附中,附中的进了大学,都不再保持以往的动力继续加油了。要做到“持之以恒”,既要做到保持对小提琴和艺术的渴求,又不能被越来越多的诱惑所吸引。教育方面在少年时的强压到大学时的骤减,也让人在突然面对自由选择时不知所措。训练方面由于长时间的对基本功枯燥反复的被动惯性训练,导致思维僵硬,难以发挥主动能力接受更多新概念,打破原有模框进行自我否定和超越。练习小提琴,更多的是一种概念上的意愿和创造,而并非对已有概念的重复劳动和循环表现。所以在青年阶段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创造性和思索性上启发,既不要任其自流,也不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仅铺好路还让学生只延此路发展。比较好的方式,是积极挑起学生兴趣,把握住学习的主流方向,让学生在成长中发展识别力和确定自己的个性,走出有正确意识的个性之路。就像一位刚开车的司机,需要有人给他把握住方向盘,支着油门,只要控制在前进的方向不撞车就可以。渐渐的他就不需要更多的扶持,能够自己知道如何驾驶自己的车了。
第二,我们对小提琴演奏及艺术表演的认识错误。刚才说到的重复训练,其实就是我们在练习过程中的一种盲区。出于对把握性的控制,我们往往错误理解“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认为千遍练习之下百无一失。当然这对成功率是有一定的提高的。但是在台上的每一次舞台情况都和练习中不一样,心理状态也不一样,真正的小提琴演奏中是绝对没有以不变应万变的。有可能在关键时刻到来之前的一次疏忽导致手感和心态不稳,这一变化极有可能导致后面的一连串失误。要保证每次都一样的客观情况是不可能的,何况精彩的演出也不是千遍一律的演奏能出来的。这点和之前所说的体育比赛的例子是相同的。上个月结束的体操世界杯最后一日,三位有望夺冠的中国选手出场时不是开头失误,就是关键时刻出错,要么结尾出现大问题。这三位在预选时、集体比赛时,都不曾有如此大的失误,为什么台上就会出现那么大的失误呢?一是缺少心理学教程,二,主要的是对比赛或表演的认识不全面。就小提琴表演来说,是一种从内心的意识呼唤,一种共鸣。如果谁有强烈的呼唤意识,他的意识又清晰敏感,技术上又没有障碍,可以将意识转换成音乐,那他就能保持住一种良好的惯性不断自我表现下去。这些感觉,不是重复训练时能感受到的。就像人如果常吃一种食物,时间长了也就没任何第一次吃的良好感觉了。必须带有强烈的感觉去进行每一次训练并调整,进行必要的休息去忘记之前的感觉误差,下一次尽量产生误差更小的正确感觉。这样才能在演奏时呼唤出自己析的意识,而不仅是上一次的模仿。
意识的体现,意味着人从本能状态、感性状态转化为控制状态、理性状态。而越是神童,越是难以克服这座大山。因为过度依靠本身演奏的对象在转换过程中越难以摆脱以往的感性,最著名的例子也许要数梅纽因了吧。所以在此过程中学生必须重新提炼技术。这也是中国式教育和学生本身比较轻视的区域。我们可能更注重“童子功”,认为基本功从小打好吃本吃到老。其实这种思想是非常短浅的,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的注入新内容、新方面。从多方面定位同一种东西,才能做到技术更稳定,内容更丰富。也可以说,从18岁大学开始学的音乐艺术,才是学习生涯的断奶期,艺术生涯的起步。
第三:对西方音乐艺术及个性的理解。对音乐的理解不同国家有多方面的,意大利人认为是歌唱,德国人认为是信仰,西班牙人用来跳舞,美国人用来娱乐等等...各个国家的个性也不一样,还是意大利人,他们认为个性要表现要夸张;德国人认为要理智要保守;西班牙人要热情奔放;美国人要炫耀要明星。那么中国人呢?中国人本身对音乐的态度差不多是中肯的,不同的风格用他们民族的方式去演绎,对个性也是中庸态度的。可惜西方音乐不是我们的传统艺术,大部分的教师因为没有受过外国传统的教育,而直接拿着乐谱自己思索,或是受到少数外国专家的指点,而形成片面的思维方式再传承下去,越来越变味,导致学生们无法理解正确的音乐含义而演奏。这就有点像让土生土长的地方人去学校拿本书教普通话了。这一点是我国的特殊国情造成的。在大学以前,观众对学生的要求不会从精神和内容上过高要求学生,而青年阶段的音乐演奏,如果没有内容和个性作为基础,是不会让观众从精神上得到取悦的。这一点也是从练习式乐曲走向主题式乐曲时碰到的一块门坎。这种理解,不仅仅是音乐表面的线条,响度,节奏变化和音色所能直观体现的。更崇高的是通过所发的乐音所能让听众得到的精神感受和共鸣。不然也只是像拍得很清晰的照片而已,没有自身的艺术色彩罢了。这最后的大山,看来不用洋铁锄或中外合资铲,还是很难移走的。
也许,对于一位七老八十的艺术大师来说,这些个大山只是小土坡三座。但是对于在国内奋斗的学生们来说,这三座山很可能会挡住前进的脚步。要从根本上进行改进,我们的意志需要更加坚强和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