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民俗风情

2000字论文。

姑娘叼着大烟袋

昔日关东农家的炕上,几乎都有两个“笸箩”,一个是妇女做针线活用的“活计篓”,一个便是装旱烟的“烟笸箩”。抽烟和做针线活一样,是每家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待嫁出阁的大姑娘,本应是最文静娴雅的,但过去多数也在“烟民”之列。这一怪,足以说明以前东北吸烟风习之盛。

烟草传入中国,大约是在明代中后期。其“进口”的主要路线有两条:一是从菲律宾传到东南沿海;再一条就是从俄罗斯进入东北。关东土地肥沃,很适合烟草生长。这里种植的烟草叶大而且肥厚,烟味醇浓,成为久负盛名的“关东烟”。烟草不仅在这块土地上扎下根,也在这里人们的生活中扎下根。

老辈的东北人,提起抽烟的好处,能说得头头是道。他们说抽烟不仅能驱困解乏,还能防止蚊虫叮咬,连毒蛇也怕烟的味道。这些对在山里挖参打猎的人无疑是很重要的。此外,抽烟还有社交方面的作用。即使是陌路相逢的人,彼此递上一袋烟后,就会增加几分亲切感。过去到东北农家做客,进屋后第一件事是请客人炕上坐,第二件事就是把烟笸箩推到客人跟前说“来,抽着”。连儿歌中也说:“娘家客(音qiě)上炕里,烟袋荷包递给你……”,可见敬烟是待客的一项重要礼俗。

抽烟的烟依和装烟叶的口袋(烟荷包)有许多说道。烟袋锅多是用黄铜和白铜制作,烟袋嘴除铜的外,还有玉石、玛瑙、青金石、悲翠等多种质料,烟袋杆则是铜、木两种,以乌木为好。一般的情况,男子用的烟依杆较短,大概不超过一尺,因为他们经常在外边活动,携带着方便。烟锅和烟茶包也较大一些,出门时别在腰带上。女人吸烟一般是在家里,习惯用细长的烟袋杆,烟锅也相对小,称作“坤烟袋”。烟荷包是年纪大的用扁圆型的,年轻的用长型,而且两面都绣有花、鸟、鱼等图案。其中老太太用的烟袋杆特别长,一般都在二尺以上,装好烟后,往往自己够不着点火,或由晚辈帮着点,或者自己伸到灶火和炕上的火盆里点。她们坐在炕上需要拿稍远一点的东西,往往不用运窝,用长烟袋就可以勾过来。抽烟袋的老太太还有一项“绝活”,就是能坐在炕上把吐沫叶到四五尺远的地方,初次看到这种情形的人都会觉得新奇。在东北民间,手拿长烟袋成了老太太的标准形象。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1-27
  东北民俗三大怪
  第一怪:窗户纸糊在外
  因为东北地区冷,所以冬天时候都会用纸条把窗户的缝隙糊起来,这不奇怪,但是奇怪的是糊在外面,那是因为东北的冬天长达4、5个月,糊在屋里容易被水蒸汽弄湿,也容易被窗户缝的风吹坏。所以早些年在没有现在的铝合金窗户之前,东北家家都是这样的。
  特点及农牧业生产方式分不开的。

  第二怪;养个孩子吊起来.
  说起小孩睡的摇篮大家都不陌生,但是以前东北人给孩子睡的摇篮和别的地方不一样,是用绳子把摇篮吊起来,一般都是吊在房梁上,这样,母亲在屋里做活计的时候只要偶尔抽空推一下,摇篮就可以自己晃好长时间,这个习俗是源于东北最早的居民都是满族和蒙古族,这两个民族都是马背上的民族,是游牧民族,所以当大家逐水而走的时候经常把孩子的放在摇篮里挂在马背上迁移.就有了现如今东北的第二大怪.另外,狞猎生活中,把孩子吊在树上,既可以减轻体力及劳力,又比较安全。可以说,东北“十怪”是与其严寒气候特点及农牧业生产方式分不开的。

  第三怪:大姑娘叼个大烟袋.
  现在的人们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所以就控制了很多人不去吸烟,尤其女孩吸烟更是被大家认为不雅观.但是就在几十年前的东北,妇女抽烟袋是很平常的,很多没嫁人的姑娘家也是叼着烟袋.被世人称为东北的第三怪.
  任何地方的风土人情都是与当地的环境离不开的,这东北的第三怪也是如此,因为东北的冬天非常冷,当人们在外面劳作的时候,为了驱除寒气,人们就往往抽上一带旱烟,这根本就不关乎男女的问题,这是一种生存的本能。
第2个回答  2013-06-12
节日:和全国都一样,过年吃饺子,放鞭炮,贴春联,串门什么的。晚上守岁之后还要吃一次饺子。 饮食:特色————当当当当~~~~酸菜。这个是别的地方没有的。就是在入冬的时候买许多白菜(也有大头菜,但不如白菜好吃~),洗赶紧,放进缸里,撒上盐,密封。一直到一个月左右。东北人爱吃炖菜。因为天气冷。还有人参,鹿茸。这是特色嘛~东北菜量大,味道重。还有蘑菇,野菜。东北人喜欢吃面条,生蔬菜蘸大酱。最喜欢饺子。各种馅的。还有杀猪菜。比如血肠。杀猪菜都要用刚刚杀死的猪做。 生活:用芴噜草做铺盖。既暖和,又可以用来防潮。在晚饭后,老年人喜欢聚集在一起,扭秧歌。还看二人转。“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东北人性格豪爽,重感情。长春还被评为“最有人情味的城市”。让我再想想还有什么……其实我就是长春人……
第3个回答  2013-06-12
满族人口982万余人(1990年)。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尤以辽宁最多。少数聚居在一些大中城市。清代以来,由于满汉长期杂居,满族与汉族差异逐渐缩小。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中,满族在政治、文化、科学领域里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满族信奉萨满族,以后还信奉佛教。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满语属阿尔泰语系。17世纪40年代后,满族普遍使用汉语和汉文,现在只有黑龙江的少数老人会说满话。  满族的禁忌:满族最突出的忌读是不准杀狗、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子,不穿带狗皮袖头的衣服;在满族人家里做客,不要当着主人的面赶狗,更不能说狗的坏话,否则主人会认为你是当面侮辱他,会不客气地下逐客令。还忌讳打喜鹊和乌鸦。以西为上,特别忌讳一般人尤其是青年人坐西炕,更忌讳妇女在西炕上生孩子。忌在索罗杆(神杆)上拴牲口。祭祖时大门口挂放的谷草是为祖先的马匹准备的,忌孕妇、寡妇和戴狗皮帽子的人接触。
第4个回答  2013-06-12
根据东北这个地方的气候和它的土壤特点介绍一下与此相关的一些民俗。

关于东北的民俗文化关于东北的民俗文化如下
1、服饰文化民俗 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服装服饰色彩斑斓,受到自然崇拜和信仰的影响,不同民族对色彩的偏好各异。同时,东北民俗文化洋溢着豪放不羁的风情,也偏爱色彩对比鲜明的服饰。2、冬捕民俗 在东北冬捕的祭祀仪式上,身着盛装的蒙古族姑娘会向渔工们献上奶干。喇嘛将供品递给“渔把头”,“渔把头”...

东北有什么民风民俗?
东北地区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与民俗传统,以下为东北的主要民风民俗:1. 二人转 二人转,又称小秧歌、双玩艺等,是一种源自东北民间的艺术形式,拥有超过三百年的历史。这种艺术形式在中国东北部广为流传,尤其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以及内蒙古东部等地区深受喜爱。表演通常由一男一女完成,他们身着鲜艳的...

东北的风俗有哪些
1、火盆 火盆是东北民间的一种取暖工具,里面盛上“小灰”,端到火炕上.顿使满屋生暖。从前,北方居民室内取暖多靠火炕,屋内的热度往往不易升高。2、小年祭灶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祭灶。东北有首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老东北过年要祭灶,希望“灶王爷”保佑全家平安。祭灶时用的是糖瓜、关东糖...

东北民俗文化有哪些
1. 冰雕艺术:冬季独特文化活动,丰富人民生活。2. 雪地运动:利用丰富冰雪资源的冬季活动,吸引游客体验。四、传统节日和习俗 1. 春节:拜年、吃饺子、放鞭炮等传统习俗。2. 端午节、中秋节:庆祝方式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俗风情。这些文化遗产和节日习俗构成了东北民俗文化的重要部分,展现了人民的...

东北民俗文化有哪些
东北地区的民俗文化还体现在其传统节日和习俗上。如春节期间的拜年、吃饺子、放鞭炮等习俗,以及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都体现了东北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俗风情。这些传统节日和习俗是东北地区人民世代相传的文化遗产,也是东北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北有什么特色
东北的特色 一、独特的地理位置与自然风光 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这片土地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展现出了不同于其他地区的自然风光。东北的大森林、长白山、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等自然景观,构成了东北地区独特的旅游名片。二、丰富的文化与民俗风情 东北地区拥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

哪些是黑龙江的民俗文化活动?
1.冰雪嘉年华:每年哈尔滨冬季举办的冰雪嘉年华活动,有着丰富多彩的冰雪文化表演和民俗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参与。2.东北雪地舞狮:东北地区有着独特的雪地舞狮表演,通常在冬季的节日或庆典上进行,展现了东北地区的民俗风情。3.冰钓节:冰钓是黑龙江地区冬季常见的民俗活动之一,在冰封的江河湖面上进行,吸引...

东北地区的风土人情简单概括
东北地区的风土人情可以简单概括是热情,好客,豪迈,彪悍。东北各族在长期的历史活动中,创造了多彩多姿的民俗风情,不同民族的饮食、服饰、礼仪、生产、生活等习俗各具特色,民俗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认识一个民族及其民族文化的钥匙,也是体现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透镜。从民族性格来看,肃慎系民族粗犷豪放...

东北民俗文化博览馆中有哪些比较有地方特色的展品?
博览馆内展示了东北地区的革命历史、英雄事迹以及红色旅游资源等方面的信息,让游客能够感受到东北地区的红色文化。总之,东北民俗文化博览馆中的展品丰富多彩,既有反映东北地区自然风光的展品,也有展示民间艺术、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展品,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东北地区的好去处。

东北十八怪是指哪些?
东北十八怪是指东北地区特有的风俗习惯和民间传说,它们体现了东北地区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自然环境特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窗户纸糊在外:过去东北人家为了冬季御寒,将窗户纸糊在木制的小格子窗外面。2. 草苫土房篱笆寨:用草苫房和篱笆围成的院落,体现了东北人家的住房特点。3. 烟囱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