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狼》三则译文及重要加点字及作者生平

望详细些,谢~~

蒲松龄(1640-1715,明崇祯十三年—清康熙五十四年),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小说家
狼三则译文狼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有一个屠夫卖肉回家,天已经晚了,突然间碰到了一只狼,它看上了担子上的肉,仿佛十分想吃,尾随屠夫走了好几里.屠夫害怕了,拿出刀给狼看,狼有些害怕了.屠夫一走动,狼又跟了上来.屠夫想狼要的只是肉,还不如把肉挂在树上,到明天早上再来拿.于是用钩子把肉钩住,掂着脚把肉挂在树上,然后把空的担子给狼看.狼不再跟着他了.屠夫便回家了.次日早晨,屠夫来取肉,远远地看见树上挂着个巨大的东西,像上吊而死的人,屠夫十分害怕.徘徊着靠近,那是一只死狼.抬头仔细看,屠夫看见狼的嘴里含着肉,钩子钩住了狼的上腭,像鱼吞食鱼饵.那时狼皮的价格十分昂贵,价值十多两银子,屠夫发了笔小财.
为了一点小的利益而失去了大的利益,狼的行为真的十分可笑!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剩骨。途遇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又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而两狼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以薪积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待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露其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方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有个屠户天晚回家, 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 只剩下一些骨头。 路上遇到两只狼, 紧随着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了,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 另一只狼仍然跟着。 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 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 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 骨头已经扔完了, 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户很急很怕, 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 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 覆盖成小山似的。 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 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两只狼都不敢向前, 瞪眼朝着屠户。
过了一会儿, 一只狼径直走开, 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时间长了, 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屠户正要上路,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 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 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 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 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 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 也把狼杀死。 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 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狼也太狡猾了, 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 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出不去,但思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三事皆出于屠;则屠人之残,杀狼亦可用也。

有一个屠夫,晚间走在路上,被狼紧紧地追赶着。路旁有个农民留下的地窝棚,他就跑进去藏在里面。恶狼从苫房的草帘中伸进一只爪子。屠夫急忙抓住它,不让它抽出去。但是没有办法可以杀死它。只有一把不到一寸长的小刀子,就用它割破爪子下面的狼皮,用吹猪的方法往里吹气。极力吹了一会儿,觉得狼不怎么动弹了,才用带子扎上了吹气口。出去一看,只见狼浑身膨胀,活像一头牛。四条腿直挺挺地不能回弯儿,张着大嘴无法闭上,就把它背回去了。不是屠夫,谁有这个办法呢?
三个故事都出在屠夫身上;可见屠夫的残忍,杀狼还是可用的。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5-29
狼三则》都是写屠户在不同情况下遇狼杀狼的故事。第一则着重表现狼的贪婪本性,第二则着重表现狼的欺诈伎俩。第三则着重表现狼的爪牙锐利,但最终却落得个被杀死的下场,作者借此肯定屠户杀狼的正义行为和巧妙高明的策略。三个故事都有生动曲折的情节,各自成篇,然而又紧密相关,构成一个完整统一体,从不同侧面阐发了主题思想。

狼三则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剩骨。途遇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又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而两狼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以薪积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待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露其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方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出不去,但思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三事皆出于屠;则屠人之残,杀狼亦可用也。

第二则翻译:
有个屠户天晚回家, 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 只剩下一些骨头。 路上遇到两只狼, 紧随着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了,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 另一只狼仍然跟着。 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 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 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 骨头已经扔完了, 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户很急很怕, 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 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 覆盖成小山似的。 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 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两只狼都不敢向前, 瞪眼朝着屠户。

过了一会儿, 一只狼径直走开, 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时间长了, 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屠户正要上路,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 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 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 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 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 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 也把狼杀死。 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 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狼也太狡猾了, 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 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第2个回答  2012-12-22
蒲松龄(1640-1715,明崇祯十三年—清康熙五十四年),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小说家
狼三则译文狼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有一个屠夫卖肉回家,天已经晚了,突然间碰到了一只狼,它看上了担子上的肉,仿佛十分想吃,尾随屠夫走了好几里.屠夫害怕了,拿出刀给狼看,狼有些害怕了.屠夫一走动,狼又跟了上来.屠夫想狼要的只是肉,还不如把肉挂在树上,到明天早上再来拿.于是用钩子把肉钩住,掂着脚把肉挂在树上,然后把空的担子给狼看.狼不再跟着他了.屠夫便回家了.次日早晨,屠夫来取肉,远远地看见树上挂着个巨大的东西,像上吊而死的人,屠夫十分害怕.徘徊着靠近,那是一只死狼.抬头仔细看,屠夫看见狼的嘴里含着肉,钩子钩住了狼的上腭,像鱼吞食鱼饵.那时狼皮的价格十分昂贵,价值十多两银子,屠夫发了笔小财.
为了一点小的利益而失去了大的利益,狼的行为真的十分可笑!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剩骨。途遇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又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而两狼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以薪积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待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露其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方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有个屠户天晚回家, 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 只剩下一些骨头。 路上遇到两只狼, 紧随着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了,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 另一只狼仍然跟着。 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 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 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 骨头已经扔完了, 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户很急很怕, 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 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 覆盖成小山似的。 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 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两只狼都不敢向前, 瞪眼朝着屠户。
过了一会儿, 一只狼径直走开, 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时间长了, 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屠户正要上路,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 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 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 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 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 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 也把狼杀死。 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 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狼也太狡猾了, 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 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出不去,但思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三事皆出于屠;则屠人之残,杀狼亦可用也。

有一个屠夫,晚间走在路上,被狼紧紧地追赶着。路旁有个农民留下的地窝棚,他就跑进去藏在里面。恶狼从苫房的草帘中伸进一只爪子。屠夫急忙抓住它,不让它抽出去。但是没有办法可以杀死它。只有一把不到一寸长的小刀子,就用它割破爪子下面的狼皮,用吹猪的方法往里吹气。极力吹了一会儿,觉得狼不怎么动弹了,才用带子扎上了吹气口。出去一看,只见狼浑身膨胀,活像一头牛。四条腿直挺挺地不能回弯儿,张着大嘴无法闭上,就把它背回去了。不是屠夫,谁有这个办法呢?
三个故事都出在屠夫身上;可见屠夫的残忍,杀狼还是可用的。
第3个回答  2008-05-16
明崇祯十三年( 1640年)
农历四月,蒲松龄生。

明崇祯十七年( 1644年)
清顺治元年
蒲松龄 5岁。
李自成军陷北京,崇祯帝自缢。清兵入关;李自成军败走。清定都北京。

顺治 14年(1657年)
蒲松龄 18岁。与刘氏成婚。

顺治 15年(1658年)
蒲松龄 19岁。初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第一进学,受知山东学政施闺章。

顺治 16年(1659年)
蒲松龄 20岁。与张笃庆、李尧臣结郢中诗社。

顺治十七年( 1660年)
蒲松龄 21岁。应乡试未中。

康熙元年( 1662年)
蒲松龄 23岁。长子蒲箬生。

康熙二年( 1663年)
蒲松龄 24岁。应乡试未中。

康熙四年( 1665年)
蒲松龄 26岁。在本邑王村王永印家坐馆。

康熙九年( 1665年)
蒲松龄 30岁。八月,应江苏宝应知县、同邑友人孙蕙之聘,南游做幕。

康熙十年( 1671年)
蒲松龄 31岁。春、夏在宝应、高邮。秋辞幕返里。三子蒲笏生。

康熙十一年( 1672年)
蒲松龄 32岁。四月,随本邑缙绅高珩、唐梦赉游崂山。秋应乡试未中。

康熙十二年( 1673年)
蒲松龄 33岁。在本县丰泉乡王观正家坐馆。

康熙十四年( 1675年)
蒲松龄 35岁。应乡试未中。四子蒲筠生。

康熙十八年( 1679年)
蒲松龄 40岁。开始在本县西蒲村毕际有家坐馆。三月,已作成之狐鬼小说初步结集,定名《聊斋志异》。高珩为之作序。

康熙二十二年( 1683年)
蒲松龄 44岁。作《婚嫁全书》。长孙蒲立德生。

康熙二十三年( 1684年)
蒲松龄 45岁。作《省身语录》。

康熙二十六年( 1687年)
蒲松龄 48岁。春,结识大诗人王士祯。夏,王士祯来信索阅《聊斋志异》。秋,蒲松龄应乡试,因“越幅”被黜。

康熙二十九年( 1690年)
蒲松林 51岁。秋应乡试,再次犯规被黜。

康熙三十二年( 1693年)
蒲松龄54岁。春,山东按察使喻成龙慕名邀请,到济南作客数日。馆东毕际有病逝,蒲松龄作《哭毕刺史》八首。

康熙三十六年( 1697年)
蒲松龄58岁。选《庄列选略》。朱缃寄诗、札,续借《聊斋志异》未读到的稿本。

康熙四十一年( 1702年)
蒲松龄63岁。暮春赴济南,滞留数月,应乡试未中。王观正病卒。

康熙四十五年( 1706年)
蒲松龄67岁。作《药祟书》。朱缃抄录《聊斋志异》全书毕,题诗三首。

康熙四十八年( 1709年)
蒲松龄70岁。岁暮,撤帐归家,结束在毕家三十年的西宾生涯。

康熙四十九年( 1710年)
蒲松龄71岁。十月,与张笃庆、李尧臣同举乡饮介宾。

康熙五十年( 1711年)
蒲松龄72岁。五月,王士稹病逝,蒲松龄有《五月晦日夜梦渔洋先生枉过,不知尔时已捐客数日矣》四首挽之。十月,赴青州考贡,为岁贡生,受知山东学政黄书琳。作俚曲《墙头记》。

康熙五十二年( 1713年)
蒲松龄74岁。八月,刘氏病卒。

康熙五十四年( 1715年)
蒲松龄76岁。正月,病逝。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室名聊斋,淄川蒲家庄人。生于明末,卒于清初,终生科举不第,以教书为业,晚年成岁贡生。旧志称其“性厚朴,笃交游,重名义,而孤介峭直,尤不能与时相俯仰。”所著有诗词、文赋、杂著、俚曲、戏等,其文言小说《聊斋志异》脍炙人口,广为流传,饮誉海内外。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653586.html?si=1

第4个回答  2008-05-28
蒲松龄(1640-1715),明崇祯十三年—清康熙五十四年),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小说家,山东省淄川县(现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19岁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考皆第一而闻名籍里,补博士弟子员。但后来却屡应省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年近40年,直至71岁时方撤帐归家。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正月病逝。世称“聊斋先生”.�.郭沫若对他的评价是“写人写鬼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蒲松龄一生热衷科举,却始终不得志,72岁时才补了一个岁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感触。他毕生精力完成《聊斋志异》8卷、491篇,约40余万字。内容丰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作品继承和发展了我国文学中志怪传奇文学的优秀传统和表现手法,情节幻异曲折,跌宕多变,文笔简练,叙次井然,被誉为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此书是“专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评价过蒲氏“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聊斋志异》书成后,蒲松龄因家贫无力印行,直至1766年(清乾隆三十一年)方刊刻行世。后多家竞相翻印,国内外各种版本达30余种,著名版本有青柯亭本、铸雪斋本等,近20个国家有译本出版。全国《聊斋》出版物有100多种,以《聊斋》故事为内容编写的戏剧、电影、电视剧达160多出(部)。�

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计有文集13卷,400余篇;诗集6卷,1000余首;词1卷,100余阕;戏本3出(考词
九转货郎儿、钟妹庆寿、闹馆);俚曲14种(墙头记、姑妇曲、慈悲曲、寒森曲、翻魇殃、琴瑟乐、蓬莱宴、俊夜叉、穷汉词、丑俊巴、快曲、禳妒咒、富贵神仙复变磨难曲、增补幸云曲),以及《农桑经》、《日用俗字》、《省身语录》、《药崇书》、《伤寒药性赋》、《草木传》等多种杂著,总近200万言。

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才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该文章转自[语文123资源网]:http://www.yuwen123.com/Article/200509/14672.html?wrA651=nC0Ac5y2tz1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7721.htm

蒲松龄《狼》三则译文及重要加点字及作者生平
远远地看见树上挂着个巨大的东西,像上吊而死的人,屠夫十分害怕.徘徊着靠近,那是一只死狼.抬头仔细看,屠夫看见狼的嘴里含着肉,钩子钩住了狼的上腭,像鱼吞食鱼饵.那时狼皮的价格十分昂贵,价值十多两银子,屠夫发了笔小财.

狼蒲松龄第三则原文翻译
蒲松龄的《狼》第三则原文及翻译如下:一、原文 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

蒲松龄<狼>三则的翻译
屠户害怕了,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很窘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

蒲松龄的狼的三篇文言文翻译
《狼》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描绘了贪婪、凶狠、狡诈的狼的形象。启示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妥协退让,而要像屠夫一样勇敢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会取得胜利。

狼三则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狼三则》作者蒲松龄简介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2岁时才成岁...

蒲松龄《狼》的翻译,和作者简介
《狼》作者:蒲松龄 朝代:清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

蒲松龄《狼》原文加翻译
狼 蒲松龄 --作者简介: 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著有《聊斋志异》原文共三则,郭沫若曾评价《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原文: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俱,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

蒲松龄《狼三则》原文及翻译赏析
蒲松龄《狼三则》原文及翻译赏析如下:原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蒲松龄 狼三则的翻译
出自:《狼》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描绘了贪婪、凶狠、狡诈的狼的形象。启示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妥协退让,而要像屠夫一样勇敢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会取得胜利。原文:狼三则 清代:蒲松龄 其一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尾行数里。屠惧,...

《蒲松龄集》中的狼三则原文及译文
译文:有一个屠夫,傍晚走在路上,被狼紧紧地追赶着。路旁有个农民留下的临时住房,他就跑进去躲藏在里面。凶恶的狼从苫房的草帘中伸进一只爪子。于是屠夫急忙捉住狼爪,不让它离开,但是没有办法可以杀死它。只有一把不满一寸长的小刀,就用它割破爪子下面的狼皮,用吹猪的方法往里吹气。(屠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