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各种媒介间的相互影响有哪些?

印刷媒介(报纸杂志书籍等) 广播媒介 电视媒介 网络媒介 多媒体媒介(电子媒介) 网络媒介 手机媒介 等有哪些相互影响???
最好有针对某具体事件的案例分析
如果不能全部分析,分析其中一组或几组也行。如:广播与印刷媒介

请参考以下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用
一.广播电视的由来

1.广播电视的基本概念

从纯粹技术和物理性能上看:是一种电子通讯手段,确切地说是通过电磁波传导方式向特定范围播送音像节目的大众传播媒介

一般意义:通过无线电波和导线向无线区域内传播

广义广播包括:声音广播和电视广播(radio+tv)

2.信息传播活动和传播媒介发展的五个阶段

a.原始阶段:指传播方式的原始,并不意味着仅存在于原始社会

b.语言传播:优点:自由,灵活;缺点:人际间的口头传播在时间空间上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信息所传的范围很小,所传的信息也不能长久的保存,传播过程又有很大的失真性

c.文字传播:克服之前传播手段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文字传播的开始,标志着人类原始传播时代的结束和文明时代的开始

d.印刷传播:印刷术的发明运用使文字信息,得以大量复制和更广泛,更大规模的迅速传播。

e.电子传播:以广播电视为代表,广播电视的出现,将人类信息传播活动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即视听结合阶段。优点:信息丰富,易于被接受——直观,时空方面的进步等。另外:网络传播,信息得以快速传递,但可靠性不够强。

3.广播电视学在新闻学和大众传播学的基础上产生,按媒介划分,广播电视学属于大众传播学的分支;按内容分:广电和新闻有交叉

4.人们对广视工作以及广视事业的认识的五个层次

a.广播电视节目b.广视节目的制度者和接受者c.广视机构d.广视系统 e.广视与外部社会环境的关系问题

广视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既有自己独有的特征,又与众多的相关科学交叉

二、广电的基本性质

以科技为基础,辅以传播的特性,具自然、社会两大属性。

1. 自然属性

优势(特点):a.传播对象非常广泛;b.传播的时效性强c.节目通俗直观d.接收的随意性

弱点:a.按时间顺序播出(电视广告插播)

b.转瞬即逝(要求广电内容通俗易懂)

2. 社会属性

广播电视作为一种媒介不可能为一种纯粹的技术手段,必然与政治相联系

a. 性质:社会主义国家广电机构的性质是主体国有,非国有的中国广电机构受到相关管理制度的约束

b. 宗旨:通过传播新闻,娱乐宣传,服务等传达政党集团的言论`,以及政治纲领等,具有多种职能的大宗传播媒介

c. 功能:自然功能(基础);社会功能(对社会的一种掌握)

具体包括:a.传播新闻 .b.宣传舆论c.文化娱乐d.社会教育e.社会服务

d. 任务: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动员全体人民加入到经济建设中(我国)

三、广电与社会环境(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

1.与经济:

a.经济环境对广电的制约作用:国家经济政策,人民经济水平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广电事业形成差距

b.广电对经济的反作用:广告,节目销售,有线电视的销售及收视费

2.与政治:

a。政治环境对广电的管理作用:对广电内容的管理(中国政治状况使得中国广电具有以下特点:有制作权而无自主播出权,必须保证政意畅达)

b.广电的所有制形式、传播内容、发展方向均要与社会的意识形态、政治体制相匹配

c.反作用:广电传达的信息,形成的舆论对一些政治事件以及一些政府部门产生影响(如焦点访谈)

3.与文化:广电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影响力较大的一种大众文化

a.观点目标受众的不同文化层次影响其内容和形成

b.地区文化差异给广电传播内容带来差别

c.反作用:广电内容影响着社会文化;广电内容对文化的交流起到很大的作用;广电在发展过程中本身也形成一种广电文化,促进其他文化的发展,带动一些社会现象(如流行时尚)

第二章 中国广电事业的发展

一、广电发展简史(见书P57~58)

1923年,美国人奥斯邦创办的中国无线电公司与英文《大陆报》馆合作,开办“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广播公司电台”,并于当年1月23日上海首次播音。

1926年10月1日,由我国早期的无线电专家刘瀚主持筹建的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率先开始播音,成为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电台。

1927年3月,上海,新新公司广播电台——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民营广播电台

1928年8月1日,国民党在南京建立“中央广播电台”简称“中央台”。

1929年2月国民党公布了广播条例,允许民间创办广播电台。

到1937年6月,国民党的广播电台有23座,全国收音机总数约有20万架。这时期发展最好的为上海,特点是私营电台多。但随着战争的爆发,被日本间接控制的就有50多座。

1939年2月6日在重庆建成中央短波广播电台对国外正式播音,1940年1月定名为国际广播电台(VOC——中国之声)。这是国民党创办的首个国际电台,为取得反法西斯的胜利有促进作用。

1943年,军中播音总队。国民党的地点在重庆,是中国军队广播的开端。

1940年12月30日晚,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是人民广播的第一座电台,中国人民广播事业从此诞生。这一天被定为中国人民广播事业的诞生日。

1949年3月25日,陕北台随中央迁入北平播音,并改名为北平新华广播电台。9月27日,又改名为北京新华广播电台。

1949年6月5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领导并管理全国广播事业。1949年10月1日,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改组为广播事业局。1950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规定广播宣传的任务有三项:发布新闻和传达政令;社会教育;文化娱乐。(指导方针)

1958年5月,北京电视台开始试验播出,这一天成为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日。9月2日正式播出。

文革期间,不允许地方台播出节目,作为政治宣传的工具。

1967年,地方台不能办广播,只能转播中央广播播出的内容。

1969年,中央台播出的内容也是要广播事业局允许的。

1973年,北京电视台开始用国产设备试播彩色电视节目。

1976年7月1日,北京电视台和全国各省级电视台联合试办《新闻联播》。标志着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广播电视网的形成。

1978年,北京电视台改为中央电视台。

中国农村的有线广播也没有受到文化革命太多的影响,保持发展只能是设施上和技术上1983年,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制定了一系列加速发展广播电视事业的方针政策。会议确定:全国实行中央、省、有条件的省辖市(地、州、盟)和县(旗)“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

中国有线电视开始于1958年,4月份,中国研制出第一套黑白电视和摄像器(物质基础)。

1958年5月1号,北京电视台(第一个电视台)--------中央电视台。1958年9月2号,正式播出,当时北京只有32台电视机。

文革前期,只有13座电视台,属于初创时期。

文革期间,技术上的发展,①录像设备的使用。1966年1月,北京电视台首次使用,范围有限②微波网的扩大,地面接收站接收北京电台1985年26个省市,自治区。③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的过渡。1973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广播电视。1977年5月份,中央一套的全部彩色播出。

1978年1月北京电视台开办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标志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电视网形成。

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正式改名为中央电视台。

1983年第十一次广播电视会议,电视拥有量和发射设备都有发展。

80年代以来,发展的突出表现为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的发展。(80年代之前,有线电视最早为在企业中,作为福利事业在做。80年代以后,以城市为中心的有线电视的优势在于:A信号少受到干扰,好;B可以收到更多的频道)以声调为范围的有线电视网开始。

卫星电视系统比较适合面积范围广大的国家,中国有70%为山区。1982年,决定采用卫星电视来覆盖全国。1984年,利用发射的第一颗卫星来向内蒙古等发射。完成试验,拉开了卫星广播电视的序幕。1992年中央有8套可以利用卫星覆盖全国。4套可以利用卫星传到外国。1985年,8月,中国租用了~~~~~~

1996年,中央台的全部节目能通过卫星传播覆盖全国。2004年10月1日美国有个“长城平台”,有11个汉语频道,2个外文频道(法语,西班牙语),为北美的华人,华侨提供收视服务,向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的人们战士中国的风采。

二、广电发展中得出的规律

1.生产力是广播电视发展的基础(也决定了广播电视的发展):

a.科学技术:广电的历史也是科技发展史,突破性的发展源自科技的突破,科技是广电发展的硬件保证

b.广电管理:存在宏观管理即国家的行政管理等和微观的管理即广播电视机构内部的管理,而且存在宣传过程的行政管理逐步为市场运作,产业的经济规律管理。

c.人类因素:首先作为接收者,高质量的受众群体,具有高度参与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反馈,并需要更多的信息,促进广播电视等信息产业的发展,其次作为从业者,自身素质的提高可以制作出更好的电视节目,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e.经济:生产力决定的整个经济环境:国民经济实力(决定投资能力),居民消费水平(决定广视接收装置,对不同信息的消费量),广告市场规模(广告收入支撑广电传媒的运转)

2. 文化是广电发展的依据(广义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其对广电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

a. 文化本身对原有文化模式的维护会使广电调整传播的内容及方式,以适应广电传播所指向的文化体系及环境的需要

b. 先进的发达的文明程度较高的或在某方面有优越性的文化更易得到传播和扩大

c. 文化圈影响广电的受众范围,节目形式:文化圈是指对某种文化具有共同要求的人群,随着文化类型的增多,文化圈也相应增多,从而使广电指向的受众范围变小,变窄,形成“窄播”趋势,如专业电台的增多,节目内容的分类细化等。

3. 媒介竞争是广播电视发展的动力:这里的竞争有两层意思:广播电视与其他媒介的竞争以及广播电视内部各个相对独立的机构的竞争,广播电视与不同媒介的竞争营造了压力,也更多的是一种相互学习的过程,而广播电视内部的竞争主要为技术,管理,节目内容以及资源的竞争。

a.技术:争取硬件设备技术的优势,在条件允许下,尽量使技术达到目前最先进的水平。

b.资源:传播渠道以及人才的竞争,前者实际上就是市场分额的竞争,后者主要为智力资源的竞争以及魅力竞争。

c.节目内容:媒介内部竞争最直接,最主要的表现即传播信息内容的竞争,节目内容竞争的目的在于建立尽可能庞大的受众群体,以建立在广告市场上的媒介优势,节目内容的竞争体现在量和质两个方面,在量的方面主要是通过扩大节目的播出量两争取观众,从而扩大广播电视的影响力,实现广播电视的经营目标,当量的竞争达到一定程度则转为质的竞争,竞争体现在:

1制作节目的技术上,制作出“人有我优”的节目。

电视节目有自办和采购两种,广播多为自办-à努力大打造属于自己的电台频道的名牌栏目/也存在自办与采购的一种融合再包装的,如《动物世界》

购买节目的竞争,(A购买具体的电视节目如电视剧,影片等,B购买大型国际活动的电视转播权,广播电视对购买的节目的判断和控制是为能够建立起可能庞大的受众群体,形成在广告市场上的媒介优势)国际重大活动节目的转播权,如:奥运会,世界杯,购买具体的电视节目产品,这主要取决于电台的判断力,如电视剧,记录片,娱乐类栏目

2指节目制作的选辑,策划以及自由度

现实存在的问题:节目克隆现象,产生原因:广电节目无版权;定位:形式内容上基本上没有变动;产生危害:如果克隆粗糙则受众易产生反感从而电视节目生命力减弱;解决办法:从长远上,对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制订一定的规定十分必要。

d.经营管理:

前提:我国原有的单一的行政管理方式转化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产业经营管理

体现:首先借鉴外行的经营管理经验其次是为媒介相互之间的学习

4.受众是广电发展的支点

广义上:大范围的可能性认为所有大众均为受众,现实性只有实践了收听,收看行为的社会成员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广播电视的受众,受众即为消费者,为服务对象,为积极参与者,是最后的目标和归宿。

第三章:广播的改革与发展,特指狭义广播:声音广播,并特指国内

时代背景:

A在电视以及更新的大众媒介的出现的情况下,所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B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传媒产业化发展趋势的同时,广播如何人寻找未来发展的道路

2003年为我过广播发展年,为广播发展提供支持和强大的动力,广播仍有独到的优势,广播的存在并不多余,属于时代的需求,到20世纪末,我国广播电台覆盖率已达80%但广播资源的配置仍然不合理,使得广播效益低,难以在媒介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8-11
同业之间互相借鉴,互相学习,互相竞争太正常不过。

像现在,电视、广播都有体育赛事的同步直播,网络也针对网民推出赛事的文字、视频直播,手机现在同样也可以同步收看到赛事的转播。

还比如,媒介之间互相学习如何获得更多的广告赞助及盈利。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08-11
在中国,基本老死不相往来,相互的交流很少,谈不上什么相互的影响。

我国各种媒介间的相互影响有哪些?
3. 媒介竞争是广播电视发展的动力:这里的竞争有两层意思:广播电视与其他媒介的竞争以及广播电视内部各个相对独立的机构的竞争,广播电视与不同媒介的竞争营造了压力,也更多的是一种相互学习的过程,而广播电视内部的竞争主要为技术,管理,节目内容以及资源的竞争。 a.技术:争取硬件设备技术的优势,在条件允许下,尽量使技...

举例说明我们现在的媒介环境怎样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新”体现在突破旧媒体的生产方式与价值取向上,体现一种大众文化,去权威,包容性。其最大特点是打破了媒介间的壁垒,消融了媒体介质之间,地域、行政之间,甚至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边界。构成新媒体的基本要素是基于网络和数字技术所构筑的三个无限:即需求无限,传输无限和...

我国七大传播媒介的对比论述
受材质与技术的影响,报纸的印刷品质不如专业杂志、直邮广告、招贴海报等媒体的效果。报纸仍需以文字为主要传达元素,表现形式相对于电视的立体、其他印刷媒体的斑斓丰富,显然要单调得多。 二、2 杂志 杂志也是一种印刷平面广告媒体,尽管与报纸广告相比,它明显地缺乏时效性,而且覆盖面有限,但由于它精美的印刷,具有光彩...

随着媒介环境的变迁,我国的媒介产业适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4. 市场竞争的激烈:市场需求的变化促使媒介产业不断调整策略,新媒体和新业态的涌现加剧了市场竞争,要求媒介企业进行战略调整和资源优化。5. 品牌营销的重要性:在信息过载和广告影响力下降的背景下,品牌营销成为吸引消费者注意力的关键。因此,媒介企业正在采取更加巧妙的营销策略来加强品牌建设。总结来看...

传播学的题: 受众与媒介的关系问题?受众对媒介的影响?
5、受众是媒介宣传内容的宣传对象。6、受众是媒介的服务对象。我国新闻媒介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的利益始终是我国新闻媒介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7、受众在媒介面前是具有法定权利的公民。受众是公民,这是一切国营和公营媒介的受众观。公民具有法律赋予的一定的权利,如知情权、表达权、批评...

传媒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和改变。
传媒的影响 1、首先,在人们平日的生活中,人们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大众传播媒介,成为人们的娱乐消遣对象,人们正因此而改变着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使得人们减少了选择各种文化的机会。大众传媒不知不觉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时间安排,干扰了人们对其他文化的选择。2、其次,大众传媒...

我国媒介体制是什么意思
政策和制度框架下,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核心,由政府、党报、地方媒体、商业媒体等多元力量相互作用形成的一套媒介体系。在这个体制中,党报和国有媒体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与此同时,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新闻媒体也在不断发展,形成了一些具有独特性的媒介模式。

如何理解我国四大媒体的发展状况?
1. 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CCTV是中国最大的国家级电视台,其发展规模庞大且多样化。它通过各种频道和平台,包括CCTV-1至CCTV-17等频道以及新媒体平台,提供新闻、综艺、体育、纪录片和剧集等广泛的内容。CCTV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是中国政府官方的重要喉舌。2. 中国人民广播电台(CNR):CNR作为...

新媒体出现后传媒业出现了哪些变化?
(3)媒体传播渠道的变化: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传媒内容的传播渠道更加多样化和广泛化。传统媒体主要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介渠道传播,而新媒体则通过互联网、手机等新型媒介渠道传播,这使得传媒内容的传播范围更广、传播速度更快。(4)市场竞争的变化: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传媒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随着新...

传媒的影响
一、大众传媒的发展加强了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影响力,但造成受众之间的“知沟”现象日益明显 过去,我国社会有稳定的社会结构、等级秩序和统一的价值体系,大众传媒、社会宣传及学校教育之间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现在,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之中。从传播学意义上说,我国传统社会是冷的社会,现在的大众社会是热的社会(根据麦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