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经历
鲁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49年),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葬于防。叔梁纥死后,颜徵在失去庇佑,被叔梁纥正妻施氏所逐,于是带孔子庶兄孟皮与孔子至曲阜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
鲁昭公五年(公元前537年),孔子日见其长,已意识到要努力学习做人与生活之本领,所以称自己虽然已经十五岁了,但志向在于做学问。
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孔子的母亲颜征在去世。这一年,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孔子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
周游列国
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孔子带领弟子离开鲁国来到了卫国。孔子在卫国被卫灵公夫人南子召见。孔子的弟子子路对孔子见南子这件事极有意见批评了孔子。郑国的子产去世,孔子听到消息后,十分难过,称赞子产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慈惠的人。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因此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
孔子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
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卫国。
主要成就
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为基础,以立人极(“三极之道”)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完足思想体系。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
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了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治者与被治者。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子
一、事迹:
1、义利之辩
鲁国有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见到同胞(遭遇不幸),沦落为奴隶,只要能够把这些人赎回来(帮助他们恢复自由),就可以从国家获得金钱的补偿和奖励。(孔子的学生)子贡,把鲁国人从外国赎回来,但不(向国家)领取金钱。
孔子说:“赐(端木赐,即子贡),你错了!圣人做的事,可用来改变民风世俗,教导可以传授给百姓,不仅仅是有利于自己的行为。现在鲁国富的人少穷人多,(向国家)领取补偿金,(对你)没有任何损失;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
二、成就:
1、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
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 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为基础,以立人极(“三极之道”)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完足思想体系。
2、孔子提出了政治思想:
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3、孔子提出了先进的经济思想:
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
孔子思想的影响
1、对政治的影响:
孔子的政治学说的核心是“仁政”,其思想经过荀子完善,至西汉,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后,孔子思想成为历代王朝的治国思想。
2、对社会的影响:
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孝悌”“忠恕”等等伦理思想博大精深,对社会行为影响深远。
3、对古代教育的影响:
孔子打破了春秋时的教育垄断,兴办私学。提出因材施教等教育观念,成为“万世师表”的圣人。
孔子的祖上是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周初三监之乱后,为了安抚商朝的贵族及后裔,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纣王的亲兄长微子启于商丘建立宋国,奉殷商祀。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是孔子的十五世祖。六世祖得孔氏,是为孔父嘉。孔父嘉是宋国大夫,曾为大司马。
封地位于宋国栗邑,后来在宫廷内乱中被太宰华督所杀。孔父嘉子木金父,木金父生孔防叔,孔防叔的孙子叔梁纥就是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为避宋国战乱逃到鲁国的陬邑(今山东曲阜)定居,其官职为陬邑大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孔子的一生有什么伟大事迹
1、孔子一生热衷于从政,但他的主要成就在教育方面。春秋以前学在官府,文化知识由贵族专职人员垄断世袭。孔子首创私人讲学,面向社会广泛招收学生,传授文化知识以培养从政的人才,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第一位教育家;2、据《史记》记载,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精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孔子死后,“七十子...
孔子这位历史人物的事迹和取得的成就是什么
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孔子取得的成就有:1、创立儒家学说派。儒家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2、开创全新教育理念。孔子“有教无类”的...
关于孔子成就和伟大事迹的资料
孔子的成就: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关于孔子成就和伟大事迹的资料
孔子成就和伟大事迹 一、创立儒家学派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整合了古代中国的文化与思想,形成了具有深远影响的儒家学说。孔子的思想涵盖了仁爱、忠诚、礼仪、公正等方面,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社会的秩序与道德。二、教育贡献 孔子被誉为“千古圣人”,他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活动对...
孔子的事迹和取得的成功
主要成就 开创儒学,编纂《春秋》,修订《六经》,创办私学 孔子相师 《史记》记载一日孔子子乘着一辆马车周游列国。来到一个地方,见有一孩子用土围成了一座“城”,坐在里面。孔子就问:“你看见马车为什么不躲开呀?”那孩子回答:“人们说您孔老先生上晓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情。可是,今天我...
孔子的事迹和取得的成就
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孔子的母亲颜征在去世。这一年,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孔子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周游列国 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孔子带领弟子离开鲁国来到了卫国。孔子在卫国被卫灵公夫人南子召见。孔子的弟子子路对孔子见南子这件事极有意见批评了孔子。郑国的子产...
孔子是中国的伟人他有哪些伟大事迹?20字
事迹:1、创办私学 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学校专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而设,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春秋晚期,随着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地主阶级需要大量知识分子为其服务,民间聚徒讲学的风气日渐兴盛,孔子也开始兴办私学,广收门徒。他主张“有教无类”,只要“自行束以上”就收...
孔子的事迹和成就
一、孔子的生年、籍贯、家世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即夏历庚戌年八月二十七日,西元前551年9月28日。本人主张按照夏历来确定孔子诞辰。《公羊传》说:“襄公二十一年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谷梁传》:“襄公二十一年,冬十月,庚子,孔子生。”《世本》:“襄公二十二年,冬十月...
孔子的事迹和取得的成就简写
孔子的生平事迹:在公元前551年,在鲁国的昌平乡陬邑的一个简陋的房屋里,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身边还有九个女孩和一个残疾的男孩围绕在一个即将生产的少女身边。伴随着一声哭泣,一个脑袋带坑的婴儿降临了。而这个刚刚出生的婴儿最终成长为一个影响中国千秋万代的圣人。孔子的童年比较惨,出生不久爹就死...
孔子一生简要概括
孔子一生事迹的概括:一、艰难的童年 孔子于公元前551年8月27日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的尼丘山。他的父母在年龄相差悬殊的情况下结合,违反了当时的礼法,孔子因此得名“丘”,字“仲尼”。三岁时,父亲去世,孔子与母亲颜征在回到曲阜,生活艰难,遭受歧视。15岁时,孔子立志成为学者,17岁时,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