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失利当然是难受的,特别是对把高考看得比较重的人,更是如此;作为一个高考的过来人,我希望问这样问题的人不要把高考看得很重,我们国家的教育的偏向于研究性的,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研究型搞学问去,所以百分之95的人会回到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所以,对于一个不是偏向于喜欢研究的同学,应该把自己的重点放在交集和个人素质的培养上。一本无论985还是211还是普通一本,走向社会之后都是一样的,因为我们不搞研究,没有尊卑,都是本科,二本三本更是如此,都是本科就无论好坏。研究生,博士生也并没有那么的高大上,其实就是学校作为一种盈利性的工具的牺牲品,高考考不上的学校在招研究生的时候你会发现,好多比较差的学校的都上了清华北大,然后毕业了还是混的一塌糊涂
。所以作为一个过来人,你应该做的不是盯着高考不放,应该放平心态,树立自信找到自己在社会中适当的位置。比如,一个高级发型师,特技面点师,专业大厨,社会活动家等等,要求的不是你自己的研究性有多强,专业技能突出同样是优秀,大学培养人的是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的是一种文明发展下的价值观,而不是高考给人的畸形的学历尊卑。说了这么多,希望你明白,高考失利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儿,无所谓,真正的悲哀在于上了好大学自认为自己了不起,其实啥都不是,回到社会一无是处。
个人认为,是否考上大学是和有没有未来没有直接关系的。有的人小学没上完就开始闯荡社会,有的人初中毕业去了中专技校,有的人高中考了大专,有的人高考考取了自己心怡的学校或者说学到了自己喜欢的专业。但是这些都不重要,即便是在大学中,依然有混日子的人,高分进入大学校园最后收到的是一张张成绩警告甚至是退学通知书。
据调查,现今社会,真正把自己大学所学专业应用到工作上,或者我们说工作专业对口,这样的比例少之又少,而且随着考研人数的增加,这个比例正在逐年降低。
大学学的是什么,不仅仅是知识,更是锻炼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我们在高中时候,或许会发现这样的一种现象:当一个人的成绩由2、300到400+的时候,很轻松可以达到,但是如果从600想要到650+,很难。为什么?不是因为努力的程度不够,诚然很多人每天刷题埋头苦学,但依旧无法突破,原因在于他思考问题的方式没有发生任何质的改变。这是其一。
除了思维,还有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我有个室友,英语非常好属于凤毛麟角型的人才,然而宿舍床位属于全系最糟糕的,一个人甚至要把整个宿舍的地板全摆满自己的箱子,曾经在宿舍正中放了一个巨型纸箱子当做垃圾桶,虽然不会向其中扔任何东西,但感觉很不爽。这便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就算是上了大学,依旧沐猴而冠。
最后,我想说,上大学和你的未来没有直接的关联,但是一个人是否愿意在任何阶段去学习才是决定一切的,不满足眼前的安逸,一路在追求更高的知识,愿你未来前程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