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1722年雍正即位以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多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听政”。
乾隆帝在位期间除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还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 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万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
道光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
圆明园,在清室150余年的创建和经营下,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被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称誉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
然而,1856年10月,英国和法国在沙皇俄国和美国的支持配合下,联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绕经北京城东北郊直扑圆明园,洗劫无数财务。
1860年10月18日,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天三夜不灭,烟云笼罩北京城,久久不散。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杰作被一齐付之一炬。
事后据清室官员查奏,偌大的圆明三园内仅有二三十座殿宇亭阁及庙宇、官门、值房等建筑幸存,但门窗多有不齐,室内陈设、几案均尽遭劫掠。自此同时,万寿山清漪园、香山静宜园和玉泉山静明园的部分建筑也遭到焚毁。
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英国侵略军烧毁安佑宫时,因他们来得突然,主事太监又反锁着安佑宫的大门,所以,当时有太监、宫女、工匠等共300人,被活活烧死在安佑宫,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的暴行。
2、现状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圆明园遗址的保护,先后将其列为公园用地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征收了园内旱地、进行了大规模植树绿化。
在十年动乱中,遗址虽然遭到过一些破坏,但它毕竟被保住了:整个圆明园的水系山形和万园之园的园林格局依然存在,近半数的土地成为绿化地带。十几万株树木蔚然成林,多数建筑基址尚可找到,数十处假山叠石仍然可见,西洋楼遗址的石雕残迹颇引人注目。
1976年正式成立圆明园管理处之后,遗址保护、园林绿化有明显进展,西洋楼一带得到局部清理和整理,整个遗址东半部的园林道路、园杯设施从无到有,逐年有所改善。
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明确把圆明园规划为遗址公园。同年,北京市政府拨出专款,修复了长春园的东北南三面2300米虎皮石围墙。
在北京市和海淀区政府及圆明园学会等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1984年9月圆明园管理处与海淀乡园内农民实现了联合,采取民办公助形式,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发建设遗址公园。从而使遗址保护整修工作迈出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福海中心蓬岛瑶台东岛的“瀛海仙山”亭和西岛庭院,绮春园的新宫门,以及西洋楼的欧式迷宫(万花阵),均已在原址按照原样修复。后又经两年整修提高,遗址公园初具规模,于1988年6月29日,正式向社会售票开放。园内游人已超过1000万。
由国家与园内农民联合建园这一形式,经数年过渡,全面开辟遗址公园的条件渐趋成熟。按照首都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为加快遗址公园建设步伐,于1990年和1993年分两批正式办理了遗址公园全部占地的征用手续。
2002年12月,北京圆明园正觉寺修缮工程正式招标。正觉寺曾是清代皇室成员的御用佛寺,由于地处绮春园墙外,才成为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唯一幸免的古建筑。此次修缮的范围包括山门、文殊亭、东西五佛殿、东西配殿、西转角房等,修缮面积共计990平方米,2003年10月1日前完成。
3、相关故事——火烧圆明园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
3500名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废墟。大火连烧3天3夜,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圆明园文物被掠夺的数量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上至中国先秦时期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现仅存建筑遗址,并建立圆明园遗址公园。
扩展资料
圆明园,诞生在康熙年间,成长于雍正王朝,风华在乾隆盛世。它继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水乡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又汲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在整体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谐完美。
圆明园集中国几千年优秀造园艺术之大成,把中国古典园林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一些西方人对中国园林刮目相看,也正是从圆明园开始的。总之,圆明园为中国这个文明古国赢得过荣誉,曾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圆明园
圆明园的现状、历史、相关的故事
3、相关故事——火烧圆明园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3500名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
圆明园的现状、历史、相关的故事
圆明园的现状、历史、相关的故事1、历史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1722年雍正即位以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多值房
圆明园的资料和历史背景
二、圆明园的历史背景 1. 建设时期:圆明园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经过雍正、乾隆等多位皇帝的扩建,形成了最终的面貌。它不仅是一座园林,更是皇帝处理朝政、举行庆典的场所。2. 繁荣时期:乾隆年间,圆明园的建造达到了巅峰,园内的景观和建筑都极为精致,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留下了许多脍炙人...
圆明园的历史故事 圆明园的历史事件
4、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将圆明园烧毁。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烧杀掳掠,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奔西安,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园残存和陆续基本修复的共约近百座建筑物,皆拆抢一空,使圆明园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其后,圆明园的遗物,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巧取豪夺,乃...
圆明园的资料和历史背景
二、圆明园的历史背景 1. 建设时期:圆明园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经过雍正、乾隆等皇帝的不断扩建,最终形成了其宏伟的规模。它不仅是皇帝处理朝政和举行庆典的地方,也是文化和艺术的中心。2. 繁荣时期:在乾隆年间,圆明园的建造达到了顶峰。园内景观和建筑的精致程度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他们留下了许多...
圆明园的历史故事
圆明园是中国历史上一座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城西,是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之一。以下是圆明园的历史故事:1. 建造圆明园:圆明园建于清朝康熙皇帝时期,起初是皇帝的别墅。后来,清朝雍正、乾隆两代皇帝对园林进行了扩建和改扩,使得圆明园成为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2. 丰富的宫殿和园林景观:...
圆明园的相关资料
现被辟为圆明园遗址公园。 【圆明园的建造】 满族世代繁衍生息在东北黑龙江流域。17世纪中叶,大举进兵华北,彻底推翻了明王朝,自东北入关定都北京,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了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统治王朝——清朝,由于清朝统治者入关以前在东北过着游牧生活,冬季那里是林海雪原,夏季则气候凉爽。入关后,他们对北京盛夏干燥炎热...
圆明园的相关资料
10、圆明园的资料和历史背景 圆明园建于1709年,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然后雍正在原赐园加以拓展,后来乾隆帝在位期间除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还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形成了圆明三园。11、英法侵略者究竟抢走了圆明园多少宝物,由于园内的陈设什物及其帐目都一并被抢...
圆明园基本现状?
圆明园,清朝皇家园林,座落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路5号,曾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之一。遗憾的是,它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遭到英法联军的焚毁。如今,圆明园作为遗址公园对公众开放,游客得以窥见那些残存的建筑和园林风貌。圆明园的现状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 遗址保护:圆明园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圆明园的资料和历史背景
一、圆明园简介 圆明园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最初是赐予皇子胤禛的私家园林。到了雍正年间,园林得到了大规模的扩建,风格日臻完善。到了乾隆时期,圆明园更是达到了巅峰,成为皇帝处理国事、举行盛大宴会的场所,同时也是展示中华文化和艺术的重要舞台。二、历史背景 1. 起源与发展:圆明园始建于康熙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