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的中间两联要求对仗,《闻军官收河南河北》的对仗有什么特点?
此诗四联全用对仗,而且全是工稳的对仗,这是古诗中少见的。颈联的下句“卷”的上句的“看”相对(都是动词),“喜”和“愁”相对(都是形容词,“诗书”是两个名词(书,即文章),它要求同上句对仗的也是两个名词,这是律诗的格律规矩,“杜诗圣”自然很清楚,所以“妻子”不是一个词,而是...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中间两联对仗特点
突然他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喜极而泣,不能自抑。作者用了“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四个连续动作,把惊喜心情有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在“即从”、“穿”、“便下”、“向”这四个富有动感节奏的描述中,作者想象着自己仿佛已经穿过巴峡、巫峡,路过襄阳、洛阳,回到了梦寐以求的家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对仗有什么特点
忽然他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喜极而泣,不克不及自抑。作者用了“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四个延续举措,把惊喜心境有表达得极尽描摹。而在“即从”、“穿”、“便下”、“向”这四个富有动感节拍的描绘中,作者想象着本人似乎曾经穿过巴峡、巫峡,途经襄阳、洛阳,回到了朝思暮想...
什么是流水对?
流水对是一联之中对仗的上下两句,一般内容不同或相反。如果两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叫作“合掌”,是作诗的大忌。但有时上下句有相承关系,讲的是同一件 事,下句承接上句而来,两句实际是一句,这称为“流水对”。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尾联“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下句描述的...
结合春夜喜雨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谈谈杜甫的诗有什么特点?
5、体裁方面杜甫作品众体兼善,五七言古体、律诗绝句,无所不工。他往往用不同的诗体,表达不同的内容,叙事多用较少格律限制,便于铺叙描写的古体诗,抒情则多用近体诗。杜甫大量创作七言律诗,作品内容广泛,技巧纯熟,注重声律对仗,格律严谨,语言锤炼,为历代典范之作,达到极高的成就,使七律创作...
对联有什么特点?
但也有上下联是顺承的,这叫做“串对”。例如,杜甫的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有一联: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此联上下联之间是顺承关系,即下联是上联的继续。当然,顺承关系还包括条件与结果,先后连接,转折连接等关系。 但是,在对联中不能出现“合掌”,即上下两联事意重复。如: ...
对偶和对仗的区别(一句话总结对偶和对仗的关系)
即“相串成对”,有如流水顺承而下,因此又叫流水对。它的起句与对句是从事物的发展过程说的,因此,意思是紧密连贯的。例如: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即刻从巴峡穿过巫峡,便可下达襄阳,再向洛阳进发。(行经巴峡巫峡,再过襄阳,直向洛阳,一气贯下,写出急欲出蜀的喜悦心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诗意
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奔放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初闻官军收复失地的喜悦,以及随后迫不及待要返回故乡的欢快心情。全诗情感充沛,以“喜”字贯穿始终,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无比的兴奋和期待。这首诗被誉为杜甫的“生平第一快诗”,它以简洁的语言和巧妙的对仗,生动展现了...
对仗诗词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是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属于经典对仗律诗,除首联外,其它三联都对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与示儿和过零丁洋,夏日绝句中的诗人的爱国情怀表达方式...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写的是: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杜甫早就盼望能早日平定安史之乱。当这一天终于盼来时,他竟激动得喜极而泣。前四句由“忽传”到“初闻”,再到“却看”“漫卷”,几个连续动作把惊喜的心情描绘得生龙活现。后四句通过想象,尽力描写“喜欲狂”时的激动心情:他不但要高歌痛饮,...